南明鼎革-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ǖ鞒际褂每ǖ蹙退烙诳ǖ郑�
由于采用前装方式,而佛朗机炮则采用后装子铳方式,即便安装在炮架上面,但发射速度较慢,每四分钟发射一次,而大号佛朗机炮采用子铳方式,每两分钟可发射一次。
炮弹重达3斤,且可发射开花弹,3斤炮威力远超过大号佛朗机炮,开花弹落地爆炸,周围十余米弹片横飞,威力非常强。
由于采用铁芯铜体结构,采用铁模铸造,大炮质量远在同时代火炮之上,可以同时发射30余发炮弹。
3斤炮放在炮架上,重达500公斤,若加上战时配备的60发炮弹,每门炮重达1400斤,战时用四匹骡子拖拽,移动非常不易。
前后共铸造了50门5斤炮,按照5门一个炮兵大队模式,共组建10个炮兵大炮。
杨麟遵照当日诺言,委任樊明善为炮团指挥官。
考虑到战场临近,这几天各部正在厉兵秣马,除了第四期武备堂开课训练之外,全军展开体力训练、越野训练、射击训练,格斗训练,以增强部队战斗力。
最初不过抱着尝试心态兴办武备学堂,随着时间推移,其效果也日渐彰显。
军中将领约一半以上上过私塾教育,虽然比起满清时代要好很多,但大多数将领见识浅陋,很多完全凭借江湖义气,或者完全凭借自身经验积累治军。
主角并不是否认自身经验的重要性,但经验积累毕竟有局限性,也需要长时间积累。
而武备学堂则不同,是将最新火器知识,将主角作战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三五个月系统学习,实际操作,快速提高学员认知水平。
古代流行学徒制,正如黄埔军校大多数学员将蒋介石崇拜那样,这些文化知识不高的将领自从参加学堂学习,在内心深处就认为是某某人,有助于提高军队向心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初中级将领潜移默化,也会将学堂知识带到日常训练之中,加强军队训练规范化。
就像亮剑里面李云龙,历史的天空里面姜大牙,大家虽然表面上非常排斥文化学习,但一个个私底下较劲,特别是发现很多方法管用之后更是如此。
每次视察各部训练,杨麟常常暗自称奇不已,不要看这些学员很多没有读过私塾大字不识,在学习过程中举步维艰,但脑瓜子都非常灵活,训练非常刻苦耐劳。
第四期武备学堂学员约为100人,包括步兵、骑兵、辎重、火炮、水军五个专业,主要培养基层军官。
为保证办学连续性,每期培训,除了前期二十余名种子之外,保证训练传承。
现在军中大量装备火炮,需要更新有关火炮知识,今天早上杨麟一大早赶到西山下面的武备学堂准备讲授有关火炮知识。
与往常一样,除了当期学堂学员之外,很多参将游记将领听说大人会亲自授课,很多人都赶来了。
大家围城一个圈子,坐在小凳子上,而杨麟身边则放着一尊最新的3斤大炮。
杨麟率先讲解三斤炮结构,讲解其工作原理,并在众人喝彩之下,特的当众连放三炮。
看到开花弹飞行300余米发生爆炸,弹片横飞,远远望去,周围树枝,草木炸倒一大片。
大家感叹不已,杨秉义感叹道:“大人,这红衣大炮威力太大了,如同散弹一样,打下去方圆一大片非死即伤。”
杨麟笑了笑,看着周围众人道:“各位,虎蹲炮只可以发射散弹,佛朗机炮可发射散弹实心弹,这3斤炮则可以发射散弹实弹与开花弹。
大家说说,这散弹与开花弹有什么不同?”
众人一听,大家绞尽脑筋,为了表现不得不说出自己心中感受,正如过去教学一般,大家所说都有所偏差。
杨麟再次令人做实验,当众用虎蹲炮放一响散弹,然后当众扔出一枚震天雷。
众人一个个恍然大悟,这散弹虽然弹着点面积非常广,看起来惊人,但落下的时候只有势能,真正力道不太大。
而震天雷则完全不同,落下后发生爆炸,借助爆炸力道,弹片四处横飞,虽然范围小很多,但杀伤力反而大很多。
除了讲授兵器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火炮,随着火炮系统日臻完善,更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当听到这个问题,很多人显得不以为然,战场之上当然需要杀伤敌人,但除了杀伤敌人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目标呢?
大家分组讨论,分组发言,有的思路比较清晰。
就像前世B课程那样,在众人基础之上,杨麟进行总结发言。
杀伤敌人没错,但除了杀伤敌人,最重要的是势,不能让对方形成气势。
战场之上,最先是摧毁敌人同类兵器,或者敌人威力更大兵器,只有先摧毁敌人兵器,让敌人不能压制对方火炮,而自己火炮能够发挥威力,更好保卫自己,抑制对方。
除此之外,就是要破坏对方的势,3斤炮、大号佛朗机炮,三号佛朗机炮,虎蹲炮,震天雷使用,表面上是杀伤对方,其实是避免对方兵力集结,避免对方形成气候。
若对方前线孤立无援,大家不能连接一气,在战场只会遭到己方优势兵力围剿,最后兵败而亡。
众人听着,通过连续不断实验,让大家切身感悟,然后通过长时间摸索,最后逐渐落实到军队训练之中。
针对满蒙骑兵进行针对性训练,包括掷弹兵战术、壕沟战术、陷马坑战术、绊马索战术等方面战术。
……
杨麟每天一大早骑着战马前往各团营地巡视一圈,然后到西山安汉楼考察第4期武备堂学生学业,如此忙了半天,最后回到衙门处理公务。
这天早上杨麟来到嘉陵江边的一个沙滩,沙滩上已经围出一块巨大平地,过去随处可见的鹅卵石都被捡走了,两队人马分列两侧即将进行一场另类的比赛。
数月前西征的时候,特别是在潼川州之时,在与流寇贴身厮杀中虽然义勇军占尽便宜,但正如很多人私下闲聊那样,面对羸弱的流寇义勇军虽然获胜,但所依靠的不过是火器犀利,是将士们强壮,是阵形精妙而已,单论贴身肉搏或者说单论拼刺刀技能,义勇军在勇猛方面、技巧方面远远不如。
每次听到一些人私下议论,杨麟都感到特别委屈,自己来自现代,对火器,对战术当然非常精湛,但若论战场上勇猛,以命搏命的技巧当然远逊于这个时代很多将军。
但对部队来说拼刺刀近身厮杀实在太重要了,有人评价为何明军连连被满清击败,就是因为有了火器之后很多将士不敢、不愿近身厮杀。
在二战中装备简陋的日军(相对美国苏联)在面对美军、苏军近身厮杀中也未落下下风。
就像朝鲜战争时期美军那样虽然装备精良但若面对以命搏命的志愿军失败可想而知。
在清楚认识自身不足之后杨麟一直要求各部提出改良对策,但效果甚微,这天恰恰路过一个市集远远的看见数人在鞠蹴。
鞠蹴就是古代足球,与现代足球不同的是古代鞠蹴不是面对面近身搏斗,有点相当于现代排球那样一队一边,踢过去若对方接不住那么就赢了。
看着鞠蹴顺势想到现代足球,从现代足球迅速想到橄榄球,从橄榄球迅速的想到军队训练,在惊奇之余,杨麟快马加鞭的赶回营地,连忙召集众将商议,在军中推广鞠蹴,也就是所谓的美式足球(或者橄榄球)。
当然是按照现代橄榄球为模型进行改良,球场上除了不能打架斗殴之外,没有其他规矩。
经过数月这种鞠蹴(以后叫足球)运动逐渐推广,各中队成立一个小组每旬进行分组对抗。
这不护卫团正在鞠蹴比赛,大家在沙滩上画了一个巨大场地,双方十一人分列两边,随着一声哨响大家开始行动。
这几天枯燥的训练让大家憋坏了,这些训练多是苦差事,那像现在在鞠蹴场上来得快乐。
在沙滩边上虽然高一脚矮一脚的,但根本不用担心跌倒,大家如同玩乐一样,过去很多人跟着蹴球跑动,几番失球之后被点播发现其中奥秘。
若是跟着蹴球走,对方一大范围转移立马如入无人之境直捣龙门,面对守门员手足并用射入球门之中(两块石头围起来的)
怎么办,军中不是常练习鸳鸯阵三才阵吗?
三角进攻被解释为三才阵,成为义勇军最常使用阵形。
一个小队十人,面对对方大部冲刺之时采用鸳鸯阵以增加防守层次,而进攻的时候多是三才阵。
一个伍长带着两个兵丁拿着蹴球(或者踢着蹴球),另外两个伍长在一侧支援,而小队长则带着大队人马突然压上。
杨麟偶尔也与几个将领踢下蹴球,虽然腿法一般,但作为创始人对蹴球理解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平时让各个大队自己踢,只在关键环节点破一下,其他的让大家慢慢琢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经过两个月发展,这种新式鞠蹴方法逐渐在军队中流行起来。
更然人感到惊讶的是过去大家对鸳鸯阵三才阵四才阵似懂非懂的,隔三差五的新式鞠蹴之后大家体力大增之外,更懂得鸳鸯阵三才阵的玄妙,在战场上更加强调主动配合。
第224章 军中光棍与女护士()
与明朝官员管理方式不一样,作为穿越族,日常行政管理事务也乐意采用前世耳熟目详的管理方式。
每天早上,军政负责人在大堂早会,对一些需要讨论事件简单讨论之后裁示,然后衙门十房,军队各个幕僚单位按照职责划分处理相关军政事务。
这之后,一些重达行政事务,单独抽时间处理。
这天早回之后,监军钱邦芑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仿佛有什么机密需要单独面谈。
杨麟皱了皱眉头,回到二堂坐下之后,笑道:“钱监军,什么事情这样神秘?我一直交待,除了牵涉军事机密,除了牵涉个人隐私之外,大家可在大堂上讨论啊。”
钱邦芑拱手道:“大人,这事牵涉到第5团参将杨秉义,由于牵涉人员层次较高,不得不慎重对待。”
正如前面交待那样,第五团参将杨秉义出生土暴子,归顺义勇军之后,因为战功累升为参将,现在掌握第五团。
与清朝买官卖官不同,明朝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地方遍布私塾,家里稍稍温饱的子弟都会上私塾,这也是义勇军将领有五成识文断字的原因。
由于家境贫寒,杨秉义至少给别人当佣工没有上过学,成为土暴子首领之后更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生活安逸。
杨麟秀才出身,再加上穿越者身份,自义勇军组建以来,就为其打上知识建军的烙印。
当义勇军还只是乡下地方民团之时,每天晚上就通过阅读形式向大家传授军事知识。
去年进入顺庆城之后,筹建武备堂,军中所有大队长以上军职人员都参加3…6个月军事知识短期培训,通过培训,以提升将领军事知识,临场指挥能力。
古代有文状元,有武状元,武备堂毕业的,大家都戏称武秀才毕业,有的更夸耀,在义勇军中,比武举还要管用。
受其影响,军中参将、游击、都司、把总等一干武将,识文断字的,训练之余常常两张桌子并在一起,或者看书写字,读一些军事书籍军事典故。
不能识文断字的,则刻意安排一个文秀才作为勤务兵,听其讲解一些军事知识,或者尝试着识文断字。
杨秉义、景可勤等人没有上过私塾内心本来自卑,现在看大人如此费心也颇为乐意,这两年在勤务兵帮助下,能够写自己名字,认识百来个字,本来是好事。
这次钱邦芑反应的,也是在读书这块,自义勇军以来,有感于大量将士非战斗减员,军中专门配备医疗人员,到现在每个甲种团就有30人的野战分院。
除了少数郎中之外,野战医院大多数都是招募而来的年轻女子,因为战祸需要养家糊口照顾家人而从军做了护士。
在第5团就有这样一个护士长,名叫刘柳,年过十八岁,长得水灵灵的,非常好看,更重要的是跟随父辈读过四书五经。
杨秉义虽然成名已久,但年不过二五,平日对刘姑娘也颇有好感,现在打听其能识文断字,一有空就调刘姑娘到团部教授其读书写字。
这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过军中光棍与女护士那点事情。
但古代禁止女性进入军中,认为不吉利,大家对招募女护士本来颇有微词。
现在听到杨秉义公器私用,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说闲话。
听钱邦芑说完前因后果,杨麟虽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