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说,若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老子一刀劈了你。”
张烺一面松动胳膊一面说道:“将军,我家大人可是一直为将军着想,但将军不听我家大人的,搞得现在兵戎相见。”
张献忠大笑,摇头道:“真是稀奇了,那个杨麟还为朕着想,你说说,若是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我就饶了他。”
张琅拱手道:“将军,现在城都赤地遍野,流民四起,民不聊生。
我家大人说了,罪魁祸首在那个龙文光,赵佳伟身上,他们拔掉都江堰,使得城都平原百姓遭了灾,使得将军千秋大业阻碍重重。”
这可是非常公允的,至少张献忠是这样认为,叹息道:“你这个小子虽然油腔滑调的,但说的也是实情。
我老张本想入川建立根据地,到时候或者灭了你们大明,或者灭了蛮清,但龙文光、赵伟佳这两个贼人居然拔掉都江堰,让城都平原遭了灾,我老张又有什么办法啊。
现在全川流民四起,大家都说我老张造成的,但罪魁祸首还是你们大明,还是龙文光、赵伟佳这两个贼人。”
想到临行前大人吩咐,张琅内心一喜,拱手道:“将军龙武之姿,攻陷城都城,当日小人恰好逃命。
由于没有防备,滔滔江水顺渠而下,在一下低洼地带,冲毁房屋,淹没庄稼,龙文光、赵佳伟真的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啊。
将军,我家大人退守蓬州,只是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初时与张广才见面,也一再希望张都督能够面禀将军,若能治好都江堰水患,将军功业比起李冰不遑多让,到时候尽收蜀人之心,将军称霸一方绰绰有余啊。”
张献忠叹息数声,指着满朝文武说道:“我老张流民出生,当然知道民众疾苦,这两年任凭你们明军在外面捣乱,我老张没有怎么离开城都,就是想安定民心。
但你也看到,这四川民众甚为刁蛮,居然听信那帮读书人、听信那帮豪绅造谣,说我老张要屠杀四川人。
我老张顶天立地,烧大明皇陵,我老张干的,我承认。
杀害襄王、楚王、蜀王等喝民血的大明王爷,我老张干了,我承认。
屠杀蜀王宗亲,我老张干的,我承认。
但要说屠杀川人,我老张根本没有干啊,但这帮四川人实在可恨居然相信这些流言。”
张琅内心一怔,大人说过这个张献忠喜怒无常,嗜好杀戮,稍稍不顺就让身边的人打发掉,现在看其对川人心中有一份怨恨,当即开导道:“将军,我家大人可没有害过将军哦。
将军,我家大人一开始就让将军治理好都江堰,解决城都平原水患,若是解决了,大家都有口饭吃,又有谁会反对将军呢?
我家大人常说,义勇军能够兴起,能够剿灭为祸多年的川北土暴子之乱,主要是让大家都有口饭吃,如此大家都拥戴了。”
张献忠叹息道:“唉,现在说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城都平原水患不断,人口不到过去一半,很多还是土匪、强盗,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杨麟这次派你前来,难道就是为了说两句好话吗?”
张琅拱手道:“将军,大人派在下前来,主要是为大人做一份大买卖。
这城都平原在将军手中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民众也不像最初那样欢迎你,既然如此,将军不如送给我家大人。
我家大人说了,如果将军肯应允,不出两年功夫,这城都平原可为将军提供二十万担军粮,将军以为如何?”
张献忠大笑,摇头道:“这城都平原破败不堪,每年提供二十万担军粮,怎么可能?
我老张也不要每年这二十万担军粮,只要你们大人将顺庆府交给我就可以,这城都府二十九个县,囊括城都平原精华之所在,只要你们大人愿意将顺庆府交给朕,朕马上与他交换。”
张琅拱手道:“将军,我家大人说了,将军虎威天下尽知,我家大人虽未直接与将军对垒,但亦曾与张定国、张文秀诸位将军对垒。
我家大人认为,两位将军得到将军真传,都是世之虎将,若将军能够用之征伐蛮清,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诸人,蛮清鞑子必然不敌亦。”
张献忠呵呵大笑,看着下首催头丧气的张文秀道:“杨麟真的这么说了,是不是自抬身价,或者认为大败我这两大义子就认为与我老张一样,天下无敌了?
定国文秀两人年龄尚青,所学不过皮毛,若杨麟不甘寂寞待老夫再传授他们两招,到时候定然可以与杨麟一决高低。”
张琅摇头道:“将军,我家大人确实如此说过,每次与将军们对垒,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张献忠哈哈大笑,看着众人道:“你们大人也太谨慎了,那个打仗如此谨慎小心呢?”
张琅拱手点头称是道:“将军,我家大人常说,自己书生出生,冲锋陷阵非其所能亦,其不过像诸葛武穆那样调兵遣将而已。
将军,如今蛮清鞑子入侵中原,就连将军家乡陕北都落入鞑子之手,将军乡人更是遭到鞑子之祸,蛮清鞑子侵入中原,更我衣冠,奴我乡亲,杀我亲人。
将军天下英雄,我们应该抛弃嫌弃,联合抗清,如果能够真的将蛮清赶出中土,到时候将军裂土封王,割据一方也未尝可知啊。”
张献忠陷入一片沉思之中,旁边左丞相汪兆麟拱手道:“你这个张琅,你说说,这次杨麟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张琅显得非常坦然,拱手道:“大人,我家大人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将军能够和平退出城都,就是希望两家能够联手抗清。
我家大人说了,如果将军能够做到这两点,将来一切好说。”
汪兆麟怒道:”狡辩,你们读书人就是狡辩。
城都平原乃天府之国,怎么可能说退出就退出?
还有你们大人承诺的二十万担粮食,如何兑现?
你等以为我们都是乡下小孩,竟然会受你们欺骗?”
张琅从手中抽出一卷书札,递给旁边官员,让其交与张献忠,然后向众人说道:“各位,我家大人颇有诚意,现在大西军不是缺粮。
你们所掳掠的百姓,不论老弱病残,不论男女,你们释放一个,我们义勇军算欠你们一担粮食。
只要你们和平退出城都平原,两年内我们义勇军每月供给你们一万担粮食,不够赎回民众的,我们未来加倍给你们。
只要大家建立互信,只要大家能够联合抗清,将来每年供给的粮食,只会比二十万担更多,不会比二十万担更少。
将军,下官这次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这二十万担粮食,而是我们义勇军数万将士的友谊。
将军只要能够放手,未来收获的不仅仅是每年二十万担粮食,还有在抗击鞑子的道路上,我们义勇军的支持。”
众人议论纷纷,自从去年开始地方粮食歉收,大西军粮食就不够吃,很多人挨饿,不时有人饿死,现在听义勇军愿意每月供给一万担粮食,众人何不心动?
就在张可旺、张文秀等人准备力请,汪兆麟摇头道:“废话,这城都平原即便残破不堪,但还是有百万之众,怎么一万担粮食能够打发?
你们以为我们大西国是叫花子,就是城都平原也有二十万担军粮。
地方是有饿死人,但那是因为土匪恶霸所致,是因为民众听了豪绅地主谎言所致。
要交换,也要用顺庆府来交换,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张献忠内心一怔,想当日占领城都城城中有百万担军粮,后来看到地方缺粮大家省着吃,再加上这几个月惩戒恶霸收集起来的粮食,自己目前可有三十万担粮食。
杨麟现在居然想每个月拿一万担来换,这不是嘲讽自己执政无能吗?
想到这里,张献忠严词拒绝,声言若是交换,必须拿顺庆府来换。
张琅没有办法,只有分析形势,现在城都平原盗匪四起,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现在川陕总督樊一蘅督率各部已经攻占叙州府,副将杨展也攻占彭县。
巡抚马乾、副将曾英驻守重庆府,内江。
义勇军直逼城都城下,双方若再不达成联合抗清之诚意,势必战火再起,到时候两败俱伤。
张献忠不以为意,摇头道:“义勇军,义勇军虽堪精锐,听说不过十几个团,全军上下还不足两万余人而已。
这城都平原不比其他地方,这可是千里平原,利于我骑兵作战,不利于以步兵为主的义勇军各部。
杨麟、杨展、曾英、王祥等人合兵一处不过十几万万人,而我大西则有雄兵五十万,双方若在这城都平原交手,胜败可以知亦。”
听张献忠如此说,张琅知道再无回旋之余地,当即拱手请辞。
张献忠意犹未尽,看着张琅道:“你回去告诉杨麟,他还算清官,若归附朕归附我大西,我可以封他为将军,地位与东南西北四王相同。
但他想率兵攻打我老张,我要让他有去无回,欲哭无泪。
朕给他三天时间考虑,若不退兵,冒犯我虎威,朕将尽起五十万大军,如此定然大败义勇军。”
第203章 夜论兵事()
听张烺谈起与张献忠见面的经过,钱邦芑显得颇为恼怒道:“大人,这个张献忠掘皇陵,杀害大明四位亲王,其中蜀王更是大人岳父啊。
大人为何要冒着风险派出使者见张献忠,若是被那些御史知道了定然要弹劾将军的。”
杨麟哈哈一笑,对左右说道:“这次我派出使者前去见张献忠,就是为了在张献忠兵败之后再做准备。”
钱邦芑摇头道:“为兵败之后着想,是何道理?”
杨麟笑道:“大西军颓势尽显,现在在我明军四面围攻之下已经无力回天。
这个张献忠残忍好杀,我若不拿话诳住,到时候恐怕其会毁我省城,屠我百姓啊。”
张献忠性格大家都知道,现在听杨麟提起,众人叹息不已。
正如斥候报告那样,在跌遭败绩之后,张献忠对所部大西军进行大规模清洗,现在正值危机时刻,杨麟决定率部逼近城都城下,以迫使其停止暴行。
云顶城离城都城不过百余里,为阻止大西军暴行,杨麟率军走出云顶城,向城都城杀来。
这一年下来义勇军连战连捷,军中早已经建立团级建制,考虑到未来发展,在出发之前正式颁布团级编制。
一个满编步兵营有550人,含4个大队(116*4=464),营部(12人),2个虎蹲炮小队20人,2个护卫小队(各24人),1个辎重中队(共30人)。
在未来,包括甲乙两种团编制。
其中甲种团满编2600人,包括四个步兵营(4*550=220)人,外加团部直属人马380人。
其中辎重大队120人(40辆二轮马车),护卫大队116人,佛朗机炮大队60人(6门大号佛朗机炮),骑兵中队30人,野战分院30人。
营部24人(含游击将军1人,分监军1人,参谋股长1人,参谋8人,贴身护卫8人,勤务兵5人)。
与其他明军编制对比,义勇军团编制人马与其他明军营编制人马相同,戚继光明朝车营人马就足足超过2700人,比义勇军团建制还大。
乙种团含三个步兵营,满编兵马也不过2000人。
虽经过招降纳叛,义勇军规模快速膨胀,但真正接近甲种团建制的,也只有护卫团,其他各团多接近乙种团编制。
考虑到大西军人数众多,其部主力犹在,为避免遭到伏击,或者野战不利,这次行军可以说煞费周章。
每天行军距离不过三十里,大军缓缓向城都城逼近,以给对方压力,阻止对方暴行。
行军、宿营保持在三十里范围之内,宿营过程中更是要求大家挖掘深壕,派出兵马警戒,可以说步步为营。
全军上下分四个集团,在最前面是龙之帧第3团王之邦独立团,作为先锋开路筑桥。
在左翼则是杨秉义第5团,景可勤第6团。
右翼则是冯有庆第7团,马鸣銮第9团。
而杨麟则亲率护卫团、杨成第1团走在后面,卜宁郭崇烈骑兵团、以随时对大军提供支援。
而在后方,贺斗率领一个营的水军驻防淮口镇,保证浮桥安全,王树极率领所部分驻云顶城、清泉镇等后方重镇,保证粮草安全。
王树极部、贺斗部水军分驻淮口镇、云顶城各地,保护粮道安全。
如此足足花了两天功夫,前军直抵挖掘城北面三十里的和兴场,大军以场口为中心,沿着西江河一线深挖壕沟工事,以摆出一副固守态势。
听到前军停滞不前深挖工事,叶大宾显得不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