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明鼎革 >

第125部分

南明鼎革-第125部分

小说: 南明鼎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一介书生,为政这几年,所作所为与两位将军无不异曲同工。

    将军若是不嫌弃,可暂时委身于我义勇军,以在未来联合抗清。”

    旁边参谋王之邦也高声劝诫道:“王兄弟,虽然大家各自为主,但大人的为人,我想大家都知道。

    大人如此礼贤下士,万望兄弟不要推辞。”

    现在大西军已经日薄西山,王复臣早有降意,现在看杨麟如此善待有加,连忙跪下投降。

    杨麟大喜,令其收拢人马,挑选精锐,以对其部进行改编。

    义勇军兵士挑选甚严,此战俘虏流寇步军在2千之数,身体合格达标的不到六百余人,将其改编为1个营,由王之邦率领,直接归杨麟统辖。

    水军扩编为2个飞虎战舰大队,7个舢板船大队,7个运输大队,王复臣则升任水军参谋长。

    而其他千余俘虏则安置他处屯田,如此用了两天功夫方才安置妥当。

第189章 黑虎掏心() 
现在义勇军占领江南,义勇军水军更是逼近潼南县水寨,义勇军步军更是在上游修建浮桥,声言将渡过浮桥攻打潼南县。

    潼南城古代称为梓潼,乃涪江上颇为重要的军事据点,更有明朝四川境内最重要的高速公路必经之地(从重庆府城到郪县,即今日三台县,明朝时期郪县为潼川州的府城),率领两万残部退守潼南县的张文秀大为恐慌。

    张文秀一面沿江布防,积极防守,一面派出快马向张定国求救。

    张定国大为惊讶,白文选所部刚刚为义勇军所败,其部损失三千余人(其中有一半是逃兵),正准备休整,突然看到南面的潼川州告急文书,急忙率领主力南下以与对方汇合。

    如此过了五天,突然驻防兵马来报,义勇军大军突然杀向蓬溪,现在正挖掘壕沟,准备攻城。

    张定国大惊,摇头道:“过去明军行动迟缓,怎么这义勇军行军神速?

    我大西军主力已人手一骑,一日可达百里之遥。

    而义勇军以步军为主,怎么行军如此迅速?”

    白文选想了想,说道:“将军,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杨麟向西充、蓬溪、潼川县等各个方向都派出数路军马。

    杨麟大概只需要率领所部骑兵、亲兵,日行军近百里里,驰骋各个战场,迅速的对当面之敌形成兵力优势,而打败战场局面。”

    想了想,张定国点了点头,除了此法之外,大概没有其他更好方法了。

    即便如此,众人还是感觉一阵后怕,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日行军速度可达百里之数,但步兵则实在太远了。

    现在义勇军接连出击,大西军接连受挫,下面兵将闹哄哄的,纷纷叫嚷着反击,但义勇军进攻态势不明,张定国叫苦连迭。

    虽然亲军主力实力犹存,但那些裹挟而来的兵马,投降的四钏卫所兵马不但士气低迷,而且军中伤病太多,机动性远逊于各大将军所部亲军。

    义勇军四面出击,完全是想调动对方,如果大西军主力出击,缺乏那些附属兵马掩护,不但人员较少战力大打折扣,稍稍不顺可能为义勇军所败。

    张定国驻军郪县(今三台县,为潼川州首府),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待双方对峙磨合之际再派出主力增援。

    但前线战局大出人意料之外,在大西军将领守城之际,蓬溪伪知县与数名秀才居然作为内应,这一夜突然骗开守城兵马引义勇军入城。

    守城将领猝不及防,其部为义勇军大败。

    占领县城之后,义勇军稍作休息,然后直逼西北方向,这天来到射洪县对岸渡口,经过半天鏖战占领渡口,然后摆出架势准备渡过涪江,直逼郪县。

    与前世不同,郪县(今日三台县)不但是潼川州的首县,更是交通要道(有重庆府到郪县的驿道线路与北京到D的驿站线路交叉于郪县。)

    听义勇军沿江修筑浮桥,张定国感到颇为惊讶,看来义勇军这次真的是直冲郪县(潼川州治所而来)。

    当即点齐兵马,直奔射洪而来,如此花了两天时间进入射洪县城,正准备商讨如何渡河作战,突然探马来报,义勇军留下一个大队驻守对岸渡口,主力缓缓退走。

    众人心情稍稍安静,现在全川闹粮荒,都没有吃,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行军打仗。

    如此过了半天,遂宁守将来报,义勇军全军直逼遂宁城,整个城池围在旦夕。

    原来在这天早上数千义勇军占领涪江对岸渡口,然后在下游水军杀到,十几艘船只连在一起形成浮桥,而且从船上搬下来一排排捆好的竹排,迅速联结起来形成浮桥。

    如此不到半个时辰,涪江上搭建了十多座浮桥,近万名义勇军将士渡过浮桥,直逼遂宁城下。

    听到对岸失守,义勇军正搭建浮桥渡江,驻守遂宁城的都督靳统武大惊,率军出战,但寡不敌众,被优势义勇军所败,退回遂宁城中,现在派出信使向潼南县的张文秀、与射洪县的张定国告急。

    张定国大惊,指着地图道:“涪江自西向东,将顺庆府与緟庆、D南北分离,乃天险之所在,杨麟连续四面出击,不过希望调动我大军而已。

    想不到其根本目标在遂宁,若遂宁有失,不但将我部与抚南将军所部兵马南北分割,而且将直逼城都城下。

    我等深负老万岁之托,为今之计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义勇军赶过涪江。”

    白文选劝诫道:“将军,我等虽有部众两万,但真正能战的不过四千老营兵马而已,那些裹挟而来的湖广之众,四钏卫所兵马士气低迷,伤病甚多,难有什么战斗力。

    而义勇军兵强马壮的,若要将其驱赶过涪江,非联合抚南将军不可。”

    张定国点头应允,一面派出信使前往潼南县与张文秀联系,一面积极调兵遣将,以夹击渡河的义勇军。

    在连续四处出击,调动大西军兵马使其疲于奔命,检验各部战力之后,五月下旬杨麟率部大举西征,以攻打潼川州。

    杨麟留下顺庆知府范文光、第3团都司杨威驻防顺庆,第4团都司廖启芳驻守巴州达州蓬州之后,率领主力西征。

    正如白文选所分析那样,为防备大西军各部策应。

    留下杨秉义第5团在潼南县牵制张文秀

    留下冯有庆第7团驻防射洪、蓬溪牵制张定国部。

    过去攻打西充、攻打潼南、攻打射洪,不过是佯动,真正的作战目标是遂宁县。

    只是因为大西军现在内部统治危机重重,再加上经过数月训练义勇军实力大增,如此佯动变为真打。

    在水军配合下,杨麟亲率卜宁姚崇烈两个骑兵团、护卫团、杨成第1团、龙之帧第3团、景可勤第6团、王树极第8营、马鸣銮第9营一举渡过涪江,逼近遂宁县。

    经过半年建设,义勇军初具规模,现在护卫团已经达到甲种团编制,其他各团则是两营编制。

    驻守遂宁城的大西军都督靳统武猝不及防,为义勇军所败被迫困守待援。

    渡过涪江之后,杨麟建立水寨,亲率骑兵团、护卫团驻防水寨,保护水寨安全。

    分别指挥龙之帧第3团、王树极第8营攻打北门

    杨成第1团、马鸣銮第9营攻打东门。

    景可勤第6团攻打南门。

    根据作战经验总结,以及前段时间训练,各部武器装备进行调整。

    火枪兵不变,分别装备大鸟铳(长1米5)、鸟铳(长1米2)。

    各个中队,组建一个掷弹兵小组,挑选六名臂力好,摔得准的汉子,在近身厮杀过程中投掷震天雷。

    每个冷兵器中队配备两门一窝蜂,以摧垮蜂拥而至的敌军,然后再近身厮杀。

    每个营不再配备一窝蜂,分别包括一个虎蹲炮小队(四门虎蹲炮),佛朗机炮小队(三门三号佛朗机炮),以增加其火力。

    在未来计划各团组建一个佛朗机炮大队,每个大队装备十门大号佛朗机炮。

    各团安营扎寨之后,在炮火支援下,大家在离城墙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停下,前面用二轮人力车、独轮车遮挡,沿城挖掘壕沟。

    过去明军非常善于挖掘壕沟,后来车营兴起之后才利用战车为掩护不再挖掘壕沟。

    穿越族杨麟当然知道壕沟的重要性,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就是通过壕沟打败美军的,放弃壕沟战术无疑是明军一大失误。

    车营虽然能够挡住对方攻击,但毕竟少了一道屏障,对方骑兵步兵兵团只要跃过车账就可以横冲直撞,如此明显不利于步兵防御。

    有人说明朝末年孔有德、尚可喜等矿工部队善于挖掘壕沟,但义勇军也不遑多让,其主要将士来自农民,大家平日都在田里干活,大家都是食用锄头铁锹的好手,现在稍稍训练,一个个都是挖掘壕沟的好手。

    临时营地在险隘处会挖掘壕沟,长期驻军更是挖掘多重壕沟,历史上湘军名将曾国荃就有曾铁桶的绰号,其作战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壕沟战术困死对方。

    靳统武叫苦连天,大西军将士躲在女墙边想射击,但离得太远,根本够不上。

    反观义勇军则利用挖掘的泥土在城外构筑了数个炮台,随时可以对攻城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如此过了三天,第四天城北、城南、城东都挖掘数道壕沟,密密麻麻的有半人高。

    而其中有的更是挖到城墙下面,稍稍进一步挖掘,就可爆破攻城。

第190章 勇夺城池() 
如此两天功夫,在城东、城南、城北挖掘三道壕沟,可以遮挡城墙上弓弩枪炮射击,抵御对方反击。

    为掩护攻城兵马,最前沿壕沟离城墙不到百米之遥。

    在壕沟后面,则用夯土筑实了数个炮台,以对城内进行炮击。

    第三天一大早,晴空万里,杨麟一声令下,攻城开始。

    这其中威力最大的当属杨麟亲自掌握的那二十余门大佛朗机炮,每门长约一米五,重达七八百斤,为铜芯铁体铁模铸造后装炮。

    平时用二辆马车拖拽,战时需要十人同时操作。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火炮没有炮架,主要通过通过在炮身下面垫木块调整炮身角度,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作为穿越者当然见多识广,将火炮固定在两轮车上,在后面则安装一层木板用来抵御发射过程中反弹力。

    战事通过调整炮管在车轮上的位置,以调整炮身角度。

    现在二十余门佛朗机炮分布在离城墙两百米的五个夯土炮台上,在四名兵丁协助下,炮长已完成瞄准工作。

    一个兵丁从木桶里面取下装填完成的子铳,放入母铳中,在两个炮手协助下装填完成,然后分列两侧。

    点火手用一根燃烧正旺的火把点燃火绳,火苗嗤嗤燃烧,然后发生爆炸。

    数道火光迸出枪口,然后落在城墙周围,由于使用散弹,虽然射击距离近,但铅子散布在十余米区域,声势甚为惊人。

    发射完成,炮手带着棉手套取下子铳,准备下一轮装填动作。

    一名炮手先是用浸满水的实心圆柱抹布用木棍探入炮管,以熄灭炮管内的火苗,降低火炮,清除炮管内的残渣。

    但这还不保险,待炮手清除完毕,另一名炮手还要用微湿的实心圆柱猪毛抹布探入炮管内,再次清除炮管内残渣。

    虽然工作繁琐,但黑火药爆炸会产生残渣,如果清除不干净可能影响炮管性能,而且还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即便在后来黄火药时代,在早期清理炮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清除完毕之后,在四名炮手协助下,重新瞄准完成,而此时装填手则已拿着装满铅子火药的子铳准备妥当,在炮手协助下重新装填完成,点燃射击。

    在他们身后四五米,则有四名兵丁在清理子铳,装填铅子火药,如此方可保证射击不会中断。

    在黑火药时代,大佛朗机炮发射常常需要2…3分钟时间,现代人看起来非常繁琐,在当时可是威力巨大的一种武器。

    除了杨麟亲自掌握的这二十余门大佛朗机炮,各营都有六门三号佛朗机炮,虽然重量不到两百斤,每门配备5名炮手,其散弹射程不到百米,但实心弹则超过两百米。

    这些三号佛朗机炮由各营自行指挥,现在多射实心弹,每个重约一斤,落在城墙上火星四射,被打中的必然重伤无疑。

    现在看到义勇军百余门火炮齐发,大家躲在女儿墙后胆颤心惊,民间非议四起,各部军心不稳,大家根本没有死战的决心。

    高文贵三十余岁,但跟随八代王鏖战十余年,南征北战何等阵势没有看过,但从来没有遇到义勇军这种火力的。

    半天鏖战,看到城墙上死伤甚多,高文贵左右为难,不但畏惧远处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