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53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53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谨遵君上之令――”朱威拱手揖礼,面色却是凝重,此乃大事,在他而言绝对是重任了,若能办成此事,今生便算得圆满――

    转身在一处放满了羊皮纵卷的木架上取来一卷翻开,吴铭将自己近日所想之改革方略说与众人:“除去犀首方才所言郡县制外。其一,寡人欲悉数收归土地为国有,此变革需统计我吴国当下世家贵胄手中之良田,要彻查,若遇阻拦贵胄,一律收其家财,发配五峰山尚坊为奴。

    其二,所遇土地收归国有而借与民,依照人口与土地数量均分,烦年满十六者便可得田地。所借土地不得买卖,只用以耕种一途。所缴赋税定为三成。

    其三,依照河东现有水利公式,遍布之,废井田,开阡陌之水利。”

    话至此处,吴铭便将手中的羊皮卷交给了公孙衍,“此事便有犀首负责,可有难否?”

    “臣定不负君上所望――”比起朱威的忐忑,公孙衍的两眼却是放光,昔日魏国若是能有一场新的变法,也不至于会落得如此境地。

    看着表情完全不同的两人,吴铭顿时笑了笑,以好打破二人心中的沉重:“你二人操劳之事,虽名义不同,然本质却都是为民。故而寡人以为,你二人可联手促成郡县的分划,统计万民。除此之外寡人以支会张猛选两位郡尉,犀首可先与两位郡尉想见,变法之路若欲阻,由此二人除之即可。

    待郡县划分完成之后,犀首负责土地的暂借分放,朱威可将所行之法详细抄录,各郡、县、乡皆需留有一份,除此之外,大梁城内城外皆是家,专编列国故事混口饭吃,可令尔等在各处宣扬新法,以便我吴国之民,早日之法。除此之外,犀首当在各处郡县设一复查史,此位之人专门负责监管郡守、郡尉是否以公谋私,目无章法。一旦有此等臣子,闹市活剐之――”

    “君上之言,臣铭记于心――”面对吴铭整治的决心,公孙衍与朱威无不动容。

    便是张仪,也对吴铭这大刀阔斧的变法决心而震惊,不由的在心里啧啧长叹。不想看似平易近人的吴铭,在有些事情上竟是不能容忍一丝丝的差池。

    “即如此,你二人重务在身,便下去思索该从何着手,此事即以定下,便越快越好――”俗话说趁热打铁,最大的魏氏都推翻了,其余的氏族贵胄该不会在此时那么不长眼才是。

    “诺――”下一刻二人齐声应过缓缓退出。

    这时吴铭才将目光看向了张仪,此人得鬼谷绝学,用武之地自然是外了:“张子看了变天,可觉得有不妥之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楚国的阴谋() 
听到吴铭的问话,张仪只微微一笑,淡淡道:“君上真乃千古明君,如此安排下去,吴国何愁不强,张仪便先恭贺君上——”

    没有直接言明这么做的利弊,张仪只侧面一语便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他之所以如此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方才这些事情全由吴铭一个人定夺,说是公孙衍与朱威先行思索,可最后不过就是吴铭的一句话而已。

    如此看来,吴铭已经是有自己的想法。而张仪信任吴铭的选择除了自己觉得没问题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姬雪也选择了吴铭。

    姬雪的性子刚强,更甚多数男子,这一点是张仪深知的,选择人自然也就有着自己的标准。

    吴铭亦是微微一笑,撇开了刚才的话题,淡淡道;“此来是想问问张子,当今天下之形势,我吴国当如何自居才是?”

    注视着张仪,吴敏的话语清幽。

    对内的事情已经展开,对外自然也要有些动作。只不过时下的情况,吴铭想不出该从何处下手,或者说此时的情况应该是静观其变,可问题就是,吴铭不想静观其变,那样总显得人会被动。

    时间就这么静静的走过。不多时,张仪的双眼泛起一阵亮光,拱手道:“禀君上,臣以为,这第一步当落子,周室。”

    闻言,吴铭微微点头,却是没有说话。

    稍稍顿了顿,张仪说道:“周室虽衰,然天下列国仍旧尊周室为共主,我吴国若得周天子诏令,便可让列国无名实之口——”

    “嗯,此话却是不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吴铭亦肯定的说道:“如今天下列国,只怕都在等着哪一家肯出面打头,而后群起伐我——”

    说着吴铭淡淡的笑了:“也罢,便挑个良辰吉日,寡人向周天子进贡纳税。”

    “我王英明——”

    <;ter>;<;/ter>;……

    三日之后的秦国咸阳。

    奏报被快马加鞭,昼夜不停的送去了秦孝公的面前。

    “那吴公真如此说的?”看着那奏报,秦孝公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回君上的话,此乃吴公亲口而言——”

    “哎……”

    转身踱着脚步,秦孝公顿时就是一阵轻叹。结盟,那就等于承认他吴国的地位,这远比一个河西更加有的意义,虽然他秦国可以翻脸不认人,可天下列国会怎么想?到时秦国的出尔反尔,那就真的做的实质如归。

    “哼哼……”一阵自嘲的冷笑,秦孝公终是摇了摇头,无奈叹道:“罢了,就如吴公所愿,你下去选个良辰吉日,顺便支会一下吴公——”

    “微臣已经算过了,十日之后当是吉日——”

    “寡人知道了,如此便十日后吧。”淡淡的说完,秦孝公又加一句道:“寡人困了,你连夜赶路该也是累了,回去歇着吧——”

    “诺——”

    ……

    吴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也到了吴铭准备向周天子朝贡的时候,不过就在一切准备妥当,准备祭天而行的时候,姬雪突然出现在了吴铭与张仪所在的宫殿之中。

    “根据的探查,楚国滞留卫国的大军开始朝着宋国围拢——”几人交换行过礼,姬雪便轻声说道。

    “宋国?”吴铭的脑海中顿时就犹如一阵电流划过。“难怪楚军行动如此怪异,却是掩人耳目,一边浩浩荡荡的攻打齐国,到头来的目的却是宋。”

    宋国虽是小国,可是宋地陶邑乃是天下有名的商都,聚集在这里的财富不知多少,乃是天下列国公认的肥肉。可偏偏宋国一样地处中原,地盘夹在几个大国之间。以往齐国伐宋、楚国或者魏国都会出兵救援。

    同样楚国伐宋,其余两国也不会袖手旁观,眼睁睁的看着宋国这块肥肉落入楚人的口中。所以宋国能够存国至今,一切并非没有原因。

    楚国这次伐宋可真是煞费苦心,不过此时想来,这也的确是一个机会。吴铭牵制了秦,韩其余列国都被楚国拉上了伐齐的战车,可以说此时楚国搞小动作,其余列国都没有救援的机会。

    只是眼下的事情却是变了。只因为吴铭推翻了魏氏,俘获的秦国的商鞅。有商鞅在,吴铭相信秦国不会轻举妄动,除非自己真的将秦国惹的恼怒。可这时候的吴铭显然不会好好的去招惹这虎狼秦国。

    “那列国伐齐,可有了新的进展?”静静思索之后,吴铭转而问道。

    姬雪眨了眨长长的睫毛,面色淡然:“楚军防守不攻,齐王便将大部分兵力交由孙膑与赵燕作战,眼下两国已经开始败退,也许不会持续太久。”

    楚国出兵却不参战,这场几乎卷入了东方诸侯的战事,最终也能是齐国安然无恙。这事听的吴铭不知道该兴奋还是不该兴奋。

    原本他以为齐楚两个大国会真的掐起来,那样两个大国只见的消耗,对自己终究是有利的。

    可事情没有按照他想的情节发展。到底是一方大国,自己想要糊弄还真就不是那么的简单。

    想了想之后,吴铭最终还是决定从两方面开始着手做事。

    将目光转向张仪,吴铭的嘴角突然的挂起一抹淡然的笑:“张子下山,原本可是欲前往楚国否?”

    “在遇到君上之前,张仪却有此想——”张仪也不遮掩,有什么说什么。

    不过在他话落之后,却注视着他淡淡道:“那此时让张子前去服侍楚王,不知张子可愿去否?”

    “这?”闻听此言,张仪顿时有些懵懂,但旋即一想又瞬间明白了过来;“君上是想让微臣假装侍楚?为我吴国的牟利?”

    “天下大才,择明君而侍,即是侍楚又何来假装一说?”吴铭的嘴角带着笑,只是神色看起来却不似说笑。

    “张子此去侍楚自然要为楚国着想。”走至张仪的身边,吴铭在其耳边低声耳语。

    不多时,张仪便是连连点头,已是满脸的敬佩之色:“君上放心,张仪定不负君上所托。只是此去便不知何日才可相见了。”

    “张子即决心侍楚,又何须记挂我吴国?然你我也算君臣一场,”说着,吴铭便转对姬雪道:“便选一影卫跟随张子做一侍女吧。”

第二百三十七章 没落周室() 
张仪被送走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祭天典礼。

    礼毕,原本打算由张仪跟随前往洛阳王城的事被迫改变。

    张仪侍楚。吴铭便让张猛跟随自己前去,且这一路少不了大军的跟随。

    就在三川郡习练的四万大军被全部征调。人都加入了这次的朝王队伍之中。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吹吹打打,敲敲响响的好不热闹。也就是如此,队伍在第三天洛阳城的时候,天子脚下无数的子民都出来朝拜。

    多少年了,至少百年的时间里,洛阳城里都不曾有过这般的热闹了。

    深宫庭院里,周显王早已得知吴铭到来的事情,只不过却是痴呆的坐在几案前痴痴的傻笑。“吴公觐见,呵呵,这天下列国哪一个又是真心呢?”

    浩浩荡荡的队伍已经到了城们处,依照规定列国诸侯觐见不得带兵入境,可这年头,谁又能够顾得上此等礼节。吴铭只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待大军安置妥当,吴铭与张猛二人便换做士子服饰潜入洛阳城中。

    没了诸侯的进贡,周天子便没了经济来源。

    昔日高大的王城已经是满目疮痍,那一个个坑坑洼洼,随时在向世人诉说着它是多么的饱经沧霜。年久失修的城墙,吴铭可以断定,如果要攻城,以人力用简单的铁器,就足以将这城池砸成一片的废墟。

    城门处的守卫拄着已经被摩擦到发亮的长矛,撑着身子混混欲睡,那一身甲胄以不知穿了几世,便是不使用兵器,用力撕扯之下吗,八成也能扯成几片吧。

    人群三三两两的进出,兵卒们也不盘查,任你随意过。

    城中,昔日的繁华已经是蒙上了一层尘土的气息。洛阳王城,甚至不如吴国的安邑。昔日的繁华已去,周天子,不过是一具傀儡而已。

    即使如今周朝的百里土地也是分给了东周公与西周公。周天子真正掌控再手的不过就是一个洛阳城。

    吴铭之所以换装潜入洛阳城内,为的就是找东周公相助,因为眼下周朝的事情只要两位周公点头,周天子那里几乎不会出什么问题。

    一处尚有几分庄严的府宅里,吴铭与东周公对坐,面带着儒家学子一般人畜无害的笑,他淡淡道:“吴铭见过东周公——”

    “吴公不用多礼——”东周公喘着粗气,眨巴着眼睛问道:“不知吴公此来,寻老朽所谓何事?”

    从那带着死灰的脸庞上,吴铭看得出其这东周公对时间的一切都已厌倦。

    没有言语,吴铭只看了眼张猛,下一刻张猛便取出一只精制的木匣子,走至东周公的面前,张猛双手奉上。

    对坐的,吴铭缓缓抬手,淡然说道:“此行匆忙,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东周公不弃。”

    看着面前的匣子,东周公也不打开看,之随手交给一旁的下人拿去。随后转身,依旧是一脸死灰的说道:“吴公欲求何事,直言亦可,老朽若能有所帮助,定不推脱,只是若老朽做不得主,还请吴公莫要再三打扰才是。”

    对于琐事早已经是不愿意再答应什么,只是现在人都已经找上了门。就算顾及面子,他也不好推脱而已。

    既然如此,那跟这东周公再打马虎说废话就没有必要了,吴铭索性直言道:“此来并无它事,无非是向我王进贡。另外便是,吴铭伐失道之魏而代之,想请我王下一诏令,扶正尔。”

    “即是寻我王之事,老朽只怕是爱莫能助了——”抬了抬那耷拉这的眼皮,东周公静静的说道:“此事,吴公何不直接在进贡之日,亲自向我王说明。难得吴公有心,我王当不会拒绝才是。”

    “东周公说笑了。这洛阳城中,谁都知道的主事的乃是东周公您,若您愿开口,我王自当不会拒绝才是。”

    “即然吴公开口,老朽便进宫寻陛下意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