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也就罢了,女子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且大多懂得顾及家务,勤劳。
可这次的却是个公主!凡事到了贵族身上,都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公主又哪里是寻常人家女子可比。
两个不动心的人,身份又都不一般,这组合到一起,结果自然是不幸福的。
相王迎回魏申,这本也是魏惠王的一个心事!所以吴铭便提前倡导了相王。一方面满足魏惠王的一桩心事,另外就是可以让他不总是惦记着自己的婚事。
可现在好了。魏申迎回来了。自己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却还是婚事。
抬头看看主位上的魏申,不知道这主在齐国受到什么好的待遇了,不但没有消瘦,看起来还胖了一圈。
但吴铭总感觉此时的魏申与记忆中的魏申不同,他的修养举止,乃至人的气魄都要差上很多。
思索有顷,吴铭最终没能再想出什么推脱的理由,只能再次拱手:“臣,愿遵君上之意尔。”
“既如此说,寡人下午便亲自去太庙占卜求签,选一良辰吉日,为爱卿与胞妹操办婚事。”
“臣,谢君上厚爱。”再次揖礼,吴铭答谢道。话落,吴铭便退后群臣队列。
魏申竟然直接否决了自己的提议,这是吴铭没有想到的。起初吴铭只以为自己需要与朝中的一些重臣争论一番。可现在看来,魏申成了最大的难题。
“诸位爱卿,可还有要事否?”许是敲定了吴铭与梅公主的事情,心情愉悦的魏申长处一口气,随口问道。
群臣尽皆低头不语。
吴铭本还有些其它事情,不过今日魏申的心情似乎不好,而且这些事情都是与魏国朝堂上,思想争执比较大的,此时提出,只怕受到一口回绝的可能性会很大。所以吴铭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既无事,今日朝会便到此为止——”
“退朝——”
……
伴随着魏国的欢庆。
吴铭生擒司马错的事情传到齐国之后,齐威王便是当着邹忌的面夸赞道:“嘶~此人,当真是治军大才,魏国国力被庞涓损耗一空,不想短短一年的时间,虽然河西之地未收回,可魏国却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其才,当在庞涓之上!然此人用兵生硬,谋略不多,比之孙子,尚还有些差距。道与田忌将军比,却是强上不少~此人,当要有所提防才是——”
名声直追庞涓!齐威王甚至直言贬低自己的得意大将田忌,来映衬吴铭的不俗,这足已显现齐威王对吴铭的看中。
……
秦,咸阳宫。
司马错被擒的消息先是传到了商鞅的耳中,毕竟他才是秦国如今真正的将军,司马错可以说是商鞅一手提携上去的。
在得知司马错的消息之后,商鞅却只是一阵错愕!没有责怪司马错的意思,同时他也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直接面见秦孝公。
当秦孝公看到商鞅呈上的奏报之后,眉头顿时拧成了八字。
“这~两军势均力敌,司马将却大意军被俘!”说出此话的时候,秦孝公多少有些恼怒与惋惜。
临晋关城破在即,可最后关头,吴铭却是杀了回来。
“君上——”商鞅知道秦孝公此时想的是什么,司马错的大意秦孝公并不怎么在意,他最在意的不过是河西罢了。
微微拱手,商鞅淡淡的说道:“君上可曾从这奏报之上,看出其他什么来?”
也许是将秦孝公的心思拉扯回来,商鞅故意卖了个关子。
果见,此刻的秦孝公有拿起奏报大致的看了一遍。可是看完以后,秦孝公却是一阵摇头,“寡人这心力,当真不如爱卿!不知爱卿从中,看出了什么?”
“禀君上,鞅看到了特制的城防器械,看到了更加有血性的魏国步卒!
敢问君上,一年前的河西之战,我大军势如破竹,攻陷长城,大军直逼临晋关。当时若非魏将吴铭,河西已然重回我秦国。
鞅依然记得,一年前,魏国一无强兵,二无良将,士气低落,河西民心更是涣散。然短短一年,魏国虽无存粮,不曾恢复国力。可今日之军却远飞当日可比。
再者,奏报所言,带铁刺之滚木,城门之上的另外一道闸门!此些事物,当今列国闻所未闻,可魏国却在一年之内拥有,这其中无不与那吴铭有些极大的关系!”
听商鞅如此一说,秦孝公顿时也明白了什么,可也不明白什么!
“爱卿是说,此子为当世大才?可,寡人以令五大夫去魏招榄,此人并无心至秦——”思索有顷,秦孝公还是没有彻底明白商鞅的意思,只得皱眉问道:“莫非爱卿有良策告知寡人?”
闻言,商鞅却是拱手否决,郑重说道:“鞅所言,此人乃坏我秦国大事之人,既不能为我所用,当设法除之。昔日吴起凭借武卒威震列国,从那城防一事看,此人绝不输与吴起。若不除之,恐为祸患。除此之外,鞅之意,我秦国亦当鼓励臣民改造,如魏之武卒,如楚之攻城高车,数十年前,若我秦国先发制人——”
话到这里已经没有必要说下去了。商鞅的意图也已经很是明显。认清了敌国强势之处,道出了秦国当今的弱点。
只不过,商鞅夸赞吴铭堪比一代兵家吴起,到时让秦孝公有些侧目——
……
楚国,郢都。
“既然事已至此,依寡人看,这件事就算了吧——!”看着面前的欲言又止的靳尚,楚威王摆了摆手,有些不奈的道。
显然,面对魏国将弱卫的附庸权放在齐国手中,楚威王的心理又打起了退堂鼓。说白了,当今的楚王,并没有多少称霸之心!
左下首,靳尚静静的低头思忖片刻,有顷,直身拱手道:“君上,臣以为,此事虽有变故,却并不波及我楚国大策!”
“齐国不是魏国,齐王也不是魏王那妄自尊大之人!寡人到愿闻其详,与我楚国之策,如何无波及尔?”
一听此文,靳尚便知道还有戏,如若不然楚王便会直接不奈的摆手,只道一句此事日后不用再提!
下一刻,心中多少有些底气的靳尚越发认真的说道:“齐国与赵国、燕国乃世仇,我王若是因弱卫与齐交恶,臣断言,赵、燕两国定然不会袖手旁观,我王或可通令天下,并结盟赵、燕,以齐王不尊礼数为由,结盟伐齐——”
“伐齐?”听了靳尚的话,楚威王先是一惊。继而若有所思。
见此情形,靳尚知道,楚威王这是听进去了,既然已经听进去了,靳尚不免的眼珠一转,加温道:“前有齐国出兵阻赵伐魏,若非齐国出兵,赵国或可在魏国的身上切下一块肥肉来!是田忌、孙膑引兵入魏境,终使赵国竹篮打水,空耗费国力尔!燕国受制与齐多年,此番联合伐齐,赵、燕当不会拒绝。
魏国虽然与齐国签订盟约不久,然西有秦国,秦齐向来争锋对立,故而三国伐齐之时,秦断然不会让魏国有能力援齐,到时齐国孤立无援。臣之前所言以弱卫做军营,从中发兵联合灭魏一事,经此转变便成了灭齐。
论富庶与财力,齐国当比魏国强出很多,三国分齐,我楚国还可得卫,此举与我楚国而言,百利无害。”
第二百一十一章 楚宫论势()
“妙,此番言论,当真是妙——”靳尚的话尚未消散,是昭阳拍着手,走了进来。
行至楚威王的面前,昭阳敛起笑,拱手道:“微臣参见君上。”
“爱卿免礼——”楚威王抬了抬眼皮,随着的对着昭阳一抬手,“爱卿入座——”
“谢君上——”
待昭阳坐定,楚威王又接着说道,“不知爱卿此来,所为何事?”
“回君上,臣此来乃是有一奏报欲呈于君上。”昭阳说着,已经起身在衣袖中取出了一份折叠严密的羊皮。
候在楚威王身边的宦官,不用威王说话,便自觉的上前将奏报接过,小心翼翼的转呈楚威王。
这过程之中,靳尚悄悄侧目看着昭阳寻思了一番。却见昭阳竟然也带着一抹笑意看着自己。这一幕到是让靳尚有些搞不明白,昭阳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不一会,楚威王已将把手中的奏报看过一遍,只是那脸上的神情,却是不喜:“秦魏再差交战,不想,却是秦将被俘!数十年间,秦魏就河西之地,大小六十余战,一直是魏多胜,秦多败!秦国因此失去整整七百里土地——”
话音至此,只见楚威王轻轻将手中的奏报和上,并顺手放在了面前的几案上。
接着说道:“秦用公孙鞅变法十年!如今国库富庶!一年前,夺回了大半的河西,只可惜,魏国好似凭空出来一个吴铭。两位爱卿,可还记得此人?”
奏报是昭阳呈上!但这个年代,呈于君王的奏报外人不得观,除非君王允许,否则看了便是死罪!
思索了片刻之后,昭阳沉吟道:“吴铭,与秦人第一次交战在河西,一战大败秦军,却有传闻,此人不过是胜在秦将不知情,胜在秦将司马错之大意。君上提及此人,莫非那奏报,与此人有关?”
顷刻的宁静后,靳尚也跟着说道:“臣亦记得,此人仍被魏王封大将军,使其名噪一时!后韩、赵结盟伐魏,却是不曾听闻吴铭有何过人之处——”
“是了——”楚威王微微闭目,点头道:“秦国趁魏齐相王之余,出兵伐魏,进攻河西。然临晋关将破之际,又是吴铭与危急关头率军回援,打了秦国一个措手不及,而且,此番对战,秦国主将司马错被生擒!两位爱卿不妨说说,现在可还认为这吴铭,是胜在侥幸否?”
没有说话,只一瞬,靳尚与昭阳便都沉默了去。
好一会,靳尚开始有些不安!毕竟自己刚才还在让楚威王伐齐,扬言秦国可以牵制魏国,现在看来却是有些言之过早。
虽然俘获的不是商鞅,可司马错在天下也是颇有威名,特别是在楚国,当初楚国商郡,便是商鞅与司马错一同把握战局,迫使楚军不敌。且楚国增援大军以及重型军械很难翻越高山短时间送往商郡,最终导致了楚国丧失数百里的土地。
让靳尚不安的是,魏国俘获司马错,一段时间内,秦国会不会因为司马错之事而与魏和谈。
若是如此,此番伐齐的顾忌便又多了一层。楚威王的心里,是不是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呢?!
在靳尚的心里,绝对是不能让自己的前功尽弃啊!
思索有顷,靳尚也只好硬着头皮道:“君上。从形势来看,魏国大军随魏王共赴帝丘相王,秦突然袭击河西,却是在最后关头,魏国大军回援。或许此番,魏军依旧是在秦军攻城伤亡过大之时,以逸待劳,这才俘获了司马错——”
“昭阳爱卿,你以为如何呢?”没有里对靳尚的话语做出回答!楚威王,转而问向了昭阳。
只是这一问靳尚的心里却是一咯噔!自己的话楚威王八成是不怎么赞同!若不然,也不会一句话不说,便直接问向了昭阳。
只见昭阳正了正神色,拱手,朗声道:“敢问君上,奏报可有提及,秦魏两军,如今在河西之动向?”
“秦军退守阴晋、少梁,魏国则固守临晋关不出——”
“若是如此,臣以为,魏军俘获司马错的确有气运所在!若非如此,何不趁秦军士气低落之际,彻底大败秦军,收回河西长城?”
昭阳一番话语,直接让楚威王的脑海中泛起了疑惑与遐想!虽然所说之意,与靳尚大体无二,可昭阳的述说方式,却是让楚威王在不经意间掉了进去。
凡事到底都得有点依据才行——
一阵静默之后,楚威王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似是自语:“应该是了,若不然,魏齐已经结盟,韩国、赵国又无心再与魏国滋事,我楚国近年与魏国并无刀兵,如今的魏国当无大的顾虑,可尽力对抗秦国!可魏国没有趁此收回河西,这其中原有,多半是眼下魏国并无此能力尔——”
“君上圣明——”这一次但是昭阳与靳尚一同拱手。无论齐威王说的是否在理,这拍马屁的功夫,二人却是不相上下。
礼毕之后,昭阳又说道:“君上,臣此来另有一事,不知是否当讲?”
“请讲——”
“方才臣听闻君上正谈论伐齐一事,臣以为此事可行!”此话一出,但是让靳尚与楚威王双双懵了!
一声轻叹,楚威王终究还是定不下心,逐问道:“爱卿此言,又从何说起呢?”
“回君上。”这一刻,昭阳胸有成竹,说的很是随意,“臣之见,魏国称王,天下诸国共弃之,故此,魏王不足以道,登不得大雅之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