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148部分

进击的武大郎-第148部分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声音虽然慌乱,武凯听在耳中却反而松了一口气——听这意思,高衙内和梁红玉应该都还活着,只要是这样,事情就好解决了!

    他加快了脚步,正要穿过月亮门,却听里面有个公鸭嗓子大叫道:“里面的小娘子听着,既然已经被高敬那厮盯上,你全家左右是没有活路,还不如干脆弄死他得了!你只要敢弄死他,老爷明天就帮你立个贞节牌坊!”

    这怎么还有帮倒忙的?

    武凯跨过了月亮门,四下里张望着,想要寻出刚才那怂恿梁红玉撕票的公鸭嗓,不过这后院竟是意外的拥挤,男男女女至少也挤了四五十人,再加上堵在暖阁门口的禁军士兵,怕不有近百人之众!

    这样一来,想要找出那个公鸭嗓自然难以做到,不过武凯却能确定一点,那就是这厮的身份肯定非同一般,否则那些殿前司的禁军,就不会装作没听到,而是早就扑上来拿人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些时候,武凯迈步直奔那暖阁,凡是挡在他前面的人,都被解珍解宝提前推开。

    此时还能留在这里看热闹的非富即贵,面对这般粗暴行径,自然不是很满意,有几个甚至当即就要开口喝骂,只是看到解珍解宝身后的武凯,顿时便软了下来,慌里慌张的缩到一旁。

    “咦?这位莫非是悟空禅师当面?!”

    便在此时,斜下里忽然又传出那公鸭嗓的声音,武凯停下脚步寻声望去,却只见一个头上簪花、背后插着折扇的中年人,正对自己拱手道:“在下翰林院承旨、中书舍人李邦彦,见过禅师。”

    李邦彦?

    武凯也是到了汴梁城之后,才听说了这人的名头,据说是个有名的浪荡子,行事屡次遭人弹劾,若换了旁人当皇帝,怕是早就被贬斥到犄角旮旯去了,可在宋徽宗手下他却是平步青云,如今距离相位也只是一步之遥,论圣眷,更是仅在那蔡攸之下——也难怪他敢肆无忌惮的得罪高俅。

    不过这李邦彦此时却颇有些阿谀之色,于是武凯便也冲他换了一礼,道:“阿弥陀佛,原来是李舍人当面,失敬失敬——且容贫僧处理些俗物,再与舍人见礼。”

    说着,他回头正要喝退那些堵着门的禁军,却发现就这么两句话的功夫,自己身前便已经闪开了条道路,于是便径到了暖阁门外,正要迈步进去,便听里面传来一声娇叱:“别进来,不然我就杀了他!”

第47章云韶楼挟持事件【下】() 
听到那声娇叱,武凯便停住了脚步,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向内张望着,却见屋内竟是空无一人。

    这是怎么个意思?

    “师父救我啊!救……唔……”

    忽的,高衙内的呼救声传入了武凯耳中,虽然只有一声,然后就又被捂住了嘴巴,不过武凯还是立刻分辨出,这声音是从床上传来的——他刚才其实也已经发现床上的粉丝帷幕都垂了下来,只是却没又想到梁红玉会把高衙内绑到床上去。

    武凯一愣,随即便想明白了原因,门外有不少禁军都带着弓弩,大概就是为了避免被弓箭偷袭,梁红玉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的吧?

    想到这里,他定睛向床上看去,果不其然,那粉色的帷帐之内影影绰绰有三个影子,只是却分不清楚哪个是高衙内、哪个是梁红玉。

    武凯还待细看,却听帷帐里传出一个清脆的女声:“你便是这高衙内的师父——妖僧悟空吗?!”

    师父?

    “女施主莫要误会!”武凯忙道:“这厮算不得我的徒弟,我只是临时托他过来,帮女施主一家赎身……”

    “呸!”

    不等武凯说完,便又听梁红玉狠狠啐了一口,骂道:“无耻的淫僧!我便是死,也绝不会屈服于你等!”

    啧~

    虽然自己在这汴梁城内风评不佳,可有那大相国寺的花和尚映衬着,怎么也算不得是个淫僧吧?

    尤其对梁红玉这样的巾帼英雄,武凯敢对天发誓,绝没有半点亵渎、不敬的心思!

    武凯还待解释,梁红玉却已经下了逐客令,呵斥道:“你若不想这姓高的小贼死掉,便立刻给我滚出去——等把我提出的条件办妥了,再来见我也不迟!”

    高衙内刚被挟持的时候,解珍解宝便飞也似的跑回去报信了,所以并没有听到梁红玉提出的条件。

    不过武凯也并不在乎什么条件不条件的,双掌合十,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道:“阿弥陀佛,不管女施主误会了什么,贫僧对你都绝无恶意,让这高衙内前来,也只是为了让他把施主一家,送去个安全稳妥的所在……”

    “你这淫僧休要花言巧语,这姓高的恶贼早已招供,你……你分明就和他是一丘之貉!”

    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到底对她说了些什么?!

    要不是高衙内一死,梁红玉也难以幸免,武凯非上去一刀剁了这厮不可!

    “女施主,贫僧真的……”

    “闭嘴!否则我立刻便杀了他!”

    伴随着这一声娇叱,高衙内的声音也再一次响了起来:“女侠饶命、女侠饶……啊~死了、死了,真的要死了!女侠饶命啊!”

    紧接着那高衙内的脑袋从帷帐里探出来,左侧的大动脉旁顶着半片茶壶,一些边缘测碴口已经割破了皮肤,虽然出血不多,却也吓得高衙内面无人色。

    其实武凯并不怎么在乎高衙内的死活,却知道若是高衙内一死,梁红玉怕是再无幸免之理,所以也只得无奈的退出了暖阁。

    原本出门之后,武凯打算先找外面的禁军头目,询问一下梁红玉提了什么条件。

    谁知还没有开口,便见李邦彦迎了上来,拱手道:“往日只听说禅师与童枢密交好,却不成想高俅这厮竟也有如此面子,能请禅师出面救助他那不成器的儿子。”

    说来也可笑,明明都是武将,可邦彦提到高俅时不屑一顾,提到童贯却尊称其官位——原因不外乎童贯出身宦官,是宋徽宗的身边人;而高俅虽然也是宋徽宗面前的红人,却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武人,自然不被文官放在眼中。

    连高俅都这般待遇,就更不用说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军汉了——若换了武凯是大宋的将领,怕也不愿意为这样的朝廷效死。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听到李邦彦如此说,武凯不觉苦笑着摇头道:“李大人却是误会了,贫僧真正想保住的,却是里面那个女子。”

    为了避免李邦彦误会什么,他忙又补充道:“今日贫僧听那高衙内提起此女,立刻算出她与我有缘,因此才请这高衙内过来赎人,谁知竟闹出这等事情来!”

    “有缘?”

    李邦彦将这两字自嘴里咀嚼了一下,随即脸上的表情便猥琐了几分,从背上抽出折扇,轻轻在手心里敲打着,眉飞色舞的问道:“却不知是何等缘分?”

    靠~

    一看这厮的表情,就知道他还是想歪了!

    好不容易发一次善心,想要挽救一下民族英雄,却接二连三的被人误会,武凯也忍不住有些恼了,把袖子一甩,肃然道:“李大人莫要误会,贫僧所说的缘分,并不涉及男女之事,只是观这女子并非等闲之辈,因此想在她落难时,结下些缘法罢了!”

    见武凯面色不善,李邦彦也忙收敛了些,正色道:“这却是士美【李邦彦的字士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了——不过既是如此,士美或可从旁相助,成就一段佳话!”

    说着,也不等武凯答应,便兴冲冲到了暖阁门口,向里面喊话道:“那小娘子听了,本官乃是中书舍人李邦彦,也是方才劝你杀了这高敬之人——原本你得罪了这高衙内绝无幸理,天幸悟空禅师慈悲,又算出你与她有些缘法,愿意收你做个义女,也好替你一家抗下这桩官司,不知你可愿意?!”

    喘了口气,他又继续道:“本官和禅师是何等身份,既然当众许诺,便绝不会食言!你可要好好想清楚了,莫要误了一家人的性命前途!”

    义……义女?!

    怪不得这李邦彦受宋徽宗赏识呢,感情这俩是一路货色——想起一出是一出,压根不管别人怎么想的!

    武凯正哭笑不得间,便听里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见那梁红玉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倒在门口,冲着自己叩首道:“女儿方才无状,还请爹爹见谅!”

    得~

    这事儿竟还砸实了!

    被自己从小崇敬的巾帼英雌拜做干爹,武凯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不过,为毛不是‘义兄’呢?自己明明没有那么老!

第48章 杭州() 
腊月二十六,杭州城头。

    “给我滚下去!”

    武松荡起手中金箍棒,将两名义军从城头扫落,却因为肩膀的上伤势,无法收放自如,让棒身重重磕在城垛上。

    只听‘砰’的一声闷响,二郎肩头鲜血如注,便再也拿捏不住手中的兵器——方一脱手,那金箍棒立刻打着旋落到了城下。

    旁边几个义军眼见得他手中没了兵刃,肩头又有受了伤,便齐齐奔了过来,想要将这凶名赫赫的‘霸天虎’斩于刀下!

    “好贼子!”

    眼见形势危殆,武松却反而被激发了凶性,左手自一旁的尸身上取了柄单刀,蹂身而上,与那几名义军杀在了一处!

    但见手起刀落、枪来盾往,眨眼间六名义军便四死两残,倒在了血泊当中,不过他们拼死一击,也给武松留下了两处记号。

    等到方才那一股气泄了,武松便觉得头晕目眩、脚下发软,却是失血过多的症状。

    然而不断涌上来的义军士卒,却压根不给他包扎伤口的机会,那六人刚刚咽气,便又有四人哇哇大叫着冲了上来。

    虽然手酸脚软,便连举刀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武松却依旧畅快大笑着:“哈哈哈,来得好,今儿你武爷爷便要杀个痛快!”

    一边笑、他一边奋起余勇,将刀尖对准为首之人,却是打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拉上几个垫背的。

    “着!”

    便在此时,只听身后一声大喝,那为首的义军应声而倒,咽喉上却多了一支利箭!

    武松回头望去,却见秦明挥舞着狼牙棒扑将上来,而身后持弓引箭之人却是袁朗。

    眼见得秦明一棒一个,砸的那两个义军七窍流血,武松却是半分劫后余生的庆幸都没有,反而一把扯住了林冲,急道:“栾廷玉呢?!他怎么到这般时候还没带援兵过来?!”

    按照之前的安排,早在两个时辰之前,栾廷玉就该带红巾军的后备人马过来接替了,若非如此,武松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直娘贼的!那霍金城也反了,如今正与栾统领在城内酣战!”

    林冲面色铁青,愤愤的攥折了一支羽箭,嘴里骂道:“这仗没得打了,从官军到百姓,愣是没一个靠得住的!”

    霍金城也反了?!

    武松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原本这趟南下平叛,说好了是民团打下手、官军做主力,然而现在官军做了主力倒是不假,可却不是平叛的主力军,而是造反的主力军!

    打从腊月初三进入江浙境内开始,官军内部便不断有人投贼,小到三五人、多到一整个营盘——于是还没有与方腊义军接战,四万七千多官军就整整少了九千多人!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到了正面战场上,每每关键时刻,便有人倒戈一击,搞得官军大败亏输。

    再加上地方百姓颇有摩尼教信徒,时不时便有企图纵火、下毒,更让官军疑神疑鬼、各自为战。

    等到方腊大军围住这杭州城时,守城的主力便只剩下以红巾军为首的地方民团了。

    就这样,城中还不断有人通敌。

    这还真让林登万给说准了!

    武松拄着单刀,眺望城内,见西北角的军营火光冲天,不由的颓然叹了口气,道:“袁朗、秦头领,你们二人先在此坚守,我去寻那朱勔,商量一下突围的计划!”

    袁朗、秦明听到这话,却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早在十日前余杭县大败时,红巾军内便有人提议战略性转移,武松却执意不肯,觉得凭借着杭州城坚粮足,未必不能守到朝廷援军到达,若真能如此,便是奇功一件。

    当时情况也还没有这般恶劣,因此提议者便也没有再坚持——然而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却由不得武松在这里死撑。

    原本他们已经琢磨好要犯言直谏了,现在武松主动提出要突围,自然是最好不过。

    却说武松下了城墙,立刻使人赶了马车,直奔两浙制置使衙门。

    在路上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又进了些干粮,等到了衙门口时,武松便又恢复了几分体力,麻利的跳下车,大踏步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