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腾飞之路 >

第256部分

大唐腾飞之路-第256部分

小说: 大唐腾飞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零四章 知了() 
平白无故又挨了一脚,关键是还挨的莫名其妙!看着禁闭的房门,萧寒气呼呼的扛着竹竿往树下走。

    是谁说的道长清静无为?这大脚踹的,简直是又准又狠!

    其实也不知为什么,萧寒总觉有一种感觉,自己周围身边的人,刚开始相处的时候都客客气气。

    但是到了后来,却不知为何莫名其妙的都变成了一个德行!对自己是非打就骂,惹急了还动脚踹,难道自己就是传说中的招揍体质?

    “呸呸呸,那倒霉的体质谁爱是谁是!”回头朝着老孙的道观骂了一句,萧寒抄起竹竿,就开始在树底下满树的寻找知了。

    知了这东西其实很奇怪,它们特别爱扎堆,往往一棵树上挤了一堆,相邻的另一棵树却寥寥无几。

    就在自己最喜欢的那棵歪脖子柳树上,一根树枝就趴了好几只,萧寒见状大喜!赶紧从树叶里弄一点面筋缠在竹竿上。

    轻轻用指甲点了点面筋试了一下粘度,直到感觉开始粘指甲以后,萧寒这才把竹竿伸到叫的正欢的知了背后。

    “中!”

    低呼一声,萧寒抓着竹竿往上一捅!结果不大好,竹竿只是轻轻一抖,带着面筋的竹竿头便杵到了树枝上!

    这一下,惊起旁边好几只鸣蝉,在撒下一片绿色的尿液后,知了逃之夭夭……

    愣子和小东此时都在紧张的仰头看萧寒粘知了,哪里会料到会这样?

    结果上去就被这知了尿淋了一头一脸,尤其是愣子,他仰头的时候总是习惯张着嘴巴,结果……

    “呸呸呸……呕……”飞快的窜到一边,在一阵痛苦的干呕后,愣子嘴边还带着丝丝涎水抬头问萧寒:“侯爷,你确定这样能抓到它们不?”

    “嘿嘿,刚刚这是失误,不要紧……”出师不利,而且还害俩忠仆淋了一身尿。哪怕是萧寒也尴尬不已。不过作为从小就粘过知了的人,他在杆子杵歪的时间就料到不好,早就低头跑到了一边,所以身上干干净净,一点污渍也没染上。

    重新回来捡起刚刚丢在一边的竹竿,头上的面筋却已经粘在树干上拿不下来了,所以萧寒只能重新缠。

    好不容易再次缠好面筋,还被这东西粘了自己一手!萧寒一边搓手一边问小东和愣子:“你们小时候就没抓过知了么?”

    也难怪萧寒会有如此疑问,在他印象里,夏天孩子不就应该去粘知了,去河里泡澡?如果再薅一把花生边泡边吃,那生活简直就是美的没边了!

    “知了是抓过。”果然,听萧寒发问,哼哈二将一起点头,不过小东随即又补充道:“不过都只是用手捂……”

    “用手捂?”萧寒奇怪的看了两人一眼,随后一边把竹竿竖起来一边问道:“那能捂几个,怎么不用面筋粘?”

    他小时候抓知了早就抓出经验来了,这些东西是有在树干上的。可是几棵树上都不见得能找到一只,而且找到也不一定抓得到,毕竟人家会飞……

    “和你一样用面筋粘?”听了萧寒这句屁话,小东和愣子俩人十分默契的翻了一个白眼:“侯爷,你刚刚用了那么大一碗白面,才洗出那么一点点面筋。如果我们小时候和你一样,估计来不及见你就会被活活打死……”

    “额……”萧寒顿时语塞,脸也有些红,知道自己又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都怪之前的那个世界,面粉的价格低的让人发指,哪怕并不富裕的萧寒也可以挥霍浪费。

    而现在在大唐,大部分人却挣扎在温饱线上。别说是像他一样用白面洗面筋,就是能不能买的起白面都两说!

    “什么时候,天下的粮食才够吃啊!”嘟囔了一句,萧寒站直身来。看着不远处的稻田,翠绿的稻苗如波浪一般涌动到远方。

    这才短短一两个月,这些三季稻就已经长得比普通稻苗高出那么多。

    大唐的粮食不够吃,不是因为苛捐杂税,更不是因为农夫懒惰!只是如今的农业实在是有欠发达。

    没有好的粮食种子,没有科学的种植方法,也没有肥料和大批量的灌溉系统!如果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也能攒下点粮食。可是最近,不是天灾,就是兵灾,这让本就脆弱的农业系统更加雪上加霜。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没有足够的粮食,开疆扩土就是一个笑话!你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上战场吧!

    正因为有这样的原因,现在任青把满心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三季稻上。而随着稻苗的日渐长大,任青似乎也越发忙碌起来,前几日还让萧寒从汉城调来一队民壮,不为别的,就怕有什么畜生过来把粮食糟蹋了。

    如何种地,如何驱赶野兽,这都是任青的活。萧寒在这里,更像是一个摆设,任青如今也绝了让萧寒干活的心思,只要他再别想出什么幺蛾子就行。

    摇摇头不去想这些烦心事,想也改变不了现状。毕竟萧寒只是一个人,不是神!没法让天下人一下子就填饱肚子。

    或许,如同任青所想,等到三季稻成熟推广之后,会给天下的农民带来一点改变。

    把这些烦心事丢在脑后,现在继续粘知了!

    这下萧寒刻意放缓了节奏,不再心急,而是让竹竿一点一点的靠近。如此一来,成功率果然大大提升。

    可能是之前从没人这么抓过知了,树上的知了一个个笨的要死,被粘住了都不飞!一直等到被萧寒拽离树枝后,这才开始扑腾着翅膀。

    兴高采烈的把挣扎不已的知了解下来,装进布袋。小东眼馋的也要抢着试试!接过杆子,没想到第一下就粘住了两只,兴奋的直蹦高!

    就这样,三个人接连忙活了半天,光抬头就抬的脖子酸疼不已!不过累归累,手里的布袋子也越来越满!直到实在装不下后,三人这才意犹未尽的停手。

    抓了这么多知了,接下来就是料理了。

    弄到水桶里洗干净,把翅膀都揪掉!然后跑到厨房,让胖厨子用油炸了,最后装盘,撒上椒盐!那香味,从厨房传出去老远!

    摸了摸还在发酸的脖梗子,萧寒打定主意要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

    也不出厨房,三个人就守在案板上,等着胖厨子上菜。

    等到香喷喷,油亮亮的知了端到面前。萧寒也不用筷子,直接拿手抓起先一个扔进嘴里!

    一口咬下去,感受到酥脆和绵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在嘴里跳跃,辅以香浓无比的特殊味道!萧寒舒服的都*出声来!

    这才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比什么鸡肉羊肉强太多了!

第四零五章 学琴() 
一壶香茗,一架古琴,一位俊逸的少年郎君安静的端坐在树下。

    清风吹动拂柳,也吹动少年的发丝。

    地上绿草如茵,身后的树上蝉鸣不已,地里劳作的农夫唱着沧桑的乡曲,一只大狗吐着舌头静静的趴在树下。

    在这风景如画中,萧寒微闭双目,轻抬起双手,十指灵活的在琴弦上拨动几下,几声清脆悠扬的琴音顿起。

    侧耳听了听琴声,萧寒微笑点头,似乎对这架古琴很是满意!

    就在期待他弹出一曲千古绝唱之时,萧寒却伸手抄起了一块抹布,抱着古琴使劲擦了起来,一边擦还一边嘀咕:“老孙也是,说好今天教我练琴,怎么到现在都没个人影?”

    好吧……我承认,刚刚说了半天,其实他就是在做样子!弹琴?琴谱在哪里都不知道……

    要说这学琴,并不是萧寒心血来潮。而是孙思邈实在看不得萧寒成天无所事事,竟捣鼓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而特意要求的。

    就在上一次,老孙去厨房取点生姜做辅料,竟然看到萧寒蹲在厨房偷着吃虫子!

    还记得老孙的眼珠子当时都快鼓出来了,傻傻的看着吃的满嘴流油的萧寒,手指都在颤抖…

    这是一位侯爷该干的事么?前些日子有人说萧寒抓蚂蚱烧着吃,他还不信!如今一看,这是人证物证俱在啊!

    “不行,不能看着一位少年俊才就这么荒废!今日他敢吃虫子,明天指不定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见不得璞玉被磨成一堆烂石粉,老孙认为自己作为萧寒的忘年之交,必须为他做点什么了!

    如何培养一个人?其实最好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读书!身为智者的老孙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雷厉风行的他第二天就不知去哪里找来一大堆书塞给他,并强硬的让他每天至少三个时辰!对此,任青举双手双脚赞同,为此还在晚餐的时候破天荒的跟老孙干了三杯。

    想象永远都是美好的,而现实一般都是残酷的!任青和老孙把一切都想到了,只是忘记了萧寒的学习性……

    已经撒欢撒的快疯掉的萧寒在瞅见那厚厚的一摞子书后,差点当场晕过去!在孙思邈强逼看了两页后,竟然直接趴在书桌上睡了过去……

    孙思邈见状自是大怒,再一次取来那根一尺长的银针,要帮萧寒提提神!

    人其实很多时候对危险都有一种莫名的预知性,在那根明晃晃,闪着寒光的银针还没靠近自己。萧寒就已经条件反射一般惊醒,当时就把书桌掀了,直接跳窗而逃……

    可惜,这里总共就这么大,逃跑的萧寒很快便被孙思邈逮了回来,重新摁在了座位前,开始摇头晃脑的读书生涯。只是不知为何,老孙一旦有事不在,萧寒铁定就会睡过去,简直比安眠药都好使……

    “难道书里的故事就这么没有意思么?”

    当萧寒趁着自己上厕所的空挡再一次睡去,孙思邈只得颓废的丢下银针,仰天长叹。

    这个时候书本都属于稀罕物,寻常人家见都见不到,怎么到萧寒这就这么受嫌弃?

    老孙愁苦,萧寒心里却更是欲哭无泪!

    不是他不爱读书,而是这些书他实在是看不懂。强迫自己看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越看越困……

    字是繁体字这不用说,从右往左念也能勉强适应!但是整本书写的晦涩难懂,并且一个标点符号没有,这可怎么读?!

    学问学问,一学一问,说的是世间的道理与方法!这些东西必须简洁而明了才能被世人广泛接受,难道古代的智者就想不明白?怎么就非得把每一句话精简到极致才行?

    难道只有出口知乎,闭口者也,才能显示出你的学问?那要学问干嘛!为了炫耀?

    萧寒不明白,也不能对外人说!因为说了后,八成会被当成有辱斯文的化外野人。

    其实这些事情萧寒早就发现了,他也早已通过自己亲身施为而来为此做一些改变。

    比如说萧家庄子里的学堂,里面教的并不全是圣人之言。其他诸如数学,制造工艺等实用学科都需要了解。

    而在这里,萧寒记录的三季稻生长手册也全部都是用白话文记载,包括要司农监代为记录的那些,都被他警告过,必须用最直白的语录!

    咱不缺那点墨,更不缺那点纸!这些东西日后都是需要念给其他各地农夫的,你写的那么深奥,谁能看得懂!

    标点符号,这东西已经慢慢有流传开来的趋势,起码老孙在写医书的时间就加进了逗号和句号,而萧寒和长安之间的通信更是开创性的从左往右念。

    改变,从来就不嫌小!怕的是没有改变的勇气,现在看来,唐人还是乐意接受好的改变的!

    胡思乱想的时候,时间就过得格外的快,等到萧寒长出一口气的时候,老孙已经坐在一边安然的品着香茗。

    “咦?孙道长,你什么时候过来的?”萧寒惊奇的看着孙思邈问道,他刚刚一点声音都没听到。

    孙思邈浅饮一口茶水,感受到苦涩过后的一点甘甜后,这才睁开眼睛,舒坦的看着萧寒说:“刚来,看你在想事情就没有叫你,你刚刚在想什么,一会咬牙切齿,一会又嘿嘿傻笑?”

    “没有想什么!”萧寒断然否认,看着孙思邈似乎不信,又赶紧说道:“就是小子瞎想,咱今天不是学琴么,别管那些小事,开始吧!”

    “那也好!”孙思邈也不是疑心重的人,点点头后道:“不过先说好,你可绝对不能再睡过去!”

    “放心,没有问题!”对于这点要求,萧寒自是满口答应,赌咒发誓自己绝不会偷懒!

    “怎么这次答应的这么痛快?”孙思邈在心里嘀咕一声,半信半疑的看着兴奋不已的萧寒。

    “好吧,这可是你自己选的!”

    这是孙思邈最后下的定论!自从读书失败后,孙思邈总结经验,认为这是萧寒缺乏兴趣所致,所以让萧寒任选一样东西来学习,反正不能成天无所事事!

    可怜萧寒苦着脸想了很久,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