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狡猾多智,深受李师道宠信,凡有重要公干,多派这个申天佑去……”
罗子骞问:“三大天王,是按武功排的么?”
李栖楚摇摇头,“这倒也不是,大约是按年纪排的,说到武功,三人各有千秋,”
“李兄,你武功很好。”
李栖楚一笑,“不不,我自认不是三大天王的对手,在你罗将军面前,更是萤火比日月了……刚才,若是申天佑在,我肯定是打不过他的,只不过……我没看见他,真是奇怪。”
萧柔在旁边说道:“李兄,你过谦了,想那王士则从冀州一路逃亡,来到京师,想必历经艰难,你能一路护主,想是披荆斩棘,甚是不易。”
说到这个,李栖楚倒是点了点头,叹道:“唉,当初从冀州逃出的时候,真是凶险万分,王承宗派人,四处追杀,我们几个死士,保着王士则,连闯三关,斩杀数将,直杀得天昏地暗……想想也真是后怕。”
虽然罗子骞没见到当时情景,但是可以想见,这场面有多危险激烈。
“李兄,现在好了,到了天子脚下,大家都安全了,我一定竭尽全力,在圣上面前,保荐王士则。”
……
说来也巧,罗子骞和萧柔刚回到长安,便接到传令:圣上召见。
皇帝又召见?不是刚刚召见过了么?
罗子骞心想,这一定是军情紧急,皇帝正在紧锣密鼓,安排战事,因此才又急三火四地召唤我去。
嘿嘿,老子在皇帝眼里,大概挺重要了。
心里又是一阵得意。
萧柔给他仔细重新洗了伤口,包扎停当,罗子骞骑了快马,直趋大明宫。
进入紫宸殿内,罗子骞发现里面还站着一个高鼻梁,白面皮的人,看模样,似乎象是胡人。可他说起话来细声细气,而且下巴上没有胡子。
难道是个宦官?
罗子骞从心里讨厌宦官,他觉得,这帮人从生理扭曲,转变为心理扭曲,对于权力欲望,变态攫取,就跟疯子似的。
他对宪宗皇帝施礼跪拜,然后同那个高鼻梁的白净面皮站在一起,聆听宪宗的指示。
“罗子骞,他是偏左军中尉吐突承璀。”
吐突承璀?
原来是他!
这个人,罗子骞曾经听萧免说过,他是鲜卑人,也是宦官出身的军官。
唐朝有鲜卑人当宦官,这也算是历代宦官史里,挺特别的了。
据说这个吐突承璀,虽然是鲜卑人出身,但是对于封建官场中溜须拍马那一套,学得非常到位,因此从宦官转任侍卫,三转两转,靠着皇帝赏识,又当了军官。
“罗子骞,以后你们俩合作,为朕效命。”
我去。
罗子骞差点没嚷出来。
心里一阵嗝应。
老子以后和一个宦官合作?
这……有点意思!
第73章 钦命刺杀()
罗子骞心里说:“皇帝老兄,你什么都好,就是宠信宦官这条,不好。”
其实,古代皇帝,很多都是宠信宦官。
宦官因为时刻陪伴在皇帝身边,善于察颜观色,阿谀奉承,容易得到皇帝信任,所以很多宦官逐渐掌握大权。
宪宗皇帝面色忧郁,对罗子骞说道:“对于如何处置王承宗,这两天,朝野上下,争论颇多,唉……”
轻轻叹了一口气。
罗子骞俯首敛眉,恭恭敬敬地站着,心道:“看起来当皇帝真不容易,有患抑郁症的可能……奶奶的,又有哪些大臣,胡乱给皇帝出馊主意了?不会是旁边这个宦官吧?”
“……朕思前想后,还是你说得有道理,我不伐贼,贼必伐我,李绛、白居易他们,都是文人习气,患得患失而已。”
“回陛下,白居易等人,其实也是忠君体国的好意,只不过他们偏于文弱,只想止息罢兵,对贼子的野心,估计不足罢了。”
“正是这样,”宪宗点了点头,“吐突承璀也同意你的见解。”
哦,原来这个宦官,也是自己一党。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罗子骞就是从心里讨厌这个人。总觉得他和自己不是一类。
和他共事,有点……恶心。
宪宗继续轻轻说道:“罗子骞,剿抚并施之计,朕已经做了安排,拟派京兆尹裴武,到冀州真定(现在的河北正定),宣旨抚慰王承宗。他若肯归附朝廷,那就诸事平安。他若有反心,不奉朝廷号令,我就派吐突承璀,率大军征伐冀州。”
啊?
派吐突承璀率大军?
罗子骞张了张嘴巴,差点骂起娘来。
皇帝老兄,我还以为你要派我率大军出征呢,原来……是派这个吐突承璀。
他一个不男不女的宦官,是领兵打仗的料么?
你……简直是……盲人拉二胡,瞎扯嘛。
坏了,坏了,说不定还得把老子派到这个宦官手下,归他指挥,那可麻烦了。
怪不得今天紫宸殿里,冒出这么一个宦官出身的军官来,和自己共同“面圣”。
MMP!
罗子骞心里骂翻了天,可是脸上不敢表露出来,依旧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还有昭义军节度使卢从史,也力主伐冀,等将来大兵一动,朕就派卢从史率兵夹攻,其它各镇节度使,俱各胁从,一战而定冀州。”
应该说,宪宗皇帝的战略,还是不错的。
兵法谋略,都没毛病。
可就是……让我罗子骞听一个宦官使唤,这有点……不怎么样。
但罗子骞是个头脑灵活的人,眼珠一转,冒出一个主意来。
“陛下,”他恭恭敬敬地奏道:“近日冀州的王士则,拼命逃出,抵达长安……”
“我知道这事。”宪宗点了点头,“他也是个可用之才。”
“陛下圣明,”罗子骞赶紧顺着皇帝的口风,顺竿爬,“那王士则勇武过人,果敢擅战,这回受王承宗迫害,正是急欲复仇,臣向陛下举荐,此人熟悉地理,素受拥戴,若用他伐冀,必能成功。”
其实,罗子骞推荐王士则,一是回报李栖楚,二是私心作怪,他想:若是把我派到王士则手下,也比跟着这个宦官好啊。
宪宗想了想。
紫宸殿里安静下来。
罗子骞偷眼观察旁边的吐突承璀,见他白净的面皮上,一直带着笑意。这种笑容,和现代人所说的“职业笑”挺相似,这是长期在君王身边,习惯性养成的。
看不出他到底什么心思。
自己保荐王士则,这家伙听在耳朵里,肯定是不爱听的。
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反正老子就是讨厌你。
……
宪宗沉默了一阵,开口说道:“王士则么,朕会重用的,罗子骞,朕上次跟你说过,平卢李师道,阴谋作祟,久欲作乱,拟派你去郓州李师道处,察看详情,设法牵制与他,在大军伐冀时,不可让李师道策应助贼。”
“臣遵旨。”
“罗子骞,你武功高强,朕颇信任,若那李师道敢于谋逆,与王承宗结伙造反,你可临机处置,将他刺杀。”
罗子骞精神一振。
原来,皇帝是要派我当个刺客。
御派刺客,这个规格可够高的。
哈哈,原来不是让我受这个宦官指挥啊,那就好,那就好。我也就放心了。
宪宗又说:“罗子骞,你此去郓州,乃至奉朕秘旨,不会宣告于朝廷,朕也不会派给你兵马。”
“是。”
这也可以理解,他是奉秘旨出行,自然要隐秘行事,同时也不能带后马。
“不过,”宪宗又说道:“朕赐你铁券一枚,可凭此券,调动沿途各路军马,如朕亲临。”
我草……
老子可厉害了,凭铁券调动各路兵马……这不是权力无边的钦差大臣么?
见官大一级。
罗子骞喜出望外,看起来,皇帝真是信任自己啊。
“罗子骞,你此行,单枪匹马,困难重重,且行事不可张扬,朕知不易,还望你能体国尽忠,不负朕望。”
罗子骞赶紧说道:“陛下放心,子骞明白,不论那李师道是死是活,总之我会做得了无痕迹,不会让人觉得与朝廷有关,子骞乃唐朝兵将,为国尽忠,舍身杀贼,乃是本分,必当不辱圣命。”
他很聪明。
皇帝的意思,是既得阻止李师道策应王承宗,还不能露出是朝廷使的坏。
让人知道堂堂的大唐皇帝,秘密派人刺杀谋害李师道,这成何体统。
因此,罗子骞答应得也很是得体。
不论怎么样,我都不会给朝廷惹麻烦。
这叫做“会办事”。
老子给朝廷当特务,当刺客,可是还不能让外人评头论足,胡说八道。
罗子骞的聪明,又一次让宪宗皇帝很满意。
“罗子骞,朕能得你这样的将才,殊可堪慰,天下危乱,唯将才可平,朕力主中兴,袭先辈功业,你尽忠尽力,日后可仿凌烟阁数。”
皇帝的话,很明白。
我要做一个中兴皇帝,你呢,就保着我,替我平定危乱,稳固江山,做一个象凌烟阁里的秦琼、李靖、程咬金那样的英雄大将,将来,我会让你和他们一样,名垂青史。
罗子骞又兴奋起来。
老子真要横刀跃马,指点江山,当大英雄了……
第74章 黄金珠宝()
萧柔对罗子骞说:“恭喜你,仕途宽广,前来一定会升大将军。”
“也恭喜你,将来一定会当大将军夫人。”
“不过罗子骞,我可警告你,这回去郓州,可不能再马虎大意了,据说李师道是个怪人,专门收留各路侠士,手下都是高手豪侠,咱们此去,危险重重,一不留心就会丢了性命。上回你在李记烧锅……”
“咳,你放心,那样的错误,我可不会再犯。”
胡安进来报告:“将军,李栖楚来了。”
胡安这两天,也很高兴,他被朝廷封为“怀化执戟长”,虽然还是给罗子骞当随从,但也算是有了官职,九品大员了。
他说:“执戟长,这是个挺幸运的职位,罗将军就是从执戟长,发达起来的。”
李栖楚进来了。
他一进门,先朝着罗子骞深鞠一个大躬,把罗子骞和萧柔都搞得莫明其妙,你搞什么名堂?
“李兄,这是为何?”
李栖楚身上,背着一个大包袱。他乐呵呵地说道:“罗将军,萧姑娘,我们王士则将军,经过您鼎力举荐,被朝廷封为神策大将军了。”
“很好啊,那是应该的,说明圣上赏识王将军。”
“罗将军,王将军我们都明白,若无罗将军举荐,哪有今日?因此,王将军特派我先行过来,微表谢意,待他日选个不引人注目的日子,王将军再与罗将军单独会唔。”
罗子骞点了点头。
这是王士则的聪明之处,眼下情势微妙,大战在即,不明目张胆地来找他,减少别人注意,对双方都有好处。
李栖楚解开包袱,里面的东西吓了罗子骞一跳。
包袱里有人参、珠宝、玉石、黄金……全是珍贵之物,罗子骞赶紧说:“李兄,这不行,王将军咱们交个好朋友就行了,这样做,可使不得。”
“呵呵,”李栖楚笑道:“黄金玉石,皆身外之物,最珍贵的东西,乃是人情。些许钱物,何足挂齿。王将军的意思,是罗将军马上就要远行,一路可能需要打点关节……”
“咳,圣上已经赏了我不少了,你拿回去……”
“罗将军,你是做大事的人,不必关注这些小节……不瞒将军,这些东西,你不但要收下,而且,我这个人,你也请收下。”
“嗯?”
“王将军说,此去郓州,路途遥远,一路辛苦,因此派我侍候罗子骞和萧姑娘……”
“不用,有胡安呢。”
“呵呵,据我所知,路上颇不安定,免不了要和山贼草寇什么的打交道,一个胡安只怕应付不来,罗将军不必客气,等从郓州回来,我再回王将军处复命便是了。”
罗子骞想了想,便答应了。
确实,王士则想得挺周到,路上有李栖楚这么个人,确实方便得多。
……
一行四人,很快从长安起程出发了。
胡安和萧柔打扮成一对商人夫妇,胡安扮作车夫,李栖楚扮作随从。
一辆马车,几匹骏马,在冷嗖嗖的西北风中,踏上官道。
关中平原上,风尘漫卷,四野寂寥,罗子骞骑在马上,心头一阵感叹。
长安城,大明宫,暂时别了。
……
马车一路东行,跋山涉水,甚是辛苦。好在罗子骞和萧柔天性活泼,只把这趟差使,当作游玩,每到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