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云起 >

第560部分

明末风云起-第560部分

小说: 明末风云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而且各部对李岩的战力有所畏惧,还没有找到对付的办法,所以也不会同意再次同李岩大战。他们下一步的打算,是先惩罚喀喇沁和乌喇特蒙古,先稳定内部事情再说。

    豪格冷冷的说道:“朝廷大政,自有皇帝和朝中各王公大臣来决定,你我身处外朝,就不便干预了。”

    吴三桂也不敢再多说。既然清廷没有和李岩作战的打算,那他对守住山海关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他现在只想着能在宁远早些安定下来,尽快造出短铳还有火炮。到时候他就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了。

    此时李岩也得到了吊桥那里的消息,同时也知道了吴三桂的骑兵向东去的消息。不过他并不紧张,此时开战才一天,他的粮草弹药还很充足。而直隶重要的州县都有士兵驻防,不是两千骑兵能攻得下来的。就算是他最后没有把山海关攻下来,他也能从北京再调五千人马来接应,完全能够全身而退。

    他吩咐道:“派几个人出去,看看吴三桂的骑兵动向,每人双马。再告诉柯山,让他不要大意,吊桥不能有丝毫闪失。派个稳重的去盯着些,不要让他只顾着兴起,反而误了大事。”

    柯山是从他这里出去的亲兵,其他都好,就是好胜心太强。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御,从来都不会主动求援。

    “是,我这就去安排。”孙四福立刻点头答应。

    此时双方的火炮还在轰隆隆的相互轰击,不过双方的防御措施都做的不错,所以伤亡倒是不多。不过山海关的西北角城墙,上面的城砖却是少了一片,露出里面的夯土层。

    等傍晚的时候,王仁甫终于带来了想出来的办法。李岩补充了一点之后,就让部队开始准备,能不能快速拿下山海关,就看明天的了。

第六百章 登城() 


    夜里,工匠们摸着黑,在暗处将三架抛石机组装完毕。而其他工匠,则是赶制了一些巨盾,并且都浸在在石河里浸泡。

    李岩这边还是防备的很森严,所以吴三桂等人也没有夜袭的打算。而且吴三桂派出的骑兵没有返回,而是去了东边的县城去护送辽民,所以吴三桂等人也没有再派兵的意愿。至于清军,那就更不会来了,这么危险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做呢。

    天亮还没有亮,李岩这边突然发动,士兵们抬着巨盾向前,直接到达城墙外一百步左右的距离。而三架抛石机还有五十门虎蹲炮,在盾牌手的掩护下也是快速的跟进。

    这么多部队还有抛石机的移动,想要不发出声音是不可能的。城头上的哨兵们发现异常,立刻就发出警讯。城头上的大鼓响成了一片,执哨的部队都纷纷起来,紧张的向城外看去。发现李岩的部队已经推进到护城河附近,于是赶紧准备弓矢。而那些炮兵们则是马上调整大炮的角度,将炮口降下来,好打的近一些。

    他们这里乱哄哄的准备的时候,李岩的部下已经做好了准备。虎蹲炮开始向城角以及北侧城墙发射开花弹,他们发射的炮弹有的落在城墙上,有的却是落在了城墙之外,炮手们尽可能的做出调整,让更多的炮弹落在城墙上。

    不过好在虎蹲炮足够多,落在城角和北侧城墙上的开花弹足够形成一个二十步的死亡地带了。城墙西北角以及临近的北侧城墙上的守军,都被炸的东倒西歪。即便是他们趴在地上,也会被震的失去知觉。远处的守军只能远远的看着猛烈的爆炸,却不敢靠过去。他们想等爆炸结束之后再过去,可是这一等,却是等到李岩的部队登上了城墙。

    由于虎蹲炮的准确度不够高,即便是山海关的城墙有两仗多宽,也无法保证足够多的炮弹落在上面,所以只能对和他们呈直线的北侧城墙发射开花弹。而与他们呈直角的西侧山海关城墙,就交给抛石机来对付了。

    第一个火油罐被点燃,然后轻松的抛射了出去,没有落在城头上,而是在城墙壁上被砸碎,城壁上出现了一条火带。接着士兵们又把另外两架抛石机的抛杆往下拉了一些,继续向城墙上抛射火油罐。

    城墙上火炮的反应比较慢,可是弓箭手的反应却是很快。苏克萨哈看到李岩的士兵点燃了火罐之后,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于是他立刻让士兵们放箭,同时让城墙上的人准备火箭,打算以毒攻毒,抢先一步把李岩的火罐和炸弹给引燃。

    羽箭咚咚的扎在前面的巨盾上,没有什么反应。而抛石机和虎蹲炮旁边也有盾牌手帮着掩护,所以从城墙上落下来的羽箭,只给他们造成一点伤亡。伤亡的人员直接被抬到巨盾下暂时安置,他们的工作由别人接替。

    之后落下来的是燃烧的火箭,箭头裹着浸过油的布料。不过巨盾浸过一夜的水,上面湿漉漉的,也不怕火箭。而盾牌手的盾牌都有牛皮蒙面,也不会怕火。就是落在地上的火箭,也有专人用土将火焰盖住,直到完全熄灭。

    而西侧城墙上的守军可就没有这样的准备了。后面的火罐经过调整,大多数能落在城头上,将周围的守军卷入火海。那些火人惊恐的逃跑,惨叫,在地上打滚,可是他们很少有人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他们呼吸进去的灼热气体,很快就让他们失去行动能力,只能被火焰吞噬。

    火海还在慢慢的向南蔓延,李岩的抛石机在缓缓的调整着方向,将抛杆拉的越来越低,抛射出去的火罐也越来越远。

    苏克萨哈在第二火罐落在城头上时,就知道守不住了。他可不想被烧死,于是带着自己的亲卫,招呼着他们两白旗的士兵立刻下城。满洲老爷走了,汉军军兵自然不会等死,于是也紧跟着跑了。

    吴三桂等人的士兵虽然不敢下城,可是却也争先恐后的向南边逃避。被烧死实在是太痛苦了,听着那说牟医校约憾季醯猛纯嗟氖懿涣肆恕�

    此时城头的火炮终于调整好了,而且也将装药量减少,开始向城下发射弹丸。可惜发射的都是实心弹,运气好的能砸中巨盾或是人员,可是大多数都是落在空地上了。因为炮手们太紧张了,这一片的城墙上,只留下他们这二三十步长度没有受到攻击。他们知道,这里将会是李岩的攻击地点。

    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未来,北侧的城墙一直都在无休止的爆炸,城的援兵不可能过来。而他们的南侧,就更不会有援兵能从那炙热的火海中过来增援他们了。他们这里除了火炮和弓箭、长枪,其他的滚油、滚木擂石,推杆这些防备登城的东西一概都没有,这让他们怎么阻挡李岩部队的登城?

    此时李岩的登城部队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抬着长梯从本阵冲了出来,把最长的几个用竹竿撑起来,然后再用绳索拽着缓缓的放下,搭在五丈宽的护城河上。他们的长梯连接处做的很牢固,所以尽管士兵们踩上去颤颤巍巍的,可是并没有断裂的危险。

    部队抬着登城梯来到城墙下,很快就将梯子竖立起来。有士兵贴着城墙,死死的拉着拴在梯子上端的绳子,防止守军将梯子推倒。登城的士兵咬着长刀,快速的攀爬而上。

    第一个登城的魏诚,到了城头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先用长刀突然横扫一下,然后快速的翻上了城墙。他绷紧了身上的肌肉,做好了受伤的准备。虽然他在锁子甲外又穿了一件扎甲,可是也不一定能挡得住长枪的刺击。

    可是直到他落在地上,也没有受到一下攻击。他双手握着长刀,警惕的看着退到城墙内侧边上的敌军。

    “不打了,投降了。”那些敌军没有拿着任何兵器,缓缓的跪了下来。六七十人,向他一个人跪地乞降。

    他有些发愣,但还是拿着长刀警戒着,什么都没有说。

    一会儿之后,第二个人终于上来了,看到这个情景也是有些吃惊。于是立刻和魏诚站在了一起,警惕的看着这些跪地的敌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竖起来的长梯怎加到了五个,上了城头的士兵越来越多,魏诚这才放松下来。

    “让这些俘虏搬运沙袋,在南侧建立掩体。火铳手上来了没有?让火铳手和刀盾手先上!”魏诚向上来的人下着指令。

    。。。

第六百零一章 占据() 


    等先上来了一队火枪兵和刀盾兵之后,魏诚才吩咐:“打信号,让虎蹲炮停止发射。”就只有二三十步的空间,也放不下多少人,南边的大火只能先烧着,北边城墙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虎蹲炮停止发射之后,列好阵的火枪兵们向前推进了一些,给后续部队让出更多的空间。不过他们也没有急于进攻,爆炸的烟尘还在半空飘荡,人进去也睁不开眼,所以还要再等一等。

    而此时山海关城内,西城已经燃起了大火。虎蹲炮不能精确射击,抛石机也同样不行。抛杆拉的低了些,火罐就飞跃城墙,落到城里去了。百姓们惨叫嚎哭着逃离火海,因为时不时就有一个火罐被抛射进来,他们也不敢救火,都躲到城墙根避祸去了。

    苏克萨哈带人下了城,就被豪格拦住了。

    “谁让你下来的?!”豪格训斥道:“带他们回去!”

    苏克萨哈回道:“肃亲王想来也知道李岩是怎么打仗的。现在他们的兵士已经攻上了城头,再与他们硬抗,只能是送死。肃亲王难道真的是要把我们这些两白旗将士,都留在这里吗?”

    两白旗的兵将们一个个拿着兵器,冷冷的盯着豪格还有他的亲随。他们来之前就被告知,要小心行事,不要被豪格找借口消耗掉。此时生死关头,豪格要是明目张胆的置他们于死地,那他们也不会再认同豪格亲王和大将军的身份,索性拼个鱼死网破。

    豪格对于两白旗兵将的反应有些意外,可是他知道,他不能再强行命令这些人做什么了。他冷冷的问道:“你确信李岩的部队已经登城了?”

    苏克萨哈斩钉截铁的回道:“末将确信!”

    豪格有了台阶下,点头道:“既然如此,山海关保不住了,咱们都撤出去。”

    “肃亲王英明。”此时两白旗的兵将们才齐声说着。他们之间的不信任乃至对抗,才总算暂时搁置。

    吴三桂等人被李岩弄得有些乱了阵脚。他们都在等城墙崩塌呢,可是李岩却是提前登城了,而且还让他们没有办法去救援。此时他们都没有准备好呢,所以慌里慌张的开始调集兵力。

    “伯爷,大清的军兵都撤走了。”吴三桂的一个手下进来禀报。

    吴三桂一愣,问道:“撤走了?”

    手下回道:“从东门撤出了关城,到东罗城去了。”

    “东罗城?”唐通皱眉说道:“他们这是想跑呀!”

    此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清军或许是真的被李岩打怕了,连城墙都不敢坚守了。可是清军能撤,他们不能撤呀。他们要是也撤退了,李岩继续追击,连山海关都丢了,哪个堡寨能挡得住李岩呀?

    短暂的沉默之后,吴三桂咬牙:“咱们不能撤!要是山海关丢了,宁远都未必保得住。那个时候,没了地盘儿,咱们也只能入汉军八旗,任由别人揉搓了。”

    高第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清军尚且不敢与李岩对抗,何况是咱们呢?要是没有手下的儿郎们,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三人不能达成统一意见,所以对城墙上的增援也不能做到及时有力。高第的话说到点子上了,手下没有兵了,那才是最糟的事情。只要手下的兵将们还在,即便是没有地盘儿,也能有相当的地位。

    所以结果很快显现,不到中午的时候,李岩的部队凭借火器的优势,已经占据了整个北侧城墙。不过由于西侧城墙上的大火还在燃烧,而西罗城也是火焰未尽,运上城墙上的只有虎蹲炮,在攻陷敌台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付出了一定的伤亡。

    此时的吴三桂等人想要坚守也不行了。他们的士兵都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伤亡太重了。他们不是没有火炮,可是即便是在他们的火炮轰击之下,李岩的部队也总能坚持的下来。而且马上就会有无数的开花弹飞过来,将火炮周围的一切笼罩在爆炸当中。以至于到后来,炮手们都不敢再向李岩的士兵开火,不是逃跑了就是跪地投降。

    吴三桂等人带着各自的部下,趁着李岩的部队还没有控制东城,也全部撤出了山海关。他们也没有在东罗城停留,直接退向了中前所。并且向铁场堡,永安堡,三山营堡等地派出了部队。虽然知道在李岩的火炮之下,这些堡寨未必能坚守多久,可是他们还是抱有万一的希望。

    这些地方都驻有一些清军,要是清军能再派些援兵来,也能阻滞一下李岩。他们觉得李岩这次只来了两万部队,除去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