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云起 >

第515部分

明末风云起-第515部分

小说: 明末风云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他们到了盛京之后,却是没有见到清朝皇帝,只是在驿馆住下。不过清廷倒是没有怠慢他们的意思,而是清国皇帝正好出巡了,还没有回来。但是清廷的礼部承政满达尔罕,大学士范文程等人却是又来驿馆宴请他们。

    这些清廷大员倒是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而是中间的一个穿着便服,带着方巾的中年儒者让他们很吃惊。

    “洪督师?”马绍愉吃惊的问了一声。

    洪承畴笑着点头,道:“正是鄙人。”

    范文程笑呵呵的说道:“这次议和,洪先生也会奉我皇之命参加,修两邦和睦,罢两国刀兵。”

    使团的众人都是疑惑重重,相互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着。

    洪承畴笑着说道:“洪某也是略尽绵薄之力。两国交兵日久,百姓困顿,议和达成,是对两国都有莫大好处的事情。”

    马绍愉等人调整一下情绪,拱手道:“洪先生所言甚是。”

    之后他们把崇祯皇帝给陈新甲的密诏拿了出来,大概意思就是让陈新甲全权负责,派人与清国和谈。上次派人来和谈,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被怀疑和谈诚意,被赶了回去。所以这次就弄了个诏书,算是证明这是皇帝的意思。

    虽然说崇祯是皇帝,可是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主持和谈。他是要做圣明君主的,像求和这样的历史污点,是不被允许出现的。而且朝中的臣子,在野的士子,但凡听到一点儿议和的声音,必定是口诛笔伐。所以他也只能让陈新甲来操持这件事了。

    范文程等人看过了诏书,也算是知道了这次和谈,是由明国皇帝同意的。所以也放心下来,之后就是开宴款待使团了。

    虽然来宴请的有不少满人,可是毕竟是外交场合,还都是比较斯文的。大家随意的交谈,饮酒吃喝,气氛比较融洽。一个时辰之后,宴会结束,清国的大臣们都回去了,而洪承畴却是留了下来。

    洪承畴此时刚从三官庙被放出来,外界的事情还一点儿都不知道,清廷的谈判条件什么的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所以清廷的官员也没有反对,让他可以自己随意活动。

    洪承畴去找马绍愉,想了解一下关内的情况。

    “马郎中,叨扰了。”洪承畴拱手道:“洪某被囚于三官庙,已经两月余,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所以特地来请马郎中赐教的。”

    马绍愉请洪承畴进来房间,有些失望的说道:“老先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何以降顺敌国呀?”

    洪承畴把戴着的方巾取下来,指着他头上的发髻,说道:“马郎中误会了,洪某自幼读圣贤书,当然知道气节二字。清廷皇帝想让我降顺,百般手段用尽,洪某自是坚定不移。清国皇帝无奈,只好让我参与和谈,帮助两国罢战休兵,而后就会放我南归了。”

    “清国大胜,为何会热衷于合议?”马绍愉问道。

    洪承畴得意的说道:“虽然我军大败,可是这场仗可不是只打了那么几天,而是一年有余。清国地狭人少,数十万大军出征,粮草自然消耗巨大。丁口大量从征,操持农事的人手自然不够。要是按照本督原先的策略,坚持对峙,缓缓解围,只要再坚持一年,哪怕是半年,清廷国内必有大变!可惜呀,朝廷催战甚急,最终功败垂成。”

    马绍愉有些尴尬,向朝廷进言,说官军可速胜的就有他。他也没有想到官军会如此脆弱,先前还打的有板有眼,可是一听背后粮道被断,立刻就没有了精气神,一下子就变成了拿刀的百姓一般。

    洪承畴叹息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马绍愉的尴尬。他这才想起来,这位之前也是朝廷的监军呢,就是他上的速战进言。于是也只好停了下来,问道:“马郎中,现下朝廷情形如何?”

    马绍愉摇头叹息道:“情况不好。河南已然糜烂,只有开封和归德在苦苦支撑,其他地方都被闯贼洗掠一空。献贼和革左五营也是在南直隶纵横驰骋,要不是有黄得功四处征讨,怕是南京也要一日数警了。要不是中原危急,陛下也不会主动请和的。”

    洪承畴点头道:“陛下做的对,现在内乱才是腹心之变。对于清廷,当款则款。”

    “陈本兵也是这个意见。”马绍愉赞同的说道:“三月刚重新启用了孙传庭出任三边总督,以期他能够再展神威,力挫顽贼。”

    洪承畴微笑着说道:“伯雅确实有将才,要是能再练出一支秦兵来,闯贼自然不会再猖獗。”

    “难。”马绍愉摇头,说道:“朝廷没有多少粮饷支应,而且闯贼已经把开封围困,河南河北的兵马似乎都无力解围。三边之兵损失殆尽,他的那些新募之兵怕是没有时间训练了。”

    “那就更应该尽早议和成功,调集东兵去剿灭流贼。”洪承畴说道。

    马绍愉看了看还是忠公体国的洪承畴,终于还是说道:“老先生,陛下已经亲自为你做了祭文,并设坛拜祭。”

    “什么?!”洪承畴一愣,站起来问道。

    马绍愉点头道:“陛下辍朝三日,亲撰祭文,对老先生怀念可见一斑。”

    洪承畴此时失魂落魄,缓缓的向外走去。他知道,他再也不能活着回大明了,皇帝亲自祭奠,这是多大的恩遇呀?要是他再活生生的回去,那结果只能是一个,不但他洪承畴必须死,以全皇帝的名声,而且他的家人也必定会收到牵连。欺君之罪啊,就算是皇帝不忍心,可是清流台鉴也不会放过这个扬名的机会。

    他顿时觉得,天下之大,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不过,很快,他就想起了那个给他披风御寒的清国皇帝。能够指挥千军万马,也能够驾驭骄兵悍将的帝王。他知道他该怎么做了,他也只能放弃大明,甚至是毁灭大明了!

第四百二十章 变卦?() 


    李自成看着投降过来的数万官军,其中有一些在几年前还是并肩作战的兄弟,是在杨嗣昌追剿时期投降左良玉的。这些官军按照他的意思,被各营瓜分,等再甄别说服一下,就能充实到队伍中去了。

    还有堆积如山的器械旗帜,成群的辎重和骡马。他的手下正在将粮食战马集中起来,向老营送去。有的则是在挑拣着火炮,他们现在的眼光也高了,不是什么炮都能看的上眼。

    “你做的不错!”李自成笑着对旁边的史进才说道:“想到了把土袋装在车上的办法。这次能如此轻松的大胜官军,你的功劳最大。你可以先去挑一百匹战马,一千副弓弩铠甲。”

    史进才拱手道:“谢大将军赏!”

    李自成笑着说道:“军师说的,要赏罚分明嘛,这是你应得的。”之后问道:“用这个办法对付李岩,你觉得怎么样?”

    史进才思考了一会儿,才不确定的说道:“这个,怕是效果不会很好。李岩的开花弹最少能打一百多步,咱们到了那个距离,土车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李自成皱眉说道:“不是说只要穿上铠甲,就不用怕那些开花弹了吗?”

    史进才解释道:“那些弹丸虽然不一定能打穿铠甲,可是兄弟们都被炸的站不住了,也没有办法冲过去呀。”

    李自成的好心情立刻就没有了。他沉默着返回了大营,召集心腹手下来商议。现在有了这次大胜,他是信心十足,想要一并把李岩也解决掉,让河南彻底成为他的根据地。虽然有史进才的冷水,不过他还是不想放弃。

    “那些投降过来的官军,”刘宗敏说道:“还要等一些时候才能用。这些都是经过一些训练的,消耗掉就太可惜了。”

    李自成也知道这个道理,问道:“半个月,应该够了吧?”

    田见秀提议道:“咱们还是去追左良玉吧。这次他大败,被打掉了魂儿,应该不敢于咱们敌对了。李岩说的也有道理,河南就算打下来,要安民种田,今年冬天,甚至是明年都会饥荒。咱们还是得去打湖广,与其在这里和李岩无谓消耗,还不如直接去打湖广呢。”

    在坐的这些人,可没有不知农事的读书人。庄稼可不是一下就能长出来的,要种子,还得要时间。他们基本把河南能抢的都抢了一遍,还能有多少粮食供他们消耗?可是湖广这个大粮仓有粮食呀,所以也都是个个意动。

    高一功说道:“军师不是说让李岩分兵吗?现在李岩还是把兵力集中在一起,咱们打起来也费劲。”

    李自成咬着牙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过两天再商量。”

    众人都是抱拳告辞,不过李自成却是让史进才留了下来。

    “你这些天再好好想想,看李岩的部队还有没有破绽?想出对付他的办法来。”李自成单独对史进才吩咐道。

    史进才很吃惊,这个活儿可是不好接。他苦思冥想了这么多天,才想出了把土袋放到车上。每辆车都有千斤重,要五六个士兵才能推的动。这还是李岩先用了土袋来做掩体,他才得到的启发。还不知道李岩又想到了什么其他办法呢,对于李岩的创造力,他是一点儿都不敢怀疑。

    李自成等了一会儿,见史进才没有反应,问道:“有问题?!”

    史进才赶紧抱拳道:“属下尽力吧。”

    开封,城外大营。

    李岩终于接手了两千多匹骡马,战马只有一千出头,其他的都是骡子和驴子。要不是李岩一再催促,并且威胁要禀报周王的话,他连这些骡马都要不过来。

    他们刚把这些骡马接入营地,从朱仙镇逃回来的几个官军就冲了过来,后面还追着几十个流贼的骑兵。不过流贼的骑兵看到李岩的数百骑兵已经在前面做好了准备,就不再追击,掉头跑远了。

    一会儿之后,这几个官军溃兵就被带到了李岩的跟前。李岩还没有问,一个军官就开始了哭诉。讲了流贼的新奇办法,说了官军的溃败经过,之后就是对左良玉的诅咒。

    “本来说好的,再坚持一天。”军官一边哭一边说道:“天杀的左良玉,回去就连夜带着部队跑了。我们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仓促突围,跑出来的没有多少。再被流贼劫杀一通,就更剩不下几个了。我手下有一千多兄弟,可是就剩这几个了。”

    李岩安慰道:“好了,来了开封就好了。马上就把你送到城里去,你再给王爷和诸位大人禀报一下。”

    “能不能先给我们些吃食?”军官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跑了五六个时辰,水米未进呀。”

    李岩点头道:“没问题,管饱。”之后又问道:“丁总理和杨总督呢?还有其他的总兵官呢?总不至于只有你跑出来了吧?”

    军官摇头道:“不知道。我是跟着杨总督向东边冲出来的,后来被流贼冲散了,慌不择路就向这边跑了。路上还遇到了不少流贼的队伍,稀里糊涂的就跑到开封来了。”

    李岩和李牟相互看了一眼,之后吩咐道:“你先去休息一下,饭食马上就好。”

    等那军官被带下去之后,李牟问道:“杨文岳不会是去了咱们的地盘儿了吧?”

    “说不准。”李岩一边想着怎么处理,一边随意的说道。

    李牟突然说道:“把他们灭了,怎么样?”

    李岩闭上眼睛,缓缓的说道:“就怕有漏网之鱼呀。李自成这次大胜,说不定又要回来打咱们了,这个时候可不是杀一个总督的时候。通知一下二哥,让咱们的人把杨文岳截住,送到开封来。至于李自成的新办法,只有用虎蹲炮的开花弹来对付了。他的人手不缺,怕是要有苦战了。”

    “还挺聪明的!”李牟不服气的说道:“不行就咱们先攻过去,打他个措手不及。”

    李岩摇摇头,道:“还是等等再看吧。通知各县,加强备战,还有民壮也都组织起来。还有,对于流民,一定要严加防范,防止是敌人的哨探内应。各地把流民集中到一处看管起来,要是有鼓噪作乱的,杀无赦!”

    李牟一拍脑门,道:“差点儿把这个给忘了,是要提醒一下二哥。”

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罗相争() 
    李自成想了两日,还是想去攻打开封。xshuotxt只要打下开封城,那么李岩就算不被全灭也会被重创,那个时候再去打归德府就容易多了。

    在做了决定之后,他就召集诸将来会议。之前在太康县承诺过,要让其他的来投的将领们也参与决策,所以这次来的人就很多了。

    当然,他在此之前就先说服了他的手下,要不然连自己人都不支持,那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虽然刘宗敏等人有些意见,不过在李自成的坚持和分析之后,还是勉强同意了。他们毕竟都是响当当的汉子,都想从李岩那里把面子找回来。

    “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