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云起 >

第394部分

明末风云起-第394部分

小说: 明末风云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个交代吧。而马师傅则是立刻开始着手土豆的种植,他也不管现在是不是合适种植。等他带来的土豆发了芽,他就开始教挑出来的三十多个农民切块儿做种。而后要求把没有中冬麦的十亩土地划出来,烧了一些草木灰,松土翻地之后,就开始种植。什么行距间距的,都教给了李岩挑出来的农民们。他现在最想要做的,就是让土豆赶紧长出幼芽来,这样他也就基本完成了承诺,他就可以拿钱回福建老家了。至于能收多少,他就不管了。种完十亩地之后,还留下一些土豆,马师傅就都给了李岩,让他们吃了。李岩换着花样的吃,蒸、煮、烤、炒、炖都来了一遍,也让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品尝,好为土豆将来的推广种植做做预热。虽然他可以强制推行,但是远没有调动农民自己的积极性来的效果好。大家吃过之后觉得口感还不错,而且还比较耐饥。于是都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大家都问马师傅亩产多少。马师傅不敢多说,给了法。其实在他们那里,他们一般的亩产都在十石所有。众人一听,都被震惊得了。这土豆可是基本全部都能做食物,不用脱粒不用去皮。南方的土地精耕细作,一亩也不过是两三石的收成,而河南这里,上好的水浇地,也不过一石多一点儿而已。这土豆要有五石,那可是了不得了。不过饮食习惯可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于是有人开始担忧种了土豆之后其他粮食少了,怕不习惯。李岩立刻表示,他会建立一个市场,由商人还有种植户共同管理,大家自由交易。同时他也承诺。只要是农户愿意,他可以全部收购他们收获的土豆,这才打消了农户们的顾虑。李岩除了吃土豆,种土豆之外,就是准备铸炮了。可是问题又来了,按照牛师傅的数据,这款火炮威力且不去说,可是重量却是很客观。怎么说也有四五千斤重,这么多的铜,让他从哪里弄呀?无奈,李岩只好先放弃铸炮,转而用那四门弗朗基炮来训练。现在火药有了,弹丸周铁匠也铸出来了。这弹丸可不是原来库存的那些劣质品,这次新铸出来的弹丸和弗朗基炮的子炮内径很接近,游隙很小。此时木工坊的黄师傅他们正在做第四个炮架,前几次的炮架可能强度不够,或者是结构不合理,试射一发之后就出现的开裂的状况。他们只好继续改进。李岩让人抬着大炮出了城,到了试射场。在这里有一个被固定在地上的木质炮架,完全是仿制在城墙上的木台子炮架。李岩躲在远处,而炮手们也是点燃长长的引线之后就跑远了。这次的弹丸做的和内径很接近,大家都害怕有炸膛的情况发生。“轰”的一声,两股白烟腾起,一股是子炮和母炮的接口处,一股是炮口处,大量的白烟弥漫在弗朗基炮的周围。李岩他们过去看,发现大炮完好无损,说明炮弹没有问题。李岩想了一下,对周铁匠说道:“在接口处加上些鹿皮或是牛皮会不会好一些?这漏气也太严重了。”“好,我回去试试。”一会儿之后,王仁杰跑了回来,抱着泥泞的弹丸,高声的汇报道:“落在三百步之外。”李岩想了一下,这次是平射,三百步落地,那么击中人马的距离应该不会少于一百五十步。对于实心弹来说,最远射程几乎没有用,杀伤效果还是要在弹丸飞行的过程中,尤其是群子的发射更是如此。他吩咐道:“准备架设木板,咱们看看群子的威力。”。。。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试验和想法() 
李岩趁着手下去树立木板的时间,来到了侧后一些的子铳装药的地方。更多精彩请访问只见几个士兵合作,对树立起来的子铳用药匙装药。现在火药的威力还在试验当中,还没有形成他希望的定量装药。现在是装药一斤,还在缓慢的增加当中,要是一下装的太多了,会有炸膛的危险。

    士兵装好火药之后,就拿起旁边的一个用麻布包裹好的和子铳口径差不多的圆柱形炮弹放了进去,之后还用送弹杵向下压了两下。

    李岩过去拿起旁边的一个炮弹,边上有一颗颗的弹丸凸显出来,就像是一颗颗葡萄一样,所以又叫葡萄弹。葡萄弹内的底部还包有一个圆木片,用来密闭炮膛,给所有的弹丸提供向前的动力。包裹起来的麻布,也能让弹丸在出膛之前是一个整体,能使弹丸飞出更远。而易燃的麻布又能在飞出去之后被火药的火焰点燃烧毁,之后弹丸才会散开,呈面向敌人飞射过去,对敌人造成大量的杀伤。

    “这里面有几颗弹丸?”李岩问道。里面包裹的是给三眼铳铸造的弹丸,为了以后后勤保障简单,就没有铸造更小的弹丸。

    士兵回道:“四十颗。”

    李岩觉得有些少,四十颗,飞散出去的面太大的话,对敌人的杀伤效果就不明显了。但是这个弗朗基炮的口径才两寸,子炮也只有一尺多长而已,再多的弹丸也装不下了。

    此时王仁杰过来回报,说木板已经立好了。

    “走,装弹,咱们看看这个葡萄弹的威力。”李岩命令道。

    他和炮兵们一同过去,炮兵将子铳放进了母铳,并且用木板垫好了子铳与母铳之间的缝隙。

    木板被立在八十步的距离上,高六尺,几块木板并排,有三丈宽,在中间还有一个一尺大小的红圆心。弗朗基上有准星和照门,那个圆心就是瞄准位置。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岩命令发射。

    “轰”的声响之后,在八十步之外的木板墙立刻就纷纷碎裂,轰然倒塌。

    众人立刻欢呼起来,这威力实在是太可观了。把两寸厚的木板都打碎了,那么步兵和骑兵,不管是有甲还是无甲,在这个距离上都是挡者即死啊。

    李岩感觉还可以,就算是只有四十颗弹丸,也能形成三丈的打击面。将来要是能弄出口径更大的火炮,放的弹丸就更多了,形成的打击面就能更大。这种威力,就算是不能洞穿重甲,被这么砸上一下,也会受内伤的。

    “不错,你们继续试验,”李岩点头道:“把数据都记录下来,过后我要看。”

    “是!”王仁杰答应道。这里由他来负责。

    李岩又补充道:“还有,我会给你们弄些丝绸来,你们用来制作葡萄弹。也打一些近距离的目标,三十步的,二十步的。丝绸烧的快,在近距离的散布面可能会更大些,这样才能对近距离的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丝绸?是不是太浪费了?”王仁杰提醒道。

    李岩笑道:“打仗本来就是耗钱的事情,这点儿消耗不算什么。只要能够获胜了,缴获,或者是收缴敌人的东西,还有其他的收益,足够抵消战争的损耗就行。要是还能有盈余,那就最好了。”

    “噢,属下记下了。”王仁杰点头答应着。虽然他不知道打仗怎么样才能有其他的收益,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相信。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基本每次和流贼打仗,总是能收缴不少金银和粮食。

    李岩回到了他在县城的家里,他现在在想怎么更容易的制造火铳的弹丸。这些天一直有一个想法在头脑中飞旋,那就是从高处把融化的铅液从合适的漏管中滴落下来,让铅液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凝固,然后落到下面的水池中,自然就能得到圆溜溜的铅弹了。

    不过这有几个难点,一个就是高度,要足够的高。要是铅液在空中没有凝固的话,那形状就不能保持。还有一个就是合适的漏管,能让融化的铅液正好滴下的量能形成需要直径的铅弹。这得经过多次的试验,难度不会比用模具制造铅弹小。但是只要试验成功,以后制作铅弹就会容易的多,而且消耗也会小的多。

    李岩纠结了很久,最终才决定要试一试。不过现在以模具制作铅弹的方法还要继续,不能让大炮和火铳没有铅弹测试。而制作足够高的塔台,这还是要交给木工坊来做了,反正现在除了炮架的试制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李岩把周铁匠和黄师傅都叫了过来,画好了示意图,要他们分别做塔台和漏管。黄师傅那里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建木头塔台他们在行。虽然李岩要求的六七丈的高度有些高,但是可以在地面先造好之后,再树立起来也就可以了。

    倒是周铁匠有些不情愿。他说道:“公子,你这又是何必呢?现在又不是不能造铅丸,浪费这么多的精力,有什么用呢?”

    李岩解释道:“现在的模具做出来的铅弹不够圆,也不够光滑,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去打磨处理,而且也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要是这个试验成功之后,那就简单了,只要在高台上把铅融化,滴落下来到水里,然后就能直接用了。而且能大量的制造。”

    “那炮弹也是怎么造?”周铁匠问道。

    李岩摇摇头,道:“炮弹太大了,不能用这个办法,还是得用模具来做。”

    “那这个漏管要多细?”周铁匠皱眉问道:“要让铅液一滴一滴的滴下来,还要符合咱们要的直径,这不是难为人吗?”

    李岩鼓励道:“你们慢慢试嘛。等黄师傅他们把高台搭起来之后就能实际测试了。”

    “那铳管怎么办?我是先弄铳管还是先弄这个铅弹漏管?”周铁匠问道。

    李岩想了一下,说道:“先弄铳管吧。要先弄一个合格的铳管出来,给你的徒弟们积累一些经验。咱们总要先有火铳,再弄铅弹。”

    “好吧,只要您给我足够的时间就行。”周铁匠说道。

    李岩笑道:“不但有时间,还有奖励。你们把铳管还有铅弹漏管弄出来之后,我给你们保媒,让那些没有成亲的小伙子们都能找到娘子。”

    周铁匠笑着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些小子们这次可是要卖命的干了,您可真有办法。”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养寇自重() 
在“玛瑙山大捷”之后,官军再接再厉,在三月又接连追击向西逃窜的张献忠。在三月初九、初十和十五日,连续击败了张献忠。张献忠损失兵力近四千,而且还有左营一条龙薛成才、右营顺天王贺国现、前营二只虎等人率部投降,这样又少了三四千人。

    张献忠无奈,只好带着残部逃入大山躲避。此时眼看就能将张献忠一举成擒,完成崇祯皇帝的指令了,杨嗣昌却是遇到了大麻烦。左良玉停止追击了,不但停止追剿,而且还给杨嗣昌去信,说要带着部队回兴安了。

    杨嗣昌赶紧去信,重申了崇祯皇帝的愿望,只要能把张献忠剿灭了,那就是完成了皇帝的心愿。并且让左良玉继续追击,就是真的会兴安了,也要继续督导军兵追剿,一定要剿灭张献忠才能罢休。

    现在杨嗣昌也不敢对左良玉强制命令了,有了“玛瑙山大捷”之后,左良玉声望大涨。现在的几次大捷也都报上去了,陈新甲的来信说,崇祯皇帝有意加封左良玉为太子少保。杨嗣昌也只能以劝说为主,晓以利害,让左良玉继续带兵追剿。

    竹溪县,左良玉行辕。

    左良玉将杨嗣昌的信放下,笑道:“这个杨阁部,现在知道求着我了,晚了。”

    左梦庚进来,抱拳道:“父帅,贺国现张献忠右营顺天王带到。”

    “让他进来。”左良玉点头吩咐道。

    贺国现进来之后,就立刻跪下,叩头道:“降将贺国现,叩见左大帅。”

    左良玉起身,过来把贺国现扶起来,说道:“贺将军不必多礼,你们的降表我已经派人递上去了,相信不久之后,咱们就能同殿称臣了,何来降将不降将的?来,坐下说话。”

    贺国现感激的说道:“败军之将,哪里敢坐下说话,罪将站着就行。”

    左良玉坚持道:“不必拘礼,既然已经降了我,那就是我的部署了。你看刘国能、李万庆,以前不也是同你们一样造反的吗?现在都是我手下的参将了,我还让他们留守勋阳大营呢。我左某人只要现在的忠心,不问之前的过往!”

    “那小人就谢过左大帅赐座了。”贺国现抱拳道了谢,之后就安安稳稳的坐了下来。

    等上了茶之后,左良玉才问道:“贺将军还住的习惯?有没有什么要求?”

    “习惯,习惯。”贺国现赶紧说道:“也没什么要求,有吃有喝的,还不用被撵的跟狗似的,挺舒服。”

    左良玉点头笑道:“营中还有些女子,一会儿就让犬子挑几个给你们送去,这样才叫真的舒服。”

    “呃,哈哈哈。这样就最好了,什么也不缺了。哈哈哈。”贺国现高兴的大笑着说道。

    “那么,张献忠现在还有多少兵马呢?”左良玉突然问道:“贺将军能不能告诉左某人呢?”

    贺国现有些犹豫,毕竟他也是跟着张献忠造反时间不短了,就这么把人家出卖了,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