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云起 >

第361部分

明末风云起-第361部分

小说: 明末风云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堑幕鹋诤团资涑潭疾唤婺芰τΩ靡膊换崛酢!�

    李岩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你先带舰队去剿灭浙江海匪,巨木也会马上开始砍伐运输。如果新改的战舰确实战力有提升,再开始新造战舰。”

    之后对李仲说道:“通知郭成栋,等增调的部队到位之后,与情报司合作,在陆地上消灭一些郑芝龙的水师。同时让山东、南直、浙江的沿海地带加强防备,发现海盗上岸,务必及时通报。驻军和团练及时反应,就地歼灭!”

    “臣遵旨。”李仲和张翰两人抱拳领旨。

721。第721章 一时平静() 
泉州,郑芝龙也刚收到消息,他的两艘两百料战舰被击沉了,还被击伤了好几艘大小船只。

    “你们怎么弄的?!”郑芝龙不满的喝骂:“让你们封锁江面,居然能让人家把船给打沉了!”

    郑彩无奈的解释:“我们也没办法呀。李岩的手下阴的很,打过来的炮弹居然被烧红的,击毁侧弦落进内仓的时候还是红彤彤的。那么大一个弹丸,我们没有工具,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郑彩边说边比划着,四寸的炮弹,在他的比划下,比六寸还要大。他继续说着:“还不是一颗,是二十几颗呀。炮弹一下就都过来了,水手们不是被打死就是打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船舱被烧起来。”

    “谁让你去招惹他们!”郑芝龙恨恨的骂了一句。之后吩咐:“传令下去,封锁江面的船队靠南岸行驶,只要李岩的人马没有入江,就不要去挑衅。”

    手下纷纷领命。他又想了一会儿,接着下令:“再给鸿逵多派些船只,把闽北沿岸给我彻底搅乱!再派人去各地,跟各县的大户们说,要是还想保住海上发财的路子,就不要卖给李岩一点儿粮草!我看他兵无食马无料,还怎么跟我斗!”

    “大哥,”郑彩马上劝道:“再调船只,就要影响南洋的生意了。”

    郑芝龙一挥手,喝道:“生意就在那里,跑不了!可要是让大梁夺了闽粤,咱们还能有货物拿去贸易吗?!”

    尽管郑彩不怎么同意,可是也不再多说了。他对于自家的水师有绝对的信心,不论是大明的水师,还是荷兰人的炮舰,都不是被他们打败了吗?只要他们的船队还在,就算大梁真的占领闽粤,他们也能对沿海不断实施袭扰破坏。当年的几百倭寇就能把大明搅得寝食难安,何况他们有十万之众。只要李岩不是发疯了,大梁招揽他们兄弟的条件不会太低。

    众幕僚立刻开始书写文书,准备给各将领发出去。此时郑森却是急匆匆的闯了进来,看到大厅里人不少,于是只好行礼问安,没有直接把话问出来。而在座的将领幕僚们,也都向少帅点头致意。

    等了一会儿,众人都离开之后,郑森才焦急的问:“父帅,监国在哪里?”

    “我哪里知道?”郑芝龙毫不在意的说着。

    “难道父帅没有派船去接监国?”郑森皱眉质问。

    郑芝龙呵斥道:“怎么说话的?!我在福清的部队也被击溃了,哪里还能知道旁人的情况?!”

    “对了,”郑芝龙突然反应过来,喝问:“不是让你防江吗?怎么跑回来了?!要是让左梦庚跑过来,我还怎么和李岩谈?!赶紧回去,把闽江上游给我看好了,不能放一个敌人下来!”

    郑森没有说话,只是觉得失落。现在的情形看,监国一定是凶多吉少了。他也很失望,本来想着力挽狂澜,光复大明,名留青史,可是他还没有一展才智呢,明朝的皇帝和监国,就相继陷于敌手。看来,大明的气数,确实是已经尽了。

    郑芝龙见儿子失落,于是板着脸开解:“不就是一个监国吗?朱家子孙多的是,不缺这一个。大明享国三百年,也没什么可惜的了,现在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改朝换代是势所必行。”

    “父亲和大梁谈妥了?”郑森无力的问。

    郑芝龙笑着说:“马上就会有结果了。我给你三叔增了兵,看他李岩还能撑多久。”

    “要是广东那里又立了桂王,父帅是什么意思?”郑森低声的问。

    郑芝龙不屑的说道:“管他什么王,大明的气数尽了,换谁当皇帝都没用。你也不用守着那个忠字了,该给家里尽些心了。”

    “孩儿知道了。”郑森无力的回道:“孩儿这就回去。”

    郑芝龙却是软化下来,吩咐:“既然回来了,就去看看你母亲和儿子,家才是最重要的。”

    “孩儿受教了。”郑森低声的说着,就默默的起身离开。

    郑芝龙摇摇头,不满儿子的消沉。不过很快,他就又变得平静起来,开始考虑与李岩的谈判。现在他还克制着,只是把攻击范围放在闽北沿海,要是李岩真的不答应他的条件,那他可就要对整个沿海发起袭扰了。这样消耗起来,李岩也应该会无比头疼吧。

    广东这边虽然还没有收到朱常汸被擒的消息,可是闽北失陷,朝廷的大小臣工们又都失去了联系,自然是凶多吉少。那些依然忠于明朝的大臣们,自然是心忧社稷,开始准备另立新君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投机之人,想要搏一把中兴名臣的,不过大部分都是忠直之士。现在的情形,南明朝廷能存在多久,只能看李岩的心情了,真正的投机分子,早就收拾家当,带着家眷北上投效大梁去了。

    虽然这些人去了大梁,也得不到什么好的官职,但是其中在州县官声好的人,还是有可能会被任命为州府官员的。李岩虽然竭力培养官吏,可是这么两三年时间之内,怎么可能培养出各州县所需的数万官吏。所以很多州县,还是让原有官吏继续任职,能适应新朝规矩的,自然会被留下来,那些不学无术,恶习难改的,也很快就会被清除出去。

    而清国的旗主勋贵们,依然是声色犬马,恣意享受。只要不与汉人打仗,他们的日子过的每天都是有滋有味的。只有一直主张与李岩和谈的多尔衮比较苦恼。

    这苦恼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政见不被接受,还有他的子嗣问题。他妻妾不少,可是却只有一个女儿,还是朝鲜妃子生的,其他蒙古和满洲妃子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所以此时他在考虑,朝鲜女子才能给他生儿子,就想再跟朝鲜索要几个秀女。

    不过作为大清的王爷,当然不能随便要个朝鲜民女就行,自然是要从朝鲜王室中挑选的。可是如此一来,这事就不能他自己做主,还得通过朝廷来运作才行。可是如今汉人重新崛起,作为兄弟之国的朝鲜,大清也不敢予取予求了。多尔衮想要生个儿子,真是难啊。

第722章 初次海战() 
三月十九日,经过两天的航行,张翰率领舰队从海州来到了宁波。这次可不是只有两艘福船了,而是除了一艘还在改造之外,其他七艘福船都开出来了。不过只有三艘保养良好的改造成了战斗舰只,其他四艘都算是运输船。

    运输船上只装有一门舰首炮还有两边各一个抛石机来用于防卫,空出来的甲板位置,放置着连环船,而且连环船是用架子撑起来的,每个位置能放上下两只。每艘船上能装载八艘连环船,而连环船也改成了用轮浆来划水,四个水手操作两个对轮浆,而在船头位置,能放置两百斤炸药,足够将敌船炸出一个七八尺直径的大洞。

    上层甲板的两侧,还各安装有一架吊架,用来收放连环船。吊架用粗壮结实的木料制成,顶部探出船舷六尺,上面装有滑轮组,三个人就能轻松的将载有水手和炸药的连环船吊起。为了防止连环船在空中打转或与船体碰撞,在各层甲板上,都有人拿着竹竿从舷窗伸出来,将连环船顶住,直到它们进入水中。

    在下层的甲板中,除了轮浆这个动力装置,还装有食物,淡水,炸药,火药弹丸,火罐等物资,给整个舰队提供物资保障。他们一路上白天航行,夜晚靠岸,水果蔬菜都不缺乏,不过为了这次的航行和战斗做充足的准备,他们还是在运输船上装满了水和粮食蔬菜。他们的目标是剿灭东极岛等岛屿的海寇,不知道战斗和追击要进行多少时间,所以准备的充分些没有坏处。

    他们的任务是彻底消灭海寇的水上力量,在宁波已经有一支一千人的队伍在待命,并且已经征集了八十多只大渔船,用来运送士兵登陆作战。好在东极岛离的不远,用渔船也能输送,等将来进行更远距离运送任务时,他们自己的舰队需要能担负兵士以及装备辎重的运输任务。当然,这需要更多更大的舰船。

    第三天一早,船队就在向导的引领下,向东极岛驶去。乘着西北风,不用开动轮浆,就能很顺利的向东航行。

    巳时左右,桅杆上的瞭望手就在舰队的北边发现了海寇的船队,看来海匪们似乎已经得到了消息,早早就在海上等着呢。

    等再接近一些,张翰端着望远镜观看,发现海寇们的十条大船集结在一起,周围还有不少小船。他冷笑道:“看来情报没错,海寇们还是抢占上风,准备接舷近战。”

    之后他下令:“让运输船队向南开,与主战舰队拉开距离,等候施放小船的指示。主力舰队降帆,在原地等等,看能不能把海寇的舰队引诱过来。让轮浆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启动。炮兵就位,火铳兵做好准备。注意弹种使用,没有命令,不准用铁弹。”

    手下立刻去传令,让负责联络的旗手传递指令,各船跟据命令,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而骆泫淼等人却是摸不着头脑,他们没有想到,这官军水师会如此行事。他们还相距十来里呢,官军就有一部分船队先逃跑,剩余部分船只居然降帆投降了。

    “骆老大,”一个手下不解的问:“咱们的威名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吗?官军的水师大老远的跑来,就是为了向咱们投降的?”

    骆泫淼皱眉,想了半天,才吩咐:“老洪,你的船先上去看看。要是他们是来投降的,那再好不过。要是其中有诈,咱们再过去厮杀。”

    老洪还没有回答,另一却是建议:“骆老大,这可不妥。他们有三条船,老洪一个过去太危险了。要我说,管他有没有算计,咱们都靠过去,就算官军有诈,也打不过咱们,他们不投降也得投降。”

    骆泫淼还是犹豫,因为他看到官军南下的船队并不是逃跑,而是在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又停了下来,明显是接应留下的三条船呢。

    他还在想着对策,可是手下的这些人却是急的不耐烦了,一声声的催问。有性急的人,已经准备自己回船,准备带头向官军冲击了。

    骆淼泫也是没有办法,这些手下都是脑袋一根筋的家伙,否则也不会纯粹做海盗了。于是他让手下安静,吩咐:“这样,让小船先过去,把官军的那四条船逼走。咱们不贪心,先把这三条降帆的船拿下来。咱们十条大船一起过去,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了,大家说怎么样?”

    众手下没什么犹豫,立刻就答应了。他们在乎的只是抢掠时的刺击,其他的考虑不是很多。

    一会儿之后,周围的小船得到了命令,有的扬着帆,有的摇着撸,还有的划着浆,开始三五成群的向南边官军驶去。他们的船上,有的装着引火的硫磺柴草,有的是载着拿着弓箭刀枪的战士,黑压压一片向官军开去。

    此时却是轮到张翰为难了。这些小船足有四五十条,要是让这些船靠近的话,那他们就很危险了。他们此次出港,并没有往船体上涂抹泥巴,是没有想到海寇们居然会有如此多的小船。

    张翰犹豫了一会儿,想着是不是先撤退回宁波,等做好防火的准备之后,再来剿灭这些海寇。可是他马上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是他率领舰队的首次作战,要是这么灰溜溜的回去,恐怕不好向朝廷交代了。这只是一伙小小的海寇而已,后面还有实力更加惊人的郑芝龙,要是这次没有好的表现的话,将来的前途怕是不妙了。

    他马上下令:“通知运输船队,注意躲避敌人的纵火船。主战舰队立刻起航,把敌人的小船队兜住,尽量消灭。抛石机做好发射炸弹的准备,以最大速度发射。”

    弗朗基炮的弹药手们给子炮装好了霰弹,而在二层甲板的仓库士兵们,则是将一箱箱的弹药准备好,随时将弹药送到甲板上。在动力仓中,水手们把转盘和轮浆用齿轮连接起来,在一声声的鼓点儿中,开始一下下的拉动自己座位上的曲轴。而在轮轴与船舷的结合处,始终有一个拿着润滑油脂袋的水手,只要听到轮轴转动的声音有生涩感,就会给轮轴挤一点儿润滑油脂,让轮浆始终能够毫无阻碍的转动。

    随着动力舱的水手们转动曲轴,轮浆开始缓缓的转动起来,而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