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起-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山东的商队也是让人失望,不但没有什么表示,而且还主动调整航线,依然在避让着比他们少一艘的明朝船队。
在浙江船队船头的汉子执着望远镜,看着对面慌忙调整航线的船队。他嘿嘿一笑,露出了一口白牙。
“兄弟们,一年没见的登莱商队来了,这可是个老天送到咱们手里的利市,不能放过呀!”那黝黑汉子大声的鼓动着,命令着:“升红旗!弟兄们刀剑弓弩都拿起来,一会儿把这三条船给我抢下来!之后咱们再去朝鲜交易,赚他个盆满钵满!”
“抢下来!”
“财了!”
……
随着猩红的旗帜升起,在船舱中的船员们拿着武器钻了出来,站在甲板上准备马上就要到来的战斗。他们举着兵器大声的嚎叫着,为自己打气,同时也让被打劫者胆寒。
第693章危险海路()
登莱商队看到那两条福船,就知道是浙江那边的海匪了。虽然在海上讨生活的,鲜有良善人士,都是顺手会做些无本买卖。可是他们的船是商船,比不上浙江海匪的福船坚固,要是被撞上一两下,他们的船就要散架了。而且这些浙江海匪都是惯匪,在南洋敌不过郑芝龙,才来北边抢朝鲜的生意,他们是未战先怯,不得不躲避。
他们这一年多饱受打击,不少船员因为贪恋李岩给的土地而从军。他们好不容易才招募够这三艘海船的人员,置办了书籍,草药,绸缎,弓角这些在朝鲜有巨大需求的东西,准备将朝鲜的市场给抢回来。可是没有想到,第一次出海,就遇上了浙江的海寇。
而浙江的船队,也有非打不可的理由。在南洋讨生活,就要给郑芝龙交保护费,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交保护费,也不能去日本贸易。正好北边换了主人,让登莱的商人们自顾不暇,他们才找到了这个轻松赚钱的好机会。此时遇到具有地理优势的登莱船队,那就必须要把他们的对手打下去,否则他们在朝鲜的财路也要断个七七八八。
这与其说是一次偶然的海上打劫,倒不如说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航路争夺战。不过两艘船的浙江商队更占优势而已。
“骆老大,兄弟们都准备好了。”一个脸上有伤疤的汉子抱拳禀报着。
船队的东主,也是海盗头子的骆泫淼点头,命令:“等一会儿靠近之后,先用火铳打两下,让登莱船队投降。然后迅掉头,追上去。让兄弟们准备好跳帮,有了伤亡还是老规矩,伤的回去之后多给三成,死的连续给二十年的抚恤。”
他们是逆风,只能之字形的前进,所以他们必须掉头追上去,才能进行跳帮作战。好在他们船上是人参,皮裘,苎麻布,厚白纸,倭刀,银两等物品,载重不算多,追上去完全没有问题。
“骆老大仁义,兄弟们自然不会惜命,您就瞧好吧,准定让他们一条船都跑不了。”刀疤汉子意气风的说着。
而在对面的山东商船上,船上的人们却是紧张异常。
“吴东家,这可怎么办呀?”船老大为难的问着。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是被雇佣来的,都有些年纪的人了,跑了一辈子船,上岸种地还真不习惯。可是他们也不能去水师当兵,就只能继续在海上讨生活。不过他们可没有拼命的觉悟,一旦开战,打着血旗的海盗可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吴东家看着他的家丁们,只有十个人。其他的两条船是另外两个东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能打的也就十来人而已。
“东家尽管拿主意,兄弟们没有孬种!”家丁头目大声的表态。这话说的虽然让人感动,可是也透出一股子悲壮,让人觉得心中没底。
吴老板一咬牙,吩咐道:“别理他们,继续朝前走。赶在他们追上来之前靠近海岸,在朝鲜近海,他们就不敢动手了。”
这可是他们一年多来头一次出海营生呀,怎么甘心把这些财货都拱手让给海盗呢?还是要搏一把,没准儿是有惊无险呢。
其他的两条船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不到最后的时刻,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财富。
骆泫淼一直监视着登莱船队的动向,他现登莱船队没有投降的意思,而是调转一下航线,向朝鲜继续航行之后,他就立刻让船队掉头,不等相向的靠过去了,直接斜刺里拦截。
水手们操纵着船帆和船舵,让船只慢慢的画一个大弧线,来到了登莱商船的背后,而后调整好风帆,全力向他们的打劫目标追了上去。要在朝鲜近海之外解决问题,否则被朝鲜水师现,他们又是逆风,逃跑都艰难。
登莱商队在变幻航线,想要避开斜撞过来的海盗,可是他们的船上装着满满的货物,度怎么都没有海盗船快,不断变幻航线,反倒是让他们的度更慢。
“通”,“通”,突然几声火铳的声音从海盗船上传来,虽然离的还有些远,小小的铅弹完全没有杀伤力,可是这表明,海盗离他们已经不远了。
吴老板吓得蹲下来,扒着船舷,大声的喊着:“你们快些呀!再快些呀!海盗就要追上来了!”
可是他喊破嗓子也没用,海风是公平的,他们又没有额外的船桨,只能听天由命。
没过一会儿,吴老板就又听到了几声枪响,同时也听到了海匪们的喊话。
“降帆!投降!否则一个不留!”海匪们在二十几步之外大声的喊着,两支船队的距离还在不断缩小。海匪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弓弩和火铳都对准海商,其他拿冷兵器的人在船舷处跃跃欲试,只等着两船靠近,一跃而过。
吴老板的家丁们,在没有得到明确命令之前,都不敢有任何反击的举动。他们只有两只硬弩,其他都是刀枪等武器,面对上百的海匪,就算是反抗,也不过是给海匪们造成一些杀伤,还是难以摆脱覆灭的命运。
吴老板偷偷露出头,看看不到十步外上百凶神恶煞的海匪,终于不情愿的吩咐:“照他们说的,投降吧。”
很快,吴老板的船就降下了帆,而家丁们也放下了他们的武器。其他两条船,也很快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毕竟他们实力不济,就算拼了性命,也不会有作用。相反,早些投降,还能保住性命。
三艘没有动力的商船慢慢的停了下来,海寇船在周围游弋、监视。在派人接收了商船之后,骆泫淼登上了其中一条商船。
他很满意船上的人识时务,没有给他制造什么麻烦。他对船上的人和蔼的说道:“你们不用怕,我们只求财,不害命。等回航之后,自然会放了你们。”
此时手下呈上了货物清单,他看了两眼,所带的货物与他的基本相同,只是数量上多了不少。于是他吩咐:“一会儿调转航向,到南边去售卖,在平壤卖不上价了。记得避开汉城水域,免得被忘恩负义的高丽人盯上,把咱们送到辽东去。”
现在朝鲜不是大明的藩属了,而是清国的兄弟。其他地区还能允许与明国的私贸,都附近却是不能不顾及大清的态度。
“明白!”手下们兴奋的答应着。这一趟下来,能多赚一倍多呢,自然人人高兴。
第694章 大目标()
此时的骆泫淼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郑芝龙。
要是他像郑芝龙一样,向这些海商们收保护费,那岂不是更好?虽然到朝鲜的海商不算多,可是现在朝鲜是清国的盟邦,没有了陆上的交易通道,海商贸易就会放大很多,也是一个不错的财路。
郑芝龙一艘船一年要收三千两银子,他收的少一些,一千两,要是能有三五百条船来朝鲜贸易,那每年就是三五十万两的收入呀。那样的话,每年的收入可是要比现在多的多,坐在家里就能收钱了。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集结他所有的手下,在通向朝鲜的航道上游弋,不断的打劫过往的商船,直到所有的商船都认输,都不得不向他缴纳保护费。
当然,这中间肯定少不了一次次的血战,与海商们作战,甚至是与北方的水师交战,这是不可避免的。就是郑芝龙,当年也是在南洋和日本航线上与各路商队、海盗还有官军血战连连,踩着一堆堆的尸骨,才让他的队伍不断壮大,才最终将南洋和东洋变成自家的池塘,从此富可敌国。
这时候船员们已经在他手下的监督下开始升帆了,船员们喊着号子拉绳。
骆泫淼突然对吴老板问“老吴,听说北边的兵厉害,你说说看,他们的水师是个什么实力?”
吴老板偷偷看一眼这位面向还挺和善的海匪头子,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照实说,”骆泫淼依然和蔼的说着“这船上有这么多人呢,还有其他两条船上的人,谁在说瞎话,一听就知道。”
虽然骆泫淼看着和蔼,可是吴老板却是已经哆嗦开了。他听出了这海匪头子的意思,说假话,是很容易被辨别出来的,至于后果嘛,是喂鱼还是杀头,那就随人家开心了。
吴老板结结巴巴的回道“新朝的军兵确实厉害,就连凶残的清兵都不是对手。不过,水师就不行了,只有三四条二三百料的福船,还都是老旧船只,不经用了。其他的都是鹰船,连环船,两头船这些小船。这一年多,一直都在海港里,没怎么出去过。”
骆泫淼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从吴老板的表现来看,知道说的应该是实话。既然北方的水师没什么实力,那通向他成为北方海域霸主的伟业就又少了一个阻力。
他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实力。加上抢来的这三条商船,他就有了八条大船。再加上他手下的四百多条汉子,还有四个岛上的近三千岛民,实力也不算小了。随着将来抢来的船只越多,再招募一些肯拼命的好汉,他觉得自己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他轻轻拍拍吴老板的肩膀,邀请道“好了,老吴,去我的船上坐坐,这一路上,咱们好好聊聊。”
“好,好,骆当家先请。”
山海关外,宁远城外。
已经进入九月,中原还只是穿上夹衣,可是关外的人们已经换上了棉衣。当然,像吴三桂,唐通,高第这些富贵官员,自然是不会穿笨重的棉衣,而是穿着既轻薄,又保暖,还华贵的皮裘。
不过此时,他们却不是在饮酒作乐,而是在城外观看武器的测试。
随着指挥官的命令,一架回回炮的抛杆被缓缓的拉了下来,前端的吊篮里放满了人头大小的石块儿,而铁链编制的网兜里,也放上了装满二十斤火油的陶罐。陶罐外面浸过油的麻布被点燃,在指挥官的命令中,士兵放开机括,抛杆快速弹起,火罐带着火焰,呼的一声飞向了远方。
几个呼吸之后,在远处燃起了一片大火,火焰在风中摇曳,但是火苗却不会熄灭。此后士兵们赶紧测量射程,一会儿之后回来汇报距离两百五十步。
“哈哈,两百五十步,比李岩的抛石机要远呀。”唐通兴奋的说着。
吴三桂和高第却没有怎么高兴。高第淡淡的说道“也不知能不能派上用场,李岩都快要把蒙古收服了,清国怕是要危险了。”
“还没见分晓呢。”吴三桂冷峻的说道“昨天清国来了指令,要咱们出兵一万,去对付进入草原的李岩骑兵。奈曼,翁牛特,敖汉,科尔沁等部已经做好了准备,清国自己出兵八万。”
唐通马上问“胜算有多少?”
吴三桂摇头,回道“不知道。据说这次李岩派出的是两万骑兵,李岩的骑兵,两万,杀伤力不小呀。”
“那咱们还派不派兵?”高第犹豫的问。
吴三桂看看两人,低声的问“你们的意见呢?”
唐通眼睛一转,笑着说道“我看咱们还是看看风色再说。”之后对高第问“高兄,山海关有什么异动吗?”
“还是老样子,相安无事。”高第老实的回道。
唐通摇摇头,指点道“这种时候,怎么可能相安无事呢?李岩在增兵,随时会出关东进。”
“嗯,合情合理。李岩不会只派骑兵去草原,对咱们关外,也要大力牵制才对。”吴三桂也是点头赞同。
高第马上就明白了两人的意思,也是嘿嘿一笑,说道“那就这么着吧,咱们两不相帮。”之后却是收敛了笑容,担忧的说道“不过,若是李岩胜了,咱们要怎么自处呀?这一年多,李岩对咱们可是不怎么理睬,似乎对并不怎么期望咱们投效呀。”
唐通此时也给勾起了火气,抱怨着“仅这辽西走廊弹丸之地,要养活十万人口,五万大军,真他娘的不容易呀。”
他们为了多打粮食,把各个城池与墩堡之前的空地都用上了,几乎全部都种上了粮食,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