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云起 >

第34部分

明末风云起-第34部分

小说: 明末风云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献忠点点头,道:“你们都不错,都历练出来。曹操那里,有回信儿了没有。”

    张文秀回道:“我正要跟您说呢。曹操说了,只要您举起反旗,就去房县和他汇合去。之后再联络上白贵,黑云祥他们一块儿造反。”

    “老泼皮!”张献忠大声的笑骂道:“就是个小人!把所有人都想的和他一样满肚子心眼儿,还怕咱老张坑了他!”

    “他一直都这样。”张文秀也是笑着说道。

    张献忠吩咐道:“派人去,跟他说,要是咱老张去了房县,他还没有准备好的话,咱老张可是要把他一块儿剿了!”

    张文秀笑道:“他一直都准备着呢,兵一直把在手里,也和咱们一样不接受改编。那李自成那里,是不是也通知一下。”

    张献忠踌躇一下,摸着大胡子道:“时间还没有定下来,端午吧,等端午再派人去,不会让人怀疑。他那千把号人,也不知道能不能起些作用。”

    “有总比没有好,那孩儿这就去安排。”张文秀说道。

    “嗯,去吧。”张献忠点点头。但是很快又叫住了张文秀,吩咐道:“派人盯住咱们那个举人县令(阮之钿),还敢用全家的性命担保我不死?他一个七品小官儿,配吗?!而且他的家眷还都在桐城老家呢,这不是玩儿咱老张呢吗?别让他跑了!老子倒是要看看,老子再举反旗之后,他还有没有现在的胆色!”

    张文秀笑呵呵的说道:“早就盯上了!弟兄们早就像把这个老杀才收拾了。抢几个银钱都敢管,那家伙真是要给提拔他当知县的皇帝老儿卖命到底了。”

    “那老子到时候就成全了他的千秋忠义!”张献忠戏谑的说着。

    陕西,商洛山中。

    李自成却是遇上了麻烦。本来去年冬天的大战,就让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好不容易能在山里立住脚,四处派人去收拢被打撒了的队伍,才得了这千把号人。这些手下中带伤的不少,天寒地冻的也没有草药,只能包一包硬往过扛,所以后来没挺过去的也有不少,

    等到了春夏之间,山中湿气重,蚊虫滋生,再加上当初掩埋尸体的时候埋的不够深,所以他的大营里瘟疫开始蔓延。

    先是有人发烧,高烧不退。而后有的人会在脖子上生出一个肿块儿,有的还开始咳血痰。之后营地里发病的就远越来越多了。基本上凡是开始咳血痰的,两三天之后就会死去。

    此时营地的大夫才知道可能是瘟疫。但是这些大夫都是随着部队南征北战掠来的,经过这么些年的锻炼,治疗刀箭造成的外伤还算在行,可是遇到这种连名医都辣手的时疫,他们也只能给发病的人喝几剂安慰剂了。所谓的安慰剂,也就是治疗风寒,咳嗽这些病症的药剂,对于这种瘟疫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虽然大夫们没有办法,但是基本的隔离还是知道的。于是营地开始施行隔离操作,凡是犯病的,都集中起来,不准出入。而没有犯病的,也不让进去探视,以此来阻止瘟疫的继续扩散。

    李自成刚从隔离营里出来,就碰见了高桂英。高桂英是刚刚找回来的,一路上带着几个幸存的家眷还有孩儿兵,从小路,山路绕过来的。还有他的女儿翠微也没事,这是让李自成很高兴的事情。

    “你来做什么?!回去!”李自成不高兴的呵斥道。

    高桂英向里面看了看,说道:“我想去看看一功,他,他没有长出肿块儿吧?”

    “他没事,也没前几天那么烫了,他和宗敏他们都住的是单间,你就放心吧。”李自成安慰道。

    高桂英知道弟弟没事,先是高兴的笑了一下,之后突然又伤感的说道:“你看,我一回来,营里就出瘟疫,是不是我给带来的灾祸呀?”

    李自成一皱眉,愤怒的问道:“谁和你说这些的?!是谁?!看来我要杀几个惑乱军心的家伙,来把军法立起来了!”

    “没有谁,是我自己想的。”高桂英赶紧解释着。

    李自成安慰道:“不要多想,你快回去吧。以后不要往这里跑,还有翠微呢,多为孩子想想。”

    “嗯,你也多注意。”高桂英劝了一句李自成,无奈的离开了。

    李自成似乎对瘟疫有免疫力,他这些天一直往隔离营里跑着,可是他却是一点儿事也没有。就是刘宗敏那种体魄强健的人也染上了瘟疫,可是他却是没有染上。

    不过他此时不仅为瘟疫担心,还担心没有办法配合张献忠的起事。现在正是需要众人团结一心的时候,要是失去了信义,以后的路可是不好走了呀!

第69章 落花有情() 
转眼到了端午,但是对于七里寨来说,几乎还和平时一样。没有粽子,没有雄黄酒,也没有艾叶。只有中午的一顿肉汤,算是把节日给过了。

    也许县城里会有这些东西,但是距离县城七里之外的一个堡寨来说,这些都太奢侈了。之所以弄肉汤,是因为这样做,用更少的肉,就能让更多的人沾上一点而荤腥味儿。

    午饭刚过,秋娘还有抱着孩子的张大嫂就一块儿来到了李岩的住处。

    “你们,有事儿?”李岩放下笔,疑惑的问道。他正在整理关于将来军队发展的思路,他觉得还是记下来比较好,以免以后忘记了。

    秋娘腼腆的一笑,有些忸怩。不过在被张大嫂推了一下之后,她还是把藏在背后的一把艾草拿了出来,说:“公子,这是给你的。”

    李岩早就闻到一股艾草味道了,不过他以为是秋娘或是张大嫂带着的香囊,没想到却是一把艾草。

    “这个,哪里弄的?”李岩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于是随意的问一句。

    秋娘立刻拿着艾草向门口走,边走边说:“公子,我给你挂上吧,驱邪避灾,这个最管用了。”

    “这是秋娘起了大早,去两里地之外弄回来的。没有逃荒的人家,还有城里的人,都是在那里弄艾草。好不容易才抢到这么一点儿,就都给公子您送来了。”张大嫂替秋娘解释着。

    秋娘此时已经挂好了艾草,又回到了李岩的面前。她甜甜的笑着,没有说话。其实她是想做一个香包的,但是觉得这样太大胆了,于是才直接把艾草送了过来。她也打听过了,李岩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么她这样的身份,也就不算太尴尬了,毕竟她也没有想要做正牌娘子的想法。

    李岩没有领情,皱眉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又乱跑!没什么比自己的命更金贵的!”

    “这也是秋娘对公子的一片心意呀!公子怎么能~”张大嫂急忙替秋娘抱不平,但是却被秋娘拉了几下,给制止住了。

    秋娘笑的越甜了,还大胆的看着李岩,之后盈盈一拜,道:“秋娘记下了,谢公子关心。”

    此时张大嫂也觉出了李岩的好意,于是笑着说道:“还是公子心善,比俺这粗婆子强得多了。”

    李岩被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笑道:“好了,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还是把艾草拿回去挂在你们家里吧。”

    秋娘立刻岔开话题,道:“噢,对了。公子,张大嫂找您有事的。”

    李岩看向张大嫂,问道:“是什么事呢?”

    张大嫂有些紧张的说道:“想请公子给我这女儿取个名儿。”

    李岩看了看张大嫂抱着的孩子,问道:“姓什么?何时生的?”

    秋娘立刻说道:“不用起大名,就取一个小名儿就行了。等大些了,再请公子给她取大名儿。”

    张大嫂也反应了过来,赶紧说道:“对对对,是小名儿,就是取个小名儿。”

    人们认为小孩魂魄不全,要是过早的取了大名,极容易被小鬼把魂儿勾去,容易夭折。所以大名取的都比较晚。

    李岩不解的问道:“那你们平常叫她什么?”

    “有的叫丫头,有的喊妮子,还有的叫她妞妞,太多了,所以才想请公子给定一个。”秋娘解释道。

    李岩瞬间就放松了,把准备好的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来取名字的准备给放弃掉。他先看一眼那孩子,应该不到一岁的样子。本来是闭着眼睛睡觉的,但是他刚凑过去,小孩就醒了,还冲他呵呵的笑了两声,但是之后却又还是大哭起来,哭声还挺响亮的。

    “看来孩子和公子真的是有缘啊,第一次见就给公子笑了。”张大嫂丝毫没有被孩子的哭声影响,笑着说道。

    李岩真的是有些被吵到了,于是微微皱眉,但还是微笑着说道:“那就叫丽娘吧。”

    “谢谢公子了,等丽娘大些了,再劳烦公子给她取个大名儿。”张大嫂笑呵呵的感谢着。

    秋娘看出了李岩的情绪变化,赶紧拉一下张大嫂,一颔首道:“谢谢公子,我们就不打扰公子了。”

    “噢,对。公子您忙,我们走了。”张大嫂也是赶紧说着,终于抱着哭闹的孩子走了。

    等秋娘她们刚出去了一会儿,李牟就进来了。他也不客气,直接坐在方桌的对面,调侃的说道:“四哥,那个小娘子还不错。人家都在打听你的情况了,我也没替你瞒着,你也不用矫情了。”

    李岩头也不抬,淡淡的说道:“操心好你自己的事情吧。”

    “当我没说,”李牟笑道:“这样的四哥看不上,其实这我也知道。就是下面那帮小子看着眼馋,可是又不敢动作,嘿嘿。”

    李岩抬头,严肃的说道:“我还是那句话,要是和人家好好过日子,那我赞成。可是要是把人家当娼妓,那可就不行了。她们都是可怜人,做人要有仁爱之心。”

    李牟摆摆手,道:“知道了,四哥。有时候我觉得你比二哥还古板。这世道,人前仁义道德,人后男盗女娼。不乱不治,等人们都厌烦了,也就又见太平盛世了。”

    李岩没有再继续闲话,而是把他的思路拿给李牟看,问道:“你看,火器营的编制怎么样?”

    李牟看完了之后,才说道:“四哥,那个火铳容易炸膛。还有火药,也容易受潮。一旦潮了,那就什么用都没有了。咱们现在用的弓弩就很好,三十步能透重甲,不论进攻还是防御,都是很好的选择。”

    “质量问题能够解决。”李岩说道,之后又问:“那么大炮呢?这可是个大杀器,用好了,那可是能横行天下的。”

    李牟提醒道:“大炮是不错,可是太重了,只能放在城墙上用。轻炮威力弱,开炮时间长,还不如弓弩好用呢。”他看着李岩,继续说道:“而且,没有火药什么都干不成。可是硫磺检查的很严,不容易弄到手。而且提纯,混合这些都要专人来做,可是这些人不是在京师就是在边镇,我们弄到这些人的机会,比东虏得到的机会还小。”

    李岩点点头,认可了李牟的话。但是还是说道:“这些慢慢解决,火器是未来发展之趋势。射程远,威力大,对士兵的要求低,这才是火器的好处。”

第70章 再举反旗() 
刚过完端午,五月初九日,张献忠突然发难,轻松的攻下了谷城县城,再次举起了反旗。

    谷城县知县阮之钿服毒自杀。

    “那老家伙呢?”张献忠进了县衙,问道。

    张文秀回道:“死了,咱们进来之前就服毒了。”

    “便宜他了!”张献忠冷哼一声,说道。他进了内宅,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连个小妾都没有,只有一个伺候的老家人。

    “大帅!”,一个士兵跑出来,汇报道:“在书房的墙上有字!”

    张献忠听了之后,来到了书房,上面写着“张献忠必定再反!”还有一首绝命诗:“读尽圣贤书籍,成此浩然心性。勉哉杀身成仁,无负孝廉方正。”后面的落款是“谷城小臣阮之钿拜阙恭辞”。字还写的挺大,不过墨迹早已干了,不是刚写下的。

    张献忠冷笑一声,道:“嘿嘿!还挺有意思,想给他的皇帝老儿留个好映像呢。”

    张文秀道:“铲了吧?”

    张献忠摆摆手,随意的说道:“不用急,等咱们走的时候一把火就全烧了。你们要把县库都控制好,不要被烧了。”

    “已经让人去了,父帅放心。”张文秀自信的回报。

    张献忠则是继续看着墙上阮之钿的绝命诗。等了好一会儿,他才哈哈一笑,说道:“咱们也这么办!”

    张文秀一头雾水,不解的问道:“办什么?”

    张献忠吩咐道:“你去我的府邸,去找八夫人,让她把我写的账目给拿出来。还有,去把监军张大经找来,我要让他来个投名状,哈哈哈!”

    张文秀虽然不知道张献忠是要做什么,但还是立刻去执行了命令。等他带着账册还有张大经又来到县衙的时候,张献忠正在指挥着部下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