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起-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骨寰墓材苌涞墓矗恍┓阑ご胧┳苁且茸龊玫摹�
炮兵们虽然嫌这些刀盾兵累赘,可是人家也是在保护他们,所以也只能将就一下。一会儿功夫,炮兵就做好了准备。城门楼那么大的目标,没有打不中的,所以两门火炮很快就开始发炮。
多尔衮此时正在训斥各旗的骑兵将领。他得到报告,满达海只带了六百骑兵出击,就知道这次袭扰又没有什么效果了。
“你们居然不尊号令,是不是想尝尝大清的国法和军法?!”多尔衮冷冰冰的质问。
骑兵将领们都跪着着不说话。他们的旗主贝勒不让他们出兵,他们也只能听令。而且这次损失如此惨重,回去之后多尔衮肯定逃不过责罚。他们有上面的旗主保着,应该不会有大罪责。
“摄政王,快走!”苏克萨哈跑过来,着急的喊着。
“慌什么?!天还塌不下来!”多尔衮厉声呵斥。他这里正要准备给这些胆小懦弱的将领们一个惩罚呢,怎么能容忍自己的部下也如此张皇失措。
第565章 北撤()
“他们要开炮了,要打城门楼了。”苏克萨哈立刻大声的喊着。说完就上前拽起多尔衮,向楼梯方向跑。
此时其他的将领们也都站了起来,跟着向楼梯跑去。虽然这城门楼挺大,可都是木质结构,要是被炮弹打中支柱,一下就倒塌了。
众人还没有跑到楼梯口呢,就听见咔嚓咔嚓几声响,脚下也传来了一丝震动。
一颗炮弹打进了城门楼的第一层中,可惜没有打中柱子,倒是把一楼的门窗等物打碎了不少。
多尔衮等人迟疑一下,还是立刻下楼,不敢多做停留。他们对李岩的炮兵都有了恐惧之心,猜想下一颗炮弹也许就打中支撑柱了。
果然,他们刚下了楼,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城门楼都震动了起来,房梁上的尘土扑簌簌的往下落。
“摄政王快走,这里危险。”众人都是惊慌的催促着,簇拥着多尔衮向外走。
紧接着又是咚和喀拉拉的声音,一枚实心弹击中了立柱的边缘,弹到了别的方向,又是把门窗桌椅等物什打碎了不少。
众人簇拥着多尔衮出了城门楼,直接下了城墙。而李岩这里虽然从望远镜这里看到了出来的这一群人,也知道这其中肯定有多尔衮,可是他却来不及通知手下的炮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还有一大群亲随下了城墙。
炮兵还在继续开炮,继续轰击城门楼。倒不能怪这些炮兵没有主动性,就算他们看到这群人了,他们也没有时间去调整火炮。
李岩立刻吩咐道:“通知炮兵,不用再打城门楼了。让他们配合步兵,把掩体后面的清军消灭掉,尽快占领北城墙。”
多尔衮下了城墙之后,就被众人簇拥着向城外而去。
“站住!放开本王!”多尔衮挣扎着,不满的命令着。
可是那些将领们没人听他的,只是一味的说着“城内危险,请摄政王自爱。”
多尔衮大声的呵斥:“都回去!把你们的人都派去袭扰李岩!步兵上城,李岩已经打不动了,城内城外一起反击,李岩必败无疑!”
一个将领头也不回的说道:“城内已经没多少兵了,只剩下城门附近还有些汉军把守。李岩的部队已经打到鼓楼了,城内早已经血流成河。摄政王还是在城外主持大局吧。”
多尔衮有些发蒙,城内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人了?城内可是有近万人马的,难道这么点儿时间就都被李岩斩尽杀绝了?
等他来到城外的最北面的沟壕外边,才终于看到,满蒙汉八旗的贝勒章京们可几乎全都在这里,人马也集结的差不多了。
“请摄政王下令北撤。”众人一同向多尔衮躬身抱拳,齐声请求。
多尔衮脸色发白,他皱眉道:“战事才刚开始,你们就都胆怯了?你们的勇力到哪里去了?你们身上的爵位官职,可都是一个个军功换来的!是一颗颗敌人的脑袋堆成的!”
博洛抱拳道:“摄政王,咱们的火炮遗失殆尽,实在吃亏不小呀。咱们先班师回朝,请了红衣大炮再来和李岩决战不迟。”
“请摄政王下令!”众人又是齐声说着。
多尔衮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没人愿意再与李岩作战了,至少是不愿意此时再同李岩打下去了。士气尽丧的一支部队,即便是山海关外有他们的两万大军接应,也没有能力攻下山海关。
他终于无奈的答应:“好,全军北撤。通知北京的部队过来汇合,通知其他地方的部队,各自从长城隘口返回。派人给武英郡王和豫郡王送信,让他们不要和李岩交战,带领部队尽快从北面出长城。一定要通知到他们,不要走山海关,要从北边直接出塞。”
等他的亲随分出人手去传令之后。多尔衮又下令:“各旗抽出五百骑兵断后,两黄旗减半。”
不过对于他的这个命令,众人没有一个领命的,都是站在原地不动。祁充格小心的进言:“请摄政王三思,还是从汉军中选些部伍留下断后吧。”
多尔衮见众人都是想本部保存实力,此时他也只能同样选择保存实力。这次回去,肯定是要进行一场权利争夺的。他自己是必定要受到惩罚了,所以他得给两白旗留下足够的实力,以便东山再起。
他很快决定:“让王世选率领两红旗汉军为后军,掩护各部向北撤离。”
虽然王世选是两红旗的旗色,也是尊两红旗的旗主为主,可这不过是名义上的主仆关系而已,汉军还是受皇帝直接管辖。所以满达海等两红旗的贵族,也没有觉得多尔衮是在消耗他们两红旗的实力。反而觉得王世选征战多年,战功卓著,麾下也有勇将强兵,他们的后背就没有多少危险了。
王世选虽然不想,可是也不敢抗命,只好抱拳领命。他不过是汉人降将而已,虽然投降的早些,也一样是汉人。
众王公这次总算是都躬身领命,快速的让手下去布置。只要不是消耗他们本部人马,他们此时什么都不关心。
此时即便是和大清融为一体的科尔沁部,也是一副着急后撤的样子。他们在城内还真是按照多尔衮的指令硬抗过一阵,可是面对排枪和霰弹的攻击,他们的弓箭完全不是对手。短短一刻钟,就伤亡一千多人,所以也没人愿意留下来和李岩作战了。
城头上的清军也没能坚持多久,他们一直不停的开弓放箭,胳膊早就酸痛了。等李岩的炮兵调转炮口来向他们侧面轰击的时候,弹丸,城砖的碎屑都成了他们的敌人。而且李岩的步兵也趁着他们分神的时候,在盾牌的掩护下靠近到二十步,随后炸弹就雨点般的落在了掩体后面。
轰隆隆剧烈的爆炸过后,还能动的清军都向后逃跑了。同时他们也收到了摄政王的撤退命令,也顾不上在城内的马匹和抢来的财货了,全部都直接向城外逃去。
此时李岩还不知道,正是他命令让炮兵轰击城门楼,从而让清军统一了思想,决定不再和他缠斗,而是快速的撤退。要是他没有这个命令,至少能在城内和上万的清军继续战斗,能够更多的消灭清军。不过这也让他节省了一部分弹药,为接下来同来援清军的作战争取到了有利条件。
时事即是如此,一个决定,就会造成另一种结果。不过这因果,当事人全无预见,只会成为后人评说的话题。
第566章 静观其变()
李岩得到消息,知道清军主力已经开始北撤,于是立刻通知骑兵去追击。再让冯程整理部队,随后北上接应骑兵。而其他的步兵则是快速把通州城围起来,能把清军网住多少算多少。
白世雄和冯太初汇合,带着五千骑兵向北追击。他们很快就追上了被留下来断后的汉军,这些汉军有步兵有骑兵,还有一些火铳手。不过那些骑兵不仗义,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快马加鞭的逃跑了,把步兵们抛在了后面。
白世雄没有顾及这些跑的没了阵型的步兵,直接带着骑兵冲了过去。他们一路冲击,顺手杀伤一些敌军。而后透阵而过,接着去追击前面的敌人骑兵,没有过多的理睬这些被杀散了的步兵。
王世选虽然骁勇,可那是对明军的时候。现在的对手可是李岩的骑兵,清军的满洲铁骑都不敢轻言对攻,更何况是他们这些降人呢。所以他带着骑兵只能奔逃,不过他也不敢违背主子的命令,因而他只能带着部队向西北方向逃跑,以图能够把李岩的骑兵引开。
至于他们出关的问题,他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他们这身清军的行头就足以威慑明朝的守边兵将了,他们出去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他们能逃过李岩的追击就行。
白世雄等人知道这两三千逃跑的清军不是主力,可是他们也不敢分兵,避免陷入清军的夹击中,于是他们只能全力去追击这伙偏师。能消灭一些算一些,他们的实力也确实还不能和清军的主力抗衡。
通州城中的枪炮声还在继续,李岩的部队还在清剿城内外的清军。这些清军很少投降,大多数都是力战而亡。不过他们的力战,也没有给李岩的部队造成多少伤亡,毕竟火枪的威力要大的多,而且李岩在城内主攻的士兵们防御措施又很好,所以战斗还算轻松。
李牟来到城门楼上,高兴的说道:“清军也不过如此嘛,才几天就被咱们打跑了。”
“不要轻敌,”李岩提醒道:“他们还有可能再杀回来。还有南边的数万清军呢,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李牟收起了笑容,问道:“接下来咱们去打北京?”
李岩摇头:“先休整一下。北京不着急,据说只有几千人。关键是清军的南下部队,把他们也解决了,北京不战可下。”
“哎呀,那得派人拦截信使,不让南边的清军知道咱们的虚实,才能给他们突然打击。”李牟突然想起来了,立刻建议。
“我已经派人南下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截住了。”
李牟佩服的说道:“到底是四哥想的周到。”
李岩吩咐道:“去查一下咱们的弹药和粮食情况,通州城内的粮食估计也没有多少了,还得从天津运过来。”
“好的,我这就去。”李牟立刻答应。
李岩又提醒:“对了,给黄得胜送信,让他开始对山东进行土地分派,征集兵员。让他们加强对山东各地的盗匪清剿,山东也基本在咱们的掌握中了。”
山海关,总兵府。
吴三桂,高第还有唐通在一起商议。昨天清军败退,今天天还没亮,他们就知道了。他们一直关注着通州的这次大战,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败下阵来的会是清军。
“长伯,现在咱们该怎么办呀?”高第对吴三桂问道。
吴三桂摸摸鼻子,淡淡的说道:“静观其变。”
“清军都败了,还怎么静观其变?”唐通问道:“李岩这么厉害,要是掉头过来,咱们还能硬抗不成?”
吴三桂解释道:“还有南下去追击大顺新皇的几万人马呢,清军还没有败。”
高第突然说道:“若是咱们和清军合作呢?李岩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唐通感兴趣的问道:“郑亲王开出了什么价码?”
“封王。”高第回道:“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一样。只要咱们投顺大清,自领部曲,裂土为王。”
他们虽然收到了李岩要他们死守山海关的话,可是一个什么安民平乱大元帅的话,他们也不过是听听而已。大明亡了,大顺跑了,大清和李岩打的难解难分,所以他们同时也在和清廷接触,随时准备向获胜的一方靠拢。
唐通听了嘿嘿一笑,说道:“真的?可以封王?那很好呀。要不,就和大清合作?”
“做梦!”吴三桂冷冷的说了一声。
“长伯,”高第皱眉:“有话直说嘛。”
吴三桂冷笑道:“清国自己的亲王都不能封分建国,更不用说咱们这些人了。就算是真的让咱们做藩王,咱们还有命去在享受吗?跟清国合作,咱们必定是要打头阵的。清国的精兵都不是对手,凭你我这些兵将,就能轻松取胜了?没了手里的军伍,别说藩王了,就是一个参将、副将也不一定给咱们。”
唐通不信的说道:“没那么邪乎吧?李岩就算厉害,和清军打了这么一仗,必定也是伤亡不小。咱们引清军进关,合兵十多万,我就不信还拿不下他来。”
“你也是和清军交战过的,可曾见过清军溃逃?”吴三桂严肃的说道:“就算是当初洪督师集结大兵并进,清军也不过是后撤几阵而已。可是现在却被李岩打的溃退,李岩岂是那么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