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云起 >

第275部分

明末风云起-第275部分

小说: 明末风云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赐虼缶膊恢篮煤迷擞靡幌隆�

    他是不知道,流贼最不缺的就是人,自然会拿人命往上堆。可是清军,尤其是满人,就那么几十万,当然不会浪费宝贵的兵丁。

    不过不管什么原因,李岩知道,他绝对不能被清军围住。但是他又不能后撤,否则过河的时候清军一定会来攻击,那他的部队就危险了。所以他只能进攻,把清军击溃。

    于是他立刻下令:“擂鼓,部队前进!距敌六百步为限,各火炮准备好,第一时间摧毁敌人的大炮。”

第551章 进击() 
“咚”,“咚”的鼓声开始响起,装在车上的十面大鼓被鼓手整齐的敲起来,十里之外的通州城都能听的到。李岩的三个军阵踏着鼓点,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军阵丝毫不乱。炮手们拖拽着火炮跟进,炮膛里已经装好了发射药包,只要根据需要装上霰弹或是实心弹,就能随时给清军造成杀伤。

    在通州城头上的吴三桂,此时也眺望着南边的这场战斗。不过离的太远,也不大能看的清楚,但是大概能看出来,李岩似乎没有吃亏。

    “大帅,这李岩果然来了。”胡太乙笑着说道:“咱们也应该择机突围了。”

    吴三桂犹豫了一会儿,问道:“你说咱们是向南突围好呢,还是向东突围好?”

    胡太乙毫不犹豫的说道:“向东。”

    吴三桂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胡太乙。

    “大帅,”胡太乙解释道:“清军势大,李岩也是暂时不吃亏而已。咱们就算是和李岩南北夹击,击败了清军,又能有多大作用?等清军卷土重来的时候,咱们可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现在咱们和清廷还有回旋的余地?”吴三桂面无表情的问道。

    胡太乙笑着说道:“怎么没有?摄政王给您写的劝降书信就是明证。之前咱们在关外和清兵作战,那是为国尽忠,是各为其主,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可是现在,大明已经完了,大顺皇帝跑了,李岩算什么呀?咱们现在是为自己而战,所以更要左右逢源,以免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吴三桂不由自主的点头。他这些天也是一直在想将来的行止,可是越想越拿不定主意。他听说李自成逃跑的时候,差一点儿就投降了清廷。不过也只是差一点儿,他知道,李自成有百万大军,应该是不会放弃京师的,所以他才要等一等。

    “回了山海关又能怎样?还是处于清廷的内外夹击之下。”吴三桂淡淡的说道。

    胡太乙拱手,道:“大帅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李岩的实力很强,战力尤在咱们关宁军之上。而且听说他还占了山东,应该也不会很容易就被击败的。这里有李岩拖着,清兵也分不出多少兵力去攻山海关。咱们只要占据永平府,募练乡勇,内外防备,静待天下大势清明即可。若是乱世持续,那么咱们有这一府之地,也能有进取的本钱。”

    吴三桂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嗯,有道理。天下群雄并起,这偌大的天下,也不一定没有咱们的份儿。”

    “大帅英明。”胡太乙恭维一句。

    吴三桂吩咐道:“通知部队,做好准备。咱们可只能有一次机会,冲不出去就只能投降了。告诉将士们,咱们杀了清军那么些人,要是投降了,被秋后算账,那是一定的。让大家都提起精神来,这可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

    “属下遵命。”

    而对于清兵来说,李岩的主动进击,让他们很是意外。自从当年松锦大战之后,他们就再没有见到主动进攻的明军了。可是他们也都犹豫不决,还按照刚才的计划分兵?还是立刻发动攻击?

    可是李岩的这三个军阵保持的很好,在行进中丝毫不乱。尤其是那些火炮,也能紧紧的跟随着阵列前进,这让他们分外担心。他们只能正面冲击,攻击其他的方向都会受到两面夹击。可是李岩刚才的展现的火力,又让他们不敢妄动。

    多尔衮等人商量了一通,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办法来。要是在平常,多尔衮直接下令就行了。可是现在刚闹出一个借机消耗两黄旗的戏码,多尔衮下令也不好使了。虽然他们带着六七万的奴仆,可是骑兵尚且冲不过去,何况是那些奴仆呢?再说了,那些奴仆和骡马,布匹田产房屋一样,是各家的财产,谁愿意让自己的财产消耗在几乎不可能取胜的战斗中呢?

    “还按刚才说的分兵!”多尔衮终于决定:“把李岩的人马围住再说。”

    可是各部还没有分兵呢,李岩倒是先停下了。炮兵们立刻用短铁锹把阵地削平,然后开始瞄准清军的火炮。就是那五门四寸半的大炮,也被推到军阵的两角。趁着清军的火炮还在原地,他们必须以最大的火力来发射,才能削弱清军的火炮部队。

    清军的火药,七成以上都是晋商们给卖过去的,所以还是明军的火药配比。李岩根据清军的火炮大也能判断出清军的火炮是能打到两里远的。不过他的火炮想要准确发射,也必须要在两里以内,所以他不得不让部队前进到距离清军六百步的距离。为了让后面的两个军阵中的火炮也能发挥作用,李岩所在的军阵距离清军更是只有四百步的距离。

    为了防止清军的火炮袭击,他下令,让士兵们就地挖土装袋,构筑掩体。但是这毕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只能让部队硬抗了。

    李岩这边是早有准备,所以先行开炮。“轰”,“轰”的炮声又响了起来。不过这次倒是没有多么密集了,都是火炮在各自射击,调整角度之后再继续发射,三门炮对付一个目标。

    当一枚炮弹从清军炮兵的附近掠过的时候,清军的炮兵还没有什么反应,都在紧张的装弹药,准备发射。敌人的军阵,也处在他们火炮的射程之内。他们的目标是敌人的阵列,再强悍的部队,被炮弹轰击几次之后也会崩溃的。

    “轰”,“轰”的炮声越发密集起来。炮弹在双方的阵列中乱撞,每一枚实心弹都能造成十数人的伤亡。李岩这边某一个地点的士兵一旦被打倒,士兵们就会优先在这个地方垒起掩体,他们知道火炮调转角度需要时间。而且他们垒的掩体很厚实,每层都有四个沙袋,基本能消耗掉炮弹的大部分能量。即便是沙袋被打塌,他们也能迅速再垒起来。

    而清军在炮兵后面列阵的部队,则是损失惨重,炮弹总是在他们周边飞行。在几次伤亡之后,那里的士兵被调离,免得出现更大伤亡。

    虽然清军也见过李自成的部队垒掩体,可是那种一两层的单薄掩体根本挡不住他们的炮弹,所以清军从上到下都没有想过要利用这种没用的东西。现在看到李岩的部队在用,才知道这个东西的好处。

    不过他们知道的有些迟了,现在他们也找不出那么多的袋子来。而且似乎李岩的部队也不是以打击他们这些兵丁为目的,而是在找乌真超哈营的麻烦。

第552章 炮战() 
清军的火炮发射速度也很快,他们毕竟是被洋人直接教授过的。不过他们还没有用提前装好的发射药包,而是依然用药匙往里舀火药。只是药匙是定量的,一勺就是一斤,所以是按几勺来算计装药量的。因此他们的发射速度还是比不上李岩炮兵的速度。

    不过清军的准确度还不错,前期几炮,几乎每次都能打在李岩的阵列中,给李岩的士兵造成不小的伤亡。不过在一会儿之后,清军的火炮就没有多少威力了,因为李岩的士兵们在炮弹的方向上垒起了掩体。而清军的火炮因为受到李岩火炮的干扰,又是四轮炮架,所以很难调转角度。

    李岩的炮兵倒是越打越准。清军的火炮本来就不是以他们为目标的,所以他们的受到的干扰要少的多。每一次开炮之后,进过微调,炮弹就越靠近清军的炮车。

    而且四寸半的炮兵组手中拿着李岩让亲兵给他们送过去的望远镜,能更精确的调整火炮角度。所以很快,清军中的火炮就有被击中的。

    “喀拉”一声响,清军中的一门火炮炮车被打中,整个炮车都被打成了碎屑。在周围的几个炮兵捂着脸惨叫着倒下去,其他的炮兵则是连滚带爬的跑开了。他们都知道,只要有一枚炮弹打过来,那么下一枚也就快了。要是还待在这里,只要被炮弹捎带上一下,那不死也得重伤,谁敢呆在原地?

    不过他们猜错了,李岩的目的就是摧毁他们的火炮而已,对于他们这些炮手,并没有多大兴趣。这门建功的四寸半火炮,立刻就转向,向另一门敌人的火炮发射炮弹。

    石廷柱和马光远两人先后急匆匆的来到凉水河北岸多尔衮的营帐中。多尔衮在李岩的火炮开炮之后就退过了凉水河,因为他们看到李岩的火炮射程不比他们的神威大将军炮短,作为大军的主帅,大清的摄政王,留在前方危险了。

    “摄政王,”石廷柱半跪于地,汇报道:“李岩似乎是专门在对付咱们的火炮啊,前方已经有九门各式大炮被击毁了。”

    马光远也是汇报道:“是啊,摄政王。我那里也是有十二门火炮被击毁。”

    “大炮还能不能用?”多尔衮皱眉问道。

    石廷柱首先回道:“两门炮耳被打断,一门炮管被击中,已经开裂不能使用。其他六门都是炮车被毁,大炮尚且能用。”

    “奴才那里有四门大炮损毁不能使用,其他八门依然完好。”马光远接着汇报。

    多尔衮松了一口。火炮可是重器,尤其是在攻城的时候,作用尤其重要,损失一门都可惜。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损失还不算重,大部分只是炮车被毁而已。

    “把备用炮车推上去,装好继续发射。”多尔衮平静的吩咐着。他虽然得到报告,说李岩在建营垒,火炮的效果并不怎么显著。可是他还是觉得,他的百余门各式大炮,一定能给李岩造成重大杀伤。即便李岩的部队不奔溃,那也能消耗李岩的弹药,一支孤军,能带多少弹药?

    石廷柱解释道:“禀摄政王,只有寥寥几辆备用炮车,不够用呀。而且大炮重达数千斤,战场上弹丸横飞,实在是不易后运。”

    “蠢货!怎么不多带些炮车出来?!你们在先帝时就因为惫懒被处罚过,如今又犯如此大错!”多尔衮生气的指着两人骂着。不过现在也不是处罚的时候,只好呵斥道:“速去安抚队伍,继续轰击李岩军阵。等战后,你们的功过自有厘定!”

    “喳。”石廷柱和马光远两人答应一声,赶紧退出了大帐。

    他们也是觉得委屈,哪里能料到李岩的炮兵如此厉害?自从三顺王带着部队投效过来之后,明国的炮兵大都是临阵滥射而已,壮声势多过实际效用。可是李岩的炮兵却是比他们的手下还要精锐,一刻钟之内就击毁了他们近二十门火炮,炮手也损伤了五六十人,真是让他们又惊又怕呀。

    等他们回到前方,又是得到报告,他们又被摧毁了十来们火炮。而且威力最大的神威大将军炮只剩下四门没有损伤了。石廷柱亲自去找了马光远,两人一商量,决定趁着炮车还没有损毁,移动还算方便,赶紧把这四门神威大将军炮撤下来吧。要是十八门神威大将军炮全部损毁,他们两个即便是死罪可免,罪责也不会小。

    可是等他们下令之后,最终只撤下来三门。他们让士兵把这三门炮藏在辎重营中,用毡子盖上,不让其他人发现。因为他们这次带的备用炮车,都是轻便的小炮的炮车,神威大将军炮的炮车一辆都没有带。

    李岩这里虽然战果不少,三刻钟之内就把清军威胁最大的几十门重型火炮打毁了七八成,不过也付出了三百多人伤亡的代价。

    他来到军阵中靠后的伤员集中地,看着臂断腿折的伤员,看着血水染红的地面,听着凄厉的惨叫,心中也是觉得不忍。还好的是何大夫配的止血粉药效很好,医士们扎紧伤口之后,再厚厚的敷上几层止血粉,再用纱布包上,之后只能听天由命了。

    吴大夫配的止疼药剂也不错,每个伤员都被强灌上一大碗,让他们失去知觉,缓缓的昏睡。那些新被送来的伤员,惨叫也在一会儿之后就停下来了,所以伤员们并没有给他的部队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药剂还够不够用?”李岩对负责的医士长问道。

    医士长回道:“够用,大帅放心。”

    李岩点头,吩咐道:“好好给他们治,家里还有父母亲人等他们回去呢。”

    “大帅,伤员太多,能不能派些人手来帮忙?”医士长请求。

    李岩立刻说道:“我马上派二十个辎重兵过来帮忙。”

    “属下代伤员们,谢过大帅了。”医士长有些梗咽的躬身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