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支军队叫北洋-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飧鍪焙虻亩戊魅鹨丫巧灯穑撬婧蟮囊涣拇蚧魅词沟枚戊魅鹗チ艘郧暗娜僖�
作为袁世凯的心腹,以及最早跟随袁世凯的人,段祺瑞在袁世凯遇刺身亡之后便遭遇了清廷的冷遇,兵部侍郎的位子没了,练兵处也取消了,就连自己手下的这一镇的部队朝廷也直接交给了王宾,可以说段祺瑞现在已经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当中。
“可是后来急不同了,大人遇刺之后我段某人便一直在被朝廷冷遇,就连王士珍等人都得到了重用,而我段祺瑞到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统制,这朝廷当真是有所不公啊。”王宾没想到段祺瑞现在连这种对朝廷的不满都敢直接说出来了,可见现在的段祺瑞对朝廷的态度已经到了何种的地步!
“段兄,这种话在你我之间说说即可,万万不可传出去啊,不然的话段兄你的处境只怕要比现在还要危险啊!”
“佑德兄不是我段某人说的,大人对我段某人恩重如山,我段某人自然也就不能弃大人与不顾,但是现在这个大人既然已经走了,我段某人也是准备为朝廷效力了,奈何朝廷却对我段某人做出了这样事情,这样不能容人的朝廷,不为其效力也罢!”
段祺瑞正因为接受袁世凯多年的提携之恩,所以在袁世凯遇刺和被贬的时候段祺瑞是北洋诸位大佬当中,最为激动的人就连出兵攻打京师也是段祺瑞最先提出来的,这样的事情朝廷必然是知道的,等到动乱被平定下来之后面对刚开始的乱局自然是要有所升迁有所打压的。
段祺瑞便是如此,作为袁世凯的心腹又是第一个提出来武力逼迫朝廷的人,朝廷自然是对段祺瑞有所忌惮,但是由于段祺瑞手下的士卒朝廷还没办法掌握,索性将段祺瑞其他的官职给剥夺了,只剩下一个统制的位置,还要接受王宾的指挥,至于王士珍等人到最后还是选择站到了朝廷这一边,清廷自然是要有所表现的。
“段兄你的苦衷,兄弟我是知道的,但是现在的朝廷就这样,你我又能将它怎么办?”
“哼,朝廷待我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佑德兄我等不如直接反了,反正现在那个什么共和制我看也是不错的,总比清廷待在我头上好多了。”
听了这话王宾想道:合着段祺瑞也是有了反心,怪不得要到自己这里说道说道。
“段兄这种话还是少说一点为好,你我之间说说就行了,再说了现在你在兄弟我的地盘上面,兄弟我还会亏待你不成,只要段兄你慢慢的保存实力,这向朝廷讨要说法的机会还是有的。”
“没想到,现在我段某人如同一条落水狗的时候却是王兄你不嫌弃我段某人。”
“段兄说笑了,你我之间谈这个就有点伤感情了。”王宾笑道
“王兄不必客气,我段某人一是一二是二绝无二话,况且我段某人也不是什么不知道好歹的人,日后王兄有所差遣我段某人说一不二必然前来听凭差遣。”
段祺瑞的这句话一说出来,王宾就知道自己这个感情牌打对了,从今往后,段祺瑞总算是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剿匪(一)()
ps:感谢书友141021154103918(好长的数字)的两张月票支持,就先在此表示感谢了。
在段祺瑞辞别王宾的府上之后,两封电报也先后的到达了王宾的手上,电报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分别是进驻吉林省的常备军第一镇统制官马龙标和进驻黑龙江省的常备军第二镇统制官许大军所发过来的。
电报上面很清楚的写着目前两个镇已经先后到达驻地,正在执行王宾所定下来的剿匪计划,自从上次王宾在和徐大军马龙标吩咐过剿匪的方法之后,马龙标和徐大军在从王宾的府邸上一离开便返回了军营开始整顿军队。
两人回营之后先是将让所有的军官约束好手下的士卒做好拔营的准备,然后又派人补充弹药准备开赴吉林省(黑龙江省),在王宾拉拢段祺瑞的时候,徐大军和马龙标的部队终于达到了目的地,并且向王宾发出了这封电报。
现在徐大军、马龙标在到达了驻地之后第一时间也是按照王宾的命令浩浩荡荡的开始宣布自己一行人是前来剿匪的,还故意将声势弄得十分的浩大,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一行人这一次前来是剿匪的一样,在到达驻地之后剿匪的信息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对于官家要剿匪的信息,这些土匪是全然不在意的在之前这些土匪不知道面对过多少次官家的剿匪。
可是结果呢,这些官兵在进了树林之后还不是被绕的团团转,到最后这些土匪的胆子大了,甚至还敢公然的和官家的官兵进行交火,每一次的交火都是以土匪的获胜为结局了,只有那么几次是因为官军们的援军来的过快才导致的失败,可是即便如此这些土匪还是重创了这些官军,所以这两地的土匪是向来看不起官军的,因为这官军实在是太好欺负了,尤其是其中的几个巨匪身后站着的不是日本人就是俄国人,这些外部势力对于这些有价值的土匪自然是要钱给钱要枪给枪。
这样一来加之这些土匪天生的性情彪悍,之所以这些土匪性情彪悍原因也是十分的简单,俗话说的好“人逼急了为匪,狗逼急了咬人”。
自从清末开始,东北历经甲午战争、俄军入侵和日俄战争蹂躏,导致地方上枪支泛滥,土匪多如牛毛,在如此的情形之下,是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土匪?基本都是一些以欠债者,赌徒,通缉犯和破产农民居多。
这些本来就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人,性情能不彪悍?
这些土匪的祖师爷是咸丰年间闯关东的山东和河北流民当中的亡命之徒,由于清廷调东北八旗军入关围剿太平天国,因此关外兵力空虚,土匪即“胡子”趁虚而起。
在甲午战争时期,大批淮军、湘军和东北驻防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战败,也导致不少溃军在关东地区到处流窜,时间一长便“起局”、“占山”、“建绺子”,落草为寇,当地一些游手好闲的流氓无产者贪羡土匪“骑大马、喝小酒、吃大肉、抢娘们”的逍遥生活,也纷纷投奔入伙。
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东北地区“胡子”的数量大增,每股胡子少则上千,多则上万。
所以仅仅凭借当地官府手下的巡防营的战斗力,对付这些穷凶恶极的土匪简直是痴心妄想。
况且在这个年代虽然说土匪比较多,但是要想成为土匪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土匪首领害怕混进奸细,或者其他匪团到这里拐带枪马,所以都是规定规定新人入伙的时候必须要有保举人保荐。
其次还要进行面试,也就是“过堂”。
“过堂”主要是土匪首领们要看看面试者是不是有胆量。
第一种考验是,让面试者跟着寻找抢劫对象,在不发给武器的情况下,孤身打探消息,对预定犯罪现场进行踩点等等。
第二种考验就是在头上放上葫芦,土匪首领突然举枪射击葫芦,以看面试者是否吓破胆尿裤子。
面试关过了,就是正式的入职仪式了,土匪入职要“拜香”,新入职者当着大家插香并对天起誓,起誓内容大致包括:要和大伙一条心,不出卖朋友,不叛变,不走漏风声,如果违犯则千刀万剐之类,起誓完毕,还要挨个拜访土匪团伙“四梁八柱”各位领导,接受训导,这些刚当上土匪的人,起先都统统被称为崽子。
团伙平时只管崽子们吃住,不发工资,工资要到年底时才一次性发放,只是这工资并不容易拿到。
刚入伙的崽子无枪无马,每次出去打仗抢劫,只是用红布包着木头枪吓唬人。
有了真枪以后才能分赃,崽子们一旦有了真枪就要辛苦卖命,如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崽子们每天白天行军,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放哨和铡草喂马,根本没有睡觉时间,比做长工还要累。
所以土匪这个行当看起来好像入门是十分的简单,但是要做起来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自从这一次徐大军和马龙标前来剿匪的消息大张旗鼓的传了出来之后,这两个省份的老百姓从心底是希望这些官军能够将土匪剿灭的一干二净的,但是又因为以往官军的无功而返和土匪的残暴这些老百姓大部分还是对剿匪不报什么希望的,认为这些官军无非就是重演之前的情况:被土匪给打怕了,然后什么事情都不做。
长时间以来土匪在关外的种种行为都是十分的残暴,时不时的都会有一些烧杀抢掠的事情传出来,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传出屠村的事情来,只有一些村落因为有大户出钱组成护村的卫队才能够有保护村落的能力,但是大部分的村落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徐大军和马龙标在得知了这样的情况之后,便立马开始着手剿匪按照王宾的计划徐大军和马龙标先是将剿匪的消息传了出来,然后再去剿灭那些小土匪,而且在剿灭这些小土匪的时候还出动的绝对的兵力来碾压这些胡子,其一是为了让更多的士卒磨炼一下,其二便是用绝对兵力剿匪让那些巨匪们认为自己这一方只有在绝对兵力的情况之下才敢剿匪,让胡子们认为这些官军纯粹是以人多欺负人少,实则没有什么战斗力。(。)
第一百七十二章剿匪(二)()
这些天奉天常备军的动作还是比较快的,在开始宣布剿匪之后便有数个势力较小的胡子都已经被剿灭了,但是那些盘口比较大的几个胡子对于官军的剿匪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表示,主要是这些大胡子们那里有功夫来管这些小胡子们的死活,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条定理早已在这些胡子当中扎了根,只要没剿匪剿到自己的头上面这些胡子就都不会去太关心。
不过这些大胡子虽然不会管小胡子的死活,但是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虽然不会管这些小胡子们的死活,但是对于那些因为被常备军所击溃的一些无家可回的喽啰们,这些大胡子们还是比较关心的,自己的手下多了一些枪和一些人就代表着自己的势力又得到提高了,所以这些大胡子的是十分欢迎这些被击溃的喽啰们投奔自己的。
所以一时之间小胡子被剿灭的许多,但是这些大胡子们的实力也提升了许多,不过这些大胡子们还是没有打击这些官军的心思。
主要这些官军的数量也是极多的,足足一万多人的数量,比任何一个大胡子的实力都要强,所以这些官军只要不是来打击自己的话,这些大胡子也是不想这一万多人的官军闹翻的,有这和官军作对的时间还不如去接受因为小胡子的灭亡而产生的许多的喽啰。
一时之间在吉林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的明面上看来,治安的确是好了许多,起码有不少的小胡子的被剿灭了,还有一些胡子因为官军的剿匪力度而安稳了下来,更有一些胆子小的胡子因为害怕而选择并入那几个大胡子的手下。
此刻小胡子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大胡子的实力在不断的加强,从表面上看起来气象倒是好了许多至于暗地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老百姓可就不知道了,这些老百姓只知道胡子倒是少了许多,不再像以前一样三天两头的出现。
至于现在大胡子们是怎么想的,只有这些大当家们自己知道了,孙殿荣便是这关外一个规模较大的胡子,孙殿荣的这伙胡子向来是沿着铁路沿线今日抢劫的,而且专门抢夺俄**商之财,甚至穿越国界,深入俄境打家劫舍,获取粮草和弹药。其麾下的红胡子,枪法精湛,武艺高强,号令严明,不仅国内官军奈其不得,连俄军也大为头疼。
孙殿荣本人起初在关外充当哨官,滋事犯法,后远遁深山峡谷,在为匪之后很快就拉起了许多的人占山为王,现在已经招募了数千的匪徒,在关外的胡子当中是最大的一股。
特别是在日俄战争的时候,孙殿荣便被日本人使用金钱给收买了,专门为日本人在铁路沿线打击俄国人,在战争结束之后,孙殿荣便按照日本人的吩咐退入了吉林省,有了日本人的金钱支持,孙殿荣在吉林又陆陆续续的招募了不少的胡子。
此刻孙殿荣便坐在自家的山头里面一边喝着酒一边和旁边的几个弟兄们胡天海地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大当家的,要我说啊这几天官军的这剿匪的确剿的好,这几天里面不少害怕被剿的小门小户们都投靠了咱们,咱们的人手和枪支也是多了不少啊。”
坐在孙殿荣下手的二当家李德全开口说道。
“二哥,这话小弟我倒是赞同,那些个官军也不是不知道咱大哥的厉害的,以前官军的剿匪可不都是被咱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