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神探 >

第74部分

一品神探-第74部分

小说: 一品神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邻右舍都是有人的,邻居们都没有听到他家有什么响动。

    周宁站在床边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迅速的置人于死地,又不在尸身上留下一丝痕迹。

    潘氏身上也没有案底,她小时是官家小姐,后被官卖为妓,又不是以杀人为职业的杀手,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周宁此时已经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认定潘玉凤就是杀人凶手了,只是苦于找不到更确凿的证据,没有办法还原案发时的真相。

    “大人,能放我起来了吗?”那人在床上躺着也不怎么舒服,身体被绑的根本没有办法移动,头皮有点发痒又没有办法挠。

    他缩脖缩肩的左右转头也是蹭不到,动来动去他微一抬头,由于身子被绑着没有起来反而弹了回去。

    “磕死你,让你乱动。”陆清一边笑骂,一边给他解麻绳。

    “不疼。”那人还故意的向下压了压头:“这枕头真软,回头让俺浑家也弄一个这样的枕头。”

    软?周宁上前捏了捏枕头,果然软的像云朵一般。这样的枕头会很好的保护头颈,就算王青有些挣扎也会减少伤痕的出现。

    由此周宁的疑心又加重了一分,那人起来之后,周宁抽出枕头,见枕套雪白雪白的,这明显是新做的枕头。

    剪开枕套,里面是填充的是崭新的棉花。谁家会用这么多的新棉花做一个枕头?棉花枕几次就会被压实,软不了几天就硬得跟个小褥子似的了。

    莫说王青家里并不富裕,就是清河村里最富的人家也不会这么浪费的。一来棉花不是便宜东西,二来棉花是用来做棉衣棉被的,做枕头的确是不合适。

    就算是要用棉花做枕头,也是拆旧衣的棉花做枕头,新棉花用来做棉衣这才合常理。用新棉花做一个超级柔。软的枕头,这件事有点不合情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宁把枕头塞到陆清手里:“带回去。”

    “是。”陆清答应一声,随手塞给一个衙役:“抱着,少一丝棉花拿你是问。”

    衙役只好抱着,还得陪着笑脸回陆清的话:“您就放心吧。”

    周宁手里捻着从床底板上摘下来的布条和丝线,手感滑腻有光泽,这是上等丝绸特有的质地。

    “搜,一定要搜出这种褐绿色的布料,不管是衣裤还是什么,只要是褐绿色的绸缎都不能放过。”

    周宁一声令下,众衙役立马忙了起来,翻箱的翻箱,倒柜的倒柜。

第153章 意外发现() 
第153章意外发现

    王青家并不大,只有两间正房,中间隔着一个灶房。一间正房做了卧房,也就是现在的灵堂,另一间正房里全是些灯笼、油纸伞的成品和半成品以及一些工具。

    算起来能放些衣物的也就是这么一间正房,衙役们里里外外搜了个底朝上,也没有搜出拇指大的褐绿色丝绸。

    大都是些粗布的衣衫,有两三套上好的绸缎衣裳也都是旧的没法穿的了,翻来翻去也没有一件是褐绿色的。

    床单、被褥、窗帘等等家中所有跟布料沾边的东西全都搜检了一遍,也没有找到褐绿色的绸缎。

    搜罢这间屋子,自然去搜另一间,周宁也跟着走了过去。

    另一间屋子好搜得很,这屋里全都是纸,只有一把椅子上搭着一件深蓝色的衣服,除此之外再没有一块布头。

    两间屋子都搜过了,完全可以确定王青家真的没有褐绿色的绸缎。周宁是亲眼看着衙役们搜的,但他就是不相信没有。

    没有的话,床底板上的丝线是哪儿来的?如果只有一处有丝线也可以解释为打床的时候刮的,或许床是找别人打的也不一定。

    但是这些丝线排列的到处都是,谁会刮的这么均匀?周宁认定这些丝线是王青被捆绑起来的物证。

    自从王青死了之后,潘氏根本没有离开过王家,所以想要证明这些丝线确实是捆绑王青的物证,就必须要找到能跟这些丝线对上的绸缎才行。

    “大人,真的是没有。”衙役们实在是找不到,也实在是到处都翻遍了,只好又一次向周宁说明情况。

    没有就是没有,衙役们也不能因为周宁坚定的说有就给他变出来一块布啊。

    虽然怎么都搜不到,但是周宁一点不灰心,反而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如果轻易就找得到的话,很可能是周宁推断错了。相反正因为找不到,周宁才坚信自己的推断没有出错。

    像潘玉凤那么冷静的人,做事之前一定是思虑过千百遍了,杀人都能一次得手不留下一点痕迹,她会留下那么明显的物证吗?

    找不到就对了,找不到才证明这条线索是有价值的。周宁就不信潘氏能让物证凭空消失,麻绳都用了那么大一捆,布条势必也不会太少。

    潘氏应该没有出过门,屋里就这么大点地方,她能把布条子藏到哪儿?连水缸都挪了,也没发现褐绿色的布条。

    周宁翻看着油纸伞和灯笼,潘氏画功很好,诗句也清新。还有许多没有做完的,只怕这些半成品再也没有机会变成成品了。

    一面为这些未能成形的‘艺术品’唏嘘不已,一面随手翻弄着有些凌乱的纸张。周宁发现纸张有棉纸、桃花纸、云皮纸还有小牛皮纸等好多种。

    “公子,你看这些纸做什么?莫不成想拿回去写字用吗?”陆清见实在是查不出什么了,就没多少耐性在这儿耗着了。

    他看周宁没完没了的摩挲着各种纸张,知道他喜欢这些东西,但是再喜欢也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它们身上啊,家里又不是缺纸。

    周宁当然不会拿这些纸回去用,他笑道:“你拿回去吧,留着包药用。”周宁随手提起一张小牛皮纸:“喏,正合适。”

    陆清不屑的一转头,陆爷才不占那一张破纸的便宜呢。不过周宁提起‘包药’两个字,他倒是想起了点事。

    由药想到能害死人的不只有毒药,有时候饮食不当也能引起窒息,会不会是潘氏给王青吃什么东西噎住了?

    想想也不对,噎死的人一般都会张着嘴,很难合得拢。陆清是仔细检查过王青的尸体的,王青的嘴合得很紧,绝不会是噎死的。

    陆清原本也是拿不准,自从在床底板上发现了线头,他也开始笃定潘玉凤就是杀害王青的手。

    现在就是苦于找不到证据,他冥思苦想了半天觉得潘氏的口供有一处是有漏洞的,很值得推敲。

    “公子,潘氏曾说她去厨房给王青热饭,王青若是急病发作,怕是根本来不及说什么,就算真的有让她去热饭,她把汤饭放到锅里就该急着回去照料王青才对,王青卧房里发了病,她还在厨房等饭熟?”

    “嗯。”周宁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疑点。周宁早就想到了这点,同时也想到了潘氏会怎样解释这个问题。

    潘氏跟王青夫妻感情早就不剩什么了,她被王青连打带骂的虐待好几年,她心里不惦记他也是人之常情。

    潘氏完全可以说自己一靠近王青就害怕,早就习惯了能远离他就远离他。尽管这个说辞不是十分的恰当,却也令审案的人毫无办法。

    疑点和证据不同,疑点只是推理的一部分,没有证据做支撑就没有办法结案,不能凭疑点就妄下定论。

    周宁放下手中的小牛皮纸,拂了拂手上的灰尘,迈步走到厨房。厨房很简单,只有两口大锅,一个水缸和一个柜子。

    两口锅有一口是空的,另一口锅里还有昨天热的剩饭菜。水缸和柜子都挪了地方,里里外外的搜过了,半点线头也没有啊。

    整个厨房一目了然,陆清都没停脚,直接打开门请周宁穿堂而过。如此清楚没必要多做流连了,不管有多不甘心,也只能死心回去了。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没找到就是没找到,说不得要先回去再说了,一顿皮鞭棍棒外加拶子,就不信她没有供招。

    令陆清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宁没有直接离开,而是掀开了锅盖,又看向锅里边。陆清也真是服了,锅里能有啥?周宁也未免太执着了。

    锅里还是昨天那些饭菜,周宁眉心微蹙。按陆清所说就算王青是病死的,一般也是心绞痛在先,就算是胃疼,这硬馍馍王青吃得下?

    就算家道贫寒,烧点水也好啊。周宁心事不宁的放下锅盖,向后退一步,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身子向后一闪险些摔倒。

    “咦?”刚刚稳住身形的周宁急忙俯身拾起半截没有完全燃烧的木段,不由得惊喜若狂。

第154章 扒灰县令() 
第154章扒灰县令

    一段烧得发黑的木头有什么可惊喜的?陆清上前仔细的观瞧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他伸手接过小木头迎着光看来看去也没看出有什么可疑之处。

    “公子,这有什么好看的?”陆清把破木头又递给周宁:“不就是没烧完的破木头吗?”

    “哈哈哈”周宁把小木头随手扔到一边,指着灶膛说道:“真相就在这里边。”

    从小跟随着周宁的陆清是最了解他的,一看他这状态就知道他有重大发现了,几个月的知县生活,陆清发现了周宁的一个小规律。

    只要周宁一说‘真相就在这里边’,他一定是找到了能让他百分之百确定真相的证据。

    然而眼前只是一个满是灰烬的灶膛,这里面能有什么证据?陆清干脆蹲下盯着灶膛看,除了一膛灰和烧残的木炭也看不到什么。

    周宁解开衣扣,脱掉外衣甩给林捕头,把袖子撸到肘部以上。他缓缓的蹲下问身旁的陆清:“看出什么来没有?”

    “没有。”陆清很诚实的回答,他想撒谎也撒不成,因为他实在是看不出这一堆灰里能有什么真相。

    周宁伸手小心翼翼的从灶膛里拿起一段小木炭,动作之轻缓就像那小木炭是稀世珍宝似的。

    陆清的目光紧紧盯着那段小木炭,周宁左手竖起来打了个手势示意陆清靠后一点,陆清向后挪了挪,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出。

    周宁也是屏息慢慢的把小木炭从灶膛里拿出来,大家都非常的好奇,全都拥了上来,想要看个究竟。

    周宁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太靠前,他指着小木炭说道:“你们看这上面的小球状颗粒,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经周宁这一提醒,大伙才注意到这木炭上确实附着很多的黑褐色球状颗粒,有大有小密密麻麻的。

    虽然谁家都有锅灶,虽然天天都烧火做饭,但是谁没事盯着木炭研究灶灰?正常的木炭燃烧后上面肯定是没有这些球状颗粒的,只是这点小细节根本没人注意过。

    小球球都附着在木炭上,显然是什么东西燃烧过后的灰烬,这些人谁也看不出烧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都把疑惑的目光对准了县太爷。

    周宁没有马上给大家解释这些东西是什么,而是用左手食指指腹轻轻的触碰了一下比较大的一个小球球,小球球立刻变成了粉末。

    通常什么东西燃烧之后灰烬会保持原物的形状,比如纸张的灰烬还是片状的,香炉里的香灰还是长条的圆柱形。

    那么这些颗粒会是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的猜测起来,有人说是米粒,因为形状略像,有人说是毒药,因为能让大人兴奋的必是找到了凶手杀人的证据……

    陆清伸手去触碰了几个小球球,个个都是一触即散。他接了一点散落的灰,在手心里闻了又闻,然后仔细的搓捻了几下。

    “莫非是蚕丝?”陆清得出判断之后便脱口而出,说到蚕丝他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是我们一直没找到的褐绿色绸缎。”

    “嗯。”周宁点了点头,陆清的脑袋还真不白给,这么多人就只有他说到点子上了。

    周宁之所以兴奋就是因为找到了潘氏女销毁绸缎布条子的证据,难怪把王家翻了个底朝天都找不到物证。

    潘氏不是把物证给藏匿起来了,而是直接塞进了灶膛,一把火烧掉了物证。果然是干净利落,可惜她偏偏遇上了周宁。

    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不料假哭招来了真祸。捆绑王青的布条子她都塞进灶膛点上火了,谁想得到周宁还能从灰上查得出来布条子的下落。

    “但凡丝纱绸缎之类用火点燃之后,都会先卷缩成一团,散发出类似烧毛发的味道。燃烧后会形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触即散。”

    周宁轻轻的放下木炭:“这些必是绸缎之类燃烧过后形成的,我料它定与床板下的褐绿色布条出自同一块布料。”

    既然能断定这些小球球就是被烧了的丝绸,那还有什么好说?肯定就是他们苦苦寻找不着的物证了。

    然而周宁并没有就此放弃寻找,他双手伸进灶膛内,把里面的木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