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神探-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赝吠宋馇斓谋秤耙谎邸�
不管吴庆怎么对待她,他终究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虽然心里很是恼怒,还是对身边的管家吩咐了句:“派个靠谱的人跟上少爷。”
“是。”管家应了一声,急忙找了个书僮让他跟上吴庆。
吴庆当然没有回家,也没有去什么酒楼消愁,而是径直走出了县城,一连走了三天,走到一家道观直接出家了。
小书僮拦不住也劝不动,只好跑回吴家报信。吴老太婆倒也沉稳,道观出家又不落发,他也就是耍几天脾气罢了,过几天他消了气自然就回来了。
五天以后吴老太婆派人去道观请吴庆回家,怎么也没请回来。十天以后又去请,还是失望而回。
吴老太婆动了怒,决定亲自去拽他回来。吴庆的小妾拦住老太太:“娘,您哪能亲自去找他呢?哪有这个道理啊?”
她上前献计,让老太太装病,派人前去给吴庆送信,就说人快不行了。结果吴庆还是无动于衷,并让来人捎了句话回来,他说‘我只当公堂之上死了亲娘。’。
这一句话真的把老太太给气着了,一气成病倒在了床上。延医请药的治了半个多月才算有所好转。
病好之后再派人去道观已经找不着吴庆了,说是吴庆出门四处云游去了。这下吴老太婆可着了急,一方面派人到处寻找,另一方面跑到县衙告起了状。
状纸递上去之后,等了足足三天,终于得到了回复,回复只有八个大字:“无理取闹,不予立案。”
吴老太婆认为他的儿子就是受到了那桩争妻案的刺激,才离家出走并赌气出家的。因此县衙应当承担责任,必须帮助她找到吴庆,还要劝吴庆回家好好过日子。
这样的状子简直就像个笑话,周宁哪有闲工夫答理她?扫一眼就直接驳回了。她的儿子出不出家,谁能管得着?
不管他是因为什么事受到的刺激,都跟周宁没有关系。那桩争妻案已结,周宁笃定没有瑕疵,不可能因为她胡言乱语就推翻重审。
争妻案又不同于争物争财,没划分好还可以重新划分。争妻案争的是大活人,没有重大疑点不可能再去重审重判。
周宁最近的烦心事也不少,御史中丞就要到云江县了,想想就头疼得很。陆清也成天的叹气,这个御史中丞不好对付啊。
第80章 上差将至()
第80章上差将至
御史中丞要到云江县来视查,对云江县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哪一任县令都会像迎接圣驾一样的紧张。
官大一级压死人,御史中丞比县令大得可不是一级,说是天地之差也不为过。周宁有的只是无奈和厌烦。
公文送到了县衙,明天上午御史中丞要到云江县,让周宁出城十里迎接。周宁只好命人打起精神,明天出城迎接上差。
“大人”林捕头见周宁转身要走,急忙喊住了他:“大人,今天不去长亭么?”
“去长亭干什么?”周宁又不是不识字,公文上写的清清楚楚秦锦要明天上午才到长亭呢。
林捕头见周宁年轻,又是第一次迎接上差,生怕他出什么差错。果不其然这个县官老爷一点官场规矩都不懂。
“大人,现在就得派人去长亭打扫,别说十里长亭,连三十长亭都得打扫干净,派人在每个长亭都安排好宴席,还得派人”
“哪有那么多人派?”周宁没等他说完就急了,还得提前去打扫长亭?还得备好几桌宴席?
照他那个说法今天晚上都不用回来了,肯定还得派人在长亭短亭守着,周宁可没这么多的想法。
就是去接也是不得已,但凡有点办法,周宁也不愿意去接他。
林捕头被周宁吓得一缩脖子,很少见周宁发火。话没说完噎在嗓子眼里也怪难受的,而且不说不行啊,再怎么也不能眼瞅着周宁吃亏。
“大人,再怎么也得派人严守城门,禁止闲杂人等出入。”林捕头侍候过两任的县官,虽然没有迎接过御史中丞也迎接过知州。
“要去你一个人去,我没人可派。”周宁转身就走了,他才不愿意搭理秦锦呢。
周宁知道无论他做的多好都没用,就算他招待的再精致周到也没用,秦锦怎么都能找到他的毛病,既然如此那就不如随性一点了。
“大人”林捕头上前一步却被陆清给堵了个严严实实,陆清冲他冷哼一声也拂袖而去了。
林捕头不敢向前追,他站在原地冲着周宁的背影喊道:“大人城门一定要戒严啊。”
周宁理也不理他,径直向后衙走去。林捕头见周宁一点都不往心里去,这个态度是一定要得罪上司的。
周宁少不经事,还有些书生意气,这林捕头都能理解,可是周宁如此轻慢上司就让林捕头没法理解了,这不是跟自己的前程过不去吗?
林捕头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追上去,好好的跟周宁谈谈。他一边喊着‘大人’,一边加快了步伐。
“你还有完没完?”不等周宁发话,陆清先转过身来喝斥起了他。
林捕头陪着笑脸说道:“我也不愿意惹老爷心烦,我知道老爷不喜欢做这些事,可是城门、街道都必须得封啊。”
周宁慢慢的转过身来,定定的看着林捕头,缓缓的开言问道:“怎么个必须法?你倒是说来听听。”
“街道不清出来,难免街头熙熙攘攘的会吵到官轿里的大人,会惹大人不高举措。城门不封,百姓们进进出出,官轿多有不便呐。”
一听这话,周宁顿时火冒三丈:“就因为他秦锦要来,百姓们还不能过日子了?”
秦锦,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今年刚好二十岁,如果没有周宁,他就是今科年纪最小的进士。
秦锦有才有貌有背景,他的父亲是当朝二品大员正受皇宠。周宁的父亲只是个四品御医,还早就退休了。
周宁是凭着真才实学自己一个人进京赶考的,秦锦则是走了些门路的。金榜题名对于周宁和秦锦来说都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不在话下。
高中没什么难度,他们的较量就在于争夺前三甲的排名。周宁和秦锦都是金榜前十的人物,周宁是第一名,秦锦是第六名。
很显然中状元的机率周宁要远远高于秦锦,然而最后头戴宫花、身披大红、跨马游街的人却是秦锦。
周宁不只丢了状元,还差点丢了命。
金殿策名的那天,皇上要在前十名的进士中挑出三个来,分别赐状元、榜眼、探花,而周宁没有上金殿,他缺席了。
若不是他找到证据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差点就被扣上个‘轻慢皇家’的罪名。然而他毕竟是错过了金殿策名,前三甲已定,圣旨如山不可改更。
周宁就算说清楚了他没有上殿的缘由,也还是惹皇帝不高兴了,事后解释只能让人消气,不等于没生过气。
皇帝把他发落到小小的云江县做个县令,秦锦却一步登天当上了御史,现在还奉旨下来巡查。
想起京城的种种周宁就恨得牙根疼,秦锦如果仅仅只是夺了他的状元,他未必会这么恨他。
大靖王朝是叶孤家的天下,皇帝叫叶孤枫。当朝有个皇叔,是叶孤枫的嫡亲弟弟叫叶孤云,被封为云王。
大多数王爷都是以封地为号的,而云王是以自己的名字为封号的,这一点点与众不同恰恰说明了亲疏远近。
云王有个宝贝女儿叫叶孤承芳,三岁时跟御医周世景的儿子周宁定了亲。这一次周宁进京,只是依礼到王府拜见了云王爷一次,之后就一直在客栈苦读。
春闱之后众举子都在京中等待放榜,这时王府放出一个重磅消息。云王爷说了谁能金榜夺魁就把女儿叶孤承芳嫁给谁。
众举子听说这个消息欢呼雀跃的奔走相告,这次的头名状元可不只是状元那么简单了。
云王爷是谁?是皇上的亲弟弟啊!能娶到叶孤承芳,这辈子都不用奋斗了。
周宁听到这个消息则如同晴天霹雳,这叫什么事?叶孤承芳是他的未婚妻,现在怎么成了公开竞争的对象了?
周宁到王府去找云王爷理论,云王爷笑吟吟的安慰周宁:“贤侄莫急,今科状元非你莫属,本王不过是想替你扬扬名而已。”
周宁可不想这么扬名,一个马失前蹄连老婆都没了,风险实在是太大。奈何云王爷执意如此,而且他话都说出去了,没有收回的可能。
第81章 长亭无人()
第81章长亭无人
第二天清晨周宁依旧和往常一样早起,衙役们都比往常来的早很多,个个都兴奋的像打鸡血了似的,周宁扫一眼就知道是林捕头昨天吩咐好了。
吃过早饭周宁又看了两份案卷,看看差不多该出发了,吩咐道:“备马,准备出城。”
“大人”林捕头早就让准备好了官轿,万没想到周宁要骑马。“怎么不坐轿去啊?到长亭有十五里的路程,骑马太辛苦了些。”
骑马总不如坐轿舒服,而且官员多半不喜欢抛头露面,坐轿子里可以避免被百姓直视。
周宁才不管那些狗屁说道,只要不是明文规定的规矩都没必要死守。他对自己的颜值还是很自信的,有什么怕看的?
“你怎么这么啰嗦,让你备马你备马,哪这么多废话?”陆清上前推了林捕头一把,挤眉弄眼的推着他一起走了。
林捕头也是为周宁好,没想到被陆清给推了出来,走出二门他悄悄的问陆清:“陆爷,大人为什么不坐轿啊?”
“你傻啊?”陆清狠狠的白了林捕头一眼:“咱们大人是几品官,御史中丞是几品官?两顶轿子放一起是给人家做陪衬呢吗?”
“噢~”林捕头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起来:“多谢陆爷指点。”
林捕头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方面,这么说来周大人跟御史中丞大人之间似乎有一种较量存在。
官级是皇帝亲自定的,七品县令拿什么跟四品御史中丞比?
“听说御史中丞年纪也不大,好像是今科的头名状元呢。”林捕头边走边跟陆清聊着天,顺便打听一下传闻是否属实。
大家都挺崇拜这个御史中丞的,听说他才二十岁就独占鳌头,这可是足以青史留名的一笔啊。
“呸!”陆清不屑的啐了一口:“他就是个不要脸的玩意儿,今科状元本来是咱们老爷的,他个下作的东西!”
林捕头见势头不好,赶紧的闭嘴不再说话了。看来周大人和秦御史是久有宿仇啊,怪不得师爷提前半个月就辞职不干了。
县衙里就数师爷最会见风使舵,自从有公文说御史中丞要下来查访,他就张罗辞职的事。
林捕头就觉着里面有点什么事,今天才明白原来师爷是早就看出来周大人和御史中丞之间有矛盾了。
如果御史中丞真要找周大人的麻烦,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啊。哪有不怕查的官?任何一件事都看怎么说,鸡蛋里挑骨头谁都受不了。
虽然周大人为官清正,但是前任可没这么干净,周大人不怕查,师爷是怕查的,难怪他脚底抹油溜的这么快。
走了一段路,林捕头到马棚把马牵了出来,他就去前面检查衙役们准备的怎么样了,陆清牵着马回到后院。
周宁换好了官服翻身上马,陆清牵着缰绳慢慢的走出院门。院门外三班衙役个个精神抖擞的站好了队。
“出发。”周宁淡淡的吐出两个字,陆清牵着马慢慢的朝前走着。林捕头带着兄弟们队列整齐的跟在后面。
昨天的公文上说巳时到十里长亭,周宁辰时从县衙出发,按时间应该是刚刚好在巳时之前到达长亭。
周宁刚走到城门口,迎面一骑飞奔而来。陆清牵着马向路边让了让,以为那人有急事,就让他先进城好了。
那人飞马到近前,翻身下马纳头便拜:“小的给老爷叩头。”
“你是何人?”周宁并不认识那人,不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柬,双手高举着呈上:“小人奉御史大人之命前来,给老爷送信一封。”
陆清上前接过信柬,轻轻抖了一下又闻了一下,确认没有问题后抬头看向周宁,周宁点了点头,意思是让他把信柬递上来。
陆清还是对秦锦不够放心,他直接打开了信柬,当街就读了起来:“周郎贤弟见字如面,京中一别悠然数月甚是想念。愚兄心急如箭,奈何车马劳顿行路迟缓,恐巳时不能到达长亭。若有迟延且勿挂忧,稍待片时愚兄必到。”
周宁递了个眼神给陆清,陆清折好信柬,从袖筒里摸出几个铜板塞到那人手里:“有劳了。”
那人收了铜板,对着周宁深深一揖:“多谢大人,小的这就回去复命,不知大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