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神探 >

第38部分

一品神探-第38部分

小说: 一品神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客气。”陆清转身走回公案旁站好。

    听说罗氏的病能治得好,陈福禄喜不自胜,眼角都流出泪来。吴老太婆则不屑的勾了一下唇角:“做梦去吧,治了十年都没治好,说好就好了?”

    陆清虽然听不到吴老太婆说的话,但从神色上也看得出来她的想法。她脸上明显挂着不相信罗氏能治得好的表情。

    周宁抓起惊堂木刚要拍下去,见陆清扭头望了他一眼,他又轻轻的放下了,直接问道:“有事吗?”

    周宁拍惊堂木就是要退堂了的意思,陆清扭头肯定是有话要说啊,于是他就停住了。

    “我想当堂给罗氏施针。”陆清倒不是急于治好罗氏,他虽然医术惊人,却没有周宁那么喜欢救人。

    陆清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就是想证明给吴老太婆看。你不是不相信我能治好罗氏吗?我就是要让你看看我能不能治得好。

    他最受不了别人质疑他的医术,他一定要当堂打她的脸。陆清就是喜欢争这口气,周宁也觉得没什么不妥,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陆清的银针从不离身,什么时候想用都方便得很。他又一次走到罗氏面前却没有跟她说话,而是面向吴家的人开了口。

    “罗氏面色苍白,体寒如冰,手脚四季发凉。”陆清拿出一根银针:“我为她当堂施针一次,体温若有上升便是有效。”

    大堂上人很多,陆清让衙役们维持秩序,众人向后退了两步左右,把中间的地方给腾了出来。

    陆清抬手就是一针扎到了罗氏的身上,紧挨着大家就觉得眼前银光一闪,一针扎了上去,银光又一闪,又一针扎了上去。

    也数不清到底扎了多少针,银光闪来闪去,陆清围着罗氏转来转去,银针要扎到不同的穴位上,不一会儿的工夫,罗氏身上就到处都是银针了。

    没有人知道陆清身上到底有多少银针,也不知道他的银针是怎么发出来的。罗氏连衣服都没有脱,银针是透着衣服扎上去的,这尺寸的拿捏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罗氏没有怎样,陈福禄在一边看着倒是直擦汗。从来也没见过有这样施针的郎中啊,这个小郎中看起来年纪很小,想不到医术是如此的高明。

    光是这么帅的施针,就已经引起来不小的骚动了。人们恨不得把眼珠瞪得从眼眶里掉出来,不眨眼的盯着陆清。

    大约一刻钟过后,只见罗氏的脑袋上冒出了白色的气体,开始的时候很淡,许多人都看见了,却怀疑是自己眼花。

    后来渐渐浓得有点像雾,顿时大家的热情就像炸了锅一样。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简单是太神奇了。

    “这就是她体内的寒气被逼出来了。”陆清昂着头,扬着高贵的下巴,不无得意的向众人解释。

    过了好一阵子,陆清撤去银针。罗氏脸色泛起了红晕,陈福禄上前抓住她的手,激动的嚷道:“热的,真的很热,都出汗了。”

    吴老太婆有些尴尬的撇了撇嘴,没有什么话可说。

第78章 街头吵闹() 
第78章街头吵闹

    陆清的医术是周家的真传,周宁都没有学会多少,他倒是全部继承下来了。周家并不希望周宁从医,周宁也只是略通岐黄之术。

    周宁为人低调,陆清却很张扬。周宁从不在人前炫耀什么,陆清则不然,他喜欢摆谱,喜欢显摆。

    平时周宁对他拘管的很严,今天周宁是有意纵容他在公堂上炫耀他的针灸之法。这样更利于让人们相信罗氏只是被药物麻醉之后又清醒过来了,并不是什么死而复生。

    周宁不希望这件事被传得跟鬼神扯上关系,他一向不主张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

    另外他也希望事情会更美满一些,陆清出手会让罗氏的病早点好起来,这也算是积德的好事。

    在吴家这些年说实话,在给罗氏治病这方面真的没少下工夫,莫说云江县内,就是附近比较知名的医馆也都跑遍了。

    罗氏的病一直在治,一直也没有什么改善。一次次抱着希望就医,换来一次次伤心失望。

    失望积攒的多了,自己也就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现在她都不指望能治好了,也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立杆见影的良药神医。

    陆清只给她针灸了这么一次,她就明显的感受到了体温上升的效果。体寒的人血液流动速度偏慢,气血虚弱极难调理。

    早已死心的她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欣喜来的如此突然如此快,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她激动的紧紧抓着陈福禄的手,高兴的眼中闪起一层雾气,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兴奋。

    陈福禄的嘴角都咧到耳朵后面了,他知道罗氏体寒不能生育,他都认命了,没想到得陇望蜀还能有这意外之喜。

    吴庆也微微的笑着,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就笑微微的看罗氏,罗氏则目不斜视的看着陈福禄。

    不管她还在不在意自己,她能过的好就是好。她跟陈福禄在一起,吴庆没什么可担心的,陈福禄对她的爱比自己对她的爱要多。

    她的病有康复的希望,这是天大的好事,只不过这一切都跟他没关系了。吴庆笑着笑着就觉得心底一片迷茫。

    “退堂。”周宁也没什么别的好说了,一拍惊堂木宣布退堂,这桩争妻案就算彻底画上句号了。

    “谢大人。”

    “谢大人,谢谢大人。”

    陈福禄和罗氏双双跪下,冲着周宁叩头,这不是礼制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虽然经生历死都是假的,但唯有这样才能测出真感情。

    是真金是黄铜就是要用烈火检查,试金石上验真情,谁差那么一步就是一切两断。

    陈福禄拉起罗氏,罗氏手中抱着陆清送她的锦盒,两个人相扶相搀的走出公堂。街边的百姓还迟迟没有散去,很多人还保持着一段距离的盯着他们看。

    陈福禄扶着罗氏想要快速离去,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光彩事,谁也不想被人围观。他们才走了没几步,眼前的路就被人给挡住了。

    罗氏依偎在陈福禄身边一直低着头走路,陈福禄突然顿住脚步,她惊的一抬头,见是吴老太婆带着人挡住了她的前路。

    “小贱人”吴老太婆指着罗氏就破口大骂:“你败坏我吴门的家风,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看不出来啊,你装死还装的挺像的。”吴庆的小妾妖里妖气的向前一步:“勾搭野汉子都闹得满城风雨了,你怎么不去死呢?”

    陈福禄扯着罗氏想把她藏到自己身后,罗氏用力的拂开了他的手,昂首挺胸的向前一步。

    “你算个什么东西?我死活轮得到你说三道四吗?”罗氏坦然的平视着前方的人,她并不觉得她欠谁的,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从前她要在吴家生活,能忍的不能忍的都要忍,该忍的不该忍的也都忍了。如今她跟吴家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了,她为什么还要忍?

    “哟嗬,昨天姓吴今天姓陈的人还这么横,这可真是”

    “啪!”还没等她把话说完,罗氏狠狠的一个耳光打了过去。

    那小妾被打的一个趔趄,吴老太婆顿时炸了,今天在公堂上她的女儿被吴庆打了一个耳光,现在这个小妾又被罗氏打了一个耳光。

    这两个耳光虽然是打在别人的脸上,却疼在她的心上,她的脸上火。辣辣的,这跟打她的脸也没什么区别。

    “给我打!”吴老太婆用手一指罗氏,咬牙切齿的指挥身边罗氏家族的人动手。

    “谁敢?”陈福禄把罗氏拽到身后,怒目圆睁的盯着他们。

    “哈哈哈哈~”一阵近乎癫狂的笑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吴庆就站在不远处仰天大笑,笑得那么狂妄、那么忘我。这边的人都忘了自己正在吵架,全都迷茫不解的望着吴庆。

    吴庆笑了个痛快,然后转身朝后走去。见他走的不是回家的路,吴老太婆高声喊道:“庆儿!庆儿,你给我回来。”

    “哈哈哈哈~”吴庆停住了脚步却没有停下笑声,他笑得泪流满面却懒得擦一下。

    他的老婆判给了别人,不管怎么说他的心里都是很难过的。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安慰他一句,他的娘仍然在找罗氏的麻烦。

    忽然间好厌倦,这人世间有什么可留恋的?他爱罗珍,又顶不住母亲这边的压力。如果不是他的母亲用‘假寻死’的套路骗了他,现在和罗珍牵手回家的人就是他了。

    “你要去哪儿?”吴老太婆厉声吼问:“罗珍多嚣张你看不见?她欺负你娘,你瞎了吗?”

    吴庆闭上眼,两大颗眼泪滚落,缓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望着他娘:“你满意了吗?终于把罗珍赶出家门了,你得意了吧?”

    吴老太婆没想到吴庆竟然敢当街这样跟她说话,她气得浑身发抖。吴庆继续说道:“你天天骂她是不下蛋的鸡,现在怎么样?她的病是治得好的吧?你知道这叫什么吗?不是她不能生,是你没德,你不配有她生的孙子。”

第79章 道观出家() 
第79章道观出家

    吴庆一向孝顺,不管母亲说的对不对,他都不敢反驳。现在他一反常态,在大街上公然顶撞母亲。

    这不只偏离孝道,这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忤逆了。吴氏老太婆何曾受过这样的气?今天在公堂上吴庆已经把她气得够呛了。

    没想到现在他跟罗氏都没关系了,还是这么的护着她,还因为她对自己恶语相向,这让吴老夫人真的没法忍了。

    “你个忤逆不孝的畜牲!”吴老太婆气得直跺脚:“你竟然敢当街辱骂亲娘,你不怕遭雷劈吗?”

    “我是该遭雷劈的,背信弃义有始无终的人理该遭雷劈。”吴庆淡然的看着他娘:“你好手段好智谋,你的目的都达到了,你怎么还不知足?不赶紧回去庆祝你的大获全胜,还在街上闹什么?你就不怕多说两句话,万一她反悔了,再跟我回吴家吗?”

    “你、你、你”吴老太婆让他给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大骂起来:“你个自私自利没有长进的东西,你就不为吴家颜面想想吗?她败坏吴门家风,岂能轻易饶她?今天放她走了,明天咱们还拿什么脸见人?”

    吴老夫人做的一切全都是从家族利益出发的,开始上大堂的时候她口口声声说罗珍是吴家的媳妇,必须要回吴家。

    因为罗珍若是判给了别人,丢的是吴家的脸。吴家的媳妇不能被外人抢走,所以不管她喜不喜欢罗珍,都要尽全力的争取把罗珍判给吴家。

    后来听说罗珍已死,她立马就变了脸。争个活人回家还有用处,争个死人回家有什么用?

    还要以正妻之礼安葬,人都死了还占个正妻的位置,这对吴家来说没有一点好处。就算不把小妾扶正,另娶一个正妻也好。

    可恨的是吴庆就不能理解她的苦心,非钻牛角尖,大概是读书读傻了。她用尽心机终于力挽狂澜,没想到罗珍居然没死。

    她气的肺都要炸了,只是在公堂上不敢发作。罗珍为什么没死?她要是死了该有多好?

    她咽不下这口气,一出县衙她马上带人追赶罗珍,堵住她的去路。她就是要狠狠地羞辱罗珍一顿,最好把她刺激的上吊、跳河、抹脖子。

    罗珍要是真的死了,那才是称心如意,谁又料得到这时候跳出来保护她的人偏偏就是她亲生的不肖子。

    吴庆冷笑道:“我从来不知道骂大街是一件长脸的事,你觉得吴家家规现在还管得着罗珍吗?”

    说着吴庆一指县衙大门:“你有什么道理想不通尽管去告,县衙就在你身后。”

    吴老太婆回头看了一眼县衙大门,县衙里也没一个好人。那个县官大老爷年纪轻轻一肚子坏心眼。

    审案不好好审净出妖蛾子,花花肠子特别多。一肚子的弯弯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他给绕进去了。

    早听说过他搞的什么鬼名堂‘城隍庙审狗’,审狗能审出个屁来?他还让人抬着杀人犯过去受审的。

    具体知道的也不太详细,反正传得神乎其神的。这一次把吴家掌事的人都叫到衙门,吴老太婆就觉得有蹊跷。

    再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弄个‘死而复生’出来诈人啊,简直就是,就是欺人太甚。吴老太婆敢怒也不敢言,所有的怨气只能往罗珍身上撒。

    她转过头来没有看到罗珍,罗珍不知道什么时候跟着陈福禄悄悄离开了。她只看到了吴庆离去的背影,也不知道他要去哪儿。

    吴老太婆在她的宝贝女儿和吴庆小妾的搀扶下,慢慢走到一乘小轿面前,轿夫打起轿帘,她低头刚要上轿,忍不住又回头望了吴庆的背影一眼。

    不管吴庆怎么对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