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鱼肉三国 >

第74部分

鱼肉三国-第74部分

小说: 鱼肉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嘤胁缓汀�

    郭嘉走进张辽帐篷的时候,张辽刚卸了盔甲,卷起裤腿露出健壮的大腿,右腿肿了一大片,张辽正咬着牙拿着药酒擦拭着腿上的伤,上官谦这一枪硬砸在张辽的小腿骨上,将整个小腿骨都给砸骨折了。张辽看到郭嘉衣衫整洁地走进来,虽然不知郭嘉要做什么,但还是强忍着疼痛站起身来迎接郭嘉。

    郭嘉看张辽受了伤,连忙扶住张辽示意张辽坐下。郭嘉看了看张辽的伤,心里暗喜,看来是伤的不轻,若是伤的轻,且不便宜了他。郭嘉不露声色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药瓶,对着张辽一阵吹嘘,说他这药有多珍贵,多灵验,一旦涂上他的药,能一个月好的跌打伤只需七天便能好的彻底。

    张辽接过郭嘉的药瓶看了看,开口道:“那军师能否将这药给末将用用。”

    郭嘉微笑着说:“那是自然,我听说将军受了伤,这才给将军送药来的。”

    张辽连忙谢过郭嘉,接过药瓶子就想取出药膏往腿上涂抹,却被郭嘉一把夺过药。张辽见郭嘉说是送药又夺过药瓶,一脸疑惑地看着郭嘉。郭嘉微微一笑解释说因为这药膏珍贵,他将会亲自给张辽上药。张辽一听说郭嘉要亲自给他涂药,连称不敢当。郭嘉却毫不迟疑地蹲下身来,打开药瓶亲自为张辽涂抹药膏。

    许褚听说郭嘉衣衫整洁地带着一队人马进了张辽的帐篷,心中大惊,郭嘉平时不修边幅,此时衣衫整洁地去找张辽,必定是出事了,就算现在没有出事,郭嘉肯定也会生事的。他连忙禀报曹操,曹操听说后急忙带上许褚赶往张辽营帐。当曹操赶到张辽营帐的时候正看到郭嘉拿着药膏给张辽擦拭腿上的伤,曹操暗道不好,这郭嘉放在平时哪里会为别人上药,这肯定是动了真气,便琢磨着如何化解张辽和郭嘉之间的恩怨,

    郭嘉见曹操到来,连忙和张辽起身向曹操行礼。

    曹操示意两人不必拘谨,便坐在问道:“文远伤势如何?”

    张辽满脸惭愧地说道:“劳烦主公挂念,末将只是受了些小伤。”

    曹操已经听许褚将事情的大概说了,此时曹操看了一眼张辽,又看了看衣衫整洁的郭嘉,说道:“奉孝,这文远也并不知道昨夜是你的人和贼寇厮杀,这才伤了你的部下,你可不要怪文远呐。”

    郭嘉笑了笑道:“张将军神勇,我的部下们死在其刀下也不冤,只是我希望张将军能够看在我为你上药的份上,将我部下的尸首交给我安排。”

    张辽这才明白郭嘉的来意,原来昨夜他杀了郭嘉的部下,张辽这时脸上一阵通红,仔细想来原来昨夜率先发现沮授逃走的是郭嘉的部下,与营救沮授的双枪男子带的人死斗的也是郭嘉的人,而他却带着一队人几乎将郭嘉的部下全都杀死了,怪不得郭嘉会来找他。张辽沉默了片刻,突然朝着曹操跪下道:“主公,张辽有罪。”

    曹操扶起张辽道:“快向郭嘉赔罪。”

    张辽连忙向郭嘉请罪道:“军师,张辽鲁莽,还请军师恕罪。”

    郭嘉叹了口气道:“本来我在来的路上还是一肚子气,但我看到我那些部下的尸体,我改变了想法,他们要不是被一刀砍断了脖子,要不是被拦腰切断,张将军真是好刀法,郭嘉佩服。”

    张辽从郭嘉的话里听到了讽刺,张辽是个有骨气的汉子,被人当面讽刺,自然是颜面挂不住。

    听同样一段话,人和人理解的却不尽相同,曹操是个聪明人,当他听完郭嘉说完话后,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郭嘉说这段话不是给张辽听得,而是让曹操听的,并要曹操解释给张辽听的。曹操听懂了郭嘉的话又看了看一脸不悦的张辽,哈哈大笑道:“文远,我看你是理解错了郭嘉的意思,郭嘉是夸你刀法好,你不是砍了郭嘉的部下吗?那么从今以后你就教郭嘉的部下们练习刀法如何?”

    曹操下令了,张辽不敢不从,赶紧应了下来。郭嘉起身向曹操请辞道:“主公,门外的那些尸首,大部分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兄弟,他们战死了,我不能让他们晾着。”

    曹操点了点头,允诺郭嘉辞行,看着郭嘉离去的背影,曹操暗道幸亏自己来的快,要不然若是张辽将郭嘉的话曲解了,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等郭嘉走后,曹操才叹了口气道:“文远呐!那些都是追随郭嘉多年的兄弟们,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这一夜间折损了这么多人,郭嘉心中肯定会不舒服,但郭嘉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他必定不会怪罪于你,日后你们还要好好相处才是。”

    张辽听着曹操讲话,却总忍不住地伸手摸向受伤的腿,那被郭嘉涂过药膏的伤口,现在开始发痒,而且奇痒难忍,莫非郭嘉给他涂得药膏有毒。

    曹操看了看张辽的脸,又看了看张辽腿上的药膏,心里已经明白郭嘉在这药膏上做了手脚,便站起身来开口道:“文远你好生歇着,不必起身相送。”

    曹操带着许褚出了张辽的营帐,对着身旁的许褚道:“看看,张辽惹恼了郭嘉,要受些苦了,你留下劝劝张辽,让他早些去找郭嘉,别忍着。他找郭嘉的时候你跟着千万别让张辽带刀。”

    许褚诺了一声,便又返回了张辽的营帐。郭嘉表面上看去不修边幅,一副浪荡模样,也不像记仇的人,但是一旦得罪了郭嘉,必然要吃些苦头。前年的时候许褚曾和郭嘉拼酒,他们拼酒前有个约定,谁输了,输的一方就要请赢的一方喝一年的酒。许褚一直很相信自己的酒量,他认为他一定能赢,但是他输了,他输了就意味着他要请郭嘉喝上一年的好酒。一年的好酒得花费不少钱,许褚怕一年的时间郭嘉能将他身上的血都喝干,于是许褚装作糊涂不承认他和郭嘉的赌约。郭嘉见许褚不承认赌约,当时也没说什么,半个月后在一次宴会上,郭嘉灌醉了许褚,并在许褚的肚子上涂了药膏。许褚一开始只是肚子上有点痒,没有当回事,可一天后肚子上长满了毒豆,请大夫也治不好,这时候郭嘉来了说你认不认赌约,认的话就帮他解毒。最后许褚没办法只好承认赌约,还签字画押承认自己欠了郭嘉一年的酒,最后郭嘉才为他解了毒。

    黄河岸边,上官谦的长枪扎在地上,他看着滚滚黄河水,拔出袖刀,在手臂上划了一道伤口,然后一挥手将血洒进黄河水中,然后道:“鬼主拔刀。”

    站在身后的鬼影成员,全都按照上官谦的做法,一一拔刀划破自己的手臂,将鲜血洒进黄河水中,任务失败的鬼影要在自己的手臂上划一刀。

    “鬼辛拔刀。”

    “鬼子拔刀。”

    “鬼丑拔刀。”

    “鬼午拔刀。”

    上官谦等静静地听着部下们说话,只有四个人还活着,那么他带的二十二个鬼部成员死了十八个。从数量上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字,比起沮授,他们的分量太轻,袁尚愿意拿这些被培养多年的死士的性命去换回沮授,可是上官谦却失败了。

    鬼影分为鬼部和影部,鬼部成员总共有二十二人,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十天干十二地支前面加个鬼字就是他们的代号,在任务中死去的鬼部成员将会有影部中优秀的成员上来顶替。这二十二人全部都是身经百战,出过多次危险任务的人,可是在这一次营救沮授的任务中最强的十天干仅剩一人,十二地支仅剩三人。纵使影部有三百多人一时也挑不出这么多人才来。

第一二七章:驴友() 
第一二七章节:驴友

    马鸿从魏延口中得知邓芝是义阳人后,让魏延为其写封推荐信,魏延迟迟不肯写,在马鸿逼迫着才写了一封推荐信。马鸿便亲自上门请邓芝仕官,马鸿了解到这邓芝原来为邓禹后人,马鸿本以为请邓芝会有点难度,没想到这邓芝倒也干脆,看了魏延的信后,简单收拾了行礼便去了新野。

    马鸿和邓芝年龄倒也相当,话也投机,也从邓芝口中得知魏延不愿写推荐信的原因。这个原因嘛,确实有点难以启齿,其实是早年的时候,魏延看上了一个女子,算是邓芝的未过门的妻。魏延心中不爽,找到邓芝想要扁邓芝一顿,却被邓芝一阵嘴炮喷晕了。喷晕了不是关键,关键是魏延被邓芝一喷,然后竟然不喜欢那个女子了。

    邓芝的祖先邓禹和光武帝刘秀是好友,协助刘秀打下天下,刘琦作为皇室后裔自然也不能怠慢邓芝,况且邓芝在义阳素有贤名。刘琦便让邓芝做了新野县丞,处理新野县政务。由于刘琦初入南阳,身边又急缺人才,刘琦请南阳名士陈震为新野县令。

    马鸿也得知刘琦患病的事并没有外泄,刘琦被从水中救出来之后,虽然当时昏迷不醒,在医生还未来的时候便醒来,没有让医生检查身体。

    马鸿回到新野之后,开始着手做几件事情:

    第一是大量建造民宅,安抚流民,让军民一起开垦荒地,分配流民土地。在这个地多人少的年代里,只要有人就有地,马鸿在分地的过程中不由想起了几千年后地皮的价格。

    第二是修建学堂,加强教育,并请客居襄阳的名士王粲到新野治学。王粲本在山东山郡人,因为是外来人,在荆州并不得志,刘琦一开口王粲便应了下来。

    第三是建立军校,对一些军中的低职位军官和士族中想从军的子弟进行培养。不过一开始也并不顺利,由于资金匮乏,而新野豪族也不愿意资助,学生也难收,马鸿经过考虑之后便暂时将其搁置了下来。

    第四是征兵,从北方迁来的流民中进行征兵,几个月间又新添兵丁三千,由李严负责训练。

    第五是拟定攻伐汉中的策略。益州刘璋和汉中张鲁有世仇,若是攻伐汉中可以许以刘璋平分汉中。张鲁和刘璋近年来摩擦不断,若是许以重利,刘璋为了除去眼中刺,必然会同意。

    马鸿坐在刚修建好的学堂里饮茶等着王粲,王粲与马鸿说好了要将昨日写好的诗词供马鸿欣赏。马鸿刚喝完半盏茶,王粲便来了,王粲一到便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昨晚写的公燕诗拿给马鸿欣赏。

    马鸿拜读完王粲的诗后,赞叹不已:“鸿拜读先生的大作后,不胜惭愧,我写的诗词与先生作比,真是瓦砾和珠玉作比也,都不好意思将诗让先生看了。”

    “莫要谦虚,快将你写的诗词让我看看。”

    王粲受到马鸿的称赞,心中大喜,也很想看看马鸿的作品。

    马鸿也不推让,便将自己写的诗词红豆双手奉上。

    “玉手熬红豆,浓情渐转愁,娇人莫落泪,泪断几时休?”

    王粲看着诗词便读出声来,王粲读完诗后满面笑容。

    文人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让别人观赏,也更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称赞,马鸿见王粲读了自己的诗,心中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有些紧张地问道:“先生觉得在下的诗怎么样?”

    王粲捋了捋短须,清了清嗓子,笑道:“我本以为你年轻气盛,会写出豪气冲天的诗词,没想到却以女子的口吻写出这一首哀怨诗,真是有趣,有趣。”

    “让先生见笑了,在先生班门弄斧,实在是”

    “哎呦,你可别谦虚了,你的文采也相当风流啊!从你的诗意中我看到了你那萌动的春心,看来你得早日娶得那蒯家的女儿喽!”

    “哈哈,先生又说笑了。”

    马鸿笑道,他虽然不知道王粲是真正地称赞他的诗,还是恭维他,但他都十分开心。马鸿在前世上学的时候就是一个爱好文学的少年,他也时常拿出自己写的文章让身边的人看,但真正去认真看他文章的人少之又少,今日能让历史上的文学大家读一读自己的诗词,他也是无憾了。虽然他知道自己的文学造诣与王粲差距甚远,但他也很乐意于王粲交流,对这历史上的文学大家,他绝对不会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而去拿那些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去糊弄王粲,那不但是对自身的侮辱,更是对文学的侮辱。

    “如果以后你要是在写出诗词,一定要拿来与我观赏啊!”

    王粲摸着胡子笑嘻嘻地说道。

    马鸿大喜,立马站起身来朝着王粲鞠躬行礼道:“鸿谢过先生,以后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王粲连忙起身也回以礼数道:“不必拘役礼数,你我年龄相差不大,以后你我可以兄弟想称。”

    马鸿哈哈大笑道:“没见到先生以前,鸿认为先生能写出潇洒的诗词,活得一定也很潇洒,看来鸿没有猜错。”

    “哎呦,我们之间就不必要在拘役于礼数了,你叫我粲哥也行,叫我仲宣也可以,就不要张口闭口先生了。”王粲哈哈大笑道。

    看来这喜欢学驴叫的大文豪果然是与众不同,活得果然潇洒,庞统倒是在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