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鱼肉三国 >

第54部分

鱼肉三国-第54部分

小说: 鱼肉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哥,你说父亲会答应我跟你去新野吗?”习眺又向马鸿问道。

    “这已经是你第七次问我了,依我看还是襄阳的酒好喝,襄阳的美女多。”马鸿喝了一口茶又眠了眠嘴道。

    习眺摸了摸鼻子道:“表哥难道不想我跟着你去新野吗?”

    马鸿看了习眺一眼又继续喝自己的茶,边喝茶边说:“你这无所事事的好酒好色好赌之徒,连我的贴身丫鬟都惦记着,我带着能有什么用处?”

    习眺嘿嘿一笑道:“我陪伴在表哥的身边才能衬托出表哥你的一本正经啊!”

    马鸿白了习眺一眼道:“怎么了,难道我不正经吗?”

    习眺摸了摸鼻子道:“是是是,你是正经人,可是我那正经的表哥,可不少偷看外二姐洗澡啊!”

    马鸿道:“你当时也在偷看。”

    习眺顿时一阵无语,他这个表哥无耻起来简直是不堪入目,当时他还小,被马鸿骗去看二姐洗澡,现在想想也够羞耻。

    马鸿见到自己一句话呛到了习眺,便哈哈大笑着向屋外走去,边走便说道:“我今晚还要去蒯家赴宴,先走了。”

    话音落得时候,马鸿已经走到了屋外,只留下黯然伤神的习眺,习眺沉默了好久才缓过神来对着站在一旁脸色微红的莲儿说道:“我表哥多次警告我不要打你的心思,难道他已经煮过你了吗?”

    莲儿看着一脸流氓相的习眺害羞的低下了头,慢吞吞地说道:“公子说笑了,婢子不敢。”

    夜落下来的时候,马鸿只身一人走进了蒯府。等马鸿通报了门童,门童便走进了宅子里。蒯家的根基是在江陵,而蒯越长期在襄阳为官,自然是住在襄阳的。马鸿听闻蒯越是一个很讲究的人,一个很讲究的人,他住的房子也应该是很讲究的,马鸿踏进这座宅子之前是这么想的。马鸿走进了这座宅子,这座宅子立马便给马鸿一种细腻的感觉,院子角落里种植的花草并不名贵,只是普通的花草,但这些普通的花草组合在一起却给人一种温润细腻的感觉,就如同君子作风,温文尔雅。院子里的并没有铺任何石板,院子里的土地上刚洒过了一些水,地面处于半干半湿的状态,空气中还飘荡着泥土的清香,踩在这样的土地上马鸿的心里很踏实。

第九十三章:欲满酒杯() 
门童领着马鸿走进蒯家的时候,另一个门童便去通知了主人,这时候马鸿已经看到两个年轻人前来招呼他了。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蒯越的次子蒯安,另一个是蒯良的三子蒯赫。马鸿前些年来到襄阳的时候曾与蒯安有过交集,三人简单的寒暄几句,蒯安又给马鸿介绍了一下蒯赫,这时候蒯越也走了出来请马鸿进屋。

    屋内已经摆好了宴席,待到马鸿众人坐下后,仆人们给众人上了酒菜,便退到了一边,马鸿这时候注意到了给他上酒菜的少女,那少女眉清目秀,长相算不上上乘,但是也算是养眼,而这女子穿的并不是丫鬟们所穿的粗布衣裳,反而穿着比较像是大家闺秀。那女子给马鸿倒酒的时候不敢正眼看马鸿,倒酒的手轻微的颤抖着,还将一些酒水洒出了酒杯外面。当马鸿再一次打量那少女的时候,那少女也正在看马鸿,当两人的目光相碰的时候,那少女赶紧低下了头,但那少女却让马鸿却陷入了回忆之中,无论是长相还是害羞的模样都与某个人很是相似。

    马鸿看着那少女,心道次女定然是蒯越之女,他有意拉出来见我,必然是那个意思。古人做起事来不太利索,不如我给他们来个刺激点的,快一点的。

    马鸿看着那少女的眼睛,假装一时失神,伸手抓住了那少女的手。那少女脸刷的一下红到了脖子里,看着马鸿的脸不知道该怎么办。马鸿赶忙松开那少女的手。

    蒯家父子和蒯赫都是一脸惊愕的看着马鸿,不明白马鸿为何如此失态。

    这时候蒯越干咳了一声,随后便道:“莫非贤侄见过小女?”

    “刚才唐突了,只是令媛长得像鸿的一个故人而已,鸿刚才精神恍惚一时认错了人。”

    马鸿回答着蒯越的话,见蒯越脸上也无怒色,便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蒯越确实有意将其女许配给他,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蒯越觉得他很喜欢他的女儿便可。

    蒯安这时候哈哈大笑道:“看来马鸿你很是喜欢家妹啊!”

    蒯越也随着笑了起来,边笑边说:“那贤侄你觉得小女如何呢?”

    马鸿赶紧说道:“甚好,甚好。”

    “贤侄还未娶妻,正好我要为小女择一良婿,贤侄觉得如何?”蒯越笑道。

    这时候那少女见到父亲给他说亲,脸色一红赶忙的退到了一边去。

    蒯越见到自家的女儿害羞跑了出去便道:“小女不懂礼数,贤侄莫怪啊!”

    马鸿陪笑道:“婚姻大事,鸿不敢擅自做主,还得请示家父。”

    马鸿说请示家父,这只是客套话,现在马鸿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白,我很愿意,你把女儿嫁给我吧!我回家给我父亲一说就可以了。

    蒯越见马鸿如此回答,便哈哈大笑道:“好好,过段时间,我会去宜城拜访令尊。”

    蒯安这时候也说道:“实不相瞒,小妹听闻兄弟才华出众又长相俊俏早就想见你一面了,我们这才安排了你们的见面。”

    马鸿陪笑着端起酒碗和蒯越尽情地饮酒,恍然间低头看向酒杯,酒碗中的眼睛满载**。这本就是我筹谋好的事情,为何现在即将达成,我连一丝兴奋之心都没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吗?我在这条路上走的也是越来越深了。

    同夜,黎阳,袁尚大帐之中。上官谦正向袁尚报告,袁尚端着酒杯一边喝酒一边听着上官谦的汇报。上官谦向着袁绍汇报完军务,便向袁尚汇报了袁绍的时常饮食状况。当袁尚听到父亲每一顿饭最多吃半碗米饭的时候,他的眉头先是皱在了一起,随后嘴角划出一道若有若无的微笑,然后那微笑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只剩下满脸的担忧。

    “父亲的食量有所下降啊!难道是在这军中父亲劳累过度的缘故。”袁尚听完了上官谦向他汇报了袁绍这十天内的饮食状况时候,揉了揉眉头,一脸担忧的表情。

    上官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看了看袁尚的脸色,那脸上的忧虑深处还写着别的字。

    袁尚沉默了一会儿,打破了这沉默道:“志远,把情报仔细的捋一遍,然后给我仔细地分析一下。”

    上官谦清楚地知道袁尚想要的情报是哪个方面的情报,袁尚要他分析的是袁绍的身体状况。上官谦顿了顿说道:“我这里有主公四百五十三天的饮食记录,还有主公二十次房事记录,主公在这四百五十三天之中,有四十二次侍寝的三个女人是鬼影的细作。主公在这四百五十三天内宠幸这三个女人有二百零六夜,但在这二百零六个夜晚之中却之和枕边的女人发生过二十次房事,而且据记载这房事的时间是越来越短,最长的时间不超过一盏茶的时间。根据那三个女人的交代,我仔细地推理了一下,主公至少在一年半前就得了病,而且病的不轻。”

    作为儿子,袁尚听着父亲的饮食状况甚至听到了父亲的性生活时间的长短却并不脸红反而微笑着说道:“这两年来,父亲又另找新欢,很少去母亲那里,看来是为了避免自己得病的消息被我们兄弟得知,父亲为此可耗尽了心思了。”

    上官谦看袁尚不再掩饰自己的心情和野心,便补充道:“难道公子不认为主公这次来攻打曹操也与他的病有关吗?”

    “我看是父亲怕自己去了之后,他的不成器的儿子们没一个人是曹操的对手吧!”袁尚说完话,又盯着上官谦的眼睛问道:“那么志远,你认为我会是那曹操的对手吗?”

    上官谦微微一笑道:“我认为主公的儿子中唯公子最适合做那曹操的对手。”

    袁尚并没有为上官谦不回答他的话而生气,只是轻抿一口酒问道:“刘备那里有什么动静?”

    上官谦回道:“没有动静,从表面上看去很正常。可我看越是正常就越不正常。”

    袁尚轻哼一声,慢慢地转着酒碗说道:“刘备此人,不能为父亲所用,我看,也不可能为我所用。”

    “用倒是能用,只看怎么用,曹操可是很‘照顾’刘备,我们要不要再让曹操关照一下刘备?”上官谦微笑道。

    “志远的意思是想办法让刘备离开吗?”袁尚问道。

    上官谦点头。

    袁尚微微一笑说道:“那么就去办吧!”

    上官谦走出帐篷后,袁尚猛地将杯中的酒倒进胃里,之后舔了舔嘴唇睁大眼睛看向大帐的入口,然后捂着嘴放肆的笑,却不让声音发出来。

第九十四章:诸葛亮的乐队() 
去新野之前,马鸿先去了水镜山庄,因为二月十一是老师的五十六岁的寿辰。贾诩又一次劝张绣投靠曹操,这一次贾诩做事很隐蔽,就连刘表也是在其投降后才得到这个消息的。马鸿认为老师不可能不知道其动静,或许是李儒说了些什么,让老师放下了手。

    走过木桥,穿过石林,马鸿第一眼便看到了坐在石头上的朱然,半年没见,朱然好像瘦了,也黑了一些,因为他也做起了庞统曾经做过的事情,磨石头。水镜先生很喜欢石头,也很喜欢让学生磨石头。

    “呦,好久不见。”马鸿朝着朱然笑道。

    朱然看见了马鸿便笑着向马鸿走来,手里还拿着一块三个角的石头,满脸春风地说道:“马师兄,好久不见。”

    马鸿嗯了一声,眼睛一眯,笑道:“老师收你为徒了吗?我可没有得到消息,难不成是你故意不让庞统他们告诉我的吗?”

    朱然脸色微红道:“事实上是老师前日才答应的,所以消息还没有传出去。”

    马鸿微微一笑,拍了拍朱然的肩膀说道:“那师弟说说这半年多学会了什么?”

    朱然用右手慢慢地摩擦着手中的三角石,然后踮起左脚,右腿稍微弯曲,扭动腰,借助全身力量挥动右手将手中的石子扔了出去,击中远处的树。然后眼睛看着石头落地,微笑着说道:“原来我认为自己是聪明人,来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很蠢。”

    话说的很实在,马鸿笑了。

    放牛的牧童已学会了吹牧笛;常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学会了吹竹笛;砍柴的王小二腰间除了柴刀,还挂着竹萧。诸葛亮来到水镜山庄三年了,这三年来,水镜山庄内每日里都是琴瑟高鸣,鸡犬不安。以前杨仪放羊的时候捧着书简,现在放羊的时候抱着琴。现在朱然磨石头累的时候也会吹箫。诸葛亮整日让众人沐浴音律,让其对音乐起了兴趣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杨仪每次向诸葛亮请教之时,诸葛亮都会让其弹奏一曲,弹的好就教杨仪,弹的不好就让杨仪回去继续练习,显然朱然也走上了杨仪的路。

    马鸿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正躺在草地里放风筝,还没意识到来人是谁。马鸿便从腰间拔出匕首将诸葛亮的手中的细绳一下子割断,然后走到诸葛亮的面前,弯下腰对躺在地上的诸葛亮笑道:“诸葛师弟,好久不见。”

    诸葛亮一脸见鬼的表情看着马鸿,然后苦着脸说道:“师兄,我刚做了一件新衣服,绑在竹子上让其飞上天飘一飘,去沾一点仙气。你赔我衣服。”

    你这是让衣服上天沾点仙气吗?你这叫装逼,让你欺负师弟们,作为师兄我可得给师弟们报仇,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马鸿嘿嘿地笑道:“师弟,你玩的很花啊!”

    “师兄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明天是老师的寿辰,师兄弟们商量后决定在老师的寿宴上合奏一曲,你准备用什么乐器。”

    诸葛亮伸出手摸起了竹竿,然后站起身来,略微低下头看向马鸿。

    马鸿略尴尬地用手背揉了揉嘴唇问道:“师兄弟们都用什么乐器?”

    “杨仪师弟弹琴,子扬师兄鼓瑟,庞师兄奏批,我奏把,朱然师弟吹箫。”(琵琶,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马鸿用卷着手指按了按鼻子说道:“师弟组织的吗?”

    诸葛亮嘿嘿地笑道:“我是庄内最懂音律之人,当然是我组织的。”

    若说诸葛亮是师兄弟们最懂音律之人,那么马鸿一定是最不懂音律的那一个,除了还会唱一些几千年后的情歌,这些古乐器是一窍不通。

    诸葛亮见到马鸿挺是烦恼,便继续说道:“师兄不如你就奏竽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