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一凡人 >

第58部分

明末一凡人-第58部分

小说: 明末一凡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幢闶廊瞬幻靼祝噬弦不崦靼祝喜砸不崦靼住�

    五月十五日,张扬迎风而上,连严令:无论官民,必须佩戴面罩,军队上街入户暗查,维者重责二十大板。

    五月十六日,总督衙门再戒严令:北京城全城戒严,所有商铺,茶楼酒肆全部歇业,军队开上街头,百姓不得随意上街。每日辰时解严一个时辰,百姓可上街采购生活所需。

    这几道严令一出,杨云也感到了一股肃杀之气。想到平日里斯文儒雅的三弟,为了平疫变得杀伐果断起来,心中无限感慨。只是每日蛰伏在家,又是孤身一人,不由得气闷起来。

    这一日,刚交辰时,在家蛰伏了几日的杨云赶紧出门溜达了几圈。平时笑语欢声的街头变得沉默起来,人们带着面罩,皆是相逢相见不相识。来往的人流也是行色匆匆,赶在戒严之前匆匆将事办完。

    他先去拜访了安娜公主与伊万将军,两人住在四夷馆,生活起居有朝廷照应,自是不用提。只是被疫情困在京城,进退不得,心中十分苦闷。好在自尤里骑士染疫身亡后使团再无疫情,也算万幸。三人谈了一阵,杨云告辞出来,又去了趟张扬的平疫衙门,看着门前军容整肃,忙碌的差役和军士,也就没再进去打扰张扬,自回家去。

    行至鼓楼大街忽闻一阵药香扑鼻而来,原来有一道人站在一口铁锅后为众人布药。心中明白这鼠疫是无药可医,只当是有人把握了百姓的恐慌之心,胡乱配了药在此敛财。便站着看了一会,却是越看越奇,这道人居然是不收银钱,免费施药,心中不由大生好感。先不论此药治病与否,这救民救苦之心就值得令人敬佩。

    只见这道人剑眉下生了一对炯炯有神的星目,穿了一身半旧的灰布道袍,头包软中,麻布高筒袜子,足蹬开口福字履,腰间系了一根布带,左肋下悬挂一口大宝剑。只是与常人一般戴了面罩,看不清年纪与长相。虽无贾德明般飘逸神采,却多了几分沉稳与持重。

    又看了一会,忽的一阵急促的锣声响起,兵卒喊道:“辰时三刻,百姓们返家,巳时戒严。”街头之人便纷纷收拾东西,准备归家。

    杨云府宅近在咫尺,也不急这一时,便帮那道人收拾家什,攀谈了几句。原来此人是个游方道士,通些医道,上月游历到京师,不想被这瘟疫困在了此处。今日所施之药不过是寻常除瘟解邪之方,虽不能治这大头瘟,也可解瘟退热,聊胜于无。

    杨云见他气度从容,谈吐颇佳,全然不似贾德明那般装神弄鬼,便生了结交之心,遂问道:“阖城戒严,道长于各处落脚?”

    道人笑道:“出家人四海漂泊,何来固定的行止住所?城南有一间破庙,这几日都在那落脚。”

    杨云道:“如今城内已是这般模样,道长孑然栖身于破庙,饮食起居多有不便。如蒙不弃,可到舍下盘桓几日,待疫情平复再做计议。”

    道人思索片刻道:“也好!那么便叨扰居士了。”

    二人当下携了家什,来到杨云宅中。二人除下面罩,不由相视一笑,竟是故人重逢。

    你道此人是谁?原来是昔日在杨柳风外卖艺的寒冰子。当年二人相遇,传了杨云芒硝制冰之术后便四海游历,杳无音讯。杨云因这夏日制冰之法将杨柳风的饮料推上了一个新高度,获利颇丰,心中也很想念这位一面之缘的旧友。今日街头重逢,差点就因戴了面罩而错过了,真乃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二人说了些别后重逢之话,吩咐家人烧了热水,寒冰子便去洗浴。待沐浴更衣完了,寒冰子还是一半旧道袍,只披散着头,愈俊朗非凡起来。杨云在心里赞了一声,便吩咐家人开上饭来吃。

    寒冰子道声叨扰,二人坐下吃饭。杨云见桌上鱼肉皆备,心中不安,说道:“不知道长驾临,一时仓促,未备斋饭,请道长原谅些。”

    寒冰子微笑道:“贫道道修正一,非全真一派,不戒荤腥。杨居士不必拘礼,请随意。”说罢又正色诵道:“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罪过罪过!”杨云听得暗暗称奇。

    话虽如此,寒冰子于席间尽拣些青菜豆腐下饭,未见食肉。杨云不懂这些教派规矩,也不好多问。

第一百一十章 寒冰子() 
话说杨云与街头重逢故人寒冰子,心头欢喜,请到宅中盘桓,自此寒冰子便暂住于杨云府中。寒冰子见他孤身住了偌大一院宅子,不由问道:“杨公子家中再无父母家眷?”

    杨云不好解答,只得含糊敷衍几句。寒冰子又说道:“去年在柜号见一中年男子,似是杨公子贴心之人,如今在何处?”

    杨云知他问的是风义山风大伯,不由勾起了一段相思。原来自去年入冬后,杨柳风便连店带厂占时歇业了。柳依然与风义山一家回华阳祭拜其父柳太尊,说好了今春返京,又逢了这举国大疫,便断了消息。不知华阳如今疫情如何,风家三人与柳依然是否仍在人世也是不得而知。杨云不由得叹了口气,寒冰子见他神色黯然,心知勾起了他的伤心之事,也便不再多问。

    自此以后,二人每日谈些各地风土人情,游历掌故,倒也不甚寂寞。只是每日辰时随了他去街头布药,无须细表。

    寒冰子虽是修行之人,清规戒律却是看得极淡,兴致来了,行止脱略,酒肉不误。忽然一日,又是行止端庄,忌荤菜戒酒。

    二人混得熟稔了,杨云便问他缘由。原来道教分为两家,一曰全真,二曰正一。全真派是终年忌酒戒荤的,而正一派则是逢了斋日才有这些清规戒律。全真教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功行并重;正一教崇信鬼神,行符箓。

    杨云打趣笑问:“依道长看来,全真与正一孰优孰劣?”

    寒冰子道:“天下万物,岂能一概以优劣来分?依贫道看来,修行即是入世,入世也是修行。三清大道,宗旨都是度世救人,何来优劣之分。”

    听他如此一说,杨云不由肃然起敬,此后便不再说这些犯忌之语。只是每日闷在家里,时间男打,索性每日向他请教些道家法门规矩。一段期间下来,也颇有了些心得。

    杨云这些日子无法得见两位兄弟,心中也记挂得紧。特别是张扬,前次见到他时已是面目枯槁,眼窝深陷,不知这些日子过去,又变成了甚么模样?可别累垮了身体。更不知宫中的“游大哥”如今身体是否痊愈,贾德明是否仍在宫中为他疗疾。

    想到贾德明,杨云不由得心念一动,来到西面厢房寻寒冰子道长。他正在房中盘腿坐禅,见了杨云进来,便散了功,请他坐下谈天。

    杨云问道:“道长每日坐禅修行,可练成甚么度神功奇法?可否让杨云开开眼界?”

    寒冰子微笑道:“贫道坐禅只是为了修心养神,并无杨公子所言功利之心。如同饮食睡眠,本是身体所须。”

    杨云又道:“那么请教道长,道家法术可是真实存在的?”

    寒冰子笑道:“杨公子今日为何问起这个来了?莫非也欲入我道门,修炼**?”

    杨云摇头道:“前些日子遇到个道人,很有几分神通。虽未见其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倒是真的。此刻正在别处为我一个朋友施法疗疾,此刻心中挂怀敝友病情,故有此问。还望道长指点一二。”

    寒冰子沉吟片刻,答道:“呼风唤雨之法是有的,不过一般有法之人不会轻易使用。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清大道崇尚无为而治,无为即是有为,有为即是无为。”

    杨云若有所思道:“道长说得太玄,杨云听不大懂。我只想知道,以法力疗疾可是确有其效?”

    寒冰子道:“那要看是甚么法了。正道之法,确能助人固本修身。妖邪之法,初时虽可见奇效,日子长了难免令人走上邪路。不知杨公子所言这位道友是各处道观的得道法师?”

    杨云摇头道:“这倒记不太清了,只知道他姓贾,名德明,道号紫微真人。”

    寒冰子立时神色大变,问道:“可是江西龙虎山来的贾德明?”

    杨云此刻也记了起来,回道:“正是此人。莫非是道长故人?”

    寒冰子沉默了片刻,说道:“贾德明是贫道师弟。贵友在何处识得他?”

    杨云道:“说起来道长的师弟还是我引见给敝友的呢。当下便将自己与贾德明的三次碰面一一告知了寒冰子,只是隐去崇祯的身份。第一次的野店赐药,第二次的黑风断魂遇险,第三次的得意楼做法,合起来竟是惊心动魄的一篇好故事。”

    寒冰子听罢不胜怅然,说道:“如此说来贾德明的法力又进了一大成。”

    杨云喜道:“道长是说法术确实是能助人疗疾的啰。”

    寒冰子点头道:“话虽是这么说,贾德明的道品不大好。请杨公子转告贵友,若是身体无碍,大可不必同他混在一处。”

    杨云道:“道品不好这四个字还请道长明示。我也觉着贾德明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邪气,只是说不清楚邪在何处。”

    寒冰子沉吟片刻,说道:“既然他杨公子贵友有所关联,贫道也便不隐瞒了。贾德明实是一个弑师投贼的妖人!”说道此处,他脸上现出一阵悲愤之色,良久才又说道:“贾德明是家师晚年准备传其衣钵的得意弟子。他平日就有些沉溺法术,荒废修为。后来家师年纪大了,精力有些不济,一日日变的无为而治起来,对弟子们管教也不胜从前了。他便不知从何处习得些邪魔歪道,家师看出些端倪,敲打了他几句,他也不听。

    后来张献忠贼部过境,这禽兽居然去投了贼军,为张献忠造命祈福,指点江山。张献忠与他臭气相投,有言:他日若是坐了江山,定尊贾德明为国师。

    家师听闻此事,大怒,唤他到坐前怒斥。他竟恼羞成怒,与家师斗起法来。这一斗便斗了三天三夜,师父终于因精力不支,命丧他手。师兄弟们对他恨之入骨,群起攻之,这禽兽妖法横行,连伤十八名师兄下山而去。

    贫道当日正奉了师命在山下做布施,回山后才知此噩耗,悲痛欲绝。自此四海云游,欲寻这禽兽报弑师大仇!请杨公子告知贫道这禽兽如今在何处落脚,贫道绝不轻饶于他!”

    杨云不想自己随口一问,却引出这么一番离奇往事,竟比他之遭遇还有惊心动魄几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功成() 
话说寒冰子痛陈了贾德明恶行,并问起其行踪,欲报师仇。,。杨云心知贾德明如今圣眷正隆,误伤了他不好交待,深宫内苑也非寒冰子来去自如之所,只得推脱不知。

    杨云听闻贾德明是这般人物,且与流贼深有纠葛,缠绕不清,心中也是大骇。这妖道趁了皇上龙体欠安,入了禁宫,想是没安好心。这消息定要速速告知大哥张国柱才好,又苦于此时瘟疫横行,难见张国柱一面,只得待瘟疫散去再做计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自从平疫总督张扬连发几条严令,虽然官民沸腾,却起到了奇效。

    自五月十四日全城戒严令发布,总督衙门共装殓焚烧尸首八万三千四百一十三具,城外隔绝大营共隔离染疫者十七万八千余人,城内杨云所建未完工超市共隔离疑似染疫者四万九千余人,总督衙门共逮捕杖责违反戒严令者四百余人。

    三日过后,城外隔绝大营共死亡染疫者两万四千余人,依前例付之一炬。虽有些骇人视听,也是预料之中的无奈之举。城内共发现新染疫者两千余人,装殓尸首五百余具。

    五月十八日起,城外大营染疫者仍在大批死亡,当日共死亡五千余人。而城内新增疫民已极速减少,当日共新增二百三十七人。

    五月十九日,新增疫民一百九十四人。

    五月二十日,七十六人。

    五月廿一日,四十三人。

    五月廿二日,三人。

    五月廿四日,零人。

    五月廿五日,零人。

    五月廿六日,零人。

    五月廿七日,全城戒严令解除。

    北京城内一片欢呼,锣鼓大作,炮声四起,百姓们奔走相告,共庆战胜瘟神,劫后余生。只是大家意识到面罩的重要性,暂时无人敢去掉面罩,公然涉险。

    六月初十,城门戒严令解除,平疫总督衙门的士兵退出城头,步兵统领衙门再次接管城防。城外隔绝大营依旧是禁区,戒备森严,官民勿入。

    六月十八日,隔绝大营解散,幸存疫民遣散回城。自五月十二日隔绝开始,大营共强制隔绝疫民二十二万余人,三十七日过去,幸存者不足六万。这些劫后余生的疫民,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圈。此时走出军账,望着账外的青天白日,恍若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