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一凡人 >

第55部分

明末一凡人-第55部分

小说: 明末一凡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飨闼俊⑸汉魇执呤酢⒈κ盍戳颂酢⑺а劬狄话俣�

    崇祯略略看了一眼便将礼单放在了一边,微笑着说道:“三位一路车马劳顿,这几日在四夷馆住的可还适意?衣食住行可有不便之处?”

    安娜公主答道:“明朝国王宽宏仁慈,四夷馆也服侍的很周到,我们非常满意。”

    崇祯点头道:“若是如此,几位便请在我大明多住些日子。昔日朕父皇登基之时,贵国曾派使者前来朝贺。如今朕在位,贵国君主又派尔等前来递交国书,这中断了数十载的情意又在朕手中续上了,朕很欢喜!”

    安娜公主回道:“父皇若是得知我在贵国所受的礼遇,一定也非常高兴。”

    崇祯又道:“我朝太祖皇帝是在蒙古鞑靼手中夺回汉室江山,尔罗刹亦是力挫蒙古汗国而开国。两国曾是同仇敌忾,殊途同归。今日在此聚首,原是天意,朕相信罗刹君主的文治武功一定也是非凡的。”

    伊万将军得意地说道:“我国哥萨克骑兵举世无双!蒙古铁骑纵横东西,席卷天下,唯我哥萨克能将其败之!”

    他哪知道,在别人的地盘炫耀武力,已然犯了大忌。殿中群臣看着崇祯阴晴不定的脸色,心中有些不安,恐今日这喜庆的场面不好收场。崇祯倒是不恼,似笑非笑地说道:“朕的军队也倒不弱。依将军看来,哥萨克与我大明若是两军对垒,谁的胜算更大些?”

    伊万完全没意识到崇祯话中含义,说道:“这倒不好说。敝人听说明朝如今内忧外患,东西两面都有大兵压境,兴许投不出兵力来与罗刹交战。”

    崇祯格格一笑,说道:“很好!为恭迎几位使者,恰巧今日预备了阅军大典。请诸位随朕去瞧瞧吧!”

    崇祯一声高喝:“张国柱!”

    张国柱重盔顶甲,脚下马刺踩得金砖地叽叮作响,径自走到御座之前,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崇祯正色道:“午门外阅军,即刻出发!”

    张国柱一声大吼:“末将领旨!”立时便往门外大步走去。

    崇祯又道:“文武百官随行观礼!”

    安娜公主一行便随着众人出了殿往午门行去。此时已是日上三竿,虽是四月天气,日头已经开始展示威力了,紫禁城内又不得种树,直将众人热得汗流浃背。

    待到了午门外的观礼台,万里晴空上一轮炎炎骄阳晒得大地一片腊白,早上才洒过水的黄土号场已是干得龟裂,焦热的细土一串串蒸汽似的微微窜起,似乎一晃火折子就能燃烧起来。

    张国柱率领的一万御林军早已作好迎候准备,这都是军中精中选精选的猛壮勇士,个个虎背熊腰,刀剑齐备,依着张国柱预先曲划,分成三个方队挺立在火辣辣的热地里。操演场四周九十五面龙旗还有各色杂旗,分青红皂白按东南北西方位站定。方才说大话的伊万将军,何曾见过如此森严肃杀的军威,直看得得心旌摇动。

    皇帝大驾尚未未到来,罗刹使团与文武百官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等候,虽有棚顶遮荫,还是汗透重衣,太阳底下的士兵身着重甲,其胰瘸潭瓤上攵�

    忽的传来阵阵嘭嘭闷响,地面也跟着颤动起来。众人正在心惊,远处传来一声高呼:“御驾到!”

    抬眼望去,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令箭、清道旗、飞虎旗、十八般兵器、马道马伞、金瓜钺斧、朝天凳、顶马、提炉、御林军、锦衣卫,一对一对的过完,才见一架巨大无朋的辂车缓缓开来。巨辂由两头大象拉着,象背上铺着明黄的鞍垫,垫上有两名衣着华丽的驯象官。大象在驯象官的导引下缓缓迈着步子,将地面震得嘭嘭作响。而巨辂上所坐的就是大明天子——崇祯皇帝了。罗刹使团此时已是目眩神迷,呆立当场,说不出一句话来。

    待辂车行至张国柱所部阵前,夸的一声巨响,一万将士尽数单膝跪下。猛的又是一声巨响,“皇帝万岁,万万岁!”军士们雷轰价齐声吼道,真个声震山河。观礼台上文武百官也跟着推金山倒玉柱,伏地高呼:“吾皇万岁!”安娜公主一行跟着也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不敢多言。待崇祯下了辂车,由太监搀着上了观礼台,淡淡说了声“平身!”文臣武将这才站了起来。

第一百零四章 阅军() 
话说崇祯圣驾抵达午门阅军台,文武百官与罗刹使团跪接了。崇祯在台上正中的龙椅上坐了,微笑着朝安娜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公主是客,赐座!”王承恩端过来一把椅子,安娜公主行了个罗刹礼坐下,伊万与尤里则随同百官站着观礼。

    崇祯又看了看台下,说道:“那么便开始罢!”

    张国柱在台下得令,点了点头,校场口一个执红旗的军士将旗一摆,九门红衣“无敌大将军”炮齐声怒放,连响九声,撼得大地簌簌抖。

    须臾,礼炮响过,张国柱上台,甩着正步直至崇祯身前,单手平胸行军礼,高喊:“请万岁检阅!”

    崇祯看了看他,淡淡说道:“你令吧。”

    张国柱答道:“末将领旨!”又啪地一个转身,大喝一声:“方队操演!”震得崇祯都不安地抖了一下。他身子向前略倾一下,又矜持地坐端了。

    旗官得令,手上红旗一挥,大喝道:“张大将军军令,方队操演请万岁检阅!”

    三个个方队各由三名军校带领着列队操演。时而横列,时而纵行,时而成一字形,时而又变幻成品字形,黄尘滚中刀光剑影杀气腾腾,偶尔有耐热不得中暑晕倒的,立刻便被凌空抛出队外,由专管收容的迅拖下去疗治。张国柱军令如此森严肃杀,崇祯和观礼大臣们看得动魄惊心,更别提罗刹使团一行人。伊万将军上次晚宴上见张国柱洋相百出,本有些看他不起,今日得见他治军的手段却是非同凡响,不由得向皇帝身边的张国柱投去佩服的目光。

    正怔时,台下旗手双手黑红旗交错一摆,所有阵势立时大乱,浮土灰尘黄焰冲天。崇祯不禁看了张国柱一眼,张国柱眼中闪着暗灰色的光,盯视着部队,头也不回地道:“皇上,这是变阵,是据武侯八阵图演化而来。万一我军建制打乱,又受敌围困,就用这阵法结团整顿”

    说话间,队伍已团成圆形,中间队伍成太极双鱼状蠕蠕周流而动,四周外围的军士则人手一弓,护卫着内里队伍整顿,顷刻间以两个太极鱼眼为核心,内中重新整成两个方队,外围军士向中一合,竟组成一万军士合成的一个大方队,纵横踏步而行,恰又结成“吾皇万岁”四字。此时,众人已是看呆了。“好!”崇祯颜色霁和,点头微笑道:“朕每日听到的万岁之词数不胜数,都不及今日所见。”

    张国柱心头得意,躬身说道:“皇上请看神机营!”

    正说着话,忽的一阵战鼓响起,场中兵士迅集结,列成一块整齐的方阵。旗手令旗一挥,方阵迅后退,阵前仅剩神机营三千火枪手。令旗又是一挥,立时烟雾腾起,三千支火铳同时射。待射击完毕,顷刻间自阵中奔出一千骑兵,手握了长矛奋勇冲锋。随后又是三千藤甲兵,右手持刀,左手持盾,呼喊着往前冲去

    罗刹使团与文武百官只看得心旌摇摇,目瞪口呆。在张国柱的指挥下又演示了一字长蛇阵、两仪阵、三才阵、四面埋伏阵,五路进攻阵。崇祯坐在观礼台上面带微笑,频频颔,侧过头问道:“伊万将军,你觉着朕这一万将士与贵国哥萨克相比,孰优孰劣?”

    伊万在殿中说了大话,此时看了五军营的威势,早已心服口服。只是罗刹人生性好强,心中虽服了,嘴上却不认输,躬身说道:“国王陛下的军队勇猛无比,士气高昂,这一定是陛下最精锐的部队了,敝人佩服万分。只是我国哥萨克皆为骑兵,善于奔袭与突围,而陛下的士兵以对垒与防守见长,敝人觉得各有千秋。不过”

    崇祯见他话中有话,大度的一笑,说道:“但说无妨!”

    伊万回道:“敝人认为两军交战,局势瞬息万变。一味的防守,难免贻误战机,若被敌军奇袭,胜败难料。”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说得不错!今日阅军的乃是京师三大营中的精锐部队。张国柱,你代朕告知伊万将军三大营的营务。”

    “末将遵命!”张国柱转头对伊万说道:“三大营乃是五军营、神机营与三千营的合称。五军营善营阵,三千营善巡哨,神机营善火器。主要营务则是守卫京师与护卫禁城。”

    崇祯点了点头,似笑非笑道:“不错!三大营就是朕的御林军,第一要务便是守护朕的安危,野战并非所长。伊万将军若想看看大明的奔袭骑兵,朕在辽东有两万关宁铁骑;若想看看骁勇善战的百战之兵,朕在西北有五万秦兵;若想看看众志成城的精锐之师,朕在京畿还有七万天雄军。”

    伊万早已听得呆若木鸡,弯了腰问道:“伟大的国王陛下,请问您共有多少士兵?”

    崇祯淡淡说道:“我朝号称二百万雄兵,虽然有些虚头,区区百万还是有的。”

    沙皇俄国虽然国土辽阔,举国人口不过千万。罗刹使团听到此处,无不骇然变色,看着台下一万兵士默默无言。今日在场之人,又有谁能料到号称百万雄兵的大明帝国会终结在李自成一帮乌合之众手中。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崇祯看了今日之阅军大礼,龙心大悦,呼了张国柱,说道:“惩逆将军,传今日阅军所有游击以上军官上台来,朕要接见。”

    不多时,二十多名副将、参将、游击已经上了观礼台,顿时腰刀佩剑铮铮,马刺叮当作响,就台上上崇祯行三跪九叩大礼。

    崇祯上下打量着这群军汉,这热的天都穿着牛皮铠甲,结束得一丝不乱,人人热得大汗淋漓,便笑道:“今年天热得早,没想到四月底就如三伏天似的。流火铄金的天儿,着实累你们了!宽一宽衣,卸了身上的甲罢。”

    “谢万岁恩!”将军们答道,却没有一个人脱衣服。

    张国柱道:“万岁既有旨意,你们就卸了甲,凉快凉快吧。”军将们这才不忙不迭“是”地答应一声退到两侧,三下五去二卸了甲,只穿着薄纱号服站立在台侧。

    崇祯正色说道:“诸位都是朕之瑰宝,国家干城!朕的安危,北京城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他停了一停,又说道:“传旨!今日会操诸军将佐弁员各加一级。着户部拨银十万两,犒赏台下所有兵卒!”

    罗刹使团三人今日算是大开眼界,被今日朝拜的排场,被大明国君的气度,被五军营的军威深深震撼了,从此不敢夜郎自大,自是不在话下。

第一百零五章 瘟疫再现() 
廿一日阅军完了,崇祯又赐了宴,由张扬和张国柱陪了罗刹使团在御花园用餐。宴席完又到养心殿谢恩,双方说了些两国交好的话,尤里骑士又说道:“明朝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请国王陛下允许我们在贵国城市游历,了解大明的风土人情,物产风貌。”

    崇祯沉吟道:“三位远道而来,这是应当的。只是如今各地大行瘟疫,华北中原,仅余京师一块净土。为了诸位的安危,还请在四夷馆多住些日子,待疫情过了,再做打算。”

    三人便谢了恩,自回四夷馆,礼部每日好酒好肉招待,皇上时不时又赏些物件,隔三差五出去观风赏景,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只是安娜公主天生活泼性子,语言不通,在这异国他乡又无亲无友,日子长了便难免有些气闷起来。普通百姓何曾见过金碧眼之人,只当她是凶神恶鬼,不敢接近。好在有杨云这个朋友,便时不时邀他来四夷馆做客,学学中文,谈谈两国风土差异。如此个把月下来,安娜的中文也很说得过去了。

    世事难料,到了五月份的时候,京城还是未能逃脱瘟神的魔掌,疫情在城中蔓延了开来。究其源头还在上次出城赈粮的士兵身上,他们与城外疫民相处了一段时间,自城外携了疫进来。

    若按现代医疗标准,这些人隔离上一段时间再入城也便没事。但此时乃是明朝,没有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更没有应对烈性传染病的经验与手段,大祸因此酿就。

    疫情先是在军营扩散,到了五月,三大营染疫将士,十停之中便有四停。只是军民同处一城,免不了你来我往,疫情慢慢又蔓延至百姓之中。身强体壮者倒还罢了,只苦了些孩童妇孺,染疫便只有等死。

    罗刹人也未能幸免,尤里骑士也染上了瘟疫。话说这尤里,并非出生在贵族之家。他本是莫斯科近郊一个农夫的孩子,自小便不事生产,专爱游山玩水,浪迹天涯。八年前混到欧洲的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