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一凡人 >

第33部分

明末一凡人-第33部分

小说: 明末一凡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们姿态万千的下了车来,人群早已一拥而上,将车子围了个严严实实。姑娘们则在兵勇的护卫下走进凤栖楼,临进门时还不忘回头朝众人笑一笑。好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将众人看得神魂颠倒,骨头都酥得站不住。

    又过了一会儿,台下的百姓越来越多,直走万人之众。古时如此规模的大型活动和集会几乎没有,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只有阅军或交战时才有。百姓们自是越热闹越欢喜,一时间戏台下人声涌动,摩肩接踵。还有些京畿附近的百姓,得了消息,便约了亲朋,带了干粮,天不亮即从昌平、顺义等地赶来,只为一睹这花魁大赛的盛况。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维持弹压的兵勇也开始心猿意马起来,跟着跑去看美人。杨云唯恐人多生变,找来李凤栖商量了一阵,请出凤栖楼内的戏班子登台唱起了戏,吸引了一部分人,人潮才稍微平息了些。

    过了辰时,姑娘们于凤栖楼内的花园唱罢名,佳丽全数到齐。杨云又向诸位佳丽交待了些注意事项,安排伙房草草安排了些便饭吃了,比赛准备开始。

    巳时三刻,贵宾席和雅座席的人也慢慢来了。这些人因为早已预定了位置,所以不着急,或坐轿子,或乘马车,摆足了架子,在跟班和家人们的簇拥下缓缓而来,自有知客先生一一接待。贵如孙府台之流,又是打了仪仗,鸣锣开道而来,李凤栖等站班恭迎。

    赛场如战场,台上的战斗还未打响,台下的却已先开战了。这些达官显贵们,如何会放弃这耀武扬威、彰显实力的机会?一个个比一个排场足,身上衣饰无所不尽其华;所携跟班,无所不尽其多。这一番锦衣华服、贵主豪奴,直将众百姓们看得目瞪口呆,交头窃语。台上唱戏的角儿看着台下这般情景,似乎也自惭形秽起来,望着台下,心不在焉的在那儿咿咿呀呀,好在也无人是为看戏而来。

    眼看午时将到了,贵宾席上十人尽数到齐。其身前桌子上摆着各类杨柳风的饮料,凭好自取。雅座也变得拥挤起来,桌上除了茶盏外,还有家人们携带的各色蜜饯瓜果,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座中之人时不时站起来呼朋引伴,普通席中一些身份不高不低的,听见雅座中有人叫自己,无不喜形于色,奋力挤过人群,来到雅座。自有伙计于人缝中再加上一把凳子,这才道谢坐下。

第六十章 开赛() 
雅座后面的人潮越来越汹涌,自台上望去,黑压压一片人头,足有数万之众。远处的树上居然也站满了人,看着那摇摇欲断的树枝,让人心惊胆寒。人群中卖瓜子花生、烧饼油条的小贩吆喝着穿行其中,时不时踩了脚、油了衣服,激起一片呵斥之声。台上的戏班子知道今日的主角不是自己,唱得愈发有气无力起来。

    忽的乐声一停,午时已到,戏班子退了下去。人们知道比赛即将开始,喧闹瞬间止住了,只剩嗡嗡细语之声,台下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戏台。

    过了一会,一位神气的汉子手提着一根静鞭自后台走了出来。看那鞭子,足有一丈多长,鞭尾处粗如儿臂,鞭稍又细如发丝,一看便知是用熟牛皮加牛筋鞣制而成,这般粗细长短,足重三十斤上下。汉子于戏台正中站定,手腕一动,在空中甩了个鞭花,“啪”的一声脆响,如惊雷乍起,霎时连嗡嗡之声也没了。

    后台又走出一位清癯的瘦子,便是唱礼官了。他清了清嗓子,往着台下高声唱道:“午时已到,凤栖楼暨杨柳风花魁大赛,淘汰赛开赛。”

    唱礼官停了一停,弯了弯腰,手中做了个请的姿势,继续唱道:“请诸位评判登台。”

    张、杨、李、刘四人自戏台西侧出来,朝台下拱了拱手,各自入席坐下,五位评判席还剩一席。唱礼官待四人坐定,再次唱道:“有请三十位参赛佳丽亮相。”

    话音一落,人群一阵骚动,只见众姑娘们拖着纱裙自戏台东侧鱼贯而出。杨云坐在台上只觉得阵阵香气袭来,如兰似麝、若菊若郁,禁不住眼迷神怅起来。

    佳丽们于台上一字儿排开,个个玉骨冰肌、素腰如柳、明眸善睐、皓齿流芳,比之群芳初开,素馨将放,其色香一界,几欲使神仙堕入凡劫。

    台下的叫好声、喝彩声,如春雷滚滚,连绵不绝。贵宾席与雅座中的达官贵人们自恃身份,虽不如百姓门这般疯魔,亦是忍不住拍着桌子赞赏连连。离得远的百姓们看不真切,奋力往台前挤去,又涌起一片喝骂之声。顺天府的兵勇们奋力呼喝维持,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声嘶力竭,却是无力浇灭这热情之火。

    眼看人群就要越过白线,徐守备赶忙吩咐两侧士兵倒持了长矛,见着人群中谁人拥挤,便用矛柄在其头上狠狠敲上一下。瞬时又爆出连连惨叫之声,被敲之人捂着头上大包叫苦不迭,人群这才重归平静。

    待观众平复,手持静鞭的汉子又登台来抡了三响鞭子,台下再次寂然,唱礼官唱道:“有请今日特邀嘉宾评判。”

    这特邀嘉宾乃是杨云提出,李凤栖物色之人,杨云也不知此人是谁,台下观众更是不知,瞪着眼睛望着台上。

    众人正在怔怔之时,果见一个年纪不过二十,淡施粉黛的青年女子缓步而出。只见她脸衬桃花,眉弯新月,相貌端丽举止娴雅,真乃芙蓉出水露红颜,肥瘦相宜合燕环。

    女子一亮相,台上的三十位佳丽顿时便黯淡了下去。众人心中更加疑惑了,如此这般风流人物,不知是何处所来,若是参加此次花魁大赛,定是状元无疑,莫非就是这嘉宾评委?

    女子于佳丽前站定,轻提罗裙,款下轻腰,缓缓往台下福了一福,又侧身对着四位评判道了个福,轻启朱唇说道:“小女子陈圆圆给诸位请安。”

    此语一出,众人皆是一惊,李凤栖好大的能耐,居然将名动江左的一代名妓请到了赛场。四人赶紧起身还礼,又侧了身子,请陈圆圆居中坐了,这才又重新坐下。

    观众席上的百姓见台上这般情景,皆是一头雾水。很快,消息自前台传来,百姓们知道了台上是陈圆圆,一时间欢声雷动,经久不息。

    陈圆圆何许人也?她本是江南武进人氏,父母早亡,寄身于苏州姨父家,籍属乐户。她自幼便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于苏州梨园登台。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令观者为之魂断,万人为之痴狂。后流离于各处风尘所在,前些日子辗转来到京城,短短几日,便闯下好大名气。如今不知被何等显贵养在豪门,是为歌舞伎。今日不知李凤栖用了何种手段?将其邀来作为评判。真是闻名不如见面,陈圆圆今日一亮相,便将台上众多佳丽压了下去,台上台下均是惊为天人。

    此乃题外之话,就此按下不表。待台下观众平静下来,唱礼官继续唱道:“今日之淘汰赛采用对决制,三十位参赛佳丽将抽签取得各自号码,号码为两组一到十五的数字,抽得相同数字的两位佳丽即为竞争对手,进行一一对决。二人对决后,由评判与贵宾给出评分,胜者晋级,败者淘汰。”

    唱礼官说罢停了一会儿,似乎给观众一点时间来消化比赛规则。台上由两名穿着绸衣的汉子抬来一方桌子,置于中央,又有一队俊美女僮用托盘端上来数罐易拉筒的杨柳风饮料,放于桌上。

    台下观众与台上佳丽不知这是唱得哪一出,均是面面相觑。唱礼官待一切摆好,又说道:“姑娘们请吧,数字就刻在这易拉筒底,饮完就显了。”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莺莺燕燕地各取了一筒饮料,一时也不敢打开,不知这瓶中的数字儿是多少。姑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各有一副算盘,企盼自己不要和才色俱佳的强力对手抽到一组。

    唯有朱贞素乃是豪爽性格,看不得这般扭扭捏捏,取过一筒开罐即饮,一口气喝完,看了看筒底,将筒儿递往旁边等待记录之人,说道:“好了,本姑娘是五号,看谁人和我有缘了。”

    其他佳丽这才打开筒盖,或以袖遮面昂首浅饮,或侧身而立低头轻啜,好一副群芳品茗图,观众们又是一阵喝彩。

    待佳丽们饮完,记录者一一记下号码,暂请姑娘们先退入后台,唯留下两位抽到一号的姑娘,对决就此开始。

第六十一章 开赛(二)() 
第一场比拼就是强强对决,抽中一号的两位姑娘乃是能书擅画,亦会吟诗作对的秦如玉与百花楼中的头牌萧芳芳。,。

    两位佳丽进入后台准备,唱礼官又介绍了一阵比赛规则。此次比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位佳丽绕台一周,由评判品评其容貌、身影与仪态;第二阶段为技艺展示,二人分别展示其所擅长之技艺,再由评判品评;第三阶段是杨云一个人的主意,为了凸显此次大赛“杨柳风”的主题,二人现场以咏柳为题,做诗一首,由评委断其高下;第四阶段为由十位贵宾投票。

    规则说完,唱礼官唤二位姑娘出来进行第一阶段的仪容比拼。二人穿了可意衣衫,带了凤钗金簪,各自在台上仪态万千的走了一圈,引得台下喝彩连连,欢呼阵阵。

    接下来是评判环节,每位评判桌上均有放五筒易拉筒的酸梅汤,共二十五筒。按佳丽的容貌仪态赠予相对应的筒数。若是心中认为无可挑剔,自然是献上五筒,若有瑕疵,则是一到四筒不等,简单些来说就是以五分为满分,打出对应的分数。

    二人都是绝色美人,容貌本就不相上下,李凤栖与刘公公认为秦如玉身长略有所短,给出了四分,余下三人均给了五分满分。

    而萧芳芳则因为性子生来就冷,不苟言笑,陈圆圆觉着有些不近人情,给了四分。余下四位男士则认为正是因为其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反倒增添了几分高贵冷艳之美,全部给了五分满分。

    如此一来,萧芳芳第一轮总共得分二十四分暂时领先,秦如玉稍逊,二十三分。

    第二轮技艺展示,五位评判依然是每人有五分满分,按佳丽表现打分。二人或歌或舞,使出浑身解数表现了一番。这一轮反倒变成秦如玉领先一分,两轮分数相加,竟是不相上下,均是四十二分。

    第三轮“咏柳”环节,因是为了给杨柳风做广告的附加环节,毕竟选的是花魁不是文魁,分值便没有前两轮高,每位评判仅有一分,只能给其中一位佳丽。

    二女都读过几天书,这类题目自是信手拈来。萧芳芳沉吟片刻,即便成诗: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秦如玉思索片刻,便也吟出了如下诗句: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众人摇头晃脑品评了一番,认为萧芳芳之诗意境盎然,通篇虽不见杨柳二字,却将杨柳描绘得神形兼备。而秦如玉之诗虽也属上乘之作,格局毕竟小了些。五位评判便不假思索的将这一分给了萧芳芳。第三轮结束,萧芳芳共获得四十七枚易拉筒,以五分优势领先。

    第四轮为贵宾投票,十位贵宾每人有一罐易拉筒酸梅汤,上台将其献予所心仪的佳丽。这一轮下来,萧芳芳收到易拉筒六罐,而秦如玉则只有四罐。

    所有环节完毕,萧芳芳共获得易拉筒五十三枚获胜,秦如玉则四十六枚惜败。好在秦如玉生性恬淡,虽是有些落寞,也是愿赌服输,朝观众与评判道了个福,退到台下。

    至此,淘汰赛第一名晋级佳丽已产生,乃是百花楼的萧芳芳。唱礼官说了些冠冕堂皇的恭喜之言,又有两名俊美女僮上得台来,为她戴上象征晋级的杨柳头冠,在观众们的喝彩声中退到台后。

    杨云心中亦是为她欢喜,如此一来,萧芳芳就算后面的决赛不参加,也是在三甲之列,足以打发她那难缠的母亲了。

    比赛继续,陆续又有三对佳丽上台来对决,自是各有胜负,不在话下。唱礼官上台来宣布休赛片刻,以供诸位评判与贵宾们如厕饮茶。戏班子又上来咿咿呀呀的开唱,众人松了口气。

    杨云坐在椅子上与张扬说了几句闲话,不经意间看见台下有个熟悉的身影走过,仔细一看,原来是张国柱这厮。只见他一身短打,腰间挂了佩刀,耀武扬威的拨开众人,径自望雅座席走来。到了正中一席,将佩刀往桌上一拍,嘴里说了些什么,那一桌的客人便皱着眉头起身离开了。杨云看得暗暗摇头,这煞星总是改不了如此这般作态。要坐这雅座何须威胁他人,只要同两位兄弟事先招呼一声,就是贵宾席也让他坐了。

    再看张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