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后方的两千多后营男丁也手持武器冲杀上来,李克元和马长德见文启荣来援,也率众加入战团,双方四五千人就在狭窄的后山展开了殊死搏斗。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要放过一个清妖!()
“文指挥!”
在两军混战之时,李克元终于带着残存的溃兵左冲右突,出现在了文启荣跟前。
“后山情形如何?”
文启荣见着后营主官李克元,连忙问道。李克元摇摇头,颇为自责道:“都怪我一时疏忽,没想到鞑子竟然从后山偷袭,后山上的百姓现在全都遭了殃,还好你们来得及时,救下一部分后营家眷,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狗鞑子!”
文启荣咆哮出声,愤恨得看了看来袭之敌,粗略一估摸足有一两千,自己手下现在虽然有两千多人,可是都是些后营的男丁,论战斗力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手下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三百多留守士兵,近战肉搏对上近两千人的清军,根本没有胜算。
“你们还能战吗?”
文启荣向逃回来的保安队员问道。
“当然能战!”
身后的保安队员全都握紧手中的武器,昂首挺胸,纷纷点头示意能战。
方才许多后营的家眷和保安队员都被清军杀死,其中不乏有在场保安队员的亲属,因此这些死里逃生的保安队员对清军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意。
“好!那咱们就。。。。”
文启荣一句话还没说完,忽然一支羽箭悄然射来,当即射中其脖颈。
“文指挥!”
由于事发突然,众人惊呆当场,李克元连忙扶住文启荣的身躯,悲声呼喊。
文启荣中箭后,脖颈间鲜血狂涌,染红了身上的战袍,无论李克元和众人如何捂住伤口,也无助于事。
“快叫大夫!”
李克元失声呐喊。
随着身体气力的逐渐消失,文启荣双腿一软瘫倒在众人怀中。
“杀。。。杀鞑。。。子!”
堪堪念完这三个字,文启荣便躺在李克元的怀里咽了气儿。
呜呜的警报声划破天空,听闻梅山后山枪声大作,李克青也是震惊不已,这梅山后山的地形他自己也亲自查探过,根本就无路可走,没想到还是出了意外,被清军奇袭。
想到后山多是老弱妇孺,根本没多少军力驻守,要是被清军突袭,十有八九会被击溃。听到求援的号角声后,李克青也知事态紧急,赶紧吩咐朱兴率军军上山救援。
后山,指挥使文启荣死后,山上的光复军队伍并没有就此溃散,反而化悲愤为力量,越战越勇,甚至渐渐把劣势给扳了回来。
两千人手持各式武器与清军血战,清军连续冲了几次,都没有冲下来,恼怒的田炳忠为此还挥刀砍了好几个千把,可还是没能迅速突破前边的防线。
“弟兄们,撑住!”
“千万不能后退啊!就是死也要跟清妖同归于尽!”
“想想你们身后的老婆孩子和你们的爹娘!”
“只要再撑半个时辰,大将军的援军就会赶来救咱们啦!”
李克元虽然在刘湾村乡间务农多年,可总算还曾是个秀才,知道此紧要关头,必须稳住军心才是当务之急,当下不停的为大伙儿鼓气儿。
在文启荣牺牲后,作为大将军李克青的亲哥哥,李克元也自然就成了这些人心目中的领袖。
此刻,他手上拿着一把长刀,站在队伍中央指挥男丁和士兵们御敌,并且不时大声叫喊,为他们鼓劲打气,以提升士气。
虽然李克元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但他的存在和他的声音却是所有人都看得见也听得见。
大将军的亲哥哥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与大伙儿在一起战斗,这对于已陷入苦战的众人来说,就是一粒定心丸。
“杀鞑子啊!”
两千多后营青壮拼命的抵挡眼前清军的进攻,虽然往往好几条性命才能换取清军一条命,可他们仍然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冲上防线与清军厮杀。
他们的不惜命,成功挡住了清军的进攻,挽救了成千上万后营老幼的性命,同时也为朱兴率领援军赶到,聚歼这股清军赢得了时间。
“大人,咱们撤吧!要是贼寇的援军来了,咱们可全要被包饺子啦!”
田炳忠身旁,一名千总劝慰道。
“妈的,上山容易,下山难,现在撤兵,不是自取灭亡吗?”
田炳忠一把揪住那个千总的领子,咆哮道:“你他娘的马上给我带人冲锋,不将前边的这些贼人击溃,咱们想撤也撤不了!”
田炳忠其实说的很对,要是不把当面的这些后营青壮给解决掉,在狭窄陡峭的小道上,根本无法做到从容撤退,一个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那千总得令后,只得带着数百名清军再次冲击李克元的防线,妄图击溃光复军后营的这些青壮。
战斗还在继续,厮杀也没有停止,清军此刻已然是困兽犹斗,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山下的光复军援军抵达,就凭他们先前犯下的罪行,李克青定然不会放过他们。
突然,山下传来阵阵号角声,同时传来的喊杀声也越来越近,朱兴率领的光复军援军终于抵达了后山!
“快,左右展开!不要放过一个清妖!”
刚登上后山,朱兴连忙招呼着手下的光复军士兵密集列队,在鼓点节奏下缓缓向前推进。而远处的清军看到这一幕,士气为之一泄,顿时开始慌乱起来。
“开火!”
距离清军一百步内,朱兴一声令下,几百支火枪同时爆响,密集的铅弹奔涌而出,射入前方清军的身体,身穿棉甲、号衣的清兵大片仆倒在地,清军游击田炳忠此刻也傻了眼,“赶紧逃命”四个字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冲!快给我冲!冲上去!”
就算想跑,也得要人殿后不是,田炳忠此刻已经心生退意,不过为了没有后顾之忧,他还是狂吼大叫,命令士兵冲锋为其逃跑争取时间。
一些不怕死的清军继续冲来,“砰砰砰!”又是几轮排枪扫过。
阵前顿时又躺下数百局清军尸体,而朱兴身后的光复军士兵正源源不断的出现在战场,后方的清军见状彻底吓破了胆,再也难以凝聚半点斗志。
“妈呀!快逃啊!”
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上千清兵就这么纷纷丢下兵器,夺路而逃。
当清兵转身逃走的时候,才发现先前在此督战的游击大人田炳忠早就没了影子,估计是已经提前逃了。清兵见状纷纷破口大骂田炳忠无情无义、阴险狡猾,丢下士兵去冲锋垫背,自己却先跑了。
随着四周源源不断涌来的光复军士兵,清兵早就全线崩溃,许多清兵在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从悬崖上摔下去粉身碎骨的不在少数。
此时,田炳忠在亲随的掩护下往后山小道狂奔,为了跑得更快、更敏捷,田炳忠一边儿逃,一边儿趴下身上的棉甲和头盔,连心爱的腰刀全都扔在地上,只穿着一件单衣跑路。
李克元看到清军撤退,自家的援军已经抵达,大喜过望,立时激动的大叫起来:“兄弟们,清妖败了!咱们的援军到了!随我杀清妖啊!”
顿时整个山头上,大批清军四散奔逃,许多无路可逃的清兵抱头跪地,高声求饶,乞求活命。
不过当看到后山的惨景之后,不留清军活口也就成了大伙儿的共识,就算是投降的清军也被一律斩杀。有些清军心知自己罪孽深重,眼见上天遁地无门,欲作困兽犹斗,可惜在绝对优势的光复军面前,全都落得个被乱枪、乱刀砍死的下场。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惊弓之鸟()
现在后山的小道成了清军唯一的逃生路线,不过那条小道实在是过于陡峭狭窄,并且一次仅仅能容一人上下。
逃往后山的清军此时犹如惊弓之鸟,眼见通道狭窄,为了争夺狭窄的逃生通道大打出手,自相残杀。
“快!给我让开!”
田炳忠快速冲到小道前,虽然他已经逃跑的很及时,可当他赶到后山小道的时候,竟然已经有了不少绿营兵堵在了小道上,使得田炳忠颇为意外。
生死关头,随着光复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田炳忠为了活命,也顾不得同袍之情,拔刀就砍,将前方挡路的清兵尽数斩杀,为自己开辟道路。
往常受尽军官欺压,不敢有半句怨言的普通绿营兵,此刻也是什么都不管了,当看见己方的统帅田炳忠为了活命,根本不顾士兵的死活后,手里有刀的绿营兵为了逃命,也纷纷拔刀相向,哪管你是千总、把总还是守备,谁的刀子快就能先下山得活。
田炳忠见状虽有心弹压这帮互相残杀的绿营兵,不过却是有心无力。眼见局势已经彻底失控,只能一边喝令手下亲兵挡住那些想要抢道下山的兵丁,一边自顾着从小道逃离后山。
当小道附近的清军为了抢夺下山道路自相残杀时,朱兴和李克元已经率军杀了过来。
追赶的路上遍地都是老弱妇孺的尸体,这种人间地狱的惨状让光复军上下都对清军充满了仇恨,当发现后山上清军为了争夺下山道路自相残杀的时候,所有的光复军士兵和保安队员、后营男丁都红着眼杀了上去。
“贼寇来啦!贼寇杀过来啦!”
一些眼尖的清军发现光复军杀来,当下停止自相残杀,也不管小道上人挤人,纷纷一涌而上往小道上冲。
因为山崖陡峭,下山的道路几乎与峭壁平行,数十个挤在小道上的清兵顿时就被战友给挤下了山崖,摔个粉身碎骨。
此刻清军根本就如同丧家之犬,根本无心抵抗光复军,光复军趁着清军混乱的时候,迅速上前,就像赶鸭子般,将清军朝悬崖边驱赶。
“砰砰砰!”
悬崖边的清兵成片被火枪打死、被刺刀或各色武器杀死,绝望中,不时有清兵跳崖自杀,摔下山崖。
后山的小道上,只能容一人上下的山道上挤满了人,山路本就陡峭无比,几乎与峭壁平行。
在众多清军的拥挤、慌乱下,下山的斜坡显得愈加陡峭,若是一个不慎,脚下一滑,就是摔下山崖身死的下场,整个山道上此刻到处都是滚落、摔伤的清军身影。
早就先行下山的田炳忠此刻头也不回的疯狂向山下狂奔,一路上跌跌撞撞,脸上、身上、到处都是被路边的山石、树枝刮伤的口子。
不过对于想要活命的田炳忠来说,这点儿伤根本就不算什么,匆匆逃回大营后,不等喘息片刻,忙吩咐左右道:“此地不宜久留,快去寻制台大人才是!”
仓狂逃窜至山下营地的田炳忠根本不清楚清军正面大队已经被击溃,陈祖辉此时的情形和他也差不多多少。
可是不知情的田炳忠还妄想逃到陈祖辉那里寻求庇护,于是吩咐残存的清兵迅速丢弃辎重和粮草,只随身带些之前的金银细软往前山陈祖辉大营方向逃跑。
梅山前方的战场此刻更是一团乱麻,战场上到处都是惊慌的面孔,到处都是胡乱奔跑的清兵,后方则是穷追不舍的光复军士兵。
梅山前方清军大营,杀声隆隆,炮火连天,光复军士兵已然追着败兵杀进了营寨,此时的清军大营四处火起、人呼马嘶,混乱不堪,士兵纷纷抱头逃窜,根本没有一点儿当初的悍勇气儿。
“制台大人,贼寇已经杀进来了,绰和诺将军也已经撤了,我军大势已去,再战无益,咱们还是撤吧!撤到荆州与绰和诺将军汇合,等经略舒赫德大人大军一到,咱们里应外合定能反败为胜。”
总督大帐中,督标副将程其邦惶急地冲到坐在帅位上的陈祖辉跟前,卖力规劝道。
“知道了。。。。。。!”
陈祖辉面如死灰,空洞的回应丝毫不含任何情感,那双呆滞的眼睛无神的盯着前方的虚空,似乎根本没有任何事能影响到他。
“制台大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贼寇就要上来了!”
在程其邦身边,一群留下来的将官们哗啦啦跪倒一片,纷纷劝阻陈祖辉撤兵到荆州整兵再战。
可不管将佐们怎么劝,陈祖辉仍旧呆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对于撤兵,他很不愿下这个决定,因为一旦撤退,等逃到荆州,估计也只会剩下他这个光杆司令,手里没了兵,就算逃到荆州又有何用。
更为现实的是,这次损兵折将,葬送了湖广四五万精锐大军,就算舒赫德大军赶到,估计整个湖广自此再无人能挡住李克青的大军,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湖广糜烂的罪责肯定会落在陈祖辉的头上。
在梅山大营以身殉国还能落个忠烈的名节,要是逃回荆州,不仅名节不保,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