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途 >

第57部分

秦途-第57部分

小说: 秦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铭是一刻也不敢怠慢,见得翟山走远了,提了离雀剑,一个人出了偏门,朝着王宫跑去。

    到了王宫门口,郎官们看到是苏铭,也没有阻拦,苏铭又接着一阵小跑直到了嬴稷的寝宫。

    此时的嬴稷刚刚睡下不久,听的内侍通报,是郎中令苏铭求见。立即提起了精神,从被子里面爬了出来。

    苏铭进了寝宫,直接朝着正在整理衣衫的嬴稷拜了拜。

    “臣郎中令苏铭拜见我王!”

    嬴稷示意苏铭起身,拉着苏铭坐下,看到苏铭满头大汗,让人上了一壶水来,然后令侍从宫女们都出了寝宫,这才是问起了苏铭。

    “子玦,深夜来此,可是义渠使者出事请了!”

    这些日子,嬴稷最担忧的,莫过于这事了,那义渠使者也正好是今日到了咸阳。苏铭深夜前来,不是因为这个,还会是什么呢。

    苏铭忙喝了一大口水,当下便将义渠国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给嬴稷快速说了一番,整个过程中,嬴稷都是皱着眉头,直到苏铭说完之后,又是沉吟了片刻。

    “来人,去将母后请过来!”

    嬴稷话落,停顿了一下,又接上了几句。

    “还有将咸阳将军魏冉一并请来。”

    苏铭见他将这两人喊来,看来嬴稷是将翟荣部落的事情,告与两人了。

    不多时,太后芈八子与咸阳将军都是匆匆赶来了过来,尤其是咸阳将军魏冉,更是满头大汗,衣衫不整,看似有些狼狈。

    等到四人坐定,苏铭又是将那事情给众人说了一番。

    “我王,当务之急,便是明日朝堂之上,让群臣接受义渠议和,不然此事休矣。”

    这许多时日不见,魏冉还是那般性烈如火,苏铭一说完,第一个接上话来。如果不考虑别的,这确实是最要紧的。

    听了这话,嬴稷在一旁,并没有答话,而是作出了一副聆听状。

    看来这宫中的生活自是不错,这数月不见,芈八子的气色是比之前好了许多。见到魏冉说罢,芈八子瞧了瞧苏铭。

    “子玦,此事你知道的最早,以你之际,该当如何呢?”

    芈八子轻声侬语,与魏冉那般着急,恰好是相反。

    来之前,苏铭就已想到这办法,被她询问,理了一下头绪,便说了起来。

    “依子玦之计,要想在朝堂之上,将与义渠议和之事,给顺利推行下去,那就得需左相或者左庶长一方支持。左庶长此人,秦人烈血,秉性火烈,再加上秦和义渠乃是世仇,或许在他的看来,既然是胜仗,肯定是希望一鼓作气,打出秦人的威风才行,所以这个很难。

    可丞相身为山东之人,却是与左庶长截然不同。一月前,左相献上了强国之策,索性就利用这点。暂时先采用丞相之策,遏楚争霸。如此一来,楚国的事情,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到时,便以秦不陷入两线作战为由,就将这义渠先放于一边,与之议和。

    既是议和,便得有邦交。为了显示我秦国威,由臣带领宫中郎官,出使义渠,正好合了那翟荣的心意。待到臣查明那翟荣的依仗所在之后,一鼓作气,杀了翟荣!”

    最后几个字,苏铭几乎是咬着牙齿说了出来。

    说起来此事也是因他而起,必定由他结束,翟荣今日能做这事,明日也能做那事,如此一来,何时才能了解。

    “照臣看来,可行!”

    苏铭话音刚落,魏冉是拍案而起,立即赞同了下来。到此处,芈八子不由得对苏铭多看了一眼,今日这一番的举动,印证了自己之前的看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零七章 挥剑() 
一旁的嬴稷,想了许久,也觉得此计策可行,只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得全力支持甘茂的策略了。这可非小事,要是一旦确下来,影响甚广,再有什么不妥之处,想要在收回来,那就难了。

    “若是这样,寡人就得以丞相强国之策为主,如此一来,岂不干系甚大?”

    幼年便久离咸阳,如今又是即为不久,对于这些事,嬴稷已经有些吃不准。既然吃不准,就有些疑虑,这也是屈原献策之后,最让嬴稷困扰的地方。

    “稷儿毋须担心,至于这甘茂的强国之策合不合适,暂且撇在一边。邦国大事,就算你的令下了,可等到臣子们做起来,只怕子玦都从义渠国回来了,那时便有了其他的打算。

    现在的我秦,是分裂成了两派,如若甘茂得势,嬴俍必定会从中作梗,拖延一番时日是肯定的。何况,这对楚国,是何态度,朝堂之上需得一个交代,嬴俍与甘茂还等着呢,我看,就按照子玦说的办吧。

    在苏铭的映像中,在众人商议的时候,芈八子很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出自己的看法。此时,嬴稷尚未表态,芈八子居然就直接给拍板,定了下来。

    “母后的意思,寡人明白。寡人就怕义渠的事情了了,朝堂这边就覆水难收了,难不成寡人要在那时,收回成命?”

    不仅是嬴稷,就连苏铭和魏冉都觉得芈八子今日有些反常,说的这话,不像之前那般,深思熟虑所为,而是稍稍有些过了。

    这时,芈八子忽然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精美的衣裳长长的拖在地上,她此时的模样,好像一只孔雀,鸟中的王,外面披着的华丽衣裳,就是她的高贵的羽毛。

    或许因为这王宫是秦王的住所,聚集了王气的地方,芈八子在这里浸染久了,身上也沾了一些王霸之气。

    不错,一个妇人的霸气。

    这种感觉,隐隐约约的,不是很明显,可苏铭很明锐的,一下子就感受到了。

    当初,苏铭还是一个车夫的时候,芈八子的一番话,让他选择的替嬴稷死,后来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有了今日。

    芈八子那时候的气魄,就与现在非常相似。从那时候起,苏铭看这个妇人的目光,与他人就不一样了。

    或许芈八子是在思考这什么,等到想通之后,猛然转身,瞪大了眼睛,面含煞气,就如同春雷浸过得桃花,花瓣上面横竖交错了许多纹路,很复杂,可她依旧美丽。

    “这甘茂,不可留!”

    啊!

    闻之,三人皆是震惊。

    说完此话,芈八子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看模样,这话她应该是思索了许久吧,今日再也忍不住了,觉得成熟了,便吐露了出来。

    苏铭的第一反应就是看向嬴稷,从嬴稷的神情中,苏铭得知屈原的计策,嬴稷已经告诉了芈八子。既然是这样,苏铭心中的疑惑一下子去了许多。

    “母后,甘茂反复无常,寡人也不甚喜,可现在,还有些早了吧。”

    嬴稷刚刚即位,不管如何,这甘茂也算是一“功臣”,自己本就在秦国根基未定,在这样做,那就是让众臣子寒心。

    芈八子却是不为所动,坚定的摇摇头。

    “不,明面上看起来,你能成为秦国国君,全因这甘茂所为。可实际上如何,想必你最是清楚。

    先有武王立言,其后又有楼缓之策,最后才是他甘茂。不仅如此,而且甘茂临时起意,差点令你功败垂成。若不是因嬴慈低估了嬴钺,嬴钺背后那人又走了一步差棋,怎么会有今日。

    稷儿,你身为秦王,能够胸怀大度,确实不错,可你看看今日这朝堂上,你这王还有多少份量。

    我看,就依这了这屈原之计,打破这平衡,就先从这甘茂开始,没了甘茂,嬴俍一人得势,让他再猖獗一些。待到时机成熟,这该跳的人,也跳的差不多了,再将这些个乱臣一网打尽。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若想争霸天下,就必定要内政合一,若想内政合一,这些个不服的臣子,就都得杀!”

    芈八子算的的很远,说的也很对,比起此时的嬴稷,芈八子更像是樗里疾口中的秦人,有剑,又能挥剑。

    那日,樗里疾也是这样说的,秦孝公将不服的臣子,不认可变法的臣子,都是一刀杀尽。

    也只有剑,才能让不该说话的人,闭嘴。

    芈八子说罢,嬴稷沉默起来,就连一旁性烈如火、动不动就拍案而起的魏冉,也不得不三思起来。

    何况,苏铭呢。

    屈原的一番话,在嬴稷心中,不亚于一颗惊雷。嬴稷憋闷了许久,告诉了芈八子。记得当时,芈八子面呈若水,就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看来她是真的都知道了,而且知道了不少。

    嬴稷先是朝堂受挫,其次再是屈原献策,之后便是樗里疾的一番教导,这事情已经是在嬴稷心中生了根。

    到这一刻,可算是开花结了果。

    “如此,便依母后所言。”

    嬴稷抬起头,作出了决定,他的剑,第一个对准的就是甘茂。

    “好,没了甘茂,便命严君樗里疾为丞相,以有了樗里疾,嬴俍也翻不起大浪!”

    不知道兴起还是怎的,这芈八子是越来于越霸道了,又一句话,将甘茂的接替人都给定了下来。

    樗里疾,那个花白头发的老者,他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一个血还是热的,真正秦人。

    苏铭在旁边听的很认真,只不过有些事情,真让他很疑惑。

    比如说,没了甘茂是什么意思,是杀了,还是怎么的,没说明白。当然这问题,也不能问。

    “我王,太后,子玦还有一请求?”

    去义渠国,苏铭还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来。

    “请求?”

    嬴稷出身问道。

    “臣此番带两千精骑前去义渠,这精骑必定是我宫中郎官,可如今,精骑统领乃是千人嬴敖,此人定不能用。还有这这排兵布阵之事,臣也是一窍不同,不知可有什么信得过的人选,随我一起入秦,臣也够趁此机会,将宫中郎官整顿一番。”

    眼下这宫中郎官,控制在自己手中也就只有那么百多人,说起来,像鲍灼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一些。

    “你心中可有人选?”

    魏冉本就是将军出身,对于军旅之事,他最是清楚不过了,此事,由他处理,最好不过。

    “魏将军,人选倒有一个,松林塬守卫蒙鹜,倒是勇猛,可堪大用。”

    松林塬上,蒙鹜手持大戟,在刺客中硬是杀出一条路来,救下了嬴稷。那时起,苏铭就对他印象很深刻。

    在私下又了解了一番,知此人乃是齐人,底子清白,更是一员难得的武士,让他当作松林塬守军,确实是有些可惜了。

    “此人虽是勇猛,可不知道他带兵如何,毕竟此去义渠危险重重,有个带兵之人,才是妥当一些,郎官中的那些个千人,都是用不得啊。”

    魏冉略微一想,就知道蒙鹜何人。魏冉出身于战阵之上,对于行伍,最是清楚,这带兵有多难,他比在场谁都清楚,也不敢贸然决定。

    “倒是有一现成的人,他就是此刻镇守在函谷关的白起,以他的能耐,足以当此重任。”

    最后,还是芈八子一言点醒众人,魏冉连思虑也不用了,直接就定下来,白起此人,确乃将才。

    到此时,诸事商议完毕,只等到这天亮了。

    苏铭往往外面,王宫里灯火通明,地上被照亮了,天上黑黑的。

    这夜,好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零八章 国策() 
按理说,新君即位,来自各国的使臣络绎不绝,这很正常。可每次都要群臣朝会,来见使臣的事情,毕竟也不多。一般来说,由丞相府处理即可,楚国使者的风波还未完全落下,这义渠国的就来了。

    不过,今日这事,确实也值得朝会,这义渠吃了败仗,居然想要议和,一百年都没听过这样的事。或许这朝会,就是想让义渠的使臣,来瞻仰秦国的威风吧。

    此刻,群臣俱至,郎中令苏铭站于王侧,俯视群臣,手中拿着的一卷轴,正缓缓的打了开来。

    群臣的眼神,都盯在苏铭的手上。开始疑惑起来,今日不是要见义渠使臣吗,这卷轴如何在郎中令手中,也没见的那使臣来啊?

    自从嬴稷到了王宫,就很少有动静。算起来,这还是郎中令第一次宣策,只要是有重大的事由,必定由郎中令宣策,这是规矩。

    看到这里,甘茂白净的面上,微微有些不悦,他的眉毛动了,心中也恼火起来。自己身为丞相,又是一心为秦,既然是国之大事,为何自己一个堂堂左相,却是不知,就连实现的告知,也无。

    一旁老奸巨猾的嬴俍,他是个地道的权场高手,只需瞄了一眼,见甘茂面上的神情,就已知道发生了什么。

    甘茂狼狈,嬴俍心里起了一些得意,要不是当初甘茂从中作梗,嬴慈就是王。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