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国崛起1644 >

第58部分

大国崛起1644-第58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战场也因此变得微妙起来,清军跟明军,居然变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不干涉。。。。。。。。。。。

    “呸!他奶奶的!”刘肇基第一次爆粗口,随后整理了一下情绪,转头对仅剩为数不多的士兵说道:“众将士随我退入附近房舍之中,我要与清狗,逐街,逐房争夺!”

    里应外合是不可能了,如今除了投降,唯一能做的,就是与清军进行巷战。

第七十九章火龙出水定乾坤() 
随着左都督刘肇基,率领残部退入扬州城内,与清军展开巷战,扬州城大半地区,落入了清军之手。

    福王朱由崧,也知道事不可为,在与三位内阁大臣商议之后,决定正式投降清军。

    城内的抵抗,变得零星起来,而南门城外的战火,却是越演越烈。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明军火器部队打脸,博洛心中已是火冒三丈。

    他如今手握五万大军,更有一万五千骑兵在手,却被几百明军打得节节败退。。。。。。。。。

    好吧,这几百明军不简单,手上不仅有连发火铳,更有几十门速射弗朗机铳,清军没有火炮,确实不是对手。

    但你这不到两千,从城内突围出来的明军,没有这样的火力吧!

    干不过登陆的明军,还干不过你突围的明军吗?

    为了振奋军心,为了一雪前耻,博洛决定亲自率领全部骁骑营,朝着郭胜那支突围的部队发起了进攻。

    “不好,郭师长有危险!命令船队,释放火龙出水!”张超大声命令道。

    他发现了清军的意图,但此时登陆的苏州新军,距离郭胜的突围部队,还有两里地,中间更是被大量清军骑兵阻断,而苏州步兵携带的武器,射程最远的也只有180米(弗朗机铳),根本无法有效支援。

    无奈之下,张超只能使用商船上,唯一的远程武器,火龙出水。

    16世纪中叶,明朝中期,华夏人发明了一种新式火箭,叫“火龙出水“,它是华夏古代水陆两用的火箭,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

    “火龙出水”它以粗毛竹为弹体,长约五尺(1。66米),以木雕龙头装于首部,龙头下面,龙尾两侧,各装一个半斤重的火药桶。

    将四个火箭引信汇总一起,并与火龙腹内火箭引信相连,水战时,面对敌舰,离水面三、四尺处,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四支火药筒,这是第一级火箭,它能推动火龙飞行两三里远,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就会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是第二级火箭。

    当第二级火箭燃烧后,便会从龙口里喷射出数十支子火箭。

    子火箭同样装有药筒,可在药筒的推力下直达目标,并再次引爆药筒中的炸药,致使敌船烧毁。

    在当时的世界上,此种武器绝对是独一无二,可谓古代最尖端的反舰武器。

    此时船队距离郭胜所在地,刚好将近三里,既能有效打击清军,还不用担心误伤,是目前最佳,也是唯一的有效支援手段。

    张超这边在做发射“火龙出水”的准备工作,而清军骁骑营,已经围住了郭胜的突围部队。

    清军一边催促战马,围着郭胜的部队打转,一边射出箭矢,想要一层层削弱这支明军的有生力量。

    这是清军惯用的作战手法,对付阵型巩固的敌军,他们会以弧形运动方式,一层层清理敌方有生力量,直到敌方彻底崩溃,然后再顺势一拥而上,快速绞杀。

    这样做的缺点,就是耗费时间较长,好处却是稳扎稳打,方便随时改变战术。

    博洛还是太过小心,一万多骑兵,对付不到两千步兵,竟然使用了最常规,最保守的战术,可见他对明军的“摇摇枪”,还是心存警惕的。

    清军的谨慎小心,反倒令郭胜陷入了险境,若是对方真的一拥而上,倒还好说,只要能缠住对方,降低骑兵的机动力,郭胜就能舍弃这一千多步兵,利用转轮手枪,快速开辟出一条生路。

    论逃跑,短距离内,他的特战队不一定比骑兵差。

    可这清军偏偏选择了稳扎稳打。。。。。。。

    就在郭胜准备放手一搏,率领全军主动朝着对方骑兵冲锋之时,不远处的江边,忽然飞射出几百颗火红的光点,直接将快要全黑的天空,再次照亮。

    光点快速朝这边接近,等飞到骁骑营上空,这些光点再次分解开来,一变十,十变百。。。。。。。。。。

    几百颗光点,很快便分解为成千上万的光点。

    郭胜也认出了飞来的东西,激动地大声吼道:“是火龙出水!兄弟们,听我命令,准备冲锋!”

    随着郭胜话音刚落,完成分解后的“火龙出水”,也冲入了清军骁骑营的阵营中。

    先是一阵“火雨”洗礼,紧接着火箭上的筒药发生爆炸。

    一声,两声。。。。。。。。。

    当成千上万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后,这整片区域再也听不到其它声音了。。。。。。。。。。

    火箭武器从杀伤原理来说,分为毒箭头式,和延时引信爆炸式两种。

    毒箭头杀伤自远古时代便有,可让因距离过远,而丧失的杀伤动能,通过毒药来弥补,敌军中箭后拔箭亦会身亡。

    而延时引信爆炸式,则是与今天的烟花“蹿天猴”类似,火箭内的装药隔为推进药剂,以及爆炸药剂两部分,可在敌军中箭后二次杀伤敌军。

    苏州新军装备的,就是这种延时引信爆炸火箭。

    火药的爆炸,能瞬间将箭矢炸断,若飞来的火箭是插在敌人身上的,那炸断后的箭矢,便会快速扩大伤口,使之形成更大创伤。

    若是掉落在地上,也有可能再次被炸飞,形成二次杀伤效果。

    不仅如此,清军的战马虽然受过火器干扰训练,但如此巨大且连续的爆炸声,即使是训练再有素的战马,也会受到极大的惊吓。

    受惊后的战马,才不会管现在是否在战场,一万五千多匹战马炸群,尤其是在大军之中炸群,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郭胜的部队首当其冲,因为他们离得最近,很快便被横冲直撞的战马肆虐了一遍,短短一炷香时间,死伤就超过五百。

    这还不算最严重的,毕竟郭胜他们队伍人数只有那么多,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就算全灭,那也没多少人。

    清军可是在这里驻守了三万多人,而且战马上大多还挂着自己战友,马若是摔倒,运气好的压断腿,运气不好的,当场死亡。

    所以不管人杀马,还是马杀人,有一个算一个,死的都是清军。

    而且这支清军的主帅博洛,更是在“火龙出水”那无差别打击的第一时间,便死翘翘了,群龙无首之下,清军更混乱了。

    博洛的死,很好地证明了一个道理,人类在热武器的打击下,都是一样的脆弱,在热武器对战之中,指挥官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后方,强行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

    至于发动这波毁灭性打击的苏州新军,在发现战马受惊的第一时间,便火力全开,防止战马冲锋,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即便如此,还是有几匹发了疯的战马冲入阵中,伤了好几人。

    看来步兵打骑兵,以如今苏州新军的火力配备(而且是加强营的火力配备),还是无法做到完美防御。

    不过这也很难说,毕竟人跟马的生命力不一样,而且人总有胆小怕死的。。。。。。。。。。。

第八十章李鸿飞的无奈() 
一波“火龙出水”令清军阵脚大乱,郭胜趁机率领仅剩不足一千的突围士兵,与张超的部队汇合,并快速登上商船,驶离江边。

    闹出了这么大动静,北门的多铎不会不知道,这时候再不走,就真走不了了。

    而江对岸的李鸿飞,看到“火龙出水”齐发的第一时间,就忍不住吐槽道:“这个败家子,大半年的存货,一下子给我挥霍光了!”

    “火力出水”是目前明军所有火箭弹中,射程最远,制造工艺最为复杂的一种武器,整个苏州重工,花费了大半年时间,也才造出了这三百多支。

    李鸿飞原本是为了以防万一,这才让船队携带了过去,没想到张超还真用上了。

    “若是回来不给我交代清楚,看我怎么收拾你!”李鸿飞气呼呼地说道。

    毕竟这可是他今后用来,抵御清军水师登陆的最后杀手锏,毕竟岸防炮虽然厉害,但却笨重难以机动,哪有这“反舰导弹”方便快捷?

    然而当张超回来,汇报了“火龙出水”取得的战果后,李鸿飞这才释然。

    “想不到火箭弹齐射,能有效驱赶战马。。。。。。。。。。这也难怪,即便是训练有素的战马,在遇到这种突发状况之下,也难免受惊。看来这神机箭,以后要多多打造,用以克制清军的骑兵冲锋。”李鸿飞暗自想道。

    苏州新军缺乏战马,全军三万二千人,真正称得上战马的,仅有五百多匹,就连辙重弹药跟粮草的运输,也全都依靠骡子,这样的队伍,机动能力是极其差的。

    更何况,如今的火器部队,又极其依赖后勤,没有稳定的后勤补给,打不了几场大战,士兵就只能手持刺刀,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了。

    这也是李鸿飞不敢轻易率领部队渡江,支援扬州的主要原因,他没有足够与清军骑兵对抗的部队,一旦被围,胜算极低。

    即使依靠先进的武器,勉强将清军击败,也最多只能击溃,想要乘胜追击根本不可能,没有骑兵辅佐,而敌军又有足够纵深的情况下,杀敌数量十分有限。

    甚至一旦战败,苏州新军被长江水道所阻,逃都没地方逃,一个不小心,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所以李鸿飞在没有,有效克制清军骑兵手段的时候,根本不敢派兵渡江。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只要全力发展神机箭,不一定需要那种射程两三里的远程武器。

    哪怕是射程四五百米的“一窝蜂”(三十二支火箭齐射)或者100连发的“百虎齐奔”,若是这些火器能集中使用,都可以有效破解清军的骑兵冲锋。

    就在李鸿飞思考今后武器发展方向之时,被郭胜从扬州城救出来的史德威(史可法还在昏迷),忽然单膝跪地,郑重地对李鸿飞说道:“刘都督被困扬州城中,还望李大人能派兵救援!”

    原本史德威知道扬州大势已定,不敢奢求李鸿飞能出兵救援,更不想看着苏州新军白白送命。

    可当他看到苏州新军,那不知名的连发火铳,射速极快的小型弗朗机铳,以及一击定乾坤的“火龙出水”。。。。。。。。等等一系列装备之后,心中再次升起了一丝期望。

    这时候扬州城内还在进行巷战,清军并未站稳脚跟,如果李鸿飞能出兵,说不定还能夺回扬州。

    “史将军快快请起!”李鸿飞赶紧上前,一把扶起史德威,随后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才耐心解释道:“不是本官不愿意出兵。只是将军有所不知,自从郑国公(郑芝龙)的水师撤走后,长江水道便没有了屏障,下游被清军水师截断,商船无法通行,而上游商船,又都被左良玉征调,用以运兵东进。扬州,镇江附近水道虽然在我手里,可我这边也仅有中型商船十几艘,一次运送两三千士兵渡江已是极限,而且这商船上没有火炮,一旦清军反应过来,在登陆场地架起重炮,你觉得我能打进扬州城吗?”

    如今南明的局势相当尴尬,郑芝龙退走后,清军水师又能出来耀武扬威了,而且清军水师,不知从哪里又运来了一百多艘炮舰,直接封锁了长江下游水道,连崇明岛附近水域,也有清军水师的踪影。

    郑成功的几十艘战船,只能依托港口的岸防炮进行防御。

    李鸿飞虽然在镇江架设了重炮,可岸防炮没有战船的机动性,能守住镇江这一块的水道,就已经不错了。

    而长江上游更操蛋,明军如今算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双方目前在芜湖对峙,来往商船基本被扣,根本没有商船能经过李鸿飞的防区。

    李鸿飞的军队想要过江,除非走陆路撤回宝山,以崇明岛为跳板,攻通州,取泰州,一路西进,才有可能抵达扬州。

    当然,这一番来回,即使一路势如破竹,估计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届时扬州城还有可能存在吗?

    李鸿飞的解释,令史德威无法反驳,没有船只渡江,就算李鸿飞的军队是天兵下凡,各个能以一当十,也是没法渡江的。

    “可恶!都怪那该死的左良玉,若不是他在背后捣乱,扬州岂能孤立无援!”史德威不敢骂平国公(郑芝龙),只好将怨气撒在左良玉身上。

    李鸿飞对此不予评价,即使左良玉没有东进,马士英,黄德功等总兵,也不会救援扬州。

    不过若真没有左良玉截住上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