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明 >

第118部分

暴明-第118部分

小说: 暴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处,学正姜武信对三国时代的,夏原太守黄祖在任期间下了禁流令,学正姜武在字里行间里面,是表示很厌恶,那个“禁流令”在学正姜武看来,应该改成“禁止流令”。

    信纸里写着这三项法令,就是完全为了让朱浩控制住泷水县和周围西江流域的法令。

    “禁止流令”的核心内容就是禁止泷水县境内一切流民,严格执行编成联社,联队制度。如果还有流民偷偷跑掉,逮捕罚做苦役。如有抵抗一律格杀勿论。

    当然“禁止流令”的困难点是如何安排那些流民,不过这和后面一个法令有关。好在朱浩创造性的发明的联社,联队制度。学正姜武把朱浩的联社,联队制度同朱洪武太祖的卫所制,做了比较。一些联社,联队制度方案,引起了学正姜武深深的共鸣和对朱浩的佩服。

    朱浩在信纸上看到,学正姜武出了“禁止流令”之外,还有二道法令,开垦令和保甲令。“禁止流令”是和“开垦令和联社保甲令”相辅相成的。核心内容就是禁止在泷水县境内一切荒废的行为和严格执行联社保甲制度。

    开垦令就是,泷水县荒废的农田,无论是自耕农还是官宦人家的田地,在五到六月,一个月之后,一律收回到泷水县官府,也就是铁血会代为管理。铁血会把流民安置在那一些荒废的土地上开垦劳作。

    联社保甲令是关键点,以联社,联队分组,严格执行联社保甲制度。联社制与保甲制并行,分别承担征收赋役和维持治安的职能。学正姜武确定了,任何一个联队,都只按土地纳税,形成的农业税的单一征税标准,以后人丁编审不再受到重视。

    朱浩感慨道,谁说大明无人才,学正姜武写的就是“摊丁入亩”啊!这可是重大赋役制度啊!。

    朱浩静静地看完整了信纸所写的三个法令。朱浩大喜过望,朱浩知道捡到宝了,学正姜武此人有宰相之才。

    朱浩知道他所面临的“开垦令”面对的又是谁呢?泷水县还好说,毕竟泷水县屠城了。而其他的地方肯定会有大地主土地多,觉得能在灾害年,兼并田地,招收长工耕种!朱浩想到这,皱起了眉头。

    此时,罗定东安县知州衙门后堂,“妇人之见!”罗定知州冯宝怒气冲冲地从夫人屋内跑了出来。

    知州冯宝已经来到了罗定府大半年了,可是他却有负首广州府同知,封怀俊的厚望,封怀俊可是周阁老的嫡系啊!知州冯宝刚要兼并泷水县的无主田地时,就发现,泷水县的田地已经给人占了,还是个军汉,只不过,军汉的手里有,如狼似虎的士兵。

    知州冯宝在南口深井营,看到朱浩给他们阅兵,知州冯宝脑袋聪明的很,很会见风使舵。深井营的少帅给他们的警告啊!知州冯宝赶忙送了五十匹骡马给,深井营的少帅。这个叫朱浩的少帅,年纪轻轻送了五十匹骡马还不满足,今天又派人到知州衙门要补给和来办理泷水县无主田地的契约。

    按理说,深井营的直接指挥应该就是知州冯宝,但是朱浩大少爷的每次军事行动连通报一声都没做到,所以知州冯宝也完全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角色。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知州冯宝() 
朱浩大少爷明面上只听罗定兵备道张国奉得话,那个老鬼张国奉,朱浩不晓得给老鬼吃了什么**药,居然说动老鬼,用很少钱买下泷水县无主田地的契约。

    广州府同知,封怀俊来信说,泷水县他要十万亩田地,真叫知州冯宝,急的上火。

    这是倒也不是知州冯宝不想努力,而是朱浩大少爷把知州冯宝这个罗定知府当成了空气,直到上次阅兵以后,直到现在连面都没见过一次。

    再加上深井军的粮饷都是自我筹集的,根本不需要知州冯宝调拨,所以知州冯宝不知道,从何入手。

    可让知州冯宝气恼的是,没军权倒也罢了,反正他也不想去管那些丘八的事,可连地方事务,都被深井军侵占了许多,尤其是西宁县,泷水县等,自己地盘的县镇。听说,深井营搞了一个商会叫润昌商号,一帮广州十三行的士绅海商做股东,现在润昌商号跟很多衙门里的官吏,都与深井军有着或明或暗的勾结。

    于是罗定知州冯宝就感到自己被架空了,可他又没有什么好对策。因为随着铁血军在地方上,润昌商号,红星农坊,上川岛联合连续出手。在有铁血会的安农会联社,联队得地方,紧紧地被深井军控制。

    随着,铁血会的润昌商号,红星农坊,上川岛联合与地方官绅紧密日趋紧密,在经济、政治联系。再加上象州衙门的衙役吏员们,很多都被那个年轻的深井营少帅买通了。知州冯宝单枪匹马怎么与朱浩大少爷相斗呢?

    而且深井营少帅朱浩的表面功夫也很到位,可能是和,他老爹假商人学的,做生意和对付官场上的陋习分外清楚。知州冯宝通过广州府同知,封怀俊书信得知,开在罗定州城的批发商润昌商号和上川岛联合联合,州城的铺商。半年时间使州城更加繁荣了。

    在润昌商号和上川岛联合联合商会的组织下,罗定州的商人们居然大方起来,往常一年才一百多两银子稀缺的商税上缴的利税分文不少,今年一月之四月一个季度,居然足足有一万八千两银元啊!欢喜的知州冯宝想什么一样!知州冯宝知道,今年吏部考核,他罗定一定会得优。在加上常例一文不缺,润昌商号和上川岛联合掌柜的也隔三岔五地宴请罗定府的大小官员。就是一切被深井军把持,使得知州冯宝少了很多贪污、受贿的机会。

    这个月以来,罗定知州冯宝也发现润昌商号和上川岛联合联合商会的组织下的一些好处。就是琐事不需要做。罗定州的境内也是一片安宁,就是在大灾之年,罗定府的农田在红星农坊强力组织下,以往这个大灾年农民旱涝,导致年年颗粒无收。这一个月还有蝗虫,山洪。等等,这些时常是一波接一波的来,弄得流民遍地,百姓怨声载道。以往罗定州城。往往只够抵御一些小小的灾情。

    谁知,那些刚到罗定州城流民,在润昌商号和红星农坊的引导下,往泷水县南口方向去了。

    更让知州冯宝满意的是。虽然瑶匪和教匪到处肆虐,可罗定府却是一片风平浪静。尤其是这半年,罗定州的商业和娱乐活动相当得繁荣,更有一些新颖的商业形式。让知州冯宝是闻所未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头脑灵活的官人,商人发现了。广州十三行所今年刚成立的证券所刚发行了,罗定州的稻米,蔗糖的远期合同。刚发行的时候,一银元一股,现在已经涨到三块二角银元,造就了一批一夜暴富的商人。

    于是知州冯宝也心动了,拿出刚刚得到的商税,一万八千两银元,再加上有朱千户假商人的内幕消息。所以知州冯宝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赚取了四千多两崇祯银元。

    当然作为一名五品文官,知州冯宝不可能直接出面。所以他把交易的事务交给了家中的一名管家和夫人郑校5比唬碓诠阒莸姆蛉酥P}是实际操作人,那管家是推在明面上的傀儡。夫人郑校沾庸阒莼乩矗菥透莘氡λ导偕倘说暮茫爸莘氡牍阒莞饣晨≡缎凑莘氡谷氩涣朔饣晨〉娜ψ樱蝗缍嘧闱�

    知州冯宝心中苦笑,一旦成了封怀俊的人,哪有这么容易撇清关系。而知州冯宝夫人一回到罗定的衙门后堂,当然先把知州冯宝数落来数落去。因为知州冯宝也是贫寒出身,他得到了老丈人提携,才有了今天的五品,所以知州冯宝夫人向来在家中的地位很高。

    于是受不了夫人唠叨的,罗定知州冯宝就顺口讲了一句,“妇人之见!”就怒气冲冲地从夫人屋内跑了出来。

    男人心情不好,当然会去喝酒。而一人喝酒也没滋味,于是知州冯宝就与自己的师爷借酒浇愁了。

    “大人!您可别喝得太猛了,小心身子啊!”那名姓陈师爷劝说道。

    可是知州冯宝依然把酒一饮而尽,之后说道:“本官来此已经几月,可还是诸事不成,现也只有红将双蒸!”知州冯宝也是喝多了,所以说话也没了忌讳。

    知州冯宝的师爷给知州冯宝斟着红将双蒸,一边说““今日那深井营的小老虎(朱浩的小名),又派人到知州衙门要补给和来办理泷水县无主田地的契约,大人我当如何处理了!“

    “给他,给他办!,某来烦我!”知州冯宝把斟着红将双蒸酒瓶一把拿过来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知州冯宝的师爷是广州府同知,封怀俊的人,师爷看着泷水县无主田地的契约,想出一个方法了,“深井营的朱游击,确实手长,其实大人该向朝廷参上一本。”

    “难啊!”虽然喝了不少酒,可知州冯宝的本性还没有丧失。他的本质就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他又不是广州府同知,封怀俊圈里的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与朱浩大少爷撕破脸皮。

    “其实现在倒有一个机会!”陈师爷看着知州冯宝的脸色,故作神秘地说道。

    “哦?那你说说!”知州冯宝醉眼朦胧,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东主……”那陈师爷就开始详细地叙述了起来。

    朱浩大少爷的“开垦令”剥夺了罗定官绅大量的抛荒地,尤其是泷水县的无人的田地。“禁止流令”的实施,使得深井军有了充足的人手,把水利沟渠完善,再加上联队,联社的实行,深井营在大量的抛荒地的农业生产已经走上了正规。

    于是那些官绅就想把那些抛荒地给要回来,最好再分得一些联队,联社的农工,那这些官绅的收益将会更多。既然,这些官绅不能通过瑶匪打击深井营。为此,罗定的那些官绅就愿意支付给知州冯宝一大笔银子,让他废除深井军的三项法令,以此来名正言顺地收回自己的抛荒地。于是,他们就托到了陈师爷劝说知州冯宝。

    ““开垦令”,“禁止流令”,妙啊!”知州冯宝为朱浩大少爷暗暗喝彩,只是当着陈师爷的面,知州冯宝,说了一句,“难哪,还是给,封大人写信吧!,他封大人回信,说咋办就咋办,你看如何!”知州冯宝眯缝的醉眼,对陈师爷说道。知州冯宝聪明着,知道陈师爷是封怀俊派来的监视他的。

    泷水县这些日子呈现出逐渐繁华起来,泷水县的泷水河码头。朱浩有搞了一个,类似于上川岛的开发区,只不过范围缩小了。泷水县码头商栈区的商贾基本上基本上在这里,跟大王山的瑶人,土司,做起了买卖,商栈区码头也呈现出了一派繁忙的景象,而且还不断有上川岛的商贾闻声而来,正在这里租地建起新的货栈,准备也在靠近十万大山,与瑶人,苗人做生意,大展拳脚一番。

    这使得泷水县也热闹几分,泷水河里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驶入或者离开码头,使得整个;泷水县码头和二个月以前,鸟无人烟的泷水县也呈现出了车水马龙的景象。

    新到任的泷水县县令叶伦,是不敢想象的,可是现在却在朱浩大少爷的一手操作之下,使得荒芜的泷水县,重现了早年的繁华。

    泷水县码头商栈区,二层楼的管理委员会里,朱浩推开窗,一阵微风送过。朱浩大少爷看着,远处泷水河上的十二架大水车一字排开,向着泷水县的平原送水。

    对正看着,财务报表的刘瞎子说:“泷水县到西宁县的道路开始修缮了没有,还有,这都六月份了,红薯马上要种了,淄川(刘瞎子的字)你找人看紧一点。泷水县城的泷水县县令叶伦治理不好县城,到我们铁血会出马了,你看怎么样!“

    刘瞎子想了一下,“泷水县城的农村,基本上,联社联队布置下来,已近逐渐平稳下来了,泷水县城是铁血会挑的第一个,示范县城,我准备让大胖子傅明接管泷水县。“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秀才黄古力() 
近来,随着泷水县城逐渐恢复,许多逃难的泷水县城的人,陆续回到泷水县城。对着一穷二白的泷水县城,伴之而来的常有小股骚乱,抢劫、斗殴、聚众闹事等时有发生。县衙的衙役一去,肇事者先闻讯走了,往往抓不到。县令叶伦很是恼火,也很无奈,谁叫朱浩大少爷把他架空了。

    在朱浩大少爷的提醒下,县令叶伦为了警告闹事的贼徒,县令叶伦亲自草拟“格杀勿论”的告示,印刷数百份,每份都盖上“钦命帮办团练大臣朱”的朱团练大印和县令大印。

    在泷水县的大街小巷,城门码头,广为张贴。又加派衙役和新招的一个连155个铁血军预备役。在大胖子傅千户傅明的率领下,四处巡逻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