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如歌 >

第73部分

南宋如歌-第73部分

小说: 南宋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仲衡怎么感觉有点听不懂。“经济仗?什么是经济仗?”

    张曜宗可没空给他解释什么是经济仗。“本来我大宋在北地遗民众多,金人得了我大宋数十万军民,可以说我们在技术上没有说明优势了,但是在管家领导下,我汉地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在很多方面又再次领先北方遗民。比如我们的织机,一个人的生产能力是北方的二十倍。我南方的占城稻产量是北方的三倍多。那么怎么把这些成果变成我们的额外优势呢?”

    “织机大量发展需要大量的蚕茧,棉花,麻。这些都要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那就又侵占了粮食的产量?怎么办呢?贿赂金人,大量高价收购金人的棉,麻,甚至羊毛。空余的土地成产粮食。那么金人会不会同意呢?肯定会的,金人从来只当自己是掠夺者,不是生产,北方已经空余了很多土地。只需许金人以利,则必然荒地种植棉花,放牧牛羊。那他们的粮食又不够了,但我们多啊,可以卖给他们。则我已金银易其棉花,羊毛,再以粮食易其金银。实则我们毫无损失,则金人尽失其地。更大的好处是金人粮食皆由我方供应,一旦宋金有事,我们便可断其粮,乱起阵脚。”

    “好计谋啊。”薛仲衡拍着大腿大赞。

    只要你薛仲衡也觉得好,你就乖乖上套吧。张曜宗暗想。

    “但是此策规模较大,而且不能让金人察觉我们的居心。所以与金人交易之织场粮商都需细细挑选。王爷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我张家织场规模较大,首当其冲。已经几年前都卖与王爷了。但我二哥不知,自以为是家中族产可以肆意妄为。实则是破坏了王爷的宏业,小子知道其中厉害,因此才冒了得罪大人的胆子前来商谈。”张曜宗说的楚楚可怜,不知道还真的以为张曜宗已经走投无路了。

    薛仲衡已经吓破了胆了。自己侵占的是王爷的产业。这计划这么宏伟,肯定不会是张曜宗这小子突然之间想出来欺骗自己的,而且还有王爷的拜帖。薛仲衡已经相信了八成。只是舍不得已经吃下去的肥肉。自己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致仕了,只要新的安抚使到任,两人交接,自己就是过去式了,在想在福建这里捞好处也是不可能了。难道以后真的要坐吃山空,自己的两儿子还都是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主,难道薛家以后要走向没落?

    张曜宗看薛仲衡还在犹豫,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那就再加一把油吧。

    “世伯啊,您老这么多年在地方效力,按说资历,经验也都够了,怎么没有去中枢啊?”张曜宗的眼睛很清明,绝对没有嘲弄的意思,薛仲衡看到的真的是一种关怀的疑问。

    老薛长叹一声:“朝中无人啊。”

    张曜宗笑了:“原来是这啊,那以后就有了,我可以帮大人和王爷做个信使。”

    薛仲衡眼睛放光。老了老了,临到致仕了,居然有进中枢的机会。但是想想现在普安郡王皇储的位置还没坐稳呢,哪有本事送自己进中枢啊。

    “小侄说句不该说的话,官家现在对于没有自己子嗣的事还是很介意,现在每日都要服用龙虎之药,还要妖人道士炼制仙丹,临安百姓现在都很担心官家身体啊。但是百姓没有办法像官家进言,大人位高权重,能不能替百姓把我们的祈福传达给官家啊?”

    “你说什么?”薛仲衡厉声对张曜宗说。

    “小侄失言,还请世伯忘了刚才小侄说的话。”张曜宗连忙致歉,并要收回刚才所说的话。

    薛仲衡想站起来,站起半个身子又坐下。/坐下又站起,似乎有什么为难之事。

    张曜宗只是静静的看着薛仲衡。

    “失态了,到让贤侄见笑了。”薛仲衡不愧是封疆大吏,只片刻功夫就镇定下来。

    “贤侄啊,这事你不早说,倒让世伯做了恶人,我回去就教训我那臭小子,明日就将股份文书交与贤侄,还望贤侄在王爷面前为我美言几句。”薛仲衡拉着张曜宗的手说,张曜宗恶寒的只想赶快把这双枯爪子甩掉。

    “世伯啊,没问题,小子一定向王爷说明大人的高风亮节。但是小子二哥所作变卖族产一事已经超越律法了,还得世伯着人把我二哥收监以律法处置啊?”张曜宗做出悲痛的样子。

    “贤侄啊,家和万事兴,我看还是不要闹到我这来吧,你二哥真到我这恐怕就不是脱一层皮了。”薛仲衡还在劝张曜宗。

    张曜宗苦着脸:“世伯啊,不是小子不念亲情,实在是我二哥亏的不是我家的财产,那都是王爷积攒的准备去北方行大计的金银啊。”

    薛仲衡脸色一变,忘了这茬了。这要耽误了王爷大计,将来怎么还可能在王爷心中落下好啊。

    “贤侄啊,我大宋已然失落半壁江山,但是居然还有人不惦念国家危难,还在处处拉人赌博,实属可恶,我一定找人严查。”薛仲衡表示一定不能让这种恶人再害人,张曜宗才哈哈大笑高声夸赞薛大人一心为国为民。但是看薛仲衡的脸色怎么都不好看。黄坚已经不知道他们两个在说的什么了,东一句西一句的,都听不懂,但是两人的关系怎么看着越来越亲密。

    “世伯啊,您老致仕,以前你老一心为了地方,不敢叨扰地方,咱百姓也不能忘了大人的高义啊。小侄没什么好送大人的。但是黄世兄看不过去了,怎么能让大人就这样大人就这样还乡呢?黄世兄有点心意。”张曜宗把黄坚拉过来,黄坚一脸迷糊的不知道张曜宗要干什么。

    薛仲衡看着张曜宗把黄坚拉过来也不知道张曜宗想干什么。

    “呵呵,世伯,黄世兄准备在江西也开一座望北楼,但是对于地方人士不熟,有些事不太好办,将来还希望世伯能出一分力啊。”张曜宗解释道。

    薛仲衡这才明白,哈哈大笑。“世侄有心了。这是黄世侄吧,老夫愧不敢当啊。”

    “世伯当得。”张曜宗坚持着。薛仲衡笑而不语。

    张曜宗向薛仲衡告辞,再三谢绝了薛仲衡的挽留,说明日再来拜会。

    出了安抚使司,黄坚就急不可耐的问张曜宗刚才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自己什么都没听懂,刚开始薛仲衡还一脸生气,怎么就没事了。

    张曜宗冷冷一笑:“没什么,利益交换而已。”

    “薛大人怕了王爷,把股份还回来,但是我二哥赌输的二十多万贯不想还。我保他将来王爷继位起复他进中枢。他担心王爷很久才能继位,我就透露说官家身体不好。薛大人折腾一番两手空空,脸色自然不好看,我又让你再开一间望北楼,分他股份。他不至于什么都得不到,这才算完。”

    黄坚一脸不忿:“宗哥你傻啊?是他害你二哥的,你怎么还分他望北楼的股份啊?”

    张曜宗神情冷淡说:“因为我现在没有一棒子把他打死的实力。只要他现在先把织场还给我,别影响我下一步计划就行。帐可以留着以后算。”

    黄坚还是一脸的不情愿:“那你就拿我的望北楼送人情啊?”

    “什么你的望北楼,那是我和你爹的望北楼。”张曜宗斥道。

    隔了一会儿黄坚又问:“你说的织场是王爷的是真的吗?”

    张曜宗冷冷一笑;“假的,别说织场是王爷是假的,就连官家身体不好也是假的,更假的连王爷的拜帖都是假的。那东西我出门有一包袱呢。”

    黄坚乍舌不敢相信。张曜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就这样欺骗一个安抚使。我的老爹啊,这小子真真厉害。黄坚看着张曜宗眼冒金星,满眼都是崇拜的目光。

    丁健哼了一声:“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你这样是为虎作伥,放虎归山,将来他不是还要归乡作恶。你有本事,有人脉,就应该打的他永不翻身,那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

    张曜宗淡淡一笑,“小孩子才分对错呢,大人只看利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四章 福州望北楼() 
黄坚听到丁健说的话也对张曜宗如此行为有所不满,“是啊,宗哥,你怎么这么没有原则啊?”

    张曜宗苦笑一下:“那你告诉我怎么办?怎么能拿回股份?又怎么能收拾的了薛仲衡?”

    黄坚挠挠头,话说着容易,办事难。只要自己来,恐怕一件事也办不成。

    黄坚还嘴硬着:“那你也不能把望北楼又分给他股份啊?他那么坑你二哥,你怎么能转头又把脸伸上去啊?”

    张曜宗笑了:“没有办法啊,再说这就是政治,曾经的敌人为了利益也会站在一起。曾经的朋友也会为了利益变成敌人。既然打不死姓薛的,那就先做朋友吧。等到有实力时再来讨回旧账吧。还有,望北楼你是少东家,是送股份还是卖股份,是由你做主啊。”张曜宗笑的贼兮兮的。

    黄坚不敢置信,“你让我去商谈,我可不敢啊。那是一方大吏啊。”

    “德行,刚才还说我没志气没原则呢,把好处白送给别人。那现在让你去收钱你又打退堂鼓。黄坚啊,有些事情你早晚都要去做,老在黄叔的庇护下,你永远不会得到成长。这次就当时一次锻炼吧,再说我又没让你现在去谈,你稍微拖几天可以等到姓薛的跟新安抚使移交了权利再谈吗?那时候他也不是封疆大吏了。还有就是我们真的要在江西开望北楼,肯定要联络当地豪强,但我们谁都不认识,既然现在有了一个能出面的人物,为了我们的生意,我也希望你不要对姓薛的太过苛刻。就真的当成生意去谈。”张曜宗对黄坚期望甚深。这回有事了,才发现自己这几年浪费了多少,手下连一个团队都没有。

    五叔作为自己的心腹是可以完全放心的,但是五叔的能力有限,年龄也大了。小事,机密事可以交给他。但是独当一面的事五叔自己做不了,只能当一个听话的手下。

    黄富倒是张曜宗这几年见过的最有能力,最有眼光,最有决断力的人。从一开始相信自己一个八岁的小孩子签订对赌协议,到后面一丝犹豫没有的让出股份让自己去送给有力人士,以及等到自己在临安创造出一个成熟模式后,基本上后面各地的望北楼都是黄富自己去跑去弄的,自己倒像是抱大腿的了。除了提供辣椒及火锅配方。炒菜那一块最初的学员已经都成为老师傅开始带徒弟了。黄富这几年在各地交游广阔,已然成为大宋屈指可数的豪强人士。别人可能只把他当做一个酒楼老板,但是张曜宗知道黄富在各地与各级官员的交往颇深。有点像以后的商业巨子,黑白两道通吃。

    对于黄富如此成功之后还依然对张曜宗如此信任和支持,张曜宗也是心存感激,对于黄富这么放心的把黄坚交给自己,张曜宗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黄坚文不行,武也只是林德旺交他的那几下三脚猫功夫,强身健体,护着自己还行,但如果上沙场杀敌就不行了。而且黄富就这一个儿子,真送到军阵上黄富不还得跟自己拼命啊。

    黄坚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对于他的品性张曜宗还是放心的,虽然这几年和一群衙内混在一起,但是从没有过仗势欺人,也没发生过欺男霸女的行为,纯粹是无聊闲的。现在黄富把他交给自己,那就给黄坚找点事干吧。

    至于丁健,张曜宗还没有看透。丁健的功夫绝不像黄坚认为的那样不堪。张曜宗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而且刚才的义愤填膺更让人觉得他人的爽直。这种人如果被收服绝对是个好手下,只是张曜宗若有若无的觉得丁健的来历似乎有点让人感觉说不清道不明的。

    “走吧,今天的事情办完了,咱们好好逛逛福州。晚上还去孙大人家叨扰他一下。”

    “好啊,这一路光跟着你乱跑了,说实话,我这几年都没这么狼狈过。”黄坚第一个表示了同意。丁健还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只是连绵的细雨阻碍了张曜宗的好心情,没谁会在大雨天出来摆摊,除了沿街的店铺开着门,小伙计懒懒散散的倚着门站着。大街上没有人来人往的繁华。

    “走吧,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去望北楼坐坐吧。”张曜宗也没有逛商铺的兴致。福州的望北楼是张曜宗和黄富第二家开的连锁店,当时如果张曜宗没有去临安,也许就是第一家了。

    望北楼取的是北望河山之意,提醒人们在奢侈享受之时不要忘了北方故土。与临安艮山门的意思一样,汴梁有艮岳,临安有艮山门,就是临安的东北城门,面向北方,寄托了宋人的哀愁和思念。艮山门一直遗存到民国才被拆除,后世只是立碑纪念。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吃饭的时候会想到如今只是苟安于世?宋人的头上一直还悬着一柄利剑。只看还未到中午,望北楼前已经车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