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隐殇-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拆信一看,是崔少卿写来的。
第423章 长安噩耗(四)()
这封信并非是写给我,而是写给张文苏,告诉他荀一又生病了,同时也大致说明了长安的情况。
三娘和柴绍回到长安之后,便被老爹留在了宫中,老爹虽然坐镇长安,长安的一应大小事务,却全权交给了裴寂来打理,很多事情自己并不再过问。另外,窦诞此前因为聿如姐姐之故留在长安,没有再领军职,李世民被赶走后,他却不经意间已经做了禁军统领。
这封信有一段时间才从长安传到张文苏手中,据张文苏推测,老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染病在身,无力再管这些事。
张文苏待我看完,又接了回去道:“上皇将整座长安城都交给襄阳公主与窦统领,其中深意,殿下自思。”
老爹如此行事,非但是将长安城交给他们,更是将李唐的天下交托给了他们。不光是老爹和张文苏,局外人也知道,当初在唐国公府,聿如姐姐的弟弟妹妹之中,她对我和三娘最好。三娘如今能在长安发号施令,自然是聿如姐姐同意她这么做的。
计议已定,我和子闵即刻启程回长安,攻打黎阳的事便交给徐世勣,张文苏则留在河北,与李靖一同把守后方。
临行之际,杜杀将子闵拉到一旁,不知说些什么,我看着心中只觉得好笑,她如此心高气傲,当年也曾打翻子闵的棋盘戏弄于她,如今见她目不能视物,要与我单独回长安,又担心她在途中出事。
张文苏则替我牵着马,一边缓缓朝外走一边另一只手摸着胡子道:“文苏起初以为殿下心烦是为上皇驾崩之故。可仔细观瞧,却见殿下似乎另有愁烦之事,不知文苏可否为殿下解忧?”
其实这几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可子闵在侧,我却并不能对她明言,并不是因为她不懂得,而是怕她知道了,会自责当初怂恿我来争这天下。
此时张文苏问起,我却再也忍受不了,只一五一十地说道:“张先生,说来实在惭愧,起初我也以为,听闻父皇驾崩,我必定会悲痛不已,可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可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我早已变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张文苏闻言,看着我道:“果真如此?”
我心中一动,不知为何竟深怕他会苛责于我,可我看向他的目光之时,却只有一片赤诚之意,绝无半点轻蔑,才稍稍放心,继续道:“不错,我虽然也难过,但比起想象中实在轻薄得多。不但如此,父皇驾崩,我竟觉得有些轻松,想来必定是我不孝。”
当年母上大人离世,我在她的灵前几至吐血,其中伤痛实在难以明言,如今老爹过世,我的心境与当年比起来,实在是天差地别。
张文苏摇头道:“恕文苏冒犯,其实上皇驾崩,文苏心中也轻松不少,若上皇在长安,殿下无论如何行动,终究难免世人议论。”
我皱眉道:“张先生一向不羁,也会顾虑这么许多?”
张文苏道:“殿下此言差矣。文苏一介布衣,只身孤影,最多也只有阿止为伴,无论出入红尘,世人如何谤论,文苏自可以不管不顾。但殿下如今剑指天下,若果真要扫灭狼烟,还世人国泰民安,殿下行事,便时时刻刻都要顾及黎民百姓。殿下若非深知这一点,又如何会让卢公子散播谣言,置洛阳的李玄霸于悠悠众口之下?”
我摇了摇头,只道:“无论先生如何劝慰,我终是不孝。”
张文苏道:“上皇之志,在赢取天下,救黎民于倒悬。殿下如今也正是为此,承先人遗志,又如何算得上不孝?换句话说,殿下如今占据河北,正是两难之境,上皇此时驾崩,分明是为殿下排忧解难,殿下若辜负上皇一番苦心,才是真的不孝。”
张文苏的一番话让我心中安定了不少,只是无论如何,我却说服不了我自己,老爹去世,我竟如释重负,更胜于悲,比起当年母上大人和若修的死,其间的千差万别,大概只有我自己能够领会。
子闵不知何时在杜杀的陪伴下走到了我们身后,杜杀淡淡道:“天色不早,兄长早点启程。”
我点点头,将子闵扶上马,自己再跨上去,朝张文苏拱手道:“我便将河北诸事,托付与先生了。”
张文苏也拱手道:“殿下放心,文苏在河北等殿下的好消息。”
我一带缰绳,走出去好远,子闵才道:“大哥,你如今不喜欢张先生了?”
她这样一说,我沉默了半晌,才悠悠地道:“不知何故,我如今每每见到张文苏,总忍不住便想起柴孝和,他们二人原本不同,可如今我看张文苏,却觉得二人越来越像了。”这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我此前对柴孝和一向不喜欢,子闵却是清楚的。
子闵提醒道:“当年便是因大哥不喜欢柴先生,柴先生不得已才以身犯险,落下一身伤病,如今不知在何处。大哥与张先生相交二十余载,若有一日张先生也如柴孝和一般,大哥那时再后悔,便来不及了。”
我听了子闵这番话,心下一惊,便道:“你放心,我相信张文苏如今这般自有他的道理,虽然他如今行事未免有些自作主张,可我从未疑心过他。只是他如今似乎也变得急功近利了些,我不太喜欢罢了。”
子闵道:“他是为了大哥好,大哥早年相交之人,如今皆已近暮年,适才杜杀姑娘同我说起,荀先生似乎旧伤复发,如今卧病在床,有朝一日大哥果真得了天下,倘若那时这些人竟都不在了,岂不是遗憾?”
话扯得远了,我便不再多想着老爹,却想起一直在我身边的这群人,不错,他们都已经老了,连我也老大不小,不复年少。当年初见之时,我未及弱冠,如今这些人却皆已过了不惑之年。
我一直知道张文苏匡扶天下的心,却从未考虑过连他也已经老了,如此一想,我竟恨不得回去向张文苏说一声抱歉。此前我在张文苏面前表现出的不悦,虽然彼此从未提及,可张文苏敏锐之人,想必早已经觉察到了。
便是方才他劝我的那番话,虽然道理如是,由他说出来,我却觉得很烦,他从前本不是这样的人,说话行事从不僭越半分,不但不僭越,反而退得远远的。
张文苏如今的变化我并未细想,子闵此刻说起,我心下才觉恍然,原来这一切只因岁月无情。
第424章 兄妹一场(一)()
若说我对长安有什么留恋之处,第一便是母上大人与若修,其次便是老爹,老爹若也不在了,其实长安于我自己而言也就没什么重要了,并不是一定要回来,但现在我所考虑的事情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多得多,所以与子闵启程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回到了长安。
其实我心中尚有一丝忐忑,每每想到身在洛阳的李玄霸,我对他的信任与期望,竟被他一手碾碎,忍不住有时也开始怀疑三娘,如果三娘也和李玄霸一样,我此番前来,恐怕是有来无回,毕竟三娘比李玄霸思虑要周全得多。
长安城中并没有什么异动,老爹去世的消息显然还没有遭到泄露,可城外的驻军也没有丝毫懈怠,还是为了提防有人得知消息会率兵来取长安。
我和子闵牵着马进城,守门的军士并没有为难我们。
子闵待进了城方道:“这些人理当对出入之人严加戒备,何以竟会如此松懈?”
我抬眼望向远处的皇宫,苦笑一声道:“你虽心思敏捷,却并不留心在这些事上,三娘对此却看得明白,倘若对来往行人都严加盘查,那别有用心的人便要揣测长安究竟有何变故了,三娘此举,是为了不叫旁人疑心。”
子闵“哦”了一声道:“我们先去杜康居一趟如何?”
我正是此意,一来是因为崔少卿在心中提及荀一病重,另一方面,长安的情况多有不明,我也可以顺便向崔少卿打听清楚。
杜康居和从前一样,尽管发生了很多事,崔少卿重振旧业之后,杜康居的生意还是一样好,厅中楼上人来人往。
见有人进来,一个伙计飞跑过来笑道:“二位客官里面请。”
我心下一黯,想到无辜枉死的阿寿,怔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扶着子闵进了店。
那伙计指着厅中靠里的一张桌案道:“二位请坐。”
我摇摇头,指着楼上道:“楼上雅座可还有空?”
那伙计“嘿嘿”一笑道:“空倒是有,只是不瞒二位说,您二位若是上了楼,可是一大损失,今日嘛,不如坐在厅中。”
子闵闻言,轻笑道:“哦?有何损失呢?”
那伙计笑道:“二位是才到长安的?我们杜康居的琴师一月之中,只有两日有空在此抚琴,今日正当得空,坐在厅中,喝酒品琴,岂不妙哉?”
我闻言,心中好奇,便问道:“不知你们所请的琴师是何人?”
那伙计摇摇头道:“这个嘛,小的就不便说了。二位还是要上楼?”
子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坐在这里如何?”
我点了点头,一边和子闵坐下,一边又问道:“你们老板呢?”
那伙计道:“我们老板今日不在店中,有事出去了。”
我道:“这倒不巧了。”说着便让他拿酒来。
过了没一会儿,二楼琴室中果然响起琴声,我本来好奇除了张文苏和我,崔少卿会聘到何人来做这琴师,料想子闵心中应该也好奇,所以才在嘈杂的大厅中落了座。
不过那琴才弹了没一会儿,子闵侧耳细听,突然便失笑,伏到我耳边轻声道:“怎么堂堂的平阳公主,又跑到这里来做了琴师?”
之所以能一下便听出来,只因楼上的琴音却是张文苏曾谱的一支旧曲,三娘从前在醉鸿渐茶楼里也曾抚过。
我本打算在大兴宫中见到三娘再细问老爹的情况,谁知竟在此乍然相遇,只将面前的酒杯举到唇边喝了一杯,便又唤伙计过来。
那伙计跑到我跟前道:“客官有何吩咐?”
我想了想,凑到子闵耳边说了一句话,接过她递给我的东西转交给那伙计道:“这琴音我实在喜欢得很,想与贵店的琴师长谈,不知可否?”
那伙计闻言有些为难地挠了挠脑袋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们这里的琴师素不见客。”
我笑道:“无妨,你将这个转交给她,她说不定便愿意见我们。”说着将子闵方才给我的青釭阁令交给了伙计。
那伙计接过,端详了片刻,便上了楼。
没一会儿,便跑下楼来十分诧异地打量了我们两眼,指着楼上道:“二位客官,楼上请。”
我和子闵起身跟在那伙计身后,由他将我们带到了琴室中。
一见之下,果然便是三娘。
只见她一身男装,一边抚琴一边朝门口看,见我们进来,匆匆拨了几下作结,便站起身来对那伙计道:“你先出去。”
那伙计应声走了,三娘才跑到我面前道:“大哥,父皇……”话未说完,便已经泣不成声。
我见她如此,心下也是凄然,正要安慰两句,她却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把推开了我,看着我的目光中充满了疑惑。
相视片刻,她才问道:“大哥回到长安,想做什么?”
我一愣,不明所以,只好反问道:“三娘,你派使者不远千里送信与大哥,难道不是希望大哥快些回来?”
三娘闻言,也是一愣,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却仍只是怔怔地看着我,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全不似她平日的作风,以她的性格,向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来没有什么事能令她犹豫至此。
我见了她的模样,心中早已猜到几分,刚要开口,却听一阵脚步声,又有人上了楼。
那人径直推开琴室的门,我转身看去,却是崔少卿自外面回来了。
崔少卿看了看琴室中诸人,知道气氛有异,见三娘的神情,只轻轻一笑,对子闵道:“子闵,他们兄妹有话要说。我方才去买了些药回来,你陪着我去看看荀先生如何?”
子闵道了声“好”,便和崔少卿往外走,崔少卿认真看了看子闵,伸手扶住了她,二人携手出了琴室的门。
琴室中只剩下我与三娘二人,三娘已止住了泪,移步至窗边,却仍是不说话。
我走到她身前问道:“三娘,发生了何事?”说着便要去扶住她的肩。
谁知我的手刚伸出来,三娘便回身一躲,我脖子一凉,便有一柄剑搭在了我肩上。
第425章 兄妹一场(二)()
三娘握剑的手微微颤抖,直视着我,方才止住的眼泪又落了下来,一字一句地问道:“大哥,你……你究竟是谁?”
我低下头去,沉默了半晌,才抬头看着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