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薅苏觯啥湃缁拗芏懦停坪醵怨渲缕奈怀埽值芏嗣埠仙窭耄攀现磐ダ渎湟嗫善冢劣诜啃洌铱此亩拥故遣淮怼!�
顿了一会儿,我又问道:“不知玄霸和元吉现在如何了,你途径洛阳,可有什么消息不曾?”
子闵笑道:“洛阳有重兵把守,李世民虽然也使人挑衅,但玄霸性情疏淡,不易急躁,任他们如何挑衅也绝不出城与之战,因此并无什么危险,倒是元吉,他正相反,听玄霸讲,似乎急于平定山西各郡县,却不知何故。”
我想了想道:“他身边有宇文歆为辅,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平定山西大概只是第一步。”
子闵笑道:“那第二步第三步要做什么呢?”
我道:“第二步便是瓦解李世民的谋臣,对了,唐临何时能到京?”
子闵一惊,问道:“大哥如何知道他会来?”
我笑道:“连你都来了,他自然也会来,我只怕玄霸不放人。”
子闵想了想,道:“怪不得……嗯,他想必定会来。”
我受了李世民的赏赐,杜楚客心中颇有些不悦,过了几日房遗直再来时,他却没有同来,想必对我的行为有一点意见,房遗直却似乎很高兴,以为我终于不再沽名钓誉,遇到这种事情也学会了应变。
杜楚客不来,杜康居却更加热闹了,陈叔达自从知道杜康居有我这么一位琴师,便天天来饮酒听琴,却并不特别表示要与我亲近。
但是有一点很奇怪,房遗直也几乎天天都来,他们两人明明认识,然而插肩而过竟连个招呼都不打。
问过韦挺才知道,原来房玄龄在朝堂上曾弹劾陈叔达沉迷声色不务正业,陈叔达怀恨于心,跟房玄龄甚至连杜如晦也不相往来。
房玄龄的弹劾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陈叔达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吃喝玩乐,本是陈朝皇室最擅长的事情,当年陈叔宝也是如此,他的弟弟自然也一样。
一日上午,大雨倾盆,杜康居并没有一个客人,陈叔达却还是来了。
他走进店中环视片刻,对阿寿道:“今日那位郁先生怎么没有抚琴?”
阿寿笑道:“这……客官您也看到了,一大早上的没有客人,郁先生采用过早饭,您想听,我去知会一声?”
陈叔达道:“不必了,我自己上去找他!”
说完便要上楼,一抬眼却见我靠着二楼的栏杆站着看向楼下,他脸色变了变,拱手道:“郁先生,在下有礼了!”
我笑道:“连陛下也说,您是琴痴,不如上楼一叙?”
陈叔达“哼”了一声,笑道:“陛下也说?他知道什么?”
我听他语气不善,觉得有些奇怪,但见他却并不推辞,仍朝楼上走来,便退进琴室等他。
窗外的雨势更大,琴室中点起蜡烛,才略微亮堂一些,我并没有在琴案旁坐下,而是在靠窗的一张坐榻上坐了下来。
陈叔达入内,见我坐在窗边,似乎觉得有些奇怪,但并没有多犹豫,便坐到了我的对面。
我拱手道:“您日日都来此,不知是为了酒,还是为了琴?”
陈叔达收敛了傲慢之色,肃然道:“既不为酒,也不为琴。”
我有些诧异,问道:“那是为了什么?”
陈叔达环顾四周,呵呵笑道:“为了弹琴的人。”
我一愣,不明所以地看向他。
陈叔达道:“上皇对郁先生的琴技十分欣赏,因此派在下前来,有一件东西,要送给先生。”
我狐疑地看着他,无法想象朝中诸臣,他竟会是老爹一党。
他自袖中取出一个小木匣放在桌案上,道:“请先生收下。”他说完起身,“先生琴技不凡,只是在下还有使命在身,就此告辞了。”
我起身将他送出琴室,折回来迫不及待地打开木匣,里面赫然竟是老爹平日束发用的一支簪子,古朴异常,一看便知并非凡品。
这支簪子,原是北周皇室的东西,曾被废太子杨勇送给老爹,老爹便是以此为证构陷于他,后来文帝杨坚索性将它赐给老爹,如今却又转交给了我。
这天晚上我一边拿着这支簪子把玩,一边在想老爹此举何意,外面仍是大雨倾盆,即便想睡也根本睡不着。
子闵仍是七不杀山庄第一剑客,她从山庄回来时,告诉我独孤修德最近接了一桩生意。
“目标是李孝恭,雇主却是陈叔达。”子闵道。
我道:“七不杀山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一向不过问雇主身份,怎么这次知道得如此清楚,会不会有误?”
第305章 掣肘于内(二)()
子闵摇头道:“不会,并非独孤修德追问,陈叔达主动相告,并且希望李孝恭死时知道自己死于何人之手。”
我疑惑道:“他与李孝恭有何仇怨?”
子闵道:“大哥若想知道,我请人去调查一番。”
我道:“不必,你看这个。”说着把手上的东西递给了子闵。
子闵接过木簪仔细地观察了片刻,突然道:“大哥,这个……是北周皇室的信物,我曾听父亲说起过。”
我笑了笑道:“你也听说过?这是父皇托陈叔达转交于我的。”
子闵道:“陈叔达?不应该,当年他曾与大哥作对,不应该忠于父皇才对。”
我道:“我也作此想,可……”
话未说完,我突然听到一丝异动自屋外传来,被沉闷的雨声遮掩了许多,却仍然没有逃过我的耳朵,便住了口。
论耳力,子闵比我要好得多,所以她并没有接着问,也只凝神细听屋外的动静。
隔了很久,子闵道:“外面共有两拨人,现在都走远了。”
我道:“是正好经过,还是专门来此打探?”
子闵思索了片刻道:“这两拨人,一前一后,听声音并非是冲我们而来,论及身手,后面几人比前面要高出许多。”
我淡淡地点了一下头,笑道:“看来长安城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子闵道:“大哥,此前唐临追查神策营无果,他们会不会是……”
我道:“极有可能。”
在我看来,李世民做了皇帝,长孙无忌所领导的神策营自然成了他手下的一支秘密力量,倘若李世民看哪个人不高兴,便可行暗杀之事,不会有人猜到竟是这个皇帝所为。
子闵将木簪还给我道:“大哥可知这支木簪绝非凡品,而且……父亲在世时,曾说此木簪可调动北周军队。”
我摇头道:“北周皇室诸人,皆在杨坚篡位之时被诛杀,宇文泰子孙并无一人得活,此木簪恐怕没什么用处。”
子闵道:“不对。我从前听师父说起,当年宇文泰第七子赵王宇文招曾谋诛杨坚,可行刺不成反被杀,他的幼子其时并未奉诏入京,得免于难,流落突厥,投靠了远嫁的姑姑千金公主,或许可以找到他。”
我一边听着子闵的话,越听竟越是心惊,这位幸免于难的幼子,便是为了报复隋廷,易容为若修的爷爷许仁,意图夺取青釭阁令,被识破后自刎在青釭阁中了。
子闵见我神色有些不对,问道:“大哥,你在想什么?”
我缓缓摇了摇头道:“此人已经死了。”
子闵道:“大哥如何知道?”
我便将少时的所见所闻讲给子闵听了。
子闵听我将故事细细说完,已是夜深,因为提及若修,我的心情实在有些低落,便与子闵歇息了。
第二日我才在琴室坐好,崔少卿便走上楼来告诉我,说是昨天晚上赵王李孝恭遭人杀害。
我并不将此放在心上,以为陈叔达既然已经将此事托付给七步杀山庄,李孝恭迟早要死,只不过这次比起往常似乎要快了几日。
可等到这天下午子闵回来,却告诉我陈叔达并非是独孤修德所杀,杀他的竟另有其人。
“大哥,昨日我们察觉到的两拨人,其中一拨的确是七步杀山庄所遣,据独孤修德所说,应当是后面那一拨,他们本想先去打探一番,以求一稳妥之计,可到达赵王府时,李孝恭已经被人杀了。”
我道:“可能查清究竟是谁做了此事?”
子闵道:“无法确定,只能推测,应当是神策营的人,只是没有证据,李世民已将此事交由长孙无忌查办。”
我听子闵的话,觉得不太对劲,若真如子闵所言,出手的人是神策营,那应当是李世民的意思,可如今李世民正是用人之际,李孝恭又骁勇善战,即便是为了摆在眼前的战事,也断无可能此时便杀了李孝恭。
可若并非李世民的意思,事情就更加解释不通,长安城中,除了七步杀山庄,有能力悄无声息取人性命的只有神策营,长孙无忌便该是主谋。
李世民如此大张旗鼓让长孙无忌去调查此事,是为了掩人耳目?还是说,长孙无忌为了一己私心,另有所图?
子闵显然和我想到了一处,见我皱着眉头一言不发,问道:“大哥若想查个明白,我今晚去长孙无忌的府中探一探。”
我几乎是立刻摆手道:“不要去!”
子闵一愣,我继续道:“若此事真是长孙无忌所为,那他的野心也深不可测,长孙府中究竟有何玄机我们不清楚,你去必会遇险,还是另做打算。而且他既能轻易地杀了李孝恭,也能……”
说到此处,我心中一动,转而问道:“荀一如今在何处?”
子闵道:“大哥,为何突然问起荀先生?”
我道:“我托他重组青釭阁,不知如今进展如何了。”
子闵笑道:“这个……你该问荀夫人才是。”
我看了看她,她会意起身下楼,过了不多时,便携着崔少卿进来。
崔少卿道:“郁先生想问荀先生如今身在何处?”
我点了点头。
崔少卿道:“应当在西北。”
我“哦”了一声,道:“我想写封信给他,有劳夫人转交。”
崔少卿点了点头,吩咐阿寿端来文房四宝,问我该写些什么。
我缓缓道:“李孝恭被杀,京都之人议论纷纷,可我却知道此事根本是神策营所为,我想让荀先生用青釭阁之力,将此事告知于天下人。”
崔少卿闻言笑道:“果真如此,只怕驻守各地的将领会心中忐忑。”
子闵道:“要的便是如此。至于原因……前些日子李孝恭在朝堂上因东征之事与李世民争论,李世民心胸狭窄,必定怀恨,这个……也可以传扬。”
我道:“子闵,今晚你去找韦挺,让他这几日若是有空到杜康居来一趟,我有些事要找他。”
子闵答应了,我想了想又道:“算了,不必他来了,我写一封信,你趁夜送到他手中便可,他见了信,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第306章 掣肘于内(三)()
想到神策营的人在夜里神出鬼没,万一被他们撞见,恐怕不好,我想了想,便拜托韦挺过几日将听到的流言设法让李世民知道。
至少要引起他的怀疑,他所信任的长孙无忌,其实早有异心。
冬日已至,雨倒是不下了,天却阴沉得很,也冷得很,琴室中已经安下了炭盆,我坐在炭盆旁,想到很久以前还是初冬的时候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些,竟对李世民有些怀恨。
若不是他,我怎会沦落到如今这番模样?他倚仗长孙无忌的辅佐,可如今长孙无忌有了自己的谋划,恐怕不久长安城又会生乱,这恐怕只能说是天道轮回。
杜康居这几日已经有人开始悄声议论起李孝恭的死。这件事本是长孙无忌所为,让他去查,自然不可能查出什么,并且从韦挺给我回复的信中,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自有一套说辞,认定此事十有八九便是七步杀山庄所为。
他知道七步杀山庄从前已经为我所用,我虽然已经被传身死,可庄主仇不度一向重情重义,绝不会背弃我,此事极有可能是洛阳的李玄霸指使人所为,毕竟之前已经传言要让李孝恭领兵夺回洛阳。
这样的说辞自然十分有力,倘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真的没有半分猜疑,他理当相信长孙无忌。
然而荀一传播消息的速度很快,长安城外驻守地方的将领大都听说了李孝恭遇害,并且也听到了关于神策营秘密杀人的谣言。
那些起初便投靠秦王府的人自然无所顾虑,可之后归降又手握重兵的人就不一定了,心里或多或少会没有安全感。
我唯一做的事情便是等待,恰在此时,朝中发生了一件事,在李世民发动宫变之后,其帐下大将侯君集在控制宫门剿灭长安乱贼恢复秩序的过程中立了大功,后来又北拒李元吉,曾带兵一路北上,几乎将晋阳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