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盛世隐殇 >

第110部分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10部分

小说: 穿越之盛世隐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耍故腔崛绱松饲椤�

    子闵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默默无言地看着行军图。

    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却很清楚,我在想什么她都知道。

    过了很久,子闵才道:“大哥,若我们攻下霍邑,便可直入关中,不论是长安或是洛阳,都可长驱直入。”

    帐外又开始下雨,虽然已是秋天,湿重的空气仍然闷的很,我有种要把身上的铠甲脱掉的冲动,看一眼旁边立着的子闵,她却是气定神闲。

    两日之后,老爹不顾大雨倾盆,决意发兵攻打霍邑。

    据从霍邑传回的情报,早在半月之前,杨侑就已经在河东布下了防线。

    负责守霍邑的,是鹰牙狼将宋老生。

    老爹听到负责守城的人是宋老生时,在中军帐中竟摸着胡子哈哈大笑,这几声大笑冲淡了帐中沉闷的气氛,帐外虽然仍然阴雨不断,老爹却似乎轻松了不少。

    霍邑城下,老爹便是在这里箭无虚发,一连七十多支箭将毋端儿伤得体无完肤。

    决定攻打霍邑后,老爹率军占据贾胡堡,在霍邑西北面对霍邑形成了威胁。

    宋老生绝非泛泛之辈,他平叛的功劳不小,也是久历沙场,见老爹气势汹汹而来,自然不敢出城迎战。可他手中毕竟有两万兵,如果据城固守,想要攻下霍邑也并不容易。

    就在老爹心急如焚的时候,又有消息送达中军帐中,原来是刘文静押送的粮草到了。

    如此快便追上大军,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但老爹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却做到了。

    这无疑缓解了攻不下霍邑的压力。

    老爹环视中军帐中,想了想道:“建成,世民听令,你二人各率五十骑兵,到城下去叫,激宋老生出城。”

    我和李世民领命而去,才走出中军帐,李世民便哼了一声道:“这么做有用吗?宋老生领兵多年,这点伎俩能骗得了他?”

    我瞥了他一眼,笑道:“宋老生有勇无谋,轻急好动,一定会应战的,你尽管放心。”

    他并不将我的话放在心上,有点没精打采地跟在我身后。

    到了城东,李世民还没开口,他身后的刘弘基就开始对宋老生破口大骂,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

    我在旁边听着,不要说让我去骂,连听都有点听不下去。

    唐临也在我身后道:“龟儿子……”

    我听了半天,只听懂了这几个字,他去了一趟蜀中,竟学会了一口蜀地方言。

    我们带着的一百人把扯着嗓子都喊哑了,也不见城中有动静。

    李世民骑在马上悠悠地来到我面前,十分不爽地道:“大哥,这么做根本没用……”

    他话还没说完,前面的城楼上就有了动静。

    “嗖”地一箭,擦着李世民的铠甲而过。

    李世民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又是“嗖嗖”几声。

    我看了一眼李世民,叫道:“撤!”

    说着便打马西去,还没跑多远,身后就传来马蹄声,追兵已近。

    我们跑到老爹设下的埋伏圈中,李世民的副将刘弘基早就与绕道敌后的军队会合,带领着两千兵马截断了宋老生的退路。

    我身边的五十骑死伤在箭下的为数也不少,估计差不多了,转身对唐临道:“擒贼擒王。”

    唐临答应一声,我和他掉转马头,直接冲向身后的追兵。

    我们放了缰绳,弯弓搭箭,一连将前面的一排隋兵都射落马下,后面的人见我们开始了反击,勒住了马减慢了速度。

    我没工夫和他们浪费时间,直接看向宋老生的方向,他在军阵中挥舞着大砍刀,身上都沾满了血,早就杀红了眼。

    他的身影渐渐地近了,我骑在马上,不敢再乱来,军阵中掉下马去,立刻便会被踏成肉泥。

    耳边金戈交击之声不绝,一支长矛毫无预兆地朝我刺来,我伸手拿住,用力一掀,那人便翻身落下马去。

    我离宋老生又近了一步,只要瞅准时机,将他射死就可以了。

    正想之间,突然一支箭从我斜后方飞过,力道丝毫不减地直向背对着我的宋老生而去。

    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宋老生手中的刀突然一滞,险些掉下了马。

    他伏在马背上,用力一带便要将箭拔出来。

    我心念一动,两军交战,攻心为上。扭头便对跟在身侧的唐临道:“你跟着我喊——”

    “宋老生中箭被擒,我军胜了!”

    唐临听了,看着我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朝我微微示意了一下,便冲入战阵,也学者我的口吻高声叫唤起来。

第190章 霍邑之战(二)() 
随着唐临的喊声,霍邑城下很快便此起彼伏地叫喊起来。

    敌军阵营顿时大乱,老爹自身后来到我面前,朝我会意一笑。我跟在老爹身后,很快便冲到了城门下,守城士兵见城外杀得大乱,又听说主将宋老生已经被擒,毫无恋战之心,都逃窜一空。

    老爹趁势占领了东门。

    受伤的宋老生本打算返回城内,却被刘弘基截住退路,他本已受伤,战斗力大大减弱,李世民在后面赶上,提剑刺向他的坐骑,那马受了惊猛地一跳,宋老生便被掀下马来。

    周围早有十几支长矛压住了他的肩膀。

    此时唐临已经带人肃清了城内的守军,霍邑尽入老爹手中。

    李世民压着受伤的宋老生来到老爹面前,老爹欣慰地道:“霍邑城破,你们兄弟二人论功当居首。”

    李世民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笑道:“谢父亲。”

    中军帐外,身负重伤的宋老生被五花大绑,压着跪在地上,有几个士兵围着他,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我和子闵走近了,听见其中一个士兵说道:“宋老儿,你个缩头乌龟,老子把嗓子叫哑了你才肯出来,早干嘛去了?要做缩头乌龟,就索性做到底嘛!”

    另一个士兵道:“要不是咱们二公子拦着,刘统军早就把你砍成两截了,你就算看在二公子的面子上,也该……”

    宋老生“呸”了一声道:“滚开!”

    第一个开口的士兵道:“哼!你算什么东西……”

    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和子闵便走上前去,一人一个将他们一脚踹倒在地上。

    剩下的人转头看到是我们,纷纷退后了好几步,我认出他们是刘弘基帐中的人。

    那两个摔在地上的人嘴里还在不住地嘟哝着骂人的话,我还想再教训他们,子闵拉住了我道:“大哥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

    我住了手,地上的两个人见到是我,神色一变,赶紧跪下告饶,我挥了挥手,他们一溜烟便跑远了。

    宋老生冷冷地看着我,虽然受伤却仍然一脸刚毅地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想让我感激你?做梦!实话告诉你,如果你是来劝降的,还是免了吧,要杀便杀,不必多费唇舌!”

    他猜的不错,我的确是奉了老爹的命令来劝降。可自从高德儒自刎之后,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字叫做信仰,他们效忠杨广,并不是因为他们傻。

    比如宋老生。

    劝降正如他所言,徒费唇舌。

    我摇了摇头,对宋老生道:“宋将军高义,建成拜服,保重。”

    子闵跟在我身后戳了戳我,我转身看着她又摇了摇头,才走进帐中。

    老爹还没有来,中军帐中大家在议论的当然还是这次霍邑之战的胜利,见我进来纷纷拱手行礼。

    我走到左边首位站定了,子闵跟在身侧轻声道:“宋老生之事,大哥要如何向父亲说?”

    我想了想道:“你方才也见到了,他并非能够劝降之人。劝降失败,即便领责,也是应当。”

    子闵“嗯”了一声,军帐中突然变得安静,老爹缓步走了进来,在主位坐定了便开口问道:“建成,宋老生是否愿意归降?”

    我拱手答道:“不肯。”我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正好瞥到李世民身上,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不经意地笑了一下,也许是我的错觉。

    宋老生从前在平定河东叛乱时,也曾与老爹并肩作战,老爹其实不忍心杀他。

    听了我的话,老爹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失望神色,我没有抬头,却察觉到李世民似乎更加得意了。

    老爹摸着胡子道:“为父……早该想到他并非可以劝降之人,罢了。”

    不出我所料,老爹并不因为这件事责怪我。

    子闵也松了一口气。

    宋老生最后还是被杀了。

    “大哥,你早知道父亲护短,不会用军法为难于你,对不对?”军帐中,子闵终于一脸轻松地和我开起了玩笑。

    我道:“人各有志,父亲从不会强人所难。”

    子闵笑道:“大哥可有看见他后来的表情?”

    我知道子闵指的正是李世民,不光是他,连他身后站着的刘弘基也是一般,在中军帐外侮辱宋老生的那几个士兵,都是出于他们的授意。

    宋老生既然能够因为我们在城下的叫骂便开城拒敌,如此沉不住气,激将之法对于他而言自然管用。

    那些人的话——叫他投降。

    他便更加不可能降了。

    李世民这样做无非是想撼动我在老爹心中的地位。可我心里很清楚,老爹绝对不会因为这些事而改变对我的看法。

    他对我的信任,从一开始我就找不到原因——

    不是因为某件事而信任,自然也不会因为某件事而开始怀疑。

    我在沉思间,子闵已经将我们之间桌案上的文书和行军图收到一边,铺开棋盘道:“大哥可否先不要想这些事,与子闵对弈一局何如?”

    我笑着点点头,将装着黑子的棋盒推到她面前。

    她笑了笑,便抓出一颗黑子,落在了天元之位。

    子闵下棋,也从来不按规矩来。

    我和她一边下棋,一边开始给她说关于如何夺取关中的一些想法,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突然“当”地一声,她沉思了半天,手中的一颗黑子掉落在棋盘上,把整局棋都打乱了。

    子闵晃了晃脑袋,仿佛才清醒了,十分不好意思地看着棋盘道:“大哥,此局我们不分胜负,和啦!”

    我指着棋盘道:“净说瞎话!方才我的白子以对你造成包围之势,在下个三五步你就该投降,没道理和局。”

    子闵笑道:“大哥,你把棋局还原了,那就继续下,否则的话,就只能和啦。”

    如此耍无赖,我还是头一回见,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无可奈何地正准备收拾棋盘,突然有一个很轻的声音道:“且慢!”

    我还没听出来人是谁,子闵已经叫道:“是张先生!”

    听了子闵的叫唤,我根本不相信,却见张文苏和杜杀已经挑帘而进。

第191章 文苏归来(一)() 
河东一别,数月有余,张文苏和杜杀就站在我面前,却似经年已过,杜杀仍是一脸漠然,张文苏站在她身旁,玉箫一转,恍若隔世。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们离开的时候,我信任他们,如今他们回来了,我也不疑。

    张文苏笑着走到子闵身旁道:“公子是棋中君子,少夫人你么……哈哈哈哈……”他仰头大笑,继而将头一低,“便只能算是女子了!”

    直到张文苏将方才被子闵弄乱的棋局摆了回去,我才相信站在面前的人的确是他,也相信他果然回来了。

    我慌忙起身,对张文苏拱手道:“河东一别,张先生……总算回来了。”

    张文苏笑道:“文苏自然是要回来的。”

    子闵已经将坐榻收拾一下,道:“张先生,杜杀姑娘,请坐。”

    张文苏毫不客气地坐了,我才和子闵坐下。

    杜杀才在张文苏身边坐下,便第一个开口问道:“李靖怎样了?”

    李靖于她,终有救命之恩。

    我道:“杜杀妹妹,你放心,父亲已经饶恕了他。因为受了伤,在太原休养,没有一同跟来。”

    杜杀点了点头,看向张文苏。

    帐中一时没有人说话,静默了片刻。

    张文苏朝我拱手道:“公子为何不问文苏为何迟来?”

    我笑道:“先生行事自有道理,我不必问。”

    张文苏举起子闵刚刚端上来的一碗茶,才喝了一口,便皱了皱眉头。

    子闵见状笑道:“张先生勿怪,军中简陋,权且将就一时吧。”

    张文苏感叹道:“文苏倒真有点真怀念醉鸿渐的茶了。”

    他话中有话,我也将面前的茶喝了一口,道:“张先生想回大兴?”

    张文苏将茶碗一放,笑道:“难道公子不想?”

    我愣了一下道:“张先生的意思是……放弃洛阳,直取长安?”

    张文苏点头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