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盛世隐殇 >

第103部分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03部分

小说: 穿越之盛世隐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蛔龌实郏揖徊迨帧!�

    刘文静转身拱手对始毕道:“可汗,唐国……”

    他的“公”字还没说出口,始毕便拂袖道:“我在和你们的公子说话,你先等一下!”

    说完接着道:“不过如果你开口,我倒是可以考虑。”

    刘文静一脸尴尬地躬身立在始毕面前,我想了想笑道:“我父亲本来并无反意,可刘武周杀王仁恭起兵,现在已经攻破楼烦,进占汾阳宫,我父亲治下出此变故,兼之守城不力,此事若传到江都,父亲难免被问责,如今进退两难,所以才来找你。”

    始毕哈哈大笑道:“依你所说,倒是我成全了你们了?”

    他大手一挥,“说吧,要多少?”

    我背着手沉吟了片刻才道:“四千。”

    始毕神色失望地摇头道:“四千骑兵,你想干什么?围攻洛阳还是进逼长安呐?这些不够的。”

    我心中稍定,笑道:“若说不够,除非是你专挑老弱病残给我,否则凭你们的四千铁骑,就足以踏平河洛,直取长安了。”

    当然这些话不过是拿来激始毕的,我后来也知道这海口夸得实在太大。

    始毕闻言,豪气似乎被激发出来,也不顾自己一派中原文人的装束,走到桌案边猛地一拍,朗声道:“好!我咄世吉今日便信你一回!”

    说着唤过一旁的随从,又说了几句突厥语,子闵教过我,我听得出他是找人去帐外点兵。

    始毕这才对刘文静道:“好了,就这样吧,李建成我就留下了,你们其余的人都在此歇息一晚,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明日再谈吧。”

    始毕远离突厥牙帐南来,其实只为了劫掠关外诸镇,获得奴隶和牲口,至于攻占城池,他们也不是不想去攻去占,但他们已经习惯了游牧生活,根本不需要城池。

    始毕和我走到帐外,一片衰草,残冬未尽,雪都还没有化完,风吹在脸上,还是如刀割一般难受。

    我望着远方,想起被宇文智及射伤,在大漠中困了很久,不知怎的,突然觉得有点感伤。

    始毕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道:“其实我本没想过你会回来找我。”

    我朗声笑道:“你太小瞧我了吧?”

    始毕点头道:“第一次,你在茶楼中不问缘由就相信我,和我做了朋友;第二次,你又毫无道理地相信了我,结果被我骗了差点送命;第三次,你为了夫人单枪匹马闯到牙帐,与我把酒论天下的时候,还是相信我,我真不知道你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我道:“信人不疑,事实证明你没有杀我。”

    始毕笑道:“你终归还是不懂得诡诈之道,可你那位弟弟就不同,他也来找过我,不过……他可没有你纯粹,我觉得你和我们比较像,你的弟弟嘛,更像那帮自以为是的中原腐儒。”

    我知道他指的是裴矩,时日虽已不短,他对史蜀胡悉的死还是耿耿于怀。

    四千人借到,我和刘文静带着人还没回到太原,就有斥候自太原来找我,说老爹讨伐历山飞贼甄翟儿不利,带领的几千兵被甄翟儿围在河西雀鼠谷,根本无法突围。

    虽然已经有隋兵自晋阳增援,但王威和高君雅被老爹抓了,隋兵军心不稳,根本没有积极性。

    既然如此,这借来的四千骑兵,正好可以试一试锋芒。

    我并不想和刘文静商量,可不管怎样,他是老爹倚重的谋士,我不能忽略他。

    不过这些突厥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若真的帮了老爹,就算是承认老爹谋反了。

    甄翟儿的人将雀鼠谷围了一圈,据从谷中好不容易闯出来的斥候所说,老爹手中的人不过五千,身边还没有个靠谱的参谋。

    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救出老爹,有要稳定太原的人心。

    我想了想,按照斥候报告的地形,将四千骑兵分为三队,给了刘文静三千,从正面进攻,剩下的一千人分了五百给斥候,让他按原路返回,骚扰侧面,我则带着剩下的五百人在外围以为策应。

    第二天清晨,刘文静在谷口开始试探,对方发现有人来攻,列阵等候,守株待兔。

    同时斥候带着五百人在侧翼骚扰,趁着混乱翻过山头进入了谷中,如果一切顺利,在谷中的老爹和谷口的刘文静就可以里应外合,互为犄角。

    事情比我想象得更加简单,就在刘文静号令突厥人全力进攻的时候,李世民带着三万援兵来了,他手上的军队是朝廷正规军,而且经常跟随老爹作战,实力不可小觑。

    援兵的到来化解了所有的危机,甄翟儿还没有发出撤退的命令,有人就已经望风而逃了。

    一阵喊杀声后,援兵已经冲破了谷口,他们见到刘文静带着的突厥兵,先是纷纷避开,随后又反戈一击,刘文静大惊之下无法辩驳,只好从谷口撤退。

    老爹从谷口出来后,又转过来攻打甄翟儿的人。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亲自出击,却以追击匪首为名脱离了大部队,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投靠老爹的副将刘弘基。

    我在雀鼠谷外等待的时间并不长,老爹就带着几十骑冲到了我设下的包围圈里。

    五百突厥兵一拥而出,将老爹围在正中。

第176章 借兵突厥(二)() 
老爹索性翻身下马,我从埋伏的草丛间走出来,牵着一根绳子,捆着的正是想要逃走的甄翟儿。

    甄翟儿面相不善,见了老爹便扭过头去,连看都懒得看老爹一眼,

    老爹见了甄翟儿,走到他面前道:“被困于野岭之间,的确不怎么好受。”

    甄翟儿冷冷道:“哼!要是让我抓住你,我非宰了你不可!”

    老爹并不动怒,笑道:“哦?可我却不想杀你,你若有意,可愿拜在我的帐下听用?”

    甄翟儿“呸”地吐了一口唾沫,“给杨广小儿卖命,不如给我一刀来得痛快!”

    老爹道:“你扪心自问,我治理山西,可有苛政于民?”

    甄翟儿恨恨地看着老爹,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并没有。”

    老爹又道:“那你为何要杀我?”

    甄翟儿想了想道:“朝廷命官,都是败类!老子就算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一个!”

    老爹又笑了笑道:“可我却想放了你,只要……你听命于我……”

    “呸!”一口唾沫直接吐到了老爹的衣袖上。

    老爹并不生气,只道:“是我,并非朝廷。”

    甄翟儿似乎才恍然大悟,冷笑道:“连唐国公也……”

    老爹摆了摆手,“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我走上前来道:“你若答应,不但有命在,而且可以继续与朝廷作对,你若不答应,别怪我手中的刀无情。”

    甄翟儿看着我身后的突厥人,总算相信了老爹的话,但还是考虑了很久,才终于点了点头。

    老爹看着周围的突厥兵,拍了拍我的肩膀,又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为父之意正是如此。”

    说着让跟着他的许世绪回去告诉李世民和裴寂,说是太原留守在讨伐历山飞贼时遇到突厥伏兵被抓,如今生死不明。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山西,甚至惊动了远在河东的万夫人和子闵。

    刘文静撤了之后,又折回来与我们会合,我借来的四千突厥兵在此次初试锋芒的过程中折损了十六人。

    老爹也没有想到始毕竟然如此痛快地借兵给我,而且有了突厥人的支持,刘武周在北边的兴风作浪也不会对老爹攻洛阳或取长安造成威胁了。

    老爹和我去了突厥边境,暂时在突厥人的帐篷里住了几日。

    几日后刘文静传来消息,说王威和高君雅已经被杀了。

    李世民带着一万士卒,陈兵大隋边境,来接老爹回晋阳。

    我和老爹从突厥人的队伍中走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坐在马上,全身甲胄,威风凛凛,俨然便是衣一副统帅的架势。

    老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站在他身旁,却能够感觉到他明显的不高兴,因为在老爹离开之前,已经明确说过他若不在,由刘弘基统帅全军。

    李世民见我和老爹安然无恙地走出来,才翻身下马对老爹行了个军礼道:“世民见过父亲。”

    老爹淡淡地道:“刘弘基何在?”

    李世民身后站出一人,也跪下了道:“末将在。”

    老爹没有说话,绕过他们走到李世民的战马前,跨上马背一带缰绳,便要走了。

    刘弘基和李世民跪在地上,起来也不是,不起来也不是。

    我站在他们面前也有些尴尬,只好躬身去扶,老爹坐在马上肃然道:“起来吧!”

    他们闻声而起,李世民起身,我们正好四目相对。

    他的目光中除了不爽,还有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我读不太懂,一旁的刘弘基则有点悻悻地转过身去,回到了队伍中。

    老爹道:“建成,突厥四千人,由你统领,除我之外,任何人不得调用,违令者斩。”

    我拱手道:“遵命。”

    李世民瞥了瞥我,向前跨了半步想说什么,老爹看了他一眼,他又退了回去。

    晋阳行宫中,刘文静见老爹回来,还没等他歇一会便问道:“明公,如今王高二人已经被诛,我们何时起事?”

    老爹一拍桌案,有些生气地道:“文静,此话暂时休提。”

    刘文静反问道:“箭在弦上,明公为何不发?”

    李世民也道:“父亲,此时不举事,更待何时?”

    老爹看着李世民,摇了摇头,又看向我。

    我看着李世民道:“世民,万夫人他们尚在河东,若此时便昭告天下,他们恐怕难以保全,无论如何,要先将他们接到晋阳安置,父亲才能放心。”

    李世民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继而看了看老爹,低下了头。

    裴寂也道:“叔德兄,王高二人的死讯恐怕不日便会传到洛阳,越王杨侗并不傻,他一定知道晋阳有变,倘若封锁河洛,那……”

    我打断了裴寂的话道:“父亲,我去接他们如何?”

    老爹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三娘。”

    我点头道:“好。”说着便要走。

    李世民拦住了我道:“父亲,世民愿和大哥一同前往。”

    我睁大了眼睛看老爹的反应,希望他摇头把李世民留下来,可老爹想了想,居然点了点头。

    我心中一阵失望,我和老爹之间的默契由来已久,我心里在想什么他都了然于心,这次却偏偏不按我想的来,哎。

    一想到要和李世民同行,我心里就直犯尴尬,明明知道他有很多对付自己的雕虫小技,可为了老爹的事业,却不得不忍受他。

    老爹向我解释了不开心的原因,在攻打甄翟儿的时候,老爹一时大意,并没有找人去搬救兵,后来找人去搬,也已经说明要让长孙顺德——老爹早年的门客——来领兵了,结果来的时候领兵的却是李世民。

    军令本该如山,这种喧宾夺主把老爹的话当耳旁风的做法,老爹实在是十分反感。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李世民笼络人心的功夫实在是厉害,就说老爹手下的这两员大将长孙顺德和刘弘基,对李世民也是言听计从,更别提那位晋阳令刘文静了。

    我们离开晋阳走了很远,李世民骑在马上,望着春日的景象,居然笑了出来。

    我没有心情和他说笑,只礼貌地看了他一眼。

    他笑着举起马鞭指了指周围道:“数年之后,这天下,大概都要姓李了!”

    他的话比我说的还要猖狂,我想到老爹嘱托我的话,他也对李世民的急功近利有些头疼。

第177章 魏徵择主(一)() 
当然了,他在我面前一副理所当然毫不心虚的态度,更加令我不爽。

    仿佛河南道上毒害兄嫂的谋划他并不知情,除夕夜在母上大人坟前杀害长兄的意图也从来不曾有过。

    其实李世民没有必要跟来,他想要弥补之前在老爹面前的一番豪言壮语所造成的恶劣印象,已经是不可能。

    不但是老爹和我,就连站在一旁的裴寂,也对他完全不将唐国公府众人生死放在心上的做法侧目,甚至刘文静都难以觉察地摇了摇头。

    途经武阳郡时,大雨阻路,我和李世民在郡治所在等我贵乡县随便找了一家客栈,打算等雨势小一些再往回走。

    武阳郡虽然名义上还属朝廷管辖,但实际上在我回来之前老爹就已经说过,武阳郡丞元宝藏早就暗中投靠了李密,意图在河东一带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李世民在客栈中望着门外厚重的雨帘坐立不安,我看着外面的雨幕,却想到了河南道上的小酒店。

    同样是大雨阻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