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九皇子 >

第3部分

我是九皇子-第3部分

小说: 我是九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行出五步,忽听身后一个稚嫩的孩童音喊道:“谢谢哥哥。。”

    杨易身子一怔,也不回头,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迎着夕阳,一瘸一拐的向皇城行去。

    帝京“地庆“城是大光国乃至整个东方最大的政治贸易中心,皇亲贵族,富甲豪商多如牛毛,自然也是豪宅大院林立,城西皇城之侧有条”静心坊“,乃帝京皇族贵戚,朝廷大员住所之地。

    一道朱红楠木大门之前立着两头石狮,巍峨严峻,让人望而生畏,大门上横跨着一张皇帝御赐牌匾,上书“忠武南国侯府“。

    府中假山鱼池,草木花林,侍女男丁过百,犹如一个小型皇宫。

    侯府后院,一个身着儒袍,披发随散的中年人独自舞剑,剑风缓而着劲,每一击击出时动作轻慢,临末却有声声劲风,一旁的盆景小松杉随着剑锋来回摆动。

    打完一套剑法,中年人收剑回掌,旁边一个管家打扮的老头赶紧上前,递上一只温水毛巾

    中年人接过毛巾,赞了赞额头上的虚汗,随手递回问道:“小姐回来了吗?“

    管家老头收起毛巾回道:“回老爷,小姐尚未回来。“略一犹豫管家又道:”小姐已去有半日,要不我再传个人去看看?“

    中年人看了管家一眼,忽然笑了笑,摇头道:“外人都笑我李岑生儿不如女,我却不以为然,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然这事儿让玉儿去办,成与败自然由得她。“

    管家闻言低了低头:“老奴该死,只是这次朝廷改革关系重大,老爷也改变了以往步步为营的政略,只怕小姐虽然天资聪慧,却难以应付。”

    这中年人正是当朝南国侯,吏部尚书李岑。

    李岑走到院中一处石桌坐了下来,接过管家手中的一杯茶水,饮了一口道:“我李家从前朝先祖开始入朝为官,大光朝开国时为皇家卖命,多少李家好儿郎埋骨沙场才换得今日地位…“

    沉凝片刻,又道:“可是人总是忘旧,如今朝中诸人心中,我南国侯的爵位不是先祖打来的,只是当年我倾力拥护皇上有功而得,如今皇上年事已高,病疾缠身,,李家若再无决策,皇位更迭之时,便是李家落寞之时。“

    说话间,街坊忽然上传来更夫闭市吼声,门外吵杂之声很快就偃旗息鼓。

    李岑盏了盏杯中茶叶道:“能到这京城为官的人都不是傻子,遇事先着后路,这是为官之道。这坊市名为静心坊,可依我看,整条坊市的人没有两个现在能静下心的。”

    老管家点了点头,这个时候不管有没有听懂都不能再问了,凡为主子者都不喜欢问题太多的下人。

    这时,前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抬头瞧去,喜道:“老爷,小姐回来了。”话音未落,李玉和家将李叔已经走进后院。

    “玉儿拜见父亲。”李玉双膝微曲行了一个晚辈礼。

    李岑抬头看了看自己的聪明女儿,发现她两颊微红,身子有些不明觉的颤抖,以李岑老道的眼观,自然能看出李玉这是生过气了。

    “怎么?事情办的不顺利?”李岑笑道。

    谁知李玉却摇了摇头道:“回父亲,钟大人的母亲很是喜欢小女,答应会向钟大人提出父亲的建议,以钟大人对他母亲的敬畏,相信此事已成大半,何况钟大人也不傻,自然知道目前朝中局势,已经没人再能作壁上观了,只是一直犹豫不决,我们以钟家老太君为切入点提醒他,此事必成。”

    见李玉说完,李岑也不接话,似乎在等她继续往下说,谁知李玉却道:“父亲,女儿有些累了,先下去休息了。”

    李岑闻言微微一愕,随即笑着点了点头:“辛苦你了,且去休息吧,晚饭让丫鬟送到你房里去,”

    见李玉应了一声,径直离去,李岑没有说话。

    一旁的老管家却看着一旁未走的家将道:“方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小姐怎会如此不开心?”

    家将方步闻言一怔,随即将路上被杨易讹诈的事情讲了一遍。说话时满面尴尬,毕竟谁被一个公认的傻子讹诈,都不是什么长脸面的事情。

    听完方步的讲诉,李岑也不生气,反而笑道:“哈哈,有趣,这可真是秀才遇到了兵…嗯,这事儿本就你们撞人在先,赔偿点钱财自然理所当然,此事且不要张扬,年轻人爱面子,不过以后记住在城中行马时注意些。”

    “属下明白。“方步点了点头,拱手称是。

    “你下去休息吧。“李岑随意摆了摆手。

    见方步离去,李岑又喝了口茶站起身来道:“派人去查查这个杨易,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说着背手,昂首望着赤红半边天的落霞,沉凝道:”多好的天,可惜要变了。“

    。。。。。。。。。。。。。。。。。。。。。。。。。

    “母亲,真的不要紧,只是皮外伤而已”杨易看着一脸凝重,给自己处理手臂伤口的母亲凝妃笑道。

    凝妃看了杨易一眼,依然认真的包扎伤口:“以后没事儿不要出去乱晃悠,许多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凝妃以为杨易又是被其他皇子欺负了。

    杨易也不辩解,点了点头道:“知道了。”心中却想到那个损坏的香囊,下定决心改日再去坊市买一个送给母亲。

    好一会儿总算包扎好了伤口,杨易看了看包扎的极为细致的纱布,将左手托在胸前,一点也不影响行动。

    见凝妃收拾东西,又拿起绣针开始做刺绣,这是上个月皇太后大寿赏赐下来的上好蜀中丝绸。

    杨易心下一暖,自己这个母妃一直都话很少,但对自己很是疼爱,好的东西全都会给自己,母子两这么多年一直生活的困苦,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似乎只要杨易健健康康的长大就是凝妃最大的期望。

    “娘亲…“杨易看着烛光下慈祥美丽的面庞,心中有些泛酸。

    凝妃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手中针线却不停留:“怎么了?“

    杨易微一侧目,掩饰自己的窘样。

    作为一个前世受过庸华俗事熏陶的人,从来没想过自己已有如此感性的时候。

    “母爱“这种范意上的东西,现代人早已抛的太远,或者说一直都在“幕后”。

    见过摆放无数玫瑰蜡烛,用尽各种浪漫方式向情人表达爱意的,却难见到用这么奢华方式向父母表达感情的。难道父母爱比不上情人之间的爱吗?

    不,它应该是大于的关系,只是这种感情更多的是埋藏,埋的很深,以至于难以表现。

    “没什么,你这是绣的什么?”杨易打了个哈哈,转移话题。

    凝妃拇指一点,绣针从上面穿了下去,另一只手再轻轻一顶,绣针眨眼便又到了上面,手法娴熟,刺绣已经绣了一小半,依稀能看到是副青鸟图。

    “给你做件衣服,年关快到了,总得添点新物件儿。”凝妃回道。

    杨易探了探头,借着烛光仔细看看了凝妃绣的刺绣,随口道:“娘,你这几针可以规律一点,向左倾斜的先由短针到长针;向右倾斜的先由长针到短针,针脚密接相挨些,每排长短不等,但针脚是相接的,这样就能交错成水波纹,这样才叫青鸟戏鱼图嘛。”

第四章 你骂谁杂种?() 
凝妃闻言一凝,她出身蜀中绣房商家大户,听闻杨易所言,对照刺绣一看,便能依稀知道其中原理。

    疑惑的看了眼杨易,却照着杨易的说法,将针线稍微改过,果然水波纹瞬间栩栩如生。

    凝妃讶异道:“易儿如何知道这种针法?”凝妃认为这种极为高端的针线法一定是哪个绣坊大家的祖传绣法。

    “啊?”杨易尴尬一笑,他当然没法告诉凝妃自己前世曾经追过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子自己开了一个刺绣工艺品商店,杨易每天前脚接后脚的往人家店里跑,为了投其所好还稍微研究了下刺绣。

    杨易方才所讲根本就不是什么哪个大家祖传刺绣法,而是后世已经很普及的蜀绣长短针。

    “这个…我看到集市上那些花布店不就这么绣的么。。”杨易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

    “花布店?”

    “唉对了,刚刚给你说这种叫作晕针,我还看到他们有好多种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见凝妃要追问,杨易赶紧把话带到针法上面。

    凝妃仔细听着杨易所讲的各种针法,有些针法自己见过,根据杨易的讲的方式。

    这些针法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而有的针法非常新颖,凝妃根本闻所未闻,一时竟是着了迷一般,沉浸在刺绣当中。

    虽然杨易只是个二把刀,以前为了追妹纸,学了个囫囵吞枣,却不知道他讲得这些是刺绣工艺几千年的精华沉淀。

    还好凝妃出生蜀绣名家,有着相当深厚的刺绣功底,当年选秀入宫很大一部分功劳就在这刺绣上面,此时经杨易这位“大师“儿子的点播,各种茅塞顿开,似乎进入了一片新天地。

    看着烛光下一针一线刺绣的母亲,杨易觉得很温馨。

    “娘亲,我给你唱首歌吧。”

    凝妃放下针线,笑着点了点头。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幽沉的嗓音,坦白的歌词,这首后世表达对父母儿女之情的“烛光里的妈妈”让凝妃听的双眼泛红。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这个傻儿子既然能写这么动听的词曲。

    惊讶?欣慰?或者都有吧。

    看着面带微笑的儿子,凝妃心中百般滋味。作为母亲,这几个月来她自然发现了杨易的变化,以前那个痴痴呆呆的九呆子,变成了聪慧乖巧的杨易,虽然偶尔也会做一些自己看不懂的事儿,说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话,但凝妃不在乎。

    她曾经问过杨易,杨易顾左右而言他,便不再追问了,父母都是期望儿女好的,没有任何怨言的期望。

    只要杨易好了,她吃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接下来的日子,凝妃每日研究新熟知的针线,想要在年底之前给儿子做一件漂亮的衣服。

    而杨易的生活就更乏味了,因为受伤被母亲禁止出门,每日就只能爬到宫房上晒太阳,看大雁,看漂亮的宫女,看宏伟宽广的皇城。

    这一日,杨易正在房顶打着望。

    “嗯…以前看《黄金甲》里面宫女都穿的那么性感看来是骗我的,瞧这一个个裹的这个掩饰~“杨易靠在房檐上自顾自的吐槽道。

    到后来他才知道,不是这些宫女不想穿的性感去吸引皇上,皇子们的目光,而是那些嫔妃佳丽们不允许,谁也不希望给自己多一个争宠的对手。

    杨易正自吐槽,忽然发现一个太监走进了宫院,正在和凝妃说些什么,远处有一群宫女太监簇拥着一人顺着狭窄的宫道往这边走来。

    杨易想了想,从房顶上跳了下来,走到屋前刚好见到那群人走了进来。

    当先是一个女人,一身华丽宮服,头戴雀菱冠,长的颇有姿色,一进门也不知道有没有瞧见迎上来的凝妃,竟是用手中丝巾手帕遮住鼻子翻眼道:“这儿怎么这么臭,是人住的么?“

    因为杨易母子两所住的宫房,地势在整个皇城的最下处,常年阴潮,虽然凝妃每天都将屋子打扫的非常赶紧,依然有一种潮腐的气息,但绝对不是臭。

    杨易眉头微皱,这个华丽女子一进本就来这么一句很是无礼的话,显然来者不善,

    只见母亲凝妃面带微笑走了上去,低身行了一个宫礼道:“李妃妹妹。“

    “果然。“杨易心中暗叫糟糕,这李妃八成就是前几日被自己讹诈的李玉的姑姑,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

    杨易想的没错,来的正是南国侯李岑的妹妹,李玉的姑姑,现在皇帝身边的红人李妃。

    这个李妃入宫已有十余年,一直深得皇帝喜爱,又有李岑背后支持,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

    唯一让李妃耿耿的就是她一直没有生子,这是她最大的痛处,在皇宫中无论皇帝多喜欢你,你不能给皇帝生出龙种,失宠那时迟早的事。

    如果她能有一子,李岑也不会去花如此大的心思谋划李家的出路。

    今日李妃来是李岑的吩咐,可是李岑意思是观察一下杨易这个呆子的情况,而李妃却理解为来给她的侄女李玉出气。

    她听说了李玉和杨易的事情,很是气愤,觉得一个落魄的傻皇子都敢欺负李家的人,这对她本身就是一个侮辱。

    见凝妃行礼,李妃随手往下一低算是回礼,也不正眼瞧凝妃,只是看着四周道:“凝妃这里怎么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