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皇子-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斗中普空和尚抽空余光瞄了眼杨易,疑惑道:“小子胡言!和尚乃出家人,何来娘亲?”
这就上钩了,杨易道:“你既是出家人,当知男女授受不亲,老是往人家小女孩身上扑算怎么回事儿?”
纵使普空行走江湖多年,经验老道无比,被杨易这样直接的质问也是手下缓了两分,繁花圣女顿时感觉压力小了不少,虽然依旧只能防守。
“小子!莫要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比武纷斗自然顾不了俗世之礼!”和尚怒道。
杨易笑道:“你不是要收我为徒么?我不懂的当然要请教啦!”
和尚喜道:“小子你答应拜我为师了?”
“本来想拜的,不过现在为了你好,还是不要拜了。”
“为何?”
“我拜你为师便是提高了你的辈分,你与这姑娘的师傅是一辈,却又欺负人家的徒弟,以后江湖便会有个传闻,普空和尚师徒二人欺负一个晚辈小姑娘。”
“我倒是无所谓,我不是江湖中人,还是个傻子没人和我计较,可是和尚你…。”
杨易一通胡言乱语,和尚分心之下势远不如先前猛烈,繁花圣女压力锐减,防守时已经可以找到一两次反击的机会。
杨易见收效不错,继续道:“普空大师声名远扬,大光谁人不知?谣言这东西可是很可怕的,所谓三人成虎,本来一场普通的比武,天知道会传成什么样!”
“吼~”杨易还想继续说,普空和尚佛链格挡住繁花圣女的软剑,手腕用力一甩将其荡开,撤身跳了出来,愤骂道:“不打了!不打了!这架没发打。”
说完指着杨易怒道:“我只是试探下小女娃的功夫,你小子话却说的无比恶毒!”
杨易没说话,只是咧着嘴的傻笑,这个时候再说话容易挨揍。
和尚恶狠狠的瞪了眼杨易,转身对那繁花圣女道:“姑且算和尚输了,老妖婆没看错人,再过十年,和尚必定不是你对手。”
顿了下又道:“何去病不在我九霄山庄之中,和尚这次来也是为了查探清楚。”
繁花圣女沉思片刻问道:“前辈可有消息?”
“何去病可能逃去了漠北……”和尚悻然道。
繁花圣女闻言面纱下的眉头微微一凝,晚风吹起黑发,露出一双明镜如水的眸子。
和尚叹气道:“如果何去病果真去了凶狄,你繁花谷的麻烦可就大了,甚至可能连累很多江湖人士。务必要在朝廷皇密卫查知之前处理妥当,叛国通敌这样的罪则,哪怕是你繁花谷也承受不起。”
何去病乃繁花谷青叶长老,在大光,许多有权势的人都喜欢雇佣江湖高手做为家臣,亲卫。这些江湖中人不但大多武力高强并且重情重义,对家主衷心不二,与军中厮杀汉相比更适合用作近身侍卫。
繁花谷作为江湖名宿,自然有许多门下弟子投身于其中,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何去病恰恰就是谷中掌握这一要职的司职长老,一旦他投靠了北方蛮国凶狄,后果不堪设想。
大光朝历代对所谓的江湖门派向来都是若即若离,这群人不喜欢约束,追求随性而发,所谓的侠客义士其实和强盗土匪都只是一线之隔。没有任何当政者能容忍不受自己控制的权利。大光国史上就曾经对江湖势力进行过大清洗。
如今的的江湖人士已经远没有许多年前仗剑逍遥的豪情了,大光许多大城市都和地庆一样进行着严厉的兵器管制,没有剑了你如何逍遥?更多是与俗世相融合,把自己也当做国朝的子民,你才有开山立派的资格。
所谓的江湖门派实质上和宗教区别不大的,甚至有一些门派就是宗教性质,例如佛门,道门。这些门派本身宗教的发言人。大光不是****的政权,皇权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哪怕有一丝影响也不行。
这就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将招致朝廷给予的灭顶之灾。
第三十三章 九霄往事()
“多谢前辈提醒,晚辈立刻回谷中与谷主商议。”繁花圣女也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凝道。
普空道:“这事需谨慎处理,多问问老妖婆的意见,她一世精明,总归有解决的法子。”
繁花圣女轻轻一点头,向普空拱手行了一礼,又侧目看着杨易,清澈的眼睛里映出了杨易的身影,想要说些什么,两人默默对视只是一刻,却彷如良久,最终繁花还是只说了句:“谢谢。”说完繁华圣女一挽手中宝剑,转身往湖岸行去。
凉夜时分,月色正浓,湖面平静如初,朦胧金辉的圆月倒映在栈道两旁,繁花圣女白色的身影行在其中,飘逸中带着几分孤独,慢慢的消失在无尽的黑夜之中。
繁花圣女走的没有一丝留恋,或许她不知道自己该留恋什么,注定的是见又或者不见,多少年后二人回忆起今日月色下的初会,总会想起那最后的凝视。
只此刹那,却两望终身。
“小子很有品味,眼光不错。”和尚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杨易身旁,背着手满含笑意的道。
杨易惊醒,惯性思维下,脑中依然是那个白色的身影。
“繁花谷是什么地方?”杨易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下巴。
和尚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取笑之意,答非所问道:“繁花圣女者,谷主之下第一人,以冰清玉洁之女子为任,为任者不得有俗世之心,不得有男女之情,不得有贪图之念,违者受天地狱火之苦,遭冰海寒荒之罪,乃永生戒。”
杨易皱着眉头看了眼和尚,一屁股座在石凳上道:“那又如何?”
转而又不服道:“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这人信奉自由恋爱,我若是喜欢,别说什么繁花谷圣女,她就是天宫仙子,我也敢去叩一叩南天门!”
和尚哈哈大笑,很是开心道:“好小子,我就说你很合我胃口嘛!不过嘛…南天门你叩的开,却不一定走的进那繁花谷。“
“繁花谷主柳风水武功不比和尚差,最重要的是这女娃的师傅上一任圣女空桑仙子可是个软硬不吃的老妖婆,你若是敢勾搭她的宝贝徒弟,非把你生杀不可!”
杨易悻悻然道:“算了吧,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我都没见过人家长什么样,连名字都不知道。”
“繁花圣女向来只会选择资质颜貌皆是极佳之人接任,至于名字简单,一问不就知道了?”和尚似乎不让杨易上钩心有不甘。
杨易看破了他的计量,奇怪道:“哎我说,和尚你什么时候改行做媒婆算了。”
和尚也不生气笑着摇了摇头道:“你是我徒弟,做师傅的自然要为你考虑周全。”
“我什么时候答应做你徒弟了?”
“方才比斗之时!”
“可是你输了…”
“小子你敢诈和尚?”
杨易觉得今天应该是跑不掉了,他很怀疑再说下去普空和尚会一气之下将自己宰了,然后暴尸荒野,而且估计永远也没人会知道。
历史疑案,大光九皇子之死,多少年后,小说家,编剧们又多了一个题材。
杨易遂道:“拜师归拜师,总得让我知道我师傅是谁,师门是哪儿吧?”
普空语气缓和道:“贫僧出生于定州,六岁出家,八岁习武,基本上是偷学武艺,到十五岁时得使得前朝高人的遗留功法方入正式修行。”
“至于那人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二十六岁那年贫僧与人结仇,在浣州府冲入一个豪绅家,斩杀看家护卫与老豪绅共计二十一人。”
和尚似乎回忆起了许多往事,转身望着远空的明月继续道:“自那以后,和尚便浪迹江湖,没日没夜的躲避仇人与官府的追杀。二十七岁那年,我由人介绍踏入了九霄山庄。”
和尚说到此处沉默了起来,昂着头许久未说话。
杨易没想到着大大咧咧的和尚人生过的如此坎坷,小心的问道:“那后来呢?”
和尚闻言道:“后来?后来我便成了庄主。”
似乎不想再这事上过多纠缠,又道:“九霄山庄位于定州府九霄山,宗门实力虽强却非名门正派,庄下多为奇异人士,性格怪癖,多数人亦正亦邪,为正派所不容。”
“十余年前北方蛮夷凶狄入侵大光云州,恐山庄被受波及,和尚带着庄中九十余人在云州府行刺凶狄右平王,减缓其进军步伐,后凶狄退兵,与大光签了个狗屁狄光之盟。朝廷念我等阻敌有功,封九霄山庄卫天下第一庄。至此,九霄山庄便与繁花谷并称大光双宿。”
这就有点超乎自己的常识了,杨易瞪大了眼睛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么牛?”
和尚却摇了摇头,有些忧伤道:“当年一战,庄内高手尽出,加之一些闻讯赶来的江湖中人,共计一百二十六人,回来时加上和尚却只余二十二人……而且如若不是那右平王好色贪杯,疏于防范,我等也未必能成功。”
杨易心里暗惊,这才是真正的“抗日奇侠”啊!不过这种事也就只能发生在冷兵器时代。
看着和尚有些伤心,杨易道:“我听你和刚才那姑娘说,九霄山庄和繁花谷是生死之敌又是怎么回事?”
和尚看了眼杨易:“是不是生气之敌,你也别想打繁花圣女的主意。”
“我就随便问问~”杨易笑道。
“九霄山庄与繁花谷仇怨由来已久,时间久了你便清楚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向我磕三个响头,喊一声师傅。”
杨易厚颜无耻的笑道:“最后一个要求,你不能强迫我,我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和尚皱着眉头道:“这是什么要求?徒弟就得唯师父的命事从!”
“我早说过,你做我师傅,但你懂的却不一定有我多。”杨易耸了耸肩。
和尚这次却没生气,转头打量了下杨易,疑惑道:“那两个箱子到底怎么回事?和尚苦思而不得其解。还有,你这个传闻的傻子为何却比谁都猴精?难道宫中传闻是假的?”
杨易轻轻踢了下爬在石凳上的咖啡,鄙夷的看着和尚道:“要不要我再告诉你我的贴身内衣裤是什么颜色?”
第三十四章 帝都论学()
拜师礼仪很简单,如果不是和尚一掌拍的莲子亭中的石桌都晃了两下,杨易觉得拜师礼都可以免去。
三个响头之后,杨易不情不愿的喊了声师傅。和尚很高兴,慷慨之下送了一个怎么看都不值钱的小铁牌给他,说这是什么九霄令,是九霄庄主独有的令牌,见令如见其人。
杨易把玩了一下这块半只手掌大小的铁牌,觉得没什么稀奇,桌脚不平倒可以用来垫一垫。
至于武功,杨易压根儿是没打算学的,任和尚又是说破嘴皮,又是恐吓威瑟。杨易始终不为所动,理由很简单:“没空!”
徒弟打死不跟师傅学武功,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杨易觉得如果自己是现在这具身体的真实年龄,还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理想的小青年,一定会很向往学一身傲视群雄的功夫。
不过一个在现代社会胡混的几近于麻木的老油条,早就已经过了那满腔豪情的年代,有在那噼里啪啦练马步的时间,不如倒上一杯茶,坐在樱数下思考思考晚上吃什么。
天方微明,杨易独自回了城。自己的新师傅普空和尚据说要去云州看一看,可能要很久才会回来。杨易第一次佩服自己这个师傅,自己单是想想那距离都已经累了,按地图上显示,这是从一个国家的中央,走到边境处。在交通极为不方便的年代,杨易看来这就是一个壮举,在和尚嘴里却成了去看一看。
杨易回到了书院,出去时一人一虎,回来时还是一人一虎,至于自己多了个师傅这种事没什么好炫耀的,一来那日丘老夫子的表现,似乎很是不待见普空和尚,这事倒非常容易理解,和尚他自己也不喜欢读书人,如何指望别人待见他。二来如果被人知道偷酒的和尚是自己师傅,杨易就是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书院的人都很忙,非常忙。因为半月之后就是三年一次的“帝都论学”。
“帝都论学”,由皇族宗学与国子学进行的一场综合考较,每隔三年一次。是一次考量两个大光最重要教育机构实力的大比。
论学不光有经学答辩,吟诗对词等文术较量,甚至还有校场比武,野郊行狩这样的武力比试,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对比,也是朝廷选拔潜在人才的重要途径。
百余年之前,“帝都论学”还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量,但自从国子学开始减少对寒门子弟的录考名额,大量权贵子弟的涌入导致学院实力大打折扣,便再也不是宗学的对手,每一届几乎都沦为了宗学的陪衬。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