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九皇子 >

第126部分

我是九皇子-第126部分

小说: 我是九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炼丹术士?”杨易奇道,他之前也听猴尖儿说过这种人,不过根据杨易判断,这些所谓的炼丹术士,大多都属于是神棍骗子。

    无为道人见杨易质疑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遂道:“那位炼丹术士和普通的炼丹术士有些不同,他不但会炼丹,而且是一位真正的医术高人,穷其一生都希望将自己的医道和丹道融为一体,从而发扬光大。所以这位炼丹术士在给人治病时,很喜欢将药物炼制成丹药再给人服用。

    那位笮族首领吃了炼丹术士的丹药之后,果真病情好转,直至康复。”

    杨易笑道:“然后笮族人就将这位高人奉如神明了?”

    谁知无为道人摇了摇头,略带疑惑道:“若单是如此,那炼丹术士至多也就能被笮族人奉为上宾,可是根据传说,那位炼丹术士竟然会施法,他能召唤天雷,威力足以劈山裂石!”

    “天雷?”杨易一惊,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或许就是个年代久远的故事,被人过于神话了,可是转念一想,这无为道人可没有无聊到给自己讲神话故事的地步。

    “火药?!”这个词在杨易脑中一闪而过,并且立刻想起来了炸垮五仙山时的动静。

    却听无为道人凝道:“起初老夫也不甚相信,可是根据老夫最近的查证,发现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的,不但笮族人的卷宗中有大批详细的记载,连成州府里的《蜀中志》亦有记载。”

    杨易没有说话,他现在可以肯定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这个炼丹术士就是用的火药在招摇撞骗,随即问道:“那后来怎样了?”

    “那炼丹术士有如此神通,自然是被笮族人当作神仙供拜,不但将其供奉在寨子中,还为其寻找大批的炼丹,炼药的材料。炼丹术士则会做出许多丹药给笮族人吃,据说是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之效。后来那术士年岁渐高,为了延续寿命,他就开始炼制长生丹。”

    杨易摸了摸下巴,好奇道:“他真的练成了?”

    “根据笮族人的记载,在丹药快要练成的时候,那术士便大限已至死掉了,可是他的弟子却将丹药炼制成功,得到了一枚长生丹。可是至那以后再也没人能炼制出长生丹,那仅有的一枚长生丹也消失无踪,一说是被笮族长老私藏了起来,还有一说是被那炼丹术士的弟子带走了。”

    杨易笑道:“你的意思是陶贺就是奔着这枚长生丹来的?”

    无为道人点头道:“不错,据老道调查,去年之时有传言说那炼丹术士的弟子后裔出现在了琮州府,老道相信那陶贺已经派人去寻找过,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如今看来陶贺是等不及了,想要对笮族下手。”

    “琮州?琮州…”杨易陷入了沉思,他忽然觉得自己来到蜀中后,好像在哪里见过来自琮州的人,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 契约之环() 
杨易从来不相信长生或者永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哪怕是在这个异世大陆。可是人就是这样,欲望总会伴随着自己成长,年岁越大,权利越大,欲望也就会无限放大。

    在杨易所知的历史上,最喜欢追求长生的人无疑是那些权利大到极致的帝王,或许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长生只是一个笑话,但对权利的眷恋让他们变的失去理智,哪怕是碰运气也会去试一试。

    现在杨易终于知道陶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了,根本就不是如苏仲斋所言,他想为自己的儿子铺路,而是想自己永生永世做这个蜀中之王。

    这就是一个笑话,一个让整个蜀中百姓为他买单的血腥笑话。

    不过杨易仍然有一些疑惑:“那陶贺将整个康州搅的天翻地覆又有什么用?这样下去康州军不可能打得过笮族人的,即使整个蜀中的兵力恐怕也很难击败他们,也根本无法帮助陶贺找到长生丹。”

    无为道人摇了摇头,凝道:“甲公子你有所不知,当年光太祖的大军久攻蜀中不下,最后不得不派出使者与笮族人谈和,因为是大光率先提出谈和,所以对笮族人做出了很多让步。在太祖的授意下,大光允许笮族人自治,并且在蜀中有许多赦免权益。”

    杨易点头道:“这我听我的外公提起过,当时太祖皇帝急切的想要一统大光疆域,不得不做出这些让步。”

    “不错,不过太祖皇帝乃千古一帝,也自然知道任由笮族人如此发展下去,将来绝对是一个大患,因此他向笮族人要了三个承诺。”

    “三个承诺?什么承诺?”

    “在笮族人的典籍中记载,笮族人制造了三个玉环送给太祖皇帝,笮族人称其为契约之环,每一个契约之环就代表着一个承诺,见玉环如见太祖帝,笮族人必须遵循持玉环之人的一个合理要求。太祖这一招很是高妙,哪怕自己死后,依然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解决笮族之患的办法…”

    杨易惊道:“等等,你说什么东西?玉环?!”

    无为道人被杨易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激动,刚想说话,却见杨易忽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物件儿,凝道:“道长,你看看这个东西是什么。”

    无为道人疑惑的接了过去,一看之下大惊失色,也是有些激动道:“这…这…你是哪里得到这东西的?”

    只看无为道人的表情,杨易已然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

    果然,无为道人将玉环举了起来,背光而视,一边仔细查看,一边喃喃自语道:“火凤图腾,玉面润滑光泽,凤尾青黄,凤首白湛,精目之处有玉斑点缀之,呈俯首沐日之态,和笮族人书籍当中记载的一模一样,契约之环,这绝对是契约之环!康州有救啦!”

    好不容易等近乎癫狂的无为道人冷静了一些,杨易却疑惑道:“道长,笮族人真的会为一个小小的玉环而退兵?”

    无为道人急道:“怎么不会?公子,笮族人重情义,重承诺超乎你的想象,当年太祖一共得了三个契约之环,第一个玉环便是让笮族不得无故对光人兴兵,所以这两百多年来笮族人曾经势力已经扩展到成州府,却从未动过战事,只因对太祖的那个承诺。”

    无为道人看着杨易又道:“还有,老道曾经也非常奇怪二十年前陶贺单枪匹马入蜀,为何能兵不血刃的让强悍的笮族人退回林安县安居一隅,后来笮族首领沙马乃古告诉我,就是因为那陶贺拿出了第二枚契约之环要求笮族人全部退走,他们才不得不退出成州府。”

    “竟有如此之事?”杨易惊异无比,他也一直很奇怪陶贺当年是如何让笮族人退走的,却不想只是用了一枚小小的玉环。

    “因为有了如此大功,陶贺在蜀中的威望一日千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蜀中之主。而这契约之环每使用一枚,笮族人就会将其销毁,陶贺使用第二枚之后,天下间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枚契约之环!”

    无为道人惊奇的看着杨易道:“陶贺的玉环应该是当年入蜀之前,先皇交给他的,可是那第三枚契约之环却传说并不在你们皇族手中,而是在康州,这也是老道猜想陶贺搅乱康州的原因,他想要趁乱找到这枚契约之环然后向笮族人讨要长生丹,可是…。这契约之环为何在你的手里?”

    杨易没有回答无为道人,而是背着手在屋中来回踱步,脑中飞速旋转整理着整件事的原尾。

    无为道人知道杨易在思考,也并未打扰,只是凝神看着他。

    良久,杨易终于停住脚步,喃道:“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杨易捏了捏手指,道:“太祖当年不是使用了一枚契约之环,而是使用了两枚!”

    “何意?”无为道人惊道。

    “那第一枚契约之环就如道长所说,是用于命令笮族人不得妄动干戈,而第二枚契约之环…太祖皇帝用来秘密讨要长生丹!可是不知何故,玉环和长生丹却都被那炼丹术士的后人给带走了,从此便失去了消息。”

    说着杨易转身看着无为道人,笑道:“道长方才说炼丹术士的后人在琮州出现的消息,我想我知道那人是谁了。”

    “你知道?”

    “那人应该叫张时,已经死在了蜀道之上。”

    此时杨易心中所有疑惑都解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是瘟神,当他一进蜀中之时便已经被卷入了这件事当中。

    杨易等人入蜀时碰到的那支劫掠的麻匪,他们目标根本就不是商队货物,而是在寻找张时和他的长生丹,那群麻匪也基本可以肯定就是陶贺的人。

    而之后,知道其中的窦旭也加入到了争夺长生丹的行列,带着大军进入蜀道寻找,他当然是找不到的,或许,他要是敢把刺史府搜查一遍说不定就能有所收获。

    至于万福商行的徐家,他们应该是这件事的导火索也可以说是垫脚石,是他们发现了张时,不过很可惜,没有足够大的碗,就想吃那么一大口饭,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陶贺在大年夜里,毫不犹豫的将他们满门尽灭。

第二白二十五章 善恶难辨()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东方大陆之上,承诺很多时候都是从精神上衍生为神圣不可违背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契约方式比起来,精神或者语言承诺更具有考验人心的力度。

    笮族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做君子之道,但他们祖先用别样的方式,在每个笮族人心中都种下了信义的种子,而且万幸的是,几百年来这颗种子并没有被俗世所玷污,反而在茁壮成长,也给了杨易唯一的机会。

    “道长有没有办法让我见到沙马乃古?”

    杨易有契约之环在手,归根结底,却还是必须要见到笮族首领沙马乃古才有后话,而且杨易虽然很愿意相信笮族人不会违背祖先的誓言。

    但人是一种最多变性的动物,就算沙马乃古就如无为道人所说和他父亲一样是一个极重情义之人,那也很难保证其他笮族人对杨易的脑袋没有兴趣。

    无为道人自然理解杨易的忧虑,沉凝道:“我和沙马乃古的父亲是旧友,所以他们对我以礼代之,我想我应该可以说服沙马乃古来和你见面,但前提是需要保证你们双方的安全。”

    顿了一下,无为道人又看着杨易补充道:“笮族人其实都很单纯,他们的野心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能够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他们就会很满足。”

    无为道人的话很明确,他不但要保证杨易的安危,还要确认杨易不会伤害沙马乃古。

    无为道人虽然只是大概知道杨易以前的一些经历,无论是普空和尚还是杨易自己都描述的平淡无奇,但精于世事的无为道人只需要稍微仔细的想一想,就能想象出杨易所经历的事几乎每一件都是凶险万分。

    一个历经艰险,并且从尸骸中滚爬过来的人,绝对不会是一只待宰的小绵羊。

    杨易笑了笑,拿起茶壶给无为道人的茶杯倒满,叹气道:“道长来康州府想必也有些时日了,这里消息闭塞,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的中原大地上,已然纷乱四起,生灵涂炭。

    我父皇去世以后,杨杰新政,诸侯大多各怀鬼胎,为了一己私利互相征伐的事情时有发生,迟早会有一场大混战到来。再加之大光北有凶狄虎视眈眈,西有西域三十六国蠢蠢欲动,东南沿岸更是有倭人趁火打劫,可谓乱世的到来已无可避免。

    如果我不能和平的拿下蜀中或者说让陶贺继续荼毒下去,整个蜀中必定将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乱之中。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渴望蜀中安宁,这里的百姓都是大光的子民,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无辜而死,包括笮族人。”

    无为道人皱着眉头听杨易说完这番话,沉凝良久才无奈的念了句道号,将契约之环还给杨易道:“无量寿福…贫道乃出家人,不愿意去管你们那些权利之事,只是乱世的最终受难者无疑还是千千万万的贫苦百姓。”

    说着话,无为道人站了起来,看着杨易道:“老道之所以助你,其实别无他求,只望你做了蜀中之主以后,善待这里的每一个百姓。”

    杨易闻言连忙站定身形,严谨的拱手弯腰向无为道人行了一礼,道:“道长之言亦是我父皇临终之意,晚辈莫敢不从,一定竭尽全力,还蜀中一个万世清平。”

    无为道人走了,没有多的话语,只是让杨易等他的消息,同时和他一同离去的还有兹莫约和那十来个笮族刺客。

    而杨易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无为道人说服了沙马乃古和自己会面,自己如何能瞒过陶盈盈的监视前去赴约。

    这几日陶盈盈已经明目张胆的在监视他,基本上很有规律的每隔一两个时辰就会来查看一次,哪怕晚上也不例外。

    说谁谁就到,杨易正在堂中自酌自饮,陶盈盈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