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第95部分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第95部分

小说: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簦靠銮医袢盏钌细叱问又僖沧阋灾っ鳎跏墙艺庵杜旁谛纳习桑靠扇羰钦姹阋肆舜耸樱崾翟谑切挠胁桓省!�

    侯景没说话,他之前并没有想到溧阳公主在南朝的梁国有这么重要。而这位公主同时在高澄心里也那么重要,这就太有趣了。

    侯景似是与萧正德说心腹事一般,近低语道,“殿下与我是旧友,吾一向念旧,就是对大丞相也必是始终追随。况且,殿下为人爽直,我实在喜欢,如蒙不弃,愿为兄弟。”

    萧正德大喜道,“吾正有此意,既如此便可约为兄弟。”

    侯景又道,“既为兄弟,便可直言。汝父梁国皇帝既让兄到邺城出使,无非是想两国结盟。兄难道不知?此大魏真正的‘天子’并不是新帝元氏”侯景一边说一边看萧正德的反应。

    “弟何出此言?”萧正德不解地看着侯景。

    “真正执掌大魏的‘天子’正是大丞相,兄不知吗?”这话说的已经是惊世骇俗,侯景却说的镇定从容。

    “弟慎言”萧正德急忙看看周围。这里不是建康,他在这里没有安全感。

    “兄不必担心,此处除你我兄弟别无他人。”侯景又低语道,“在兄长面前当直言主无愧对兄长之意。兄既要代梁与魏联姻,便要做得漂亮,落得实处。与其让公主嫁于新帝为后,实不如嫁于大丞相更有利。”侯景说的很慢,一边说一边看萧正德。

    “嫁于大丞相?这如何使得?”萧正德大惊,“侄女年少,大丞相年老,如何能嫁?”

    侯景看萧正德大惊失色的样子实在是想笑,努力忍笑甚是辛苦。好不容易忍住了又道,“兄长差矣。曹魏时吴国大帝之妹年少,刘使君年老,不一样嫁得?英雄非以常人论之。难道大丞相算不得英雄吗?”

    这个理由一下子就把萧正德说服了。确实,白手起家,苦心经营,力克尔朱氏,肩扛大魏社稷的正是大丞相高欢。若说敬服,实在是让人不能不敬不服。

    “先帝和安定王是大丞相杀的,出帝是大丞相立的,新帝也是大丞相立的。大丞相说谁是天子谁就是天子,天子不过被大丞相置于掌中。就是高澄那个竖子,也要听父亲大人的。这大魏是谁说了算?就是大丞相。公主嫁给大丞相若是得宠,大丞相便听命于公主殿下,到时候大魏就是公主殿下说了算,岂不是要比那个有名无实的皇后之位好得多?”侯景干脆把自己心里想的全说出来。其实这些话至少有一半是真的,另一半多少是有点夸张,那就要看萧正德信还是不信。

    显然萧正德是信了,怔怔地在脑子里回味,顾不上应答侯景的话。

    “大丞相正值盛年,高澄竖子暂无继任之机。若是公主成了他的嫡母,他也不得不尊之敬之。”侯景接着低语道。

    “嫡母?”萧正德一下子被打动了。

    “难道兄要让公主殿下给大丞相做妾室?”侯景反问。

    “望弟赐教。”萧正德已经完全信服侯景了。

    “兄细思之,”侯景仿佛是在全心全意为萧正德谋划。“大丞相的嫡妻,高澄之母,王妃娄氏,如今已年老色衰,况无外家之援,自然要为公主殿下让位。可是高澄的嫡妃乃是我主上的妹妹,公主殿下,怎么可能让位于汝侄女?”

    萧正德至此已经完全同意侯景的提议了。

    只是侯景有些话没说出来。若是溧阳公主萧琼琚真的嫁给了大丞相高欢,只高欢与元善见在君臣之间再难和睦。与高澄父子之间怕也生了嫌隙,再难弥补了。这才是他的真正意图。

    昭台殿内歌舞升平,一派祥和之气。却不知道昭台殿外的密谋已经影响了一些事情的走向。更不知道昭台观上的廊柱围栏之间被牵涉的二人全然不知其情,倒也各有筹谋。

    正午一过,日影逐渐西斜,明丽的阳光在冬日里贵重无比,而且如白驹过隙一般一纵即逝。等到天色黯淡下来的时候,北风刺骨,原来邺城的冬日真的比建康有过之而无不及。

    萧琼琚和高澄并立于昭台观的围栏边眺望着镐池,比镐池更远的魏宫,比魏宫更远的邺城。萧琼琚此时此刻才在心里猛然醒悟,她和他永远都不可能真的在一起了。并不是因为她有脱弃不去的家国,就算是她抛舍一切所有,也永远得不到他。因为就算是她抛得下,他也是抛不下的。且不说为了她,他是否能狠心抛得下一切。就算是真的都抛舍了,他又是否能真的一心相待?那时候的高澄还会是现在的这个鲜卑子吗?

    高澄微微转过头来精致的浓眉眉头微锁,看着萧琼琚瞧着昭台观下的风景专注的样子。其实他心里真的很想留住她,只要他自信能待她如妻,有什么不可以呢?就算她是梁国的公主,他是魏国的大将军,他自信能做到。

    “殿下可愿意留在邺城?”他带着试探问道,其实他也很愿意在乎她的感受。

    “大将军是要收我为妾室?在邺城事奉世子和嫡妃冯翊公主殿下吗?”萧琼琚也转过头来,看着高澄无嗔无怒地问道。

    “何必如此任性?”不管事实是怎么样的,又为什么非要说的这么不堪入耳。高澄转过脸去不再看她,淡淡道,“殿下与我虽无名份,难道不是夫妇吗?只要殿下愿意,在邺城,我一样可以让殿下尽享尊荣”他实在忍不住,又转过身来,轻轻走到萧琼琚身边,用手指挑起她的下颌让她看着自己。“我一定会捧你在心间。”

    萧琼琚看到他一双美丽的绿眼睛里满是期盼和询问,几乎就要心软了。可她已经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心间最真的一点情思曾经会不计后果地腾涌而出,但也许就那么一次,以后便再也找不到了。毕竟时过境迁,终究会被凡尘俗事纠缠而陷于其中。

    “好。如果大将军真心留我在邺城,就请大将军禀明魏主,请魏主遣使臣到建康请我祖父梁国皇帝陛下下旨和亲。”如果真的要他们在一起,那么就让身为梁国公主的她给自己的祖父梁国皇帝、父亲梁国太子一个交待。至少她的和亲是有意义的,可以利通南北,也算她不枉为萧梁宗室。

    高澄一怔,没想到萧琼琚有这样的提议。坦白说,在他心里这提议已经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不知怎么,眼前忽然闪过绿衣少女在清冷的月光中,绿萼梅下吹笛的样子。他脱口回道,“断然不可!”

    萧琼琚看他目中一闪而过的飘忽迷离已经失望了。狠心推开他的手嗔道,“大将军待我之真心究竟在哪里?如果本就无心,何必还谈什么真心?”说完转身便走。

    “殿下留步!”高澄哪里容她负气而走,一个箭步上来一把便将她拉回怀中,薄怒道,“你怎么如此任性?置夫君于何地?什么叫和亲?为什么非要自己背上如此重负。我尽心待你还不够吗?”

    萧琼琚刚要挣扎争辩,忽然听到有脚步声。她立刻便伸手推高澄的胸口,想挣脱出来,以免有人看到,落了口实。但高澄偏是不放手,似乎成心就是要让人看到梁国公主就是他的人。

    “殿下。”脚步声近了,人却没出现,似乎有意不愿相扰。可这是羊舜华的声音。

    高澄和萧琼琚都是心头一颤。两个全都缓缓松了手。

    “魏主自觉失礼,请公主殿下重新到殿中相见。”羊舜华的声音又轻又缓,一点也听不出来她刚才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萧琼琚大惊,原来她已是身份暴露了。但她很快镇定下来,若有所思地看了高澄一眼便向玉阶处走去。

    高澄大步赶上来,在她耳边声音极低地道,“既为夫妇,你便是我的人,永生永世。”说完他抛下萧琼琚先向玉阶处走去。

    只是没想到,一转弯处在殿内便看到了羊舜华正立于此处。她和萧琼琚是一样的男装打扮。高澄一眼看到她冷若冰霜地正看着自己不由得便脚步一缓。只见她的男装英气实足,比起萧琼琚别有韵味。只是他心里还是强自把持着只是若无其事地瞧了她一眼便从容镇定地离去了。

    昭台殿内早已不是刚才乱糟糟的情景了。

    高澄走到殿门处便听到乐声已起。这乐声忽然唤起了一种他熟悉的记忆,让他由不得便缓步进入殿内。殿中情景顿时让他眼前一亮。大殿正中,一个白衣女子正翩然而舞,长袖翻飞,身姿如柳,他一时看不清楚她的脸,便一步一步走近去。

    殿内诸魏臣似乎也都被这美妙舞姿所吸引,个个都摒息而视,全然忘情。

    这时忽听新帝元善见在御座上面大声唤道,“大将军来得正好。”

    高澄立刻便收了绮念走上来。

第117章 :梁魏事魏廷露端倪() 
仿佛看不到眼前舞姬的舞姿炫目,早已经把心中那一段涌起的绮念和记忆抛在了一边,瞬间已是气定神闲,昂首阔步地走上前去,再也没有看一眼眼前的白纻舞。

    “陛下有何吩咐?”高澄恭敬问道。

    “大将军安坐。”元善见竟然走下御座来亲手携了高澄走过来,向内监吩咐道,“在孤身边给大将军设座。”

    “陛下万万不可。”高澄坚辞道。

    “这有何不可?”元善见笑道,“大将军连日里辛苦,大将军是孤的左膀右臂,孤不忍大将军如此。”

    高澄有些犹豫。

    默坐不语的大丞相高欢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下面鹄立的百官,虽未有任何言语,但为子立威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大将军还不知道吧?梁主之孙女,太子的女儿溧阳公主就在邺城,孤失礼了,已经命人去请,大将军也和孤一起见见吧。”元善见携着高澄走到御座另一边按着他的肩示意他坐下。

    高澄心里微有惊讶,他还是有意些外的,没想到皇帝年纪不大竟如此擅于做戏。元善见不是他原本以为的那种不明事故的人。刚刚明明所有人都看到是他把女扮男装的溧阳公主带了出去,皇帝却好像根本不知道刚才的事一样。

    但他很快便故作惊讶地笑道,“还是主上慧眼,臣竟没有看出来,溧阳公主在何处?是臣失了礼数,不周之处一定向公主殿下赔罪。”

    “大将军莫急,溧阳公主即刻就来。”元善见笑道。

    此时已经乐止歌歇,昭台殿内安静下来。跳白纻舞的舞姬不得不随众退出殿外,频频回顾,高高在上的大将军高澄却没有再看她一眼。想起在洛阳的初相见,想起在后将军孙腾府中的往日时光,都好像做梦一样,但已不容她再回忆,只能默默退去。

    这时殿门处遮掩的纱帐被微微掀起,走进来两个宫婢立于左右两侧用手将垂地纱帐拢起来扶着。

    殿内所有的人此刻都把目光送到了此处,等着梁国公主现身。

    在御座上的皇帝元善见身后的宦官林兴仁在他耳边低语道,“陛下,梁国公主来了。”

    昭台殿内因为日向西沉的缘故已经有些暗下来了。但此时正不宜掌灯,因为外面的天还没有黑,所以既便掌灯也不能让殿内十分明亮。同样,若是不掌灯,殿内也是昏暗极了的。

    可是当纱帐被拢起的时候,将落未落的日光还是照进了殿内。而纱帐外面走进来的人更让殿内所有人眼前赫然大亮起来。

    梁国皇帝萧衍的孙女,太子萧纲的女儿溧阳公主萧琼琚步态端庄地缓缓走进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

    新帝元善见忽然从御座上站起身来。他身后的宦官林兴仁不顾礼仪一把扯住了皇帝衣袖,低语道,“陛下安坐。”元善见这才回过神来,镇定着坐回了御座上,只是眼睛再也离不开萧琼琚。

    大丞相高欢面无表情。另一侧的高澄表面上看起来无异,但是右手却控制不住地紧握成拳。

    临贺郡王萧正德先也被自己的侄女惊到了,但是他窥到魏主的失仪和大丞相、大将军父子二人的全神贯注,心里顿时喜上心头,便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他身边的侯景。

    侯景看到萧琼琚走进来时他便极注意地看上座的天子、大丞相、大将军三人。三人反映他看在眼里心中甚是惊喜,这和他所预想的几乎一样。

    梁国的公主萧琼琚,惊艳了整个魏廷。飞天髻,金步摇,明月耳珰,降纱复裙,飘飘袅袅疑洛神降临。见贯了北朝英武气的魏人何曾见过这样艳绝尘寰如仙子的佳人?

    高澄却一眼看到羊舜华不肯恢复女装,依旧是刚才的男装打扮,只侍立于殿门内纱帐处。但想来萧琼琚的飞天髻必有人梳成,降纱复裙也必有人帮她穿好。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人却偏偏不肯在乎他?而他也永远没办法让她动心。

    萧琼琚走上前来,如仪大礼参拜,口称,“梁国溧阳公主萧氏拜见魏国皇帝陛下。”声音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