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太原公一直跟着,怕多有不便。”阿娈忧虑道。
元仲华睁开眼睛,这时牛车已停在馆驿门口。
高洋也没想到元仲华居然要移居到此处。
高洋心头暗想,这馆驿原来是国使临时而居的,若是多命人扈从公主,倒也安全可靠。况这里清静,无人居住,距离东柏堂远,这都是让他满意之处。此处与东柏堂遥遥相对,元仲华刻意选此处而居,让他心头琢磨不定她的心思。
如果元仲华心里已经放下他的长兄高澄,又何必如此刻意?但不管怎么说,距离遥远总是好事。
高洋下马,走过来,见阿娈等扶着元仲华从牛车里出来。元仲华行动不便,十分笨拙。
高洋见她独自一人,在孕中尚得不到夫君关爱,让他心里一再被刺激,总想起自己少时被父母忽略的那种感受。
高洋走过来,元仲华抬头看到高洋,立刻便制止道,“太原公不可上前来。”
看她摇摇欲坠半悬未下,高洋不得不立刻遵命止步,有些讪讪道,“殿下何必如此防备侯尼于?我不过是想帮殿下。”
元仲华毫不领情,冷冷道,“我既已和大将军无关,以后太原公也和我没有关系,不必再有接近。我也不需太原公帮我。”
高洋怔住了,没想到元仲华说出这么无情的话来。别的且不说,难道连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份都不念了吗?他心头甚是委屈。原本以为长兄若是和公主无瓜葛了,那他便能无所顾忌。没想到元仲华心里他和大兄高澄归于一处,连他都被当作高澄的附庸而见弃了。
高洋心头顿时抓狂,纠结不已,恨恨道,“殿下竟如此狠心不成?”
元仲华不为所动,冷冷道,“太原公是何人,我又是何人,我与太原公既无所涉,哪里有什么狠心不狠心之处?”
高洋狠狠地握住了手里的马鞭。(。)
第七十九章:高子惠无心反自羁(十)()
元玉仪在秋梓坊的庭院中被秋风吹得浑身发抖。这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立刻转身。
“娘子,太医令来了。”一个奴婢走到近前回禀。
太医令?元玉仪一怔。她此时确有不适,但没想到太医令这么快就来了。
“来给长公主诊脉。”奴婢不知道元玉仪心里想什么,看她不解便提醒她。
元玉仪心头不快。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元仲华。
“娘子,大将军回来了。”黑暗里又是一个奴婢急急的脚步声和急切的低呼声。
元玉仪立刻从自己的沉思中清醒过来。她在箱笼间跪了下来。
缇女向院子外面走去。
高澄倒是不急不慢地向秋梓坊处走来。不妨一个奴婢如小兽般急匆匆奔来,让他猝不及防险些撞到,立刻便不悦道,“何故如此慌乱?”
缇女定了定神,一边见礼一边回道,“公主在院子里。公主不适,太医令已经来了,但还未给公主诊脉。”
高澄不敢置信似的看着缇女,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刚才刘桃枝分明是回禀他说长公主离开了东柏堂。他心里忽然想,是不是她又回来了?想到这儿提步便向秋梓坊走去。
缇女赶紧跟上来,她并未留意到刘桃枝也跟在高澄身后。
高澄走到秋梓坊的庭院门口,门虚掩着,不等奴婢开门,自己推门而入。即便在黑暗里也能看到几个箱笼横七竖八地杂乱散落在院子里,而一个显眼的白衣影子跪在箱笼间。
这是做什么?
太医令在一边不知所措地看着这情景,他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只是觉得奇怪,并未见到长公主,只看到大将军的外妇舞姬在这儿。
高澄走过去,看一眼几个陪跪的奴婢,面上阴阴地问道,“此何意也?”
奴婢们也看出来,郎主显然是不耐烦了。语气里也含着不悦。
这时元玉仪跪着转过身子来,见是高澄,忙膝行几步上前,双手捉住了高澄衣袍下摆泣道,“大将军”
这时奴婢们提了灯来。高澄看以元玉仪一头乌发都披散着,身上也只穿着件白色袍子,哭得满面泪痕,极是楚楚可怜的样子。
他俯身去拉元玉仪的手,缇女等也过来帮着扶元玉仪起来。高澄这时才明白,刚才缇女说“公主在院子里”并不是指长公主元仲华,而是指今日新获封的琅琊公主元玉仪。她这么说倒也没错,只是在高澄心里,一听到提“公主”,便以为是元仲华。
他心里空了,看到秋梓坊院子里的箱笼,以及留意到屋子漆黑一团没有一点灯光,心里刚才听缇女回禀时一瞬间的奢望全破灭了。他已经吩咐人去找元仲华去了何处,此刻急于知道结果。高洋跟她在一起,他究竟意欲何为?难道元仲华是因为高洋才弃他而离开东柏堂的吗?
高澄表面上无异,内心里起伏不定,没什么心情听元玉仪哭诉。何况事情原委他已经听刘桃枝禀报过了。
但是他忽然发现,元玉仪的手冰冷。刚才缇女说“公主不适”,看来是真的了。正好一眼瞥见太医令,便抬手示意他过来。
吩咐奴婢们扶着元玉仪回木兰坊去,令太医令过去给元玉仪诊脉。
元玉仪本来准备了好些话要和高澄说。跪在这儿也是要博高澄怜爱的意思,怕高澄会因为元仲华离开就牵怒于她。不想高澄就这么把她支开。显然他并没有要去木兰坊的意思,只是在秋梓坊的庭院中面沉似水地来回徘徊,仿佛是有什么心事的样子。
元玉仪本不愿这时离开,急于和高澄说话。可是一来人多,不只太医令,还有东柏堂的其他奴婢,话不好说。二来,又怕不听高澄吩咐,违逆了他,让他更不快。
索性任奴婢扶着饮泣而去。想着等一会儿太医令诊了脉,便借口身有疾,将高澄请去羁绊住。也许反倒可以以示弱来博得高澄怜爱。
大将军吩咐之后,秋梓坊院子里的人四散而去。最后只剩下刘桃枝立于暗处看着郎主心神不宁地在院子里慢慢踱步。
刘桃枝一声不出,目光紧随高澄。自从当日一路追随世子往建康而去,再到认了少主做了世子的苍头奴,又到跟着郎主再回邺城,他跟在高澄身边的日子也不短了。觉得世子每临大事能有静气,不知怎么今日倒如此沉静不下来。
高澄一直在等那派去打探元仲华消息的人回来。心里波澜不定时突听有脚步声急匆匆而来,一边在黑暗中有人唤“郎主。”他猛然回头便迎上去。可是他忘了,他遣去打探消息的并不是个女婢。
原来是缇女。
高澄颇为失望地止了步。看缇女满面是笑,匆匆奔至他面前,他却只觉得莫名其妙。
“郎主大喜。”缇女拜倒时一边回道,语调里喜不自禁。
“何喜?”高澄懒洋洋问了一句,心不在焉。
“公主有孕了。”缇女仰面看着高澄回道。
高澄怔住了,心里第一个想到的是元仲华。元仲华有身孕他当然知道。他下意识地脱口问道,“哪个公主?”
缇女的笑僵在脸上,慢慢隐了下去,回道,“太医令刚给娘子诊了脉,琅琊公主有身孕了。”
“哦”高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仍是心不在焉,好像根本就没听到缇女说什么。居然反问道,“太医令说的是真的吗?”他心头倒是觉得有点小意外。元玉仪与他在一起的日子不短了,但是一直都没有身孕。这对于他来说本来就是无可不可的事,反正他也没盼着她为他有所生育。
当然,现在她有身孕倒也不是坏事。就如同他在大将军府中的妾室宋氏和王氏一样,都为他生了庶子。真要如此,那倒是该给元玉仪一个妾室的名份了。总之,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秋夜的风吹得高澄清醒过来。心里想着,是该去看看元玉仪,不管怎么说这确实也是喜事。于是命刘桃枝等着遣去探消息的人,一回来就立刻去见他。
邺城城南的馆驿中,柔然世子秃突佳已经躺在榻上安然入睡。
这些日子以来,先是赶路,后来又想的事多,他真是有点累了。这个馆驿虽不如他之前住的林泉舍奢华,但比林泉舍更气派,难得安静,像是待国使之处。黄门侍郎崔季舒说他是柔然贵使,奉大将军之命不敢怠慢,所以他才特意把他又送到此处居住,并且说绝不会有人打扰。
整个馆驿的每个院落都重新打扫修饰了一番,秃突佳觉得甚是满意。
“世子。”黑暗里传来呼唤声。
秃突佳被连声呼唤弄醒,知道是自己的心腹。但已经入夜,突被唤醒,令他心头一紧,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进来回禀。”秃突佳已经从榻上跃起,他身上还穿着袴褶。
奴仆立刻进来回道,“世子,有人来了。”
秃突佳甚觉意外,因为他住进来的时候崔季舒格外特别强调,绝不会有人来打扰。
“什么人?”半是好奇半是警惕。
那仆从有点为难,因为他也不知道是何人,只回了一句,“是个女郎,看起来像是个高门贵女。”
天黑了,馆驿里没有那么多灯,因此并不明亮。
阿娈不太熟悉此处,她自己仍须小心,就更担心元仲华,一步也不敢离开,并且一直扶着元仲华。
“殿下,该遣个人回东柏堂去告诉大将军,以免大将军为了殿下忧心。还有那些箱笼”
元仲华没说话。他还会为她忧心吗?恐怕不会,他心里惦念的人应该是那个“琅琊公主”才是。如果不告诉他,私自出走,确是有点无礼。可是从此以后他们两无瓜葛,又何必去告诉他呢?
前面挑灯的奴婢突见人影,吓得脱口大喝,“是谁?”
阿娈听到这惊声喝问抬头望去,她也看到了远处有几个人影。
元仲华心头一跳,止步抬头仔细瞧。
果然是几个人走过来,而且还都是男子。阿娈心里又惊又悔,如果让太原公护送公主,代为妥当安置岂不更好?只是公主立意不再与高氏有牵扯,所以对二公子高洋冷颜相对。
那几个男子走近了。阿娈扶着元仲华不敢动,她不能离开元仲华。她心里还后悔刚才应该早些命人去禀报郎主高澄。心头悲凉顿生,日后只怕元仲华为难处还多得是。
“冯翊长公主在此,闲杂人休要靠近。”阿娈急中生智,大声喝斥道。她觉得,不管怎么说,元仲华还是主上的妹妹,是长公主,对不相干的陌生人应该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秃突佳的仆役没有提灯,他借着元仲华前面奴婢的手上的灯光先看清楚了元仲华。当发现就是白天在魏宫苑囿中镐池边见到过的那个女郎,让他既意外又惊喜。夜间至此过夜,难道她既没有夫君也没有府第吗?那她肚子里的孩子又是哪里来的?
秃突佳心里想着就有些失神,一直走到元仲华身前不远才止了步,带着疑问的语气唤道,“姊姊?”
元仲华也怔住了。这声音有点耳熟,而且听起来温和而没有恶意。这人她虽然并不认识,但却让她心里放松下来,不再那么害怕。
阿娈也怔住了。她倒是认出了秃突佳,没想到居然是白天在宫里昭台殿遇到的那个陌生人。
“汝究竟是何人?”阿娈还不肯放松戒备,警惕地问道。
“姊姊是长公主?”秃突佳试探着问道,“难道姊姊是主上的姊妹?”
“长公主殿下是主上的妹妹。”阿娈代答。
元仲华突然问道,“汝是何人?因何在此?”她看到秃突佳是从馆驿深处的院落中走出来的,如果他正是居于此处,那她岂能与这个陌生男子居于一处?
“殿下是主上的妹妹?”秃突佳又惊又喜,脱口又追问道,“主上有几个妹妹?”
阿娈也惊讶了,这人究竟是谁?竟对大魏的事毫不知情?可他怎么会出现在宫宴上?
“主上只有长公主一个妹妹。”阿娈回道。
“下官柔然可汗阿那瑰之子、柔然世子秃突佳拜见长公主。”秃突佳见机很快,立刻行礼,并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元仲华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这少年居然就是柔然世子?怪不得他长得是异域样子不同中原人,怪不得他会出现在昭台殿。那么预来和亲的柔然公主,搅得宫中、府中一片混乱的柔然公主,就是他的姊妹?
元仲华沉默了。虽然秃突佳很懂礼仪,但是她实在没办法对他有好感。除了她刚才想到的,再基于这个原因,她就更没有办法住在这个馆驿了。哪怕只是今夜暂居她也做不到。
阿娈也沉默了,元仲华的心思她完全懂。不只懂元仲华的心思,而且阿娈此时心头酸楚。这时天黑,如果不居于此馆驿中,临时到哪里去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