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凵褚灿行┪也徽瘛�
高澄不再往前面走,转了方向向下面的河床走去。
“郎主,不要下去了,说不定河面上的冰没冻结实。”崔季舒急忙制止他。
高澄居然也听了他的劝,没说话,止步于河床的冻泥上,没有再往下面的冰面上走去。崔季舒跟上来。他们身后是乱石丛生的崖岸。
“郎主为什么要带着侯和一起来?”崔季舒又裹了裹身上的假钟,忽然问出一句来。
“带在身边安心。”高澄看着西岸,随口答道。
“郎主不怕他把这里的事都告诉濮阳公?”崔季舒几乎冷得快要失去知觉了,又不知道郎主什么时候会回去,他无意间回身一望,觉得崖岸边的乱石间好像有什么闪过。崔季舒心里一动,走近高澄,拉了拉他的衣裳。
“‘回也不愚’,你以为他真傻啊?现在带在身边总比放在都中好。邺城如今不是战场胜似战场。”高澄说着回过身来,奇怪地看着崔季舒,不明白他什么要拉扯他的衣裳。“父王去了晋阳,镇邺城的只有太原公,还是清静点好。”高澄看着崔季舒的表情,似无意般向身后的崖岸边一扫,目光冷峻。
两个人不再说话,岸边安静极了。崔季舒看看自己和高澄居然都未佩刀剑,心里已经有点慌乱,胡乱扯着高澄往军营处方向走,一边道,“大将军还是回去吧。等一会儿还要和长猷将军、崔暹他们商量造浮桥渡河的事。”
高澄被他拉着急走,有点不快,甩开了崔季舒道,“急急而奔,成何提统?”
崔季舒灵机一动笑道,“崔暹说有世子妃的家信,又是从王府里王妃处命人送来的,不知是不是长公主为世子诞了嫡子,所以王妃特意送信来。”
这话果然打动了高澄,不用崔季舒再劝,已经加快了步子。
“哈哈哈哈”忽然距他们不远处的乱石后面传来了大笑声。这笑声听起来肆无忌惮,又清脆又响亮。
高澄蹙眉回身。
崔季舒往后面躲了躲。
其实根本不用他们寻找,一个衣饰满是异族风格的辫发男孩就已经旁若无人从乱石后面跳了出来。
崔季舒看他生得高大健硕,甚至也称得上是英俊清秀,看年纪应该和世子差不多大,只是两个人又完全截然不同。一个跳脱,一个沉稳,他忽然想,世子真是少年老成,其实他本就应该是这样的。
“大将军?渤海王世子?你就是高澄?”还没笑够的男孩一边笑一边问道。
“你怎么过来的?”高澄不关心他是谁,只关心这个人怎么能瞒过了重重耳目潜入他的大军,如此近身而不得知。他非常有意味地瞥了一眼崔季舒。
“竖子,汝是何人?敢对世子无礼?”崔季舒喝问道。
“他是世子,我也是世子,什么叫做无礼?”秃突佳有恃无恐地道。“也真奇怪,黑獭兄竟对你一个黄口乳儿这么上心。你到了蒲津关按兵不动,他已经在长安寝食难安。”男孩说着走上来仔细看高澄,不禁由衷叹息道,“汝真是天人也,女子犹不能及。”
这男孩盯着高澄细看,高澄见习惯了别人这么垂涎他美貌,根本不理睬他。
高澄盯着他略一思索,忽然问道,“汝是柔然世子?”以他的聪明,从他刚才说的话里能猜出秃突佳的身份一点也不奇怪。
秃突佳笑道,“果然聪明过人。”他好像得到了什么验证似的。
“世子,他”崔季舒心存疑虑,靠近高澄刚想提醒就被高澄的手势打断了。他往后退了几步,没敢再说什么,极防备地看着秃突佳。
“汝为何而笑?”高澄猜出了秃突佳的身份就变了副表情,已经完全不是刚才那冷峻威严的样子,仿佛一瞬间也变成了佻达不羁的顽皮小郎君。他走过来,伸臂揽着秃突佳的肩颈笑问道。
“既号称是大将军,你出兵蒲津关,倒把你父亲渤海王和弟弟太原公指使得团团转,你还有心在这儿和这个”秃突佳忽然抬头看了看崔季舒,“你们咬文嚼字,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你倒也真是沉得住气。黑獭兄视你为劲敌,你又如此轻慢他,你以为他真的怕你吗?”
这话像是个给高澄提了个醒。就连崔季舒也觉得这个看上去混沌无知的柔然世子实际上心思无比灵透。
高澄却撇开话题,忽然问道,“你们柔然也知道我弟弟太原公吗?”
秃突佳看他盯着他看,也毫不退让地看着高澄,忽然“噗”地一笑道,“当然知道。我父汗还想把女儿嫁给他呢。”
看他说的有模有样,高澄心里一跳。头兵可汗这些年积极和两魏联姻,也看出来被封朔方郡公的阿那瑰为人极精明,无利之事从来不做。不知道这个柔然世子说的是真是假,如果阿那瑰真看中了高洋,这里面可就有意思了。
高澄也看出来这个柔然世子年纪虽小却心思很灵敏,便故意不再问此事,宕开一句,仍然搂着他肩颈笑道,“汝是嘲笑我不成。黑獭论起来私下里说是我兄长,若论姻亲是我姑父,我为何要怕他?他自然也不用怕我,听说朔方郡公和黑獭兄已互约盟好。世子又呼他为兄,你们早就是一家了吧?汝从长安来,是不是朔方郡公命你去襄助他,联手与我大魏一战?”
秃突佳没想到高澄谈笑间忽嗔忽喜地就把柔然和西魏算在了一起,那岂不是一并视为仇敌?这可绝不是他父汗阿那瑰想要的。而且看高澄甚是有把握的样子,确实不惧与西魏一战。柔然再强大也没有到了敢真和东魏渤海王敌对的程度,何况西边的吐谷浑一心想结好东魏,柔然夹在中间又岂能真的轻举妄动。
秃突佳立刻萌然无知般笑道,“大将军说的真是我一点听不明白。柔然部只知道牧马放羊,游牧草原,本就居无定所,也无非保自身罢了。大将军说我呼黑獭为兄?岂不知柔然部都待人和善,心地纯良。黑獭比我年长,我自然呼之为兄。”他忽然打量了一眼高澄,佯惊道,“大将军看似也比我年长,失礼失礼。”说着便自作主张拜见道,“大兄在上,受小弟一拜。”
高澄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没想到他草原上长大的一个柔然世子竟然一刻便有千面之变。
崔季舒也看得目瞪口呆。
高澄心里早就百转千回地想了个遍,明白柔然自然是要拉拢的。他也知道宇文泰想和柔然结姻亲的事,此时便笑道,“世子太多礼了。我虽然有好几个弟弟,包括那个太原公,鲜卑人视长兄如父,没人敢如世子这般和我戏谑,倒让我觉得和世子十分投契。”说着他亲手把秃突佳扶起来,看着秃突佳半真半假地笑道,“贤弟,为兄真的不客气了。”
崔季舒看着世子,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所谓的鲜卑人视长兄如父,大将军如此不着痕迹地就让这个柔然世子明白了他的份量。
“蒙兄长不弃,小弟喜之不及。就是我父汗知道了也必定欢喜。”秃突佳心里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弟既然去了长安,怎么不去邺城住几日?想结姻亲,不如世子娶我的妹妹做世子妃,岂不是亲上加亲?”高澄纵情笑道。
秃突佳忽然问道,“兄长已有世子妃了吗?可惜可惜。”
“既为兄弟,不该隐瞒,汝长嫂甚是刁蛮,又为我生育骨肉,我也甚是惧她。二弟不要见笑。”高澄半开玩笑地道。“等我得胜回邺城,禀明了父王,若是二弟成了我父王的东床快婿,能长久居于渤海王府,我能和二弟日日见面,那才真是再好不过。想必朔方郡公也乐见其成吧?”
高澄看着秃突佳。他最后一句话极厉害,算是把秃突佳给压制住了。若是同意便是大魏、柔然盟好,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同意,那岂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158章 :襄助恩系兆别后事(一)()
家信其实是有的,崔季舒没有胆子敢随口乱说欺骗高澄。但是谁都不知道,这封家信不是王妃娄夫人命人送来的,也不是世子妃、冯翊公主元仲华命人送来的,是高澄的二弟太原公高洋命人送来的。
信里以王妃娄夫人的语气,先是说世子妃元仲华已经过了产期却毫无动静,连宫里的皇帝元善见都惊动了,指派了太医日日到大将军府给世子妃诊脉,又遣宫中中常侍林兴仁日日到大将军府赏赐各种东西。后又说世子妃产育过程辛苦,接连几日夜,几乎有性命之忧,最后产了一女。后面的话就说得含糊不清楚,既没有说元仲华如何,也没有说女儿如何。
高澄看了这书信,心里将信将疑,有点不太敢相信会出这样的事。
而这封书信崔季舒也看过了。崔季舒存的是怀疑的态度,可是在这样的事上他又无能为力。这样能乱郎主心性的书信,从道理上分析不像是王妃娄夫人一向的行止风格。
更让崔季舒讶然和惊惧的是,郎主看了书信沉默了。高澄的心思他比谁都懂,这是因为挂念世子妃。原以为这个宗室女,是因为被选定为渤海王世子妃才被封了公主,她因高澄而受封,两个人嫁娶这不过是政治联姻。世子又是从小一顺百顺被众星捧月习惯了的人,再心甘情愿倾心委身的女子也不太会放在心上,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也见多了高澄对别人当面捧在心头,过后丢在脑后的事,见了太多太多。只是没弄明白,怎么单单对一个并不是自己选中的世子妃这么牵挂。
高澄和崔季舒谁都不知道,事实上完全不是家信里写的那样。
在冯翊公主元仲华产期之前几日,忽然有渤海王府的人来接世子妃,说是娄妃派来的。元仲华自然没有怀疑就去了渤海王府。阿娈当然也带着奴婢一起跟着去了渤海王府。
等到了王府,娄妃又命人传话说大将军出征在外,怕大将军府里无人照管,要留世子妃在这里住几日,让阿娈等人速去收拾寝居处,请世子妃暂且先到娄妃住的院子里休息。
渤海王府是元仲华极熟悉的地方,也就遵娄妃的吩咐让阿娈等人先去了。元仲华想着有些日子未来给娄妃问安,也没见到高远君,就只带了两个奴婢自己往后面娄妃住的院子里去了。
一路走过来,元仲华竟然一点没注意到渤海王府里似乎人少了很多,安静得有点不正常。直到了府第后身,竟连奴婢的影子也见不到了。娄夫人住的院子前面有一片竹林,原本显得颇有曲径通幽之感,不知怎么今天看到这一片竹林只让元仲华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
两个不认识的奴婢开了门,把元仲华迎了进去。而跟着元仲华的那两个奴婢被支开了。院落的大门在元仲华身后关上的时候,两个迎她进来的奴婢极恭敬地搀扶着世子妃进了娄妃平时燕居之处,但是两个奴婢谁都没说一句话。
当房门在身后关闭的一刹那,世子妃元仲华一眼就看到了她面前的太原公高洋。
没有娄妃,奴婢们也都退了出去,这屋子里只有她和高洋两个人。原本上座的高洋,在看到她进来的一刻已经起身离座,迎着她走了过来。她忽然发现,他竟然已经生得如此高大健硕。是因为她太久太久没有注意过他了,他再也不是那个和她幼年时相识的子进弟弟了。
高洋穿着黑色的衣裳,他不喜华丽,不爱装饰,似乎总是这样一身装扮,在过于光彩照人的兄长高澄身侧,他太难引起别人的注意。当他走到元仲华面前时,给她心里形成了阴郁的暗示。原本外面的太阳那么好,这屋子里若是没有这个人也是明亮而温暖的,但是此刻这个幽闭的空间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而充满了阴暗的味道。
“太原公,”元仲华仰起脸来看着高洋不快地问道,“母妃呢?你怎么在这里?”
“母妃早已经回晋阳了。”高洋面对元仲华的质问不急也不慌,更看不出来有一点愚笨、痴傻的样子。反倒是他的一双眸子中目光锐利,可又透着无尽的阴冷。“殿下真的和我生疏了,都叫我太原公了。”他又往上走了两步,和元仲华的距离近到了可以嗅到她身上的气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呼出来,“我只愿意你还叫我子进弟弟。”
元仲华立刻转身,提步便想向门口走。她已经听明白了,原来娄妃早就已经不在府里,根本就是高洋假传了娄妃的话设计把她哄骗来的。今日邺城的渤海王府真正的郎主已经是高洋。忽然觉得脚下一绊,裙子下摆被踩住了,事先没有防备,身子就往前倒去。
元仲华还是想简单了。
其实何止是渤海王府。高澄那么有心地带弟弟上位,扶着他上马又送一程,连辅助他的人都一一安排妥当。父还晋阳,兄征长安,何止是渤海王府,就是邺城也几乎快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