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紫金劫 >

第288部分

三国紫金劫-第288部分

小说: 三国紫金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尊,幽州来的书简”青年恭敬的把圆筒递了上去,台下有人从青年手中接过,青年立刻施礼又退出门外,这时才松了口气。

    殿内一个中年把竹筒打开,取出里面的纸条看了一眼,突然心神一震,双手微微一颤,险些把纸条掉在地上。

    “何事如此慌张?”台上之人睁眼问道。

    “令尊请过目”中年不敢多说什么,立刻把纸条交给台上之人。

    台上之人脸色略有不悦,眉头轻轻一皱看向纸条,良久才缓缓放下说道“这两个废物又把事搞砸了”。

    “令尊息怒,此事牵扯过多,依我看还是稍安勿躁的好,等平息一下之后再做打算”此刻台下离得最近的一个出言说道。

    “也罢此番虽然事没办成,却也除了一个叛徒只是东西没拿到有些可惜”令尊叹了一声道。

    台下另一个离的比较近之人轻轻一笑说道“这倒无妨我料想那东西应该不在他身上,不然的话整个黑山大寨都翻遍,早就找到了,既然有人愿意做饵,咱们不如就等鱼上钩”。

    “哼哼就你鬼主意多那就叫些人去盯住他们好了”。

    “这个眭固令尊想如何处理?”另一人问道。

    令尊想了片刻道“此人能活下来还是有点本事,给他点警告如能用便用,不能用便除之”。

    “弟子知道了”。

    “对了白家那小子先不要动叫其他人先动手,咱们暗中行事即可呵呵呵呵有几个老鬼可能快坐不住了”。

    “令尊英明,弟子明白了”一个离得近的中年这才起身朝外走去,身后蒲团上立刻站起几人,向令尊施个礼,然后跟随而出。

    金城,在太守徐荣的治理下已经成为郡内最坚屹之城,作为郡内重镇,本来就地处要冲,乃必争之地,可惜不论黄巾贼寇还是西凉反贼,都是多次无功而返,使得金城之名越来越响,徐荣之名也在西凉如日中天。

    “呵呵呵多谢公孙兄这些年来相助,令尊之病我定会再寻良医”徐荣正与公孙度把在厅内相谈,二人只是愁眉不展。

    正在这时,突然外面有人禀告“太守,门外有人求见公孙将军”。

    “嗯?带进来吧”徐荣好奇的看了看公孙度道“这偏远之所还有熟人前来,兄可猜得出是何人?”。

    “这如何猜得,等下一看便知”公孙度自从玉门寨一别,几年的历练下来成熟的多,加上父亲近来病情越来越重,自己更加的要把持族务,所以言行都变得和以前大不相同。

    不一会,一名身穿白衣之人被带了进来,公孙度好奇的打量了一番,心中暗道此人气度不凡,却不曾相见,当下问道“先生识得我公孙度?”。

    “公孙将军大名早有耳闻,自然识得但今日我却不是来见少将军的,而是来见老将军的”。

    “哦先生认识家父?”。

    “认得,将军可引我去见,一看便知”。

    “那好先生请随我来”。

    徐荣也好奇地向跟随一起去看看,可来人却一摆手说道“徐太守请留步,此乃私事”。

    “那好,我便在此等候”徐荣遗憾的说道。

    公孙度只得致歉一声,带着来人来到后堂,推门进屋,只见公孙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看样子病了有些时日,公孙度请便名医都无济于事,心中早有准备,只是无奈而已。

    来人上前把了把脉说道“将军请先门外等候,在下略通医术,可为老将军施疗一下,但是屋内不可有人”。

    公孙度疑虑的看着此人,可是父亲病入膏肓,自己既然无法可医,也只能半信半疑,点点头退出门外。

第四零三章 一门两变 公孙氏内斗() 
公孙度出到门外,此刻华歆也闻信赶来,轻声说道“将军勿虑,此人既然敢说必有一定把握,且没提要求,应当有些手段才是”。

    “江湖术士千奇百怪,奇术甚多,我自然晓得,只不过事当己身急切而已,况且来人言稀语少,却好像对我处了如指掌一般,这一点我非常奇怪”。

    华歆却道“将军莫慌,一会便见分晓金城之中戒备森严,但有何事,他决走不掉”。

    “嗯子鱼之言正是我所想,暂且看他如何”公孙度虽然心切,但却强沉下心来,可见比以前成熟的多。

    屋内此刻只此二人,来人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打开只见乃是一排金针,用手在公孙延身上扶适了一遍,略定心神,施手开始下针。

    他出手如电,一连十几道金针落在公孙延头面部,只见金针刚一落下,公孙延竟然转醒过来,悠悠的睁开眼睛,看了看面前之人清道“你是何人?”。

    “老将军且先莫问,等在下施完针定会相告”来人说话间也不停顿,一甩手又是七八道针落在脖颈上,然后一次在胸口,两臂,腹部,两肋接连刺下上百道金针,此刻公孙延整个上半身都已被扎满,但是他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好转过来。

    “老将军下半身积劳已久,怕是难以治愈了,我只能帮您打通经脉,日后略作行动还是可以”。

    “多谢先生相助”公孙延轻轻地说道,他想动一下头部,却无论如何也难懂分毫,只得作罢。

    一个时辰之后,来人终于用完了全部金针,等到收针之后,公孙延竟神奇般的坐了起来,虽然还不能下地,神情却不再像个病人,眼神之中也散发着光芒。

    “现在先生可以如实相告了吧”公孙延施了一礼,请教道。

    来人略一昂首说道“我是受人之托,前来给老将军医治的,至于托求之人是谁想必老将军应该知道吧”。

    公孙延看着来人的眼神,心如明镜一般,应道“我知道了,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不必客气,我只不过举手之劳罢了此间事了,我还需尽快离开所托之人还叫我给您带个话”。

    “哦先生请讲”公孙延正色道。

    “天下局势恐有变化,老将军要提早准备而且你那分家之族好像不太安分,叫老将军注意一些”。

    公孙延听罢面色暗怒,哼道“匹夫小儿竟敢忘祖,即便他是主族如有背信之举,我也定不饶他,请先生帮老夫转告,此事老夫会尽快办,但请放心”。

    “到也没这么急,而且我只是传个话既然如此,那我便告辞了”说罢随手开门,只见公孙度等人正在门外焦急的徘徊。

    见人出来,连忙上前问道“家父如何?”。

    “老将军已无大碍,将军可以进去看看了在下还有要事,告辞了”。

    “嗯?先生要走”公孙度惊疑了一下。

    正要阻拦,只听屋内叫道“送先生离开,不得阻拦”正是公孙延的声音。

    “是,父亲”公孙度听罢大喜,心道果然有效,且也不敢违背,连忙命人把他送出府外,自己却急忙入屋看望家父。

    “父亲,您没事吧来人所施之术是否有效”。

    “废话,这还看不出来吗”公孙延神色微怒,众人不敢多问,只静候在旁,稍后缓缓说道“这两年我虽病重,但神智还在你做的不错,我心甚慰,族中现在大小事务都交于你处理我也放心”。

    “父亲说的哪里话,孩儿不过代理,您既然没事了自然还是由您来处理”。

    公孙延摆摆手道“不,我年事已高,而且久病难行不宜在如此操劳了,日后族中事务便正式交与你处理,现在辽东老家那边如何?”。

    “那边都是阿豹在处理,还有族弟帮忙,应该没有问题,父亲此问有何用意?”。

    “给他们传封书信,注意一下主家那边的动静,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汇报于我”。

    公孙度一皱眉问道“咱们与主家向来并无来往,父亲为何又要注意他们?”。

    “不必多问,照做就是了还有一事,听说徐太守这两年跟董卓走的很近,是否有此事?”。

    这时一旁的华歆应声说道“这倒不假,董卓好像非常看重徐太守,经常命人送来不少物资,还亲自来过两次,只不过因为此地战况混乱,所以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将军可是有何深意”。

    公孙延看了看华歆,此人越来越能揣摩心思了,而且政务能力极强,家中如果没有他来把持,怕也没有今日。

    点点头说道“久居人下,终非长久之计如能借董卓之势力运作一下得上一城半地,才好站住脚,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公孙度皱了皱眉,他虽然也想如此,但皇甫家好像压得厉害,自己上供朝中很多财物,全如石牛入海,无半点声息,所以他现在也毫无办法,只能暂居金城做个功曹史,这还是徐荣私自册封的,朝廷根本没有正式任命文书。

    华歆心思敏锐,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看了看来人远去的方向沉声说道“此事老将军切莫着急,还需从长计议听说皇甫家从北地发兵,势震整个并冀之地,连朝中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我们这些之前依附在皇甫家之族才被打压的厉害,此刻筹划,只会落人口实,需等时机才行”。

    公孙延一叹道“也只能如此了,好我有些累了,你们下去吧”。

    公孙度等人退出屋来,给华歆使了个眼色,二人来带后堂,低声议论“子鱼你怎么看今日之事?”。

    “今日来人绝非等闲,不但医好老将军之病,肯定还私下商定了什么,但老将军不明说,将军也不用过问,等他日定会明了”。

    “希望如此吧”公孙度叹声说道。

    华歆又说道“还有一事将军要小心”。

    “哦,何事?”。

    “老将军刚才提到将军主家,有消息说将军主家现在正与反贼交战,而且战况颇为顺利,只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平息战乱,到时候怕是就没办法压过他们了”。

    公孙度连忙惊道“那该如何是好?”。

    “如我所料不错,老将军早晚要对主家动手,既然如此不如咱们现在就给他使点绊子,辽东一代可是将军祖居,稍稍动些手脚便叫他寸步难行”。

    “呵呵呵子鱼深知我心,那此事便交与你去办罢,我等你的好消息”。

    “是!”华歆微笑着领命。

    两个月之后,一直顺风顺水的公孙瓒部,突然在辽东等地遇到了阻塞,当地士族乡绅非常不买他的帐,不但征缴粮草常常无功而返,巡视的兵卒还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失踪,这种反常令公孙瓒部众将心情大坏,正聚在大帐之中商议对策。

    “兄长,近来不太顺利啊是否要休整一下再说?”公孙瓒从弟公孙越忧虑道。

    公孙瓒坐在帐中,双目微有怒色,气道“平叛以来,一向极为顺利,为何偏到此处遇阻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没错,是有原因”突然一人掀帐而入说道。

    公孙瓒见了大喜“老三你回来了”。

    来人正是公孙攒结义兄弟,排行第三,名李移子,此时虽已开春,但身处辽东之地,即便别处早已鸟语花香,但此地却还是满地积雪,冰冷袭人,不然也不会缴贼几个月却毫无进展。

    “大哥”李移子坐下喝了碗热酒说道“查了近两月,终于叫我查出来谁在搞鬼了”。

    “是何人?”公孙瓒怒问。

    “哼!还不是你那外族分家,辽东本就乃你族祖地,此刻处处受制,除了他们在背后搅事还能有谁”。

    公孙瓒不由大怒道“好你个老不死的,都被赶到地西北之地竟还敢给我使绊子我定叫你不得好死!!”。

    此刻老二刘纬台却说道“此刻正乃剿贼之时,不宜节外生枝况且你那外族身在西凉,并非我等能触及到之所,还是顾好眼前才是正道”。

    “嗯刘先生说的有理,兄长咱们这两多月已经损伤近千士卒,而且都是我军精锐如此下去,怕是难以久持,不如修兵整备,等寒气过去再战不迟”公孙越提议道。

    公孙瓒神情不悦,自己出兵以来一向所向睥睨,再此受阻,实在窝囊,再加上祖地受到外族控制,心中更是憋闷,总要找个发泄之处。

    刘纬台看出公孙瓒心思,眼色一转笑道“大哥是否想出口恶气?”。

    “废话这口气实在令人憋闷”公孙瓒怒叹道。

    “如此我到有个主意,不妨一试”。

    “有什么主意就快说,别整天神神秘秘的”。

    一旁李移子也道“二哥一向如此,喜欢弄得人心头怪痒,才愿意说出来每次就不能痛快一点?”。

    “好好好我的错大哥想出这口恶气不难,您忘了几年前依附在咱们实力之下的一个氏族了吗?”。

    “嗯?你说的哪个?”。

第四零四章 刘玄德上任高唐令() 
“那个雁门的田氏,大哥还记得吗?”刘纬台问道。

    公孙瓒想了下点头道“有点印象,你说的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