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医馆-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微微脚步一顿,随即微微摇头,没有说话。
管家却已明了,杜先生没有时间去镇压他们了,管家抬头看着杜先生背影:“是,我会安排人将他们带来!”
“也好,也免得他们再连累其他人。”杜微微抬头,半晌才道:“家眷别动!”
“临走前,也得让青年社的人再一次铭记,谁才是杜先生!”管家眼中却有锐利闪过,他要带来的不是人,是人命。
…………………………
……
杜先生一身傲骨不怕死,刚烈亦不输男子。
而且她精明睿智,多年掌权,心智城府与手腕都不弱他人。
明王此举内在含义,她看得一清二楚,并不天真以为真的就是被明王敬仰所请去当菩萨供起来的存在。
她看的很明白,此次同意入京意味着什么,但她还是同意了。
没有选择,天下之大,除却明王之外,却无她容身之所。
其实,若以她本人意志,她绝不会走上明王安排的这条路,于小刀之事,不论报不报仇之说,至少不会去承墨白恩惠。
毕竟小刀就算对不起天下人,但对她却是绝对有情有义的,她不能忘了这份旧情。
可最终,她同意了,所以说很多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地位,真的身不由己,很多事,不是想不想去做的问题,只能考虑该不该去做。
墨白并不知道杜先生的感慨和对他的看法,就算知道,也还是那句话,有些事该去做的,就必须去做。
于他而言,亦无愧于心。
杜先生如今境地,除了如此安排,他又能怎样?
难道坐视她被蛮子所杀,方才真英雄?
留在自己身边,他无恶心,尽力护之,又如何不光明正大了?
不管怎么说,杜先生的归附,算是让他在明珠的局面又开阔了一些,如今来说,他实力不够强,因林素音赴明珠一事,让他提前暴露,许多准备还没有做完,以至于如今局面艰难了许多。
至少他还没有能力,对抗在战场上因武器犀利而横行的旗国兵马,本来应该再等等,等等……
时间一转眼便到了午后。
因杜先生坚持要回去一趟的原因,原定于午后出发的队伍,还是延迟到了黄昏时分。
说实话,夜晚,便是墨白,也当真没有完全把握,能安全出城。
老道曾提醒墨白,昨晚他的杀伐,定会让明珠风声愈紧。
无需说蛮子必然再次风声鹤唳,拼了命的在明珠各个角落活动,掘地三尺的搜寻明王府的一切踪迹。
这时候让王妃离开明珠省,想要避开满大街的蛮子耳目,安全出省,难度很大。
他的意思是不如再等一等,等风声小一些了再走。
这建议本身,其实老道并非只是单纯担心王妃会不会在明珠省出事,实际上他有私心,是想要为师门争取一些反应的时间。
从今早明王的态度,他就已然意识到,王妃的安全是绝不容有失的。
师门恐怕必须对此行重新慎重安排,增派人手那是必然的,可陆寻义一行造成三位宗师喋血的消息传来,师门中的师者又岂能心中不打寒颤?
一安排,他们就能欣然接手?就算接手了,又怎能保证他们能做到如胡彪一样,为确保王妃安全,战死也不退?
陆寻义不是怀疑,而是几乎能够肯定,师门中没有一位师者会心甘情愿接这烫手山芋。
可到了如今地步,再撂挑子说不干了也不可能。
毕竟太玄门是主动臣服的,好嘛,现在明王第一次安排了任务,你一见有困难就说不干了,那不是拿明王在开蒜?
所以,陆寻义才想要替师门争取一些反应的时间。
可最终,墨白拒绝了。
如此一来,除了山门掌教亲自下山镇住局面之外,根本就别无他法,太玄门也就再没有回头的机会了,算是注定打上了明王的烙印。
毕竟你整个山门,自掌教而下都已经出山在为明王办事,难道还想解释,这只是山门中个别人私自投了明王?
不过,除了老道的私心外,他的话也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今正是风声紧的时候,贸然行动,风险太大了。
可墨白却也并非单纯只是逼太玄门而已,实际上,他这考虑也是反其道而行,陆寻义一行离开明珠的事,蛮子如今对各出境口,控制太过严密,不闹出点动静,让他们将精力收回放在城内,那才是真危险。
而如今,有了杜先生相助,并且她亲自随行,出城却是无需操心了。
青年社横贯明珠多年,在这种事上,他们的能力,墨白比不了,这也是他一定需要青年社鼎力相助的目的所在。
黄昏易到。
夕阳西斜,墨白没有再进林素音的房间,阿九拄着拐杖来报,王妃已一日未食。
墨白点点头,却没多语:“差不多了,去吧!”
阿九放下拐杖,慢慢跪地,冲墨白磕头。
墨白没有阻止,只说了一句:“凡事小心,谨慎再谨慎!”
都说离别是伤感的。
尤其是新婚夫妻,可在这间府上,离别却是很漠然。
林素音一顶白纱遮面,整个人毫无异状,仿佛从来未曾出过什么事一般,竟比当初进府时还要坦然。
她眸光到底是低垂还是在看着谁,有纱帐遮掩,难以知晓。
墨白眼神还是有些下意识的回避,但一见在他们身边的那老道,与明王府一众护卫,他又走上前来,在夕阳下,微风拂面,他眼神微闪,还是伸手拉过林素音的手。
林素音静静站在那儿,竟没有反抗。
墨白最终却没有说话,转过身对着老道点头:“去吧!”
“是!”老道躬身。
他将亲自送上一程,会将他们交到师门手上再回来。
临走前,林素音似抬起了头,深深看了一眼墨白,才转身上了马车。
“恭送王妃!”墨白站立,他身后是一群明王府人,躬身拱手相送。
林素音没有停顿,直接上了车。
阿九回头看了一眼墨白,墨白点点头,他坐上了马车车头。
车架离开,墨白轻声一叹。
望着夜幕慢慢侵袭,他终究还是起身了。
身边一群明王府人,只觉他身形缓缓变淡,犹若一道影子,向着马车离开方向飘去。
第249章 梅真人()
墨白心底还是不放心,所以他一路暗中随行,怕出意外。
毕竟林素音,杜先生的身份,不是陆寻义等人可比。
针对她们的追捕,蛮子下的决心之大,便是墨白也不敢真的掉以轻心。
可当他隐于暗中,在一路太平之下,跟随者那辆马车,来到码头上。
看着一艘静静等候的商船上,从容站在船头迎接林素音一行到来的杜先生,心中还是不免升起了极大诧异。
码头上,有蛮子兵安置巡查的巨大射光灯。
此时灯光明亮,杜先生走下码头,她一身白衣,不掩姿容,仿佛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容貌被聚光灯所映照,会露出行迹,引来蛮子的目光。
她没有一丝慌乱,也不急于登船,就这般光明正大的站在灯光下,犹如此地之主,与走下马车的林素音一行见礼一番,才一起登船。
墨白隐于暗中,望着她们这一行如此从容不迫,他并未露面催促。
最后,一行人登船!
一声好似汽笛鸣响般的划破黑暗的宁静,缓缓起航。
直到进入船舱前,墨白也未能见得林素音回望一眼。
这让墨白眼中微微波动,但却只能沉默。
船行很远,隐于暗中的墨白都还未离开。
直到确定了周边依然毫无异常之后,他略紧的心弦才微松。
心中不由升起感慨:“强龙不敌地头蛇,横行明珠多年的青年社果然不容小觑!”
很明显,今日这一行,并非是走的他明王府经营的渠道。
此时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明珠省,若论底蕴,无论是蛮子还是他墨白,在青年社杜先生面前,都只能甘拜下风。
真的出乎他意外,绝对没想到,在如今形势下,杜先生居然能够走的如此从容,没有半分紧迫感,就只犹如出游一番而已。
这份强大的自信与实力,确实让人心生动容,便是墨白,也不得不再次为这女子惊叹。
没有杜先生,他要送林素音离开,自然也有办法,但很有可能,这一路,又得血染。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做不到杜先生这么从容。
临走前,他再次运及目力,凝望已陷入黑暗夜幕中的商船。
竟依稀得见,那船尾之上,杜先生再次迎风而立。
已经很远了,便是墨白也无法看清她神态姿容,但却能模糊得见,她衣襟伴着海风飘舞,发丝在风中飞扬。
她很安静,一动不动的负手,凝望着这片土地。
墨白准备离开的身形微顿,似隔着空间,与杜先生在对视。
最终,他轻声一叹。
杜先生。
这不弱男儿的女子,终将在他心头留下一抹难以褪去的色彩。
其实,他们并不熟,交际更是谈不上。
但这个女子给墨白的印象,却是很深,无关儿女之情,只是她这个人便足以让墨白铭记。
若说这乱世中,论遍英豪,杜先生恐怕还排不上号。
但墨白却觉得,历史应该记住这颗明珠!
明珠!
没错,这是墨白对她的评价,明珠省,当之无愧的明珠!
她生而不为男,心性、智谋、气魄、格局、手腕,却足以让天下男儿汗颜。
“保重!”墨白对着黑暗拱手。
转身,身形渐模糊,随之消失在夜幕中。
这一路走下去,会有许多人令他心头铭记,但他只能留待将来,再回忆点评当年惊艳人与事。
“噼里啪啦!”
已经深夜了,在回去的路上,墨白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声,这令他如风身形,骤然止步。
眼神刹那中,锐气电闪,转身凝望远方。
但这一回眸,直视那轰鸣传来之处时,眸光却又不由一顿。
在离他并不算远的地方,有一片富人区,此刻夜深,却一家家点亮了灯火,随之便是一阵阵“噼里啪啦”的轰鸣声,不断在夜空震响。
墨白眸中的锐利慢慢在这令明珠人恐怖的声响中散去。
他没有靠近,却已经听出来,那不是枪炮,而是鞭炮声。
半夜传来的鞭炮声!
有些恍惚,听着鞭炮声,再看着那些小楼上高挂的红灯笼,他慢慢回神。
“要过年了啊!”墨白驻足,嘴角轻声呢喃。
这段日子过的太紧张与匆忙,一回首,竟是忘了,原来今日已是小年夜,除夕只剩不到一个礼拜了。
抬头望了望天,又回头望望黑暗而又寂寥的明珠。
这一年,这一年终于过去了!
他韬光养晦的五年,也终于结束了。
这一年,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都注定难忘。
但有一些人,在这一年里,却其实过的还算不错。
比如道门一百零八山。
世间纷乱,他们却独坐青山,望云起云落。
战火遍布,他们更多忙碌的却不是铁血与残酷,反而在回忆圣武当年,那一战定数百年荣耀的光辉。
没错,又到乱世,又到了他们左右逢源的时候,他们本就荣耀,所以不如当年激动,但却也在用心良苦,于这乱世中翩翩起舞,欲求荣耀永存。
并无危险,他们也无心血腥,还算顺利,这一年,任世间谁主沉浮,他们依然高居云山之上,惯看春月秋风。
只是
竹江省多山,又有长江在畔,地理位置于大夏来说,正处中央地带,这里水土肥美,向来为农作物生产大区。
竹江省最为出名的一座圣山,便命名为上清山,相传出自这里乃是古老神话中,上清圣人的道场。
要说这山的确不凡,地势极高,若高居顶峰之上,便可见云山屋饶周边,当真是有仙居圣地的气势。
但到底上清圣人是否曾在这里修道,却是难以考证真假的,可如今这座仙山之主是谁,却是天下共知。
没错,便是道门一百零八山里,最辉煌显赫的四大名山之一,上清山是也。
只是啊,即便以圣人之道号为山名,这里也依然是人间,生活在这里的人,也不是仙,依然是凡人。
是人间便定有意外,比如上清山,这一年他们本来过的是不错的,这乱世于他们而言并没有那么恐怖,但谁料想,这都已经年尾时节了,他们却突然淡定不下去了。
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