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8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坦克继续以高机动规避德军的迫击炮,然而突然间,坦克遭到了一种平直的攻击。
驾驶员瞬间从亢奋中清醒:“排长,是战防炮!”
一听这个词汇,契科夫也马上清醒:“前方危险!快转向!”
说时迟那时快,当坦克突然转向后,一发45毫米高爆弹,竟非常巧合的击中了b坦克的炮管,旋即剧烈爆炸。
车体中弹震动剧烈,契科夫的脑袋也猛地撞到铁皮,顿时脑门流血。他捂住湿漉漉的头,艰难的问:“坦克!坦克还能走吗?”
“它居然还能前进。”驾驶员震惊的说。
然而炮手悲观的表示炮管已经废了。
契科夫有些悲哀,他本想复刻一下刚才的成功,突入德军阵地后进行零距离的侦查,在打死一些法西斯再全身而退。
“好吧,是时候接受前线指挥的命令了。同志们我们撤!”
坦克调转方向就是打算逃跑,可惜德军并没有在给这辆出尽风头的b坦克新的机会。
坦克的失去炮管的炮塔正方向对准西方,行进方向却是南。炮手还在用完好的机枪变大边撤,然而突然钻出来的低矮造型的三号突击炮,吓得他几乎崩溃。
契科夫也赫然注意到了德军的大杀器,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突击炮居然开火了!。。
炮弹并没有直接击中b坦克,它在靠近末端的地方爆炸,冲击波直接震碎了坦克的尾部。发动机直接碎裂,燃油流了一地并燃起大伙和浓厚的黑烟。两侧的负重轮碎了三组,履带也断了。
以德军的视角看去,苏军的坦克就是被摧毁了。
一名德军营长骄傲的向赫兹曼汇报:“报告师长,我们的三号突击炮及时赶到,仅用一发炮弹就击毁了敌人坦克。”
对此赫兹曼长舒一口气,实际上,仅仅是一辆坦克就给他的城防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他严肃的回应:“做好自己的工作,迎接俄国人主力的进攻。最艰苦的战斗马上就开始了!”
第1506章 攻击多纳伊奇渡口()
坦克的抽风机坏了,车厢内突然充斥起来污浊的气体,驾驶员奋力打开视窗,把气体引导出去并不停的咳嗽。
契科夫满脸是血面目可怖,他也打开顶盖,探出半张脸呼吸相对新鲜的空气。
“同志们,你们都还活着吗?”
“我没事!”驾驶员踉跄回应。
“炮手呢?”契科夫推推炮手,发现其人已经没有了气息。
刚刚的爆炸使得几块铆钉崩出,它们像子弹般杀死了炮手。契科夫对炮手的牺牲有些叹息,然而他马上意识到,如果自己还不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待会儿坦克若是殉爆,那就全完了。
“炮手已经牺牲,驾驶员,我们弃车!”
“好吧。这辆坦克真的寿终正寝了。”说罢,驾驶员从视窗钻了出去,契科夫亦是从此处转出。
此刻坦克的后端的火势持续加强,车内还有几发炮弹,一旦火焰窜进去,殉爆也就是一分钟后的事。
坦克周围黑烟滚滚,它腾起的黑烟赫然成为了非常明显的信号。后续的苏军大部队正在通过最后的树林,所有人都看看到了这黑烟,不禁精神紧张。
“你们千万不要出事啊。”拉夫连季紧张得试图和坦克联络,耳机里只有毫无意义的环境噪音。
他马上意识到,那黑影十有**就是坦克被击毁后产生的。
“见鬼!你这个白痴,让你后撤你偏不!你死了,我的责任可就大了。你死了,我们少了一个战斗英雄!”
然而英雄牺牲了,拉夫连季自知应当化悲痛为力量。转念一想,至少他们的牺牲证明了一件事,火车站那边还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硬骨头。
契科夫和驾驶员谢苗,此二人满脸是血,破损的军装还被浓烟熏成黑色,两人就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似的。
得益于浓烟的掩护,两人的逃离完全没有引起德军第一时间的注意,直到他们跑远了,德军才汇报从被击毁的坦克中钻出了驾驶员。
对于这个情报,师长赫兹曼毫不关心。他现在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部队能否完成城市防御,只要坚守到明天天亮就是胜利!
这一战,苏军,绝不会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契科夫和驾驶员没跑多远,便钻入了树林里,他们都有内伤,索性皮肉上的伤口血不流了。两人到了树林就直接躺下,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应该没有自己的事了。
另一方面,战斗力最强的伞兵旅,以及所有的装甲卡车,都向列奇察火车站的方向移动。多罗宁的残余炮兵,他阻止了八百人,扛着缴获的合计三十门80毫米迫击炮和超过五百发炮弹,跟随者伞兵旅前进。
所以进攻火车站精锐部队达到了两千五百人,其中还有十五辆装甲卡车。苏军就是要以一次疯狂的“步坦结合”一举破了德军的防御。当然,这里的战斗必将是惨烈的,部队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最精锐的部队就是要正面硬钢强悍之敌。
次一级的部队,也是兵力最多的部队,部队在进入树林前就分工明确。
第17游击旅的那八百号人,突然向东方移动。
拉夫连季给予旅长米罗什尼科的是一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攻占渡口城镇多纳伊奇。
所以,针对多纳伊奇的战斗反倒是比攻占列奇察更早发生。
要占领这座城镇,必须率先通过横亘在第聂伯河上的那座铁桥。基于这种情况,着实令米罗什尼科有一种既视感。因为这场打了一个月的大战,最开始就是为了占领洛耶夫城的跨河铁桥。
当然,拉夫连季给游击旅的命令颇有弹性。所谓如果难以通过桥梁占领城镇,那就想办法把桥梁炸掉。因此,游击旅掌握了一百公斤的炸药,只要炸毁一些桥墩,桥梁便可垮塌。
“要是德军建立有桥头堡,那就有些麻烦了。”米罗什尼科最担心德军依托桥梁防守,德军也不是傻子,他们的确在桥梁的西侧一端,几乎将所有的兵力安置于此。
守卫多纳伊奇的部队本来只有一个连,他们吸收了数以百计阵地崩溃撤回来的溃兵,兵力达到了一个加强营的地步。然而大量的士兵被苏军的强大攻势惊呆了,指望他们突然变成百战强兵,实在是牵强。
米罗什尼科渴望巨大的战功,这将是他未来升迁的重要资本,也是第17游击旅能为牺牲的九千名昔日战友们唯一能做的事。
就在下午五点整,游击旅和多纳伊奇镇的守军展开激战。
米罗什尼科本来觉得,他的部队目前有十门无后坐力炮,还有二十个RPG发射器,炮弹飞弹也都相对充足。瞬间击败敌人根本不是难事,可一经交战,他便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
“该死!德国人在这里究竟有多少兵力?瞧着火力,至少一个营吧!”他拍在草地上,数以百计的士兵亦是如此。
刚刚被德军机枪赶回来的连长窜到米罗什尼科的身边,气愤的说:“德军明显有所准备,他们的兵力也很多。我牺牲了二十多人,没有任何进展。”
“那就给我继续炮轰。让你的人迎着炮火冲锋。”
“Да!”
连长又组织部队猛攻,在他们的头顶呼啸而过的是一发发炮弹。
德军自己的伤亡也很严重,他们打退了苏军的试探性进攻,终于在非常猛烈的炮火中,意识到苏军是玩真格的了。
德军桥头堡有一个连的官兵,各式机枪有十二挺。他们实实在在挨了三十枚70毫米炮弹的轰击,如此数量的炮弹击中攻击一个小区域,纵使德军给阵地堆砌了大量的沙袋,战壕挖的也足够深是,守军还是无可奈何的遭遇到灭顶打击。
“小伙子们,我们后撤,桥头堡已经守不住了!我们撤到城镇和他们打巷战!”
受伤的德军连长只能率部后撤,他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二的人,现在城镇内还有大量以逸待劳的溃兵,或许那些人还能依托城镇建筑坚决抵抗。
近距离观战的米罗什尼科大呼过瘾:“干得好同志们,夺下啦桥头堡后继续尝试进攻。”
苏军进攻的步兵连,自己也付出了一半人伤亡的代价,才勉强占领德军桥头堡。但是,等待他们的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
第聂伯河是条大河,它的上游河面也颇为宽阔,该铁桥因而有着270米的长度!
如此长的铁桥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筑技巧,它的确很长,因为河面就是如此宽阔,它必须被修的非常长。
上游的河床都很低,苏联建造这条公路铁桥时,就是每隔四十米建设一组结实的桥墩,所谓桥墩也就是并排而立的两根硕大的混凝土立柱。立柱之上铺设钢条和钢板,再铺设水泥,铁桥就是如此建成的。
所以,苏军要攻占多纳伊奇镇,必须通过这条危险的铁桥!
苏军当即就意识到接下来战斗的麻烦特性,有二百名战士已经开始在铁桥上狂奔,然而还是晚了一步。
德军依然牢牢占有者铁桥的东侧,并在那里建立了桥头堡。此地之狭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苏军竟短时间内倒下了近百名战士,他们像是被割草般被德军的五挺ZB26射杀,一些小口径迫击炮就加重了苏军的伤亡。
“该死!”米罗什尼科咬紧牙关狠狠锤着大地,接着大喝一声:“通讯兵,快过来!”
“到!”
“给我立刻联络指挥部。”
米罗什尼科很快和拉夫连季本人取得联络,他汇报了自己这边的糟糕处境,也得知了针对列奇察的进攻,已经全面开始。
拉夫连季眼下全力以赴指挥着上万名士兵对列奇察的解放作战,哪里有时间去关注苏军在东边的多纳伊奇镇的推进阻力。
“我没有时间听你抱怨,也没有可能派兵增援你们!米罗什尼科,如果你不能占领城镇,那就把该死的铁桥炸毁。我们必须组织东边的德军试图从这条铁桥援助列奇察的敌人!”
仅从背景的巨大嘈杂声中,米罗什尼科完全明白北方激战正酣。是啊,虽然距离有五六公里,沉闷的爆炸声还是可以感知到。尤其是趴在地上耳朵贴住泥土,那震动就更加明显了。
米罗什尼科当即改变战术,他在稳定了还活着的战士后,又开始了新一轮进攻。
这一次,苏军的所有远程火力,皆以抛射的方式向河对岸的多纳伊奇镇打去。
无后坐力炮的70毫米炮弹,重点轰击建筑物。所有的RPG手以抛射方式发射榴弹,向德军东侧桥头堡跨射轰击。
多纳伊奇镇不必列奇察,城镇大多数建筑木质是主要成分。木头是绝妙的可燃物,炮弹的轰击直接造成了三栋价值屋顶的起火燃烧。
德军都知道,苏军炮火准备后才是步兵的进攻,苏军不能凭士兵的血肉之躯突破铁桥,就只能指望炮火优势轰击城镇了。
因此,几乎所有的德军官兵都在后撤规避,他们的东侧桥头堡也损失很大。数以百计的德军士兵藏匿在坚固建筑的一楼或者地窖中,他们当然也付出了伤亡,却又能力在炮火过后重新抢占阵地继续阻击。
然而,苏军根本就没有打算占领这座城镇。
“爆破手们,我看好你们!给我上!”
在米罗什尼科命令下,一个班的战士仅着内裤,跳进了凉爽的河水中。他们踩在淤泥中向着两个目标桥墩淌水过去。岸上,苏军的炮火机枪为其掩护,德军因而不但没有对这些爆破手采取阻击,甚至没有发现他们。
爆破手们在抵达目标后,将细小的钉子用工兵铲夯进桥墩,接着把捆扎好的TNT炸药挂着,又将雷管插了进去。
雷管后端连接着纤细的导线,一直延伸到五十米开外的所谓安全区。
这套爆破设备可谓是第17游击旅的传家之宝,毕竟米罗什尼科如日中天时,爆破铁路可谓是日常的任务,但是炸桥还真是他的初次作战。
一声惊人的巨响后,铁锹陷入浓烟中,就在苏军众目睽睽之下,桥面的钢板失去水泥土的承重,吱吱扭扭的弯曲,最后轰然倒塌。
于是乎,长达270米的桥梁,突然断裂了近80米的长度。德军想要瞬间修复它根本不可能,就算要修复,至少也得十天功夫!
“好了,这下我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米罗什尼科长舒一口气,他很快便向北方的部队报捷,得到的却是拉夫连季让他继续坚守的命令。
通讯结束了,米罗什尼科狠狠锤了锤地,一副不满的模样:“该死,解放列奇察就再没我的事儿了?!”
一场战斗,总是得有部队主动,总是得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