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7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我们肩负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问题无人知晓,人群中逐渐聒噪起来。
“大家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速度快如闪电!我们是伞兵,伞兵就该在这密林中拥有穿林腿。我们其实再前进二十公里,就能抵达目标。而主力部队,要比我们至少多走十五公里!
再说了,我看到你们这些人,无一例外的精力充沛!假如我们在夜里行军,在明日太阳初升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抵达洛耶夫的敌人桥头堡了。
但是!
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体力,还要保证不会因为崴脚、抽筋引发的非战斗减员!根据上级的情报,大部队已经有超过五十人,因为崴脚严重不得不退出战斗!甚至包括一名高级军官!
因此我们将在这里扎营,我许可你们自由点燃篝火,许可你们休息到明天上午七点整。
现在,全营扎营!生火!吃饭!睡觉!”
难道伞兵旅的战士就不疲惫吗?不!大家都是人,即便他们从军的这些岁月,从来都接受着严苛的体能训练,过分负重的长久行军,还是严重消磨了他们的体力。
得知可以一直休息到明日上午七点,大家如卸重负。
其实很多人知晓,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之所以比主力快,是因为一直在稳速行军少有停歇罢了。
就这样,在第聂伯河左岸的一处基本是无人区的树林中,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焰。军人们贪婪的吃着土豆,即补充能量,又补充水分。再吃上一些咸鱼干,补充盐分。
战士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清贫,在被德军围困的状态下,人人都能用土豆把肚腩填的如同一个球,还有什么要抱怨的么?
吃完饭之后,伞兵们就开始挖掘自己的“住宿洞”。他们和一般的步兵受到的训练不同,非常懂得如何在孤立无援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后世特种兵的能力。他们拿起工兵铲迅速挖好了仅供自己躺着的土坑,再将毯子一裹,就这么睡着了。
全营官兵迅速沉睡,唯有少量的哨兵在外围轮番戒备。
这一夜,平安无事。
太阳早早就升起了,6月21日,待到明日就是夏至。这支伞兵营在约定的时间全体起床,他们在依然炙热的篝火灰烬下,迅速烤熟一些土豆,以此作为早餐。
雷切夫也在这个时间点向巴尔岑方面发去电报,彼此进行了短暂通信后,就由伞兵营率先开始了今日的,也是最后一日的行军。
广大在战士收拾好他们的毯子,绑在背包上,在将其全部背在身上。经过一夜的休息,大家的体力得到恢复,他们又可以稳速前进了。
全营重新抵达了那条一定会通向洛耶夫的土路,并组成两列纵队,行走在道路的两侧。
“大家注意,继续前进我们就更可能遇到危险!上级并不禁止我们在必要时刻开枪,所以,自现在开始,全体做好战斗准备!”
雷切夫如此命令,令精神状态不错的战士们多了一份紧张。毕竟这条路能直通目标,偶遇德军巡逻队的可能性,就随着部队逐渐接近目标而越来越大。
有一个排的战士脱离大部队在前方一公里处前进,他们就是侦察兵。剩下的战士则按部就班,伴随着他们满载物资的马车,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前进着。
就在上午十一点半的时刻,尖兵终于穿行到了森林的边缘,他们透过望远镜,看到了约莫一公里外的那座健在第聂伯河上的桥梁,以及一条自桥梁延伸,通向正东方向的铁路。
尖兵就地埋伏,并派人向大部队报告抵达目标的这一事实。
雷切夫大喜,当即下达命令:“全营脱离道路,所有人员包括马车,向东侧森林前进,在森林中建立我们的营地!”
这场针对洛耶夫的作战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苏军自然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胜利,不知晓的正是作战的过程。
雷切夫宣布扎营的地点实际距离洛耶夫铁路桥东边出口足有三公里,他们实际距离前线已经非常近了,因为茂密植被的掩护,全营才相信敌人根本找不到他们。但是部队必须考虑德军巡逻队的可能性。
战士们在得到命令后,立刻在森林中布置环形防御体系,其中心正式营部所在地,大量的物资亦是放在这里。但是这里并非长久的营地,到了明日,部队必然展开对洛耶夫的首轮进攻。届时,前线将是距离德军桥头一公里的那片森林的边缘,苏军针对洛耶夫包围圈的东部边界,也首先由雷切夫的营负责。
在全营官兵离开后,还留下一个排的战士,他们的工作仅有一个清理马车的车辙印。这份工作或许不必要,因为次日天亮后,战斗就将开始。
第1274章 铁路支线()
大部分战士在早晨多烤了一些土豆,它们就作为午餐食用。战士们亦是携带了一些诸如饼干粉这样的干粮,甚至是少量的罐头。
因为已经身处前线,在当前收集木柴点燃篝火,可能是一种打草惊蛇的行为。
一路上,机警的侦察兵并未发现他们踏着的土路上,还存在他人行走过的足迹,更没有发现车辙印。或许德军并没有在这里派遣巡逻队,但洛耶夫城内是必然有敌人的,甚至敌情很不明朗。敌人兵力究竟如何?还需要部队安定下来后展开侦查。
雷切夫下令:“在明天之前,全员禁止生火。我们就吃手头的干粮,待到明日战斗真的开始,择机再生火烤土豆!”
没有哪个人敢愚蠢的抗命,所有人也都知道利害关系。
战士们倒是砍倒了一些小树,再砍成小块,配合着林间的泥土,修善了一些建议的机枪阵地。营区迅速成为由二十多个机枪阵地包围的圆形区域,之后,雷切夫才高枕无忧。
他又下达了全营休息两小时的命令,之后决定亲自带上一些人,展开对洛耶夫的首次侦查。
大部分士兵在吃饭,他们进食了大量的土豆,大量的战士也都到了时间,在吃罢饭后随着肚子一通颤抖,就前往营地边缘之处,蹲下来一阵痛快。营地的空气中甚至也为此散发着异味,雷切夫也有些担心,这些臭气是否会为远方的敌人所嗅到?
他并不喜欢土豆这种军粮,因其所受的训练,深知牛肉和面包,能让士兵一直保持强大体力。之所以吃土豆,是因为大家别无选择。
待到下午两点,该是行动的时间了。
“一连长!”
“到!”
“什卡夫!现在集结你的人,卸下重装备,准备跟我前去侦查!”
“遵命!”
这位干练的连长迅速集结完他的人,战士们都根据命令换上轻装,他们甚至连背包都卸下了,仅仅佩上武装带,少量的弹药,和一杆枪。
看着他们雷切夫点点头:“很好,连续的行军,你们的景森面貌让我满意。”
“嘿嘿!您说笑了!我们是伞兵,这点困难难不倒我们!”连长什卡夫自信的说。
“你的话很提起。来吧,我们开始行动。”
雷切夫估摸着,他现在的布置的营地,强大的火力能阻止德军一个整编团的进攻,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他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次关键侦查的结果,他肩负重担,要尽可能的摸清楚洛耶夫城市的布局、敌人的火力点,以及估测出敌人的兵力。
由雷切夫本人带队,一百多个战士排成了倒三角的进攻阵型,一个个战斗小组不断的以大树为掩护,从其营地出发,径直的向树林边缘前进。他已经知晓了自己营地的位置,只要当前的地图规划是正确的,通过测量,实际上再走上两公里,就能在森林边缘埋伏,举起高倍望远镜,就能窥探这座被德军占领的小城市。
他们就是这样行军,每个人都小心翼翼。
然而,意外总是在他们意料之外到来!
广大战士都听到了异常的震动,全体官兵当地找到最近的大树充当掩体蹲下来。
连长什卡夫匍匐到营长所在的位置,问道:“营长,这噪音到底是什么?该不会是敌人的什么机械?亦或者是装甲车?!”
“是装甲车也不怕,我们有pg。”说着,雷切夫又示意大家安静。
噪音是一种低吼,它没有节奏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噪音越来越大,而且大地的震动也愈发的明显了。
事到如今再也不需要怀疑什么,噪音的源头不是别的,是火车!
雷切夫立刻紧张起来,他迅速从衣兜里抽出地图,仔细寻找这里存在的铁路线。
苏军目标城市洛耶夫,其战略重点就是这里是铁路支线的节点。这条铁路不是主干道,在和平时代这里的运力也非常糟糕。因为洛耶夫是出于大片沼泽地夹缝中的城市,在其南边不远就是巨大的普里佩特沼泽,而其正北边,又是一片沼泽。
这座城市位于第聂伯河上游和索日河的交汇处,在两河交汇的三角区域,就是一个面积达二十平方公里,名为德尼普拉泽地的沼泽区。城北的沼泽区,和游击共和国核心区有些相似,即土地多松软,内有大量的河道和池塘,它也是秋冬季候鸟愿意前来筑巢繁衍之所在。
雷切夫知晓了一些整整一年前的历史,就是这座城市,从维捷布斯克口袋南翼逃出来的苏军,很多就是经由这座城市逃向内地。也有部分从戈梅利、从日洛宾一路东撤。像是原本的第63集团军大部队,则是因为耽搁了撤退的时间,不得不在日洛宾背水一战,终究全军覆没。
所以在战争刚刚爆发不久,洛耶夫就被德军占领,其占领时间已经几乎整整一年。雷切夫有理想相信,这里已经没有苏联公民的,有的只是大量的德军士兵,亦或者是背叛了祖国的伪军。
当时苏军撤退时也是在利用火车,因为撤的非常仓促,加上手头武器弹药的严重匮乏,他们根本没能将铁路桥炸毁。如今火车还在这条铁路支线上跑,其行动方向也明显是向西,显然德军已经在充分利用这条支线了。
“同志们!敌人利用了我们的铁路,也一定利用了我们的火车!他们从我们的国土上掠夺的大量的物资运回德国,火车一定首先通过那条该死的桥!同志们,我们改变计划,全员跟我向北前进!”
经由雷切夫的命令,队伍转移了方向,并且加快了行动速度。
在向北狂奔两公里后,尖兵终于看到了那条铁路线。
十多年前,苏联为了加强白俄罗斯境内铁路的运力,就在铁路主线附近开辟了少量的支线。地图显示,这条支线穿行这一带的森林,铁路自戈梅利始,沿着第聂伯河右岸向南,在洛耶夫过河,并一直连接到通向切尔尼戈夫城市的铁路主线。
当年,苏联动员了大量人员,尤其是洛耶夫附近的村民和市民,参与砍伐树木,并在林海中开辟出一条路。专业的铁路工人已很快的速度,将洛耶夫以东的支线铺设完毕。
这条支线在和平时代实际用的并不多,它主要也是负责将切尔尼戈夫附近伐木场砍伐的优质圆木运到白俄罗斯,亦是将白俄罗斯物资运往乌克兰的另一条通道。
这条支线有着两副铁轨,火车因而双向行驶。
尖兵的眼睛是敏锐的,他们仅从铁路当前的状态,就知道它已经被经常使用。瞧瞧,轨道可是被火车钢轮磨得锃光瓦亮!
第1275章 游击队活动的痕迹()
当雷切夫本人看到这条通向幽暗森林的铁路支线,他本人也做了一番分析。
在骄阳照耀下,铁轨也泛着闪光。德军显然只是利用了铁路,似乎没有进一步修善?
“什卡夫,派些战士抵近观察,看看铁路有无异常。尤其是那些道钉和枕木,可否有替换的痕迹!”
“遵命!”
十多个战士从道路旁的埋伏点钻出来,他们弯下腰,就仿佛铁道巡检员。他们的工作实际更为仔细,因为要判断铁轨、道钉之类的是否被更换,需要很好的眼里。
他们检查有约莫二十分钟,终于有战士发现了端倪。
这名战士在异常地点放上了一把青草作为标记,又匆匆跑回来汇报情报。
“报告营长,我发现了异常。就是我放青草的位置,至少有三十米长度的铁轨,那里的道钉和其他道钉完全不同。”
“果不其然!”雷切夫当场紧张了。
“营长?到底怎么了?”什卡夫好奇的问。
“别废话了,现在跟我一探究竟!”
雷切夫迅速到了事发地点,他蹲下来,的确发现这里用了新的到底,它们明显像是新钉上去的,其他道钉则锈迹斑斑。再仔细瞧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