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686部分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686部分

小说: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在矿场正上方改变航线,保罗给自己戴上墨镜,面对着上午的骄阳,驾驶着除了发动机以外,机身被砸的千疮百孔的侦察机,朝着戈梅利飞去

第1170章 空袭预兆() 
这种电磁干扰足足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即便是承受着机体的过热,电台依然在强行工作,直到纷纷过热罢工。

    杨明志叹了一口气:“真希望,这种措施真的干扰了敌人的通信。”

    不过,他的担忧很快就变成的兴奋,因为矿场方面传来急电了。电本身非常有趣,他们居然在质问,为何与指挥部的通信意外中断。

    无论是否有明确的回信,只要发向指挥部的电报,指挥部内必须首先回应一个简单的字符代码,证明他们收到了信息。

    电上更是声称,当准备采取语音通信时,电报员听到了不断变换节奏的异常噪音,就好像调到错误波段的收音机!

    电上也着重说明了敌机环绕矿场飞行的情况,而杨明志的思绪全然在所谓的“通信异常”方面。这些迹象表明,电磁干扰已经取得了效果!

    关于对电报机和通讯设备的滥用,萨林奇金是果断的执行了杨明志的命令,现在的他则带着一众人前来“兴师问罪”,因为,电报机都要过热自燃了!

    当他带着不解匆匆来到集团军指挥部里,这里紧急会议已经召开。

    杨明志召集了在场的所有参谋,最关键的人物除却他,就是耶夫洛夫和福明。对于刚刚结束的对敌军侦察机的失败作战,众人都心有不甘。明明已经组织了不错的防空火力,敌机不但逃跑,似乎还着重对矿场侦查了一番,最终扬长而去!

    侦察机的出现是一个预兆,是德军空袭的预兆,德军不日就将展开庞大空袭。

    这一刻,人们不禁回想起鲶鱼村被轰炸的恐怖——机场被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炸成了鱼塘!

    敌人空袭再度展开,很可能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再说了,当前的游击共和国已经不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穷酸境地,这片区域内存在着大量的手工作坊,还有兵工厂、化肥厂,这类重工业工厂。这些工厂若在空隙中受损,将是对部队可持续作战的致命打击!

    一时间舆论颇为悲观,大家都在寻求他们的英雄指挥部别列科夫的妙计,一个个绷着脸投来祈求的目光。

    “该死!这么短的时间我能想到什么好主意?!”杨明志脑子里一团乱麻,好在,萨林奇金的出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这位脑门锃亮的中年人,焦急的踏入指挥部办公室,甚至连该有的礼节也不顾,焦急的质问:“别列科夫!我已经按照你的决定,将共和国通讯部掌握的所有电报机,甚至是备用电报机全体开机,还使用了最大功率。差一点!差一点我们的电报机就自燃了!你现在必须告诉我,你为何要这么操作?!”

    杨明志打内心里为这位带来转移话题的借口而高兴,他面不改色的说道:“当然是电磁干扰!”

    “哦?干扰?!”萨林奇金听着懵懂,“这是科学吗?你又在干扰谁?”

    “我们在干扰那架该死的德军侦察机!我军的电报员,觉察到了敌机似乎在使用机载无线电,我们察觉到了微弱的电磁干扰!”

    此事,的确有必要和在场的左右人说明白,杨明志也就当众站起身,又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我们必须屏蔽敌机与德军指挥部的通讯!我们刚刚的措施的确屏蔽了通讯信号,因为,我们矿场发来的电报,指挥部都无法收到了!

    我本想着首先屏蔽敌人的通信,我军再将敌机击落。如此,敌人不会知晓我们的任何秘密,但现在看来,电磁屏蔽做到了,击落敌机的任务彻底失败!

    敌机在矿场上空盘旋多圈,我们的射击毫无效果。敌机带着大量侦查情报逃走,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考虑到萨林奇金是后来空降沼泽地的,对这里曾遭遇空袭的事实,他必然没有直观了解。

    不由杨明志再扯着嗓子说一遍往事,耶夫洛夫替他叙述一遍……

    杨明志点点头,攥紧拳头慷慨激昂:“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的严峻问题!以往,我们只关心敌人数以万计的地面部队的进攻,却将来自空中的威胁忽略了。我们必须做出应对措施!”

    “那么,你有什么措施吗?”木着脸的萨林奇金冷冷质问。

    “至于措施。我军上次躲避空袭时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平民疏散到森林中的避难所,所以最后伤亡的基本是士兵。只是这一次我们不知道敌人何时进攻,敌人会出动多少飞机,敌人的机场又在哪里。显然,是敌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也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我们似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这一现状对我们太不利。”

    耶夫洛夫叹了口气,他拼命的挠挠头,牢骚道:“以上次的经验,敌人会在十天内空袭的。我看,我们也许必须按照老办法,开始向森林里疏散。”

    一听这个,福明马上火了:“你说疏散?你是认真的?!我们刚刚将洛耶夫作为解放的目标,一架敌机出现,我们的策略就要改变?”

    “事到如今,即便是突然改变刚刚定下的计划也是无可奈何!难道,您要看到敌机的疯狂轰炸吗?我们当前的人口实在太多了,一旦平民大量伤亡,我们的战斗意志都有崩溃的可能!”

    “呸!尊敬的少将同志,难道几架德军轰炸机就把你吓到了?!难道你已经像是老鼠!”

    “你……你闭嘴吧!”

    嘭的一声,木桌似乎都要被敲碎。杨明志咧着嘴,瞪着刚刚愤怒敲桌的耶夫洛夫。

    待气氛稍稍平和后,他无奈的说道:“这里是指挥部,你们都是高级军官,在这里吵架有何意义?!与其吵架,还不如想想我们今后怎么办!耶夫洛夫、福明,我别列科夫是这里的军事指挥,对于未来进攻洛耶夫的战略,我的态度坚定不移。但是,德军空军的强大威胁,我们必须想办法克制!所以!”杨明志又面相在场的所有人:“所以,我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

    众人都不说话,既然连司令都想不出好对此,才疏学浅的大家能怎么办?

    见得众人都在沉默,杨明志知道自己耗在这里也是毫无意义,再者,已经是午餐时间了。“好吧!大家都好好想想对策,让各部队的指挥官也去想办法,到了晚上,全体营级以上军官和政委,到指挥部大办公室来再次开会。届时,有什么好建议,统统告诉我!”

    中午饭杨明志吃的不顺心,他也悄然注意到广大吃饭的士兵,无一例外不是谈论那架敌机的事。战士们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声音非常值得深思。一个是在抱怨那敌机似乎免疫子弹,一个是在担心德军的空袭。

    电磁干扰的成功令杨明志非常自傲,然而,如何应对敌人几乎会是必然的空袭吗,这是大问题。

    今日的防空实战暴露出部队的非常多问题,即部队防空准备非常糟糕,敌机都快飞走了,防空火力才开始展开。

    杨明志当然承认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一团糟,造成该结果,一个是训练的严重缺失。部队平日里的战备级别从三级到一级的突然转变,士兵的应变速度差强人意。再者,就是防空武器落后,甚至部队连雷达都没有。

第1171章 我们造不出雷达() 
很多时候,好主意就是在脑袋里一闪而过。杨明志幻想着他当前拥有着后世的防空车辆,敌机出现,防空导弹就能向打蚊子那般,轻易将其击落。能取得这种高效率的战果,一个能主动制导的导弹,另一个,就是雷达。

    就算当前63集团军的防空作战,不说火力如何,就反应速度来看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假若能早早的发现几十公里外的敌机,部队就能提前准备!就算是提前五分钟,防空作战的战果就完全不同。

    那就造个雷达吧!

    然而这个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关于雷达的原理杨明志也非常清楚,这种设备几乎可以形容为给微波炉加天线。初代雷达,它的核心部件就是一块磁控管,由它制造高频微波进行对空探察。

    微波炉在战后成为家庭电器的新秀,而雷达也从早期的大家伙,最终演变为紧凑的相控阵。

    电报机和磁控管,发射的都是电磁波,彼此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几十台加大发射功率又不断变频的电报员,总能触碰德军的通信频率,要提前预制德军飞机,想用电台设备里的元器件,魔改成雷达,纯粹的风马牛不相及。

    再说即使自己非常清楚雷达的结构原理,仅凭兵工厂当前的制造能力,最多也就画出无法制造的设计图纸而已。这又有何意义。

    能在敌人出现前就发现,这对游击共和国的防空至关重要,至于如何能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发现敌机,也许那位里固施科夫很有办法。

    杨明志囫囵的吃完已经凉了的土豆,愤然离开了这嘈杂的餐厅,也令他的卫兵一阵诧异。

    阿布拉姆赶紧追过去:“司令!您这是要去哪?”

    “哦!如果副司令问起我,就说我去了兵工厂,去找里固施科夫了。就是这样!”

    杨明志所不详实的是,苏联的雷达设备,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取得了战果!

    苏联研发的名为“无线电飞机捕获器”的雷达设备,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捕捉到了苏德边境以西一百公里出的大量空中目标,这些正是执行巴巴罗萨的德国空军的首轮轰炸机部队。因这般成果,该雷达的设计师季霍米洛夫名声大振,也为他得到一枚斯大林勋章。

    苏联能够制造这类高精尖端的设备,这是建立在苏联拥有着完整的生产链,即便战争使得她失去了一半的精华区和一半的人口!

    在游击共和国,现有的那点生产能力,也就制造一点武器弹药,诸如温压弹和超远射程的火箭炮,算是军工业的奇迹。除此之外,鲜有什么高科技设备。

    另一方面,里固施科夫对刚刚的敌机事件忧心忡忡。敌机意味着什么?是空袭!

    几个月前的德军空袭事件他历历在目,当那些该死的轰炸机出现时,他就在默默祈祷,希望敌人不要发现兵工厂的位置,即便敌人真的进行了轰炸,也祈求着那八台至关重要的蒸汽机床能幸存。

    兵工厂的蒸汽机床,在武器的生产上作用巨大。当炮弹弹胚被一个个铸造出来,最终哪一个不是将其夹在三角卡盘上,车成完美的锥形!尤其是弹药室,车刀镗孔轻松就搞定了!

    正是这些车床,使得兵工厂一直保持了很大的弹药生产量。

    可以说,这些老旧的车床,就是他里固施科夫的命根子!

    他刚刚召来手下的各车间干部,一场“关于空袭期间保护重要生产设备”的会议也刚刚结束。这毕竟是兵工厂内部会议,至于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也没有。

    所以,当杨明志没带上什么随从匆匆赶来时,可让他受宠若惊。

    “司令同志,您突然来我的办公室,是不是,有什么大事?!”

    “是的!有大事!”杨明志喘着粗气,迅速搬来一把椅子,正坐在办公桌后慌忙起立的里固施科夫面前。

    正好司令本人倒了,里固施科夫那些关于敌机的顾虑正欲全盘说出,司令已经先说出来了。

    大家的关注点不谋而合,杨明志也敲着桌子强调:“敌机出现是危险的预兆。他们一定回来空袭,我们必须找到能有效遏制敌人空袭的办法!”

    等于说,司令也找不出什么办法,里固施科夫叹息道:“唉!本来我以为您有高明决断,看来您也是一筹莫展。”

    杨明志耸耸肩:“当然,看到了溜之大吉的敌机,我也想到了你。兵工厂比化肥厂还要重要,一旦弹药供应困难,我们的战斗力也就随之暴跌。

    我首先想到了,兵工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是否要做些重要措施,说将弹药库做的更稳固,生产车间更隐蔽。

    但我又自己想想,这些措施都过于被动,我们必须想办法,能率先发现敌机,再用我们的防空火力,将敌机打下来。”

    “所以,您就匆匆来到这里?!”

    “对!”杨明志点头道:“关于如何率先发现敌机,我首先想到了雷达。然而我们是绝对制造不出这种设备的,因此,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如何能早早的发现敌机?你毕竟在二十年前就当兵了!”

    二十多年前的往事里固施科夫不想多提,当时铁匠村的确在为苏俄提供武器,至于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的飞机,他就见过几次而已。那时候的飞机太过简陋,所谓轰炸机投掷的炸弹,体积和迫击炮弹类似,滑稽的由飞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