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侦察兵迅速爬下来,汇报在南方约莫两公里处,发现了几间木屋,甚至还有其他的设施,种种迹象表明,那里是一处检查站,或者是哨所。
巴尔岑一惊,他知道士兵的侦察情报不会有错,士兵装备的军用望远镜是“哨镜”,放大倍数达到了惊人的十五倍!这种高端优秀的光学用具,整个侦察营才有五个。好钢用在刀刃上,再加上这个时代没被污染的澄澈空气,视力极好的侦察兵能发现远处两公里的敌情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样的报告也令巴尔岑心有疑虑,很多迹象表明罗军确实存在,爬在树梢的侦察兵搜索了至少半径两公里的区域,除了敌人的“检查哨”,就再无什么收获。
再者那检查哨也满是异常,侦察兵能看清建筑,甚至是路障,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发现!这太奇怪了!
重担还压在肩上,巴尔岑深知自己必须找到敌人!他必须考虑最糟糕的情况,即敌人已经进入森林并向斯拉夫季奇移动,如此司令的如意算盘岂不是坏了!
他立刻将排长叫到营部,一个个的给他们在地图上划定侦查目标。
因为敌人可能出现在北边,这最艰巨的侦查任务就交给了托科夫的连。
一支支侦察排如航母放飞的侦察机,奔向了各自的方向,唯独没有向东行进的。因为那些爬在高达红松树梢的侦察兵,已然举着那哨兵专用望远镜,搜寻着大地上的黑影。
……
那么说,罗马尼亚第六师真的正在向森林方向移动吗?dá àn是肯定的!
侦察营确实有很好的侦查器械,只是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是太远了!
罗军的先头步兵团就在巴尔岑当前位置的东北方向五公里处!因为正直中午,大量的罗军士兵停下脚步野炊吃饭。
今日阳光明媚,天空云不多,温暖的南风却不是那么柔和,风吹得森林沙沙作响,也把袅袅炊烟在第一时间吹散。所以,假若今日无风,敏锐的侦察兵就能看清那些扶摇直上的青烟,能发出这些烟雾的不是别的,只能是敌人!
可以说南风耽搁了侦察营的大事,也将托科夫的人推向了危险境地。
罗马尼亚军整体来说是落后的,其陆军的火力水平和日军相当,而作战意志上,罗军实在糟糕。
广大的罗马尼亚士兵既然当兵就要遵命,广大的士兵首先是向国王宣誓再向国家宣誓,然而安东内斯库集团把持国政,罗马尼亚皇家陆军俨然变成了安东内斯库的私军。
安东内斯库和希特勒的会谈中,希特勒许诺给予罗马尼亚不但能重获东北部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还能获得大片的乌克兰领土。这许诺实际也是广大罗马尼亚人所欣喜的,毕竟乌克兰西部的比萨拉比亚地区,本是罗马尼亚领土!罗马尼亚收复故土有他们的理由,但他们的兵锋推进到顿巴斯,推进到克里米亚,侵略的事实已经无法辩驳。
随着战争的持续,几十万侵苏的罗马尼亚军也愈发的疲敝,他们面对着苏军越来越强烈的抵抗,以及己方的空前物资和人员消耗!第六步兵师固然是得到了好好的休整,他们的兵力却始终没有恢复。堂堂步兵师仅有八千多人投入到对苏联第游击旅的围剿,这场被罗军看做无聊的清缴行动,在由游击旅打脸后,他们也认真起来。
新的人员损失是实打实的,更糟糕的因为是仓促追击,分散的步兵师难以在短短三天完成从防御到追击的战术变化。
好在有一支步兵团跑的最快,然他们的后勤问题愈发的严峻。在两天的追击作战,他们成功撵上了米罗什尼科,几番激战后罗军丝毫没占到便宜。双方伤亡都很小,游击旅还成功的趁着夜色大大拉开了两军距离。
至此,罗军真的不得不放慢脚步。缘何?他们的干粮几乎吃完了,后勤的给养还远远的甩在后面,尤其是其他的部队还在分头向西边前进。就算早早的汇报了交战情况,他们改变路线走过来也需要很多时间,届时敌人都逃进森林了!
难道指望斯拉夫季奇的那些乌克兰人组成的友军打败他们?别开玩笑了!苏联人有不少于两千人,他们去解决几百人还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这支罗军步兵团长,在收到上级的新作战目标不足为奇:“基于斯拉夫季奇城已被俄国人占领,你必须立刻赶到那里收复这座城!”
第1078章 接触()
罗军团长收到这份命令已经是5月19日的凌晨了!届时杨明志已经下达了游击旅撤离的命令也做好了所有撤离准备工作!因此苏军在备战上占了先手,他们比罗军早准备了十几个小时!
有了这十几个小时,苏军就做好了作战准备!
时间进入下午,巴尔岑在森林的边缘建立了临时营部,他只留下营直属排,其他的步兵排四散侦查。
托科夫的的四支步兵排即分成了四组,组成了一个宽度达两公里的搜索面,沿着森林和平原的教会出一路向北。
有两个排是行进在旷野上的,那半米高的绿油油野草,严重拖延着他们的速度,也提供了很好的保护。这些侦察兵,他们纷纷给自己的钢盔用麻绳编制了伪装网套,如今上面也插满了野草。
从远处望去,这些侦察兵即淹没在荒草中,唯有仔细凝视才能看出踪迹。
他们脱离营部向着北方越走越远,托科夫也愈发的紧张。
“所有人都保持警惕,我们有可能和敌人突然遭遇!”
这份警告可谓千篇一律,战士们早就听烦了。不用他赘言,基层士兵也不会因此放松警惕。
但这荒草实在是高,远处草坑里有什么他们岂能迅速发现。
突然间,一声突兀的枪响,彻底终结了托科夫的搜索!
众人顿时蹲了下来,托科夫紧张的吼道:“是谁?是谁走火了吗?”
活音刚落,又是两声枪响。这次托科夫再也没有多言,他亲眼看到了有三个人从草坑里钻出来,他们顶着的明显是德军的钢盔,正向欲向东北方向狂奔。
侦察兵立刻展开射击,精确的子弹轻易的击倒那三人,接着战士们一拥而上,将“德军士兵”控制住了,抵近后才发现,敌人全都咽气了。
这三个“德军士兵”非同寻常,他们确实顶着德军特有的钢盔,身上的衣服不是德军的灰色制服,而是土黄色的。因此,赶过来的侦察兵立刻做出判断——这些人就是罗马尼亚军。
托科夫亲自匆匆赶来,他质问正在翻检死尸的士兵:“这些人是什么人?”
“一定是罗马尼亚人!”一名士兵回答。
“罗马尼亚人?他们顶着德军的钢盔!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经过侦察兵的一番摸索,他们从死尸上发现了地图册,指南针和钢笔,还有一支很好用的军用望远镜。同样,敌人也装备了冲锋枪,托科夫迅速看明白了,这些冲锋枪绝不是德军装备的!形制上却非常类似于德制mp38。
托科夫警惕的抬起头看看周围,他当即决定:“兄弟们,把死尸身上所有可用之物拿走,我们再在远处暗中观察,看看是否还有敌人过来!”
这些死者很快被断定为罗马尼亚军,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独特于德军的穿戴和武器装备,从身上搜出的士兵证件,上面用拉丁字母明确的标出了romania,已经不用再推测其身份了!
托科夫的连部撤到森林,并立刻令连属电报员向营部发急电。
于此同时,那几声枪响也传的很远,为巴尔岑隐约听到。他不由的揪心起来,在几分钟后,他就收到了托科夫的电报。
托科夫用很短的时间解析了缴获的地图册,他惊喜的发现,敌人似乎标注了他们的位置,那些铅笔勾勒的箭头,还有手绘的圈圈点点,他们甚至标注了时间!这是什么?他们简直勾勒出完整的行进路线!托科夫也赫然的看到了一个圆圈上标注了“5。19”的数字。这是什么意思?这难道不是罗军的确切位置?
这些情报他立刻告知了巴尔岑。
“他们是罗军的侦察兵?这么说来敌人尚未进入森林!”巴尔岑定了定神,依靠托科夫的描述,在他的地图上标注了罗军的大概位置。同时也命令托科夫继续观察,不要开火,保持隐蔽。
随军的向导则给予了不同意见:“营长同志,敌人一直在最终我们游击旅!所以我军完全可以向其开火,并宣布我们的存在。这样罗军会误以为向其开火的是游击旅!”
巴尔岑想了想,这倒是很有道理。他是非常想和罗军练练手的,经过一番权衡,他修改了命令,即授权托科夫向暴露之敌主动开火。
命令传过去了,托科夫满心欢喜。他和战士们渴望打仗,渴望杀敌获得勋章,这简直是他们这些士兵活下去的重要理由!
这支步兵连立刻收拢了队伍,一个个的将青草插进衣服的各个缝隙,使得每个战士都像是绿色草团。他们再躲在森林平原交界处的大叔底下,黑洞洞的枪口则纷纷指向了东方,只等着敌人出现。
同时,向南边搜索的侦察兵也带回来了“哨所”的情报,那里确实是一处哨所,奇怪的却空无一人。侦察兵就直接深入侦查,他们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发现,却找到了电台和文件夹,也看到了地面被压得深深的车辙印。他们还在木墙之上发现了德国国旗,撬开上了锁的桌子,又找到一些私人物品。
侦察兵拿走了有用之物,尤其是那些文件便折返北上。
一些列的侦察情报让巴尔岑愈发的紧张,这根本不是个祥和的下午,危机就在这舒服温暖的南方中渐渐逼近!
他在收到托科夫的侦查情报后,就立刻向斯拉夫季奇方面发电报。
根据巴尔岑对死掉的敌人描述,杨明志问起米罗什尼科,得到了非常可定的回答:“他们必定是罗军的侦察兵!这些罗军有自己的军服,但都顶着德军的钢盔。这些侦察兵必然在其大部队前方,敌人的主体也必定孩子旷野里!”
这才刚刚下午,完成部署的苏军士兵,纷纷在他们的新营地享受午休。杨明志也是稍微的眯了一会儿,在收到巴尔岑急电后,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敌人乍现,他立刻令各位营级指挥官来指挥部开会。
杨明志没有多言,宣布了敌人的出现,就命令各部队立刻整顿军备。
他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会令巴尔岑主动向进犯的罗军进攻,并将其引诱到进攻斯拉夫季奇的正确道路上。罗军兴师动众的,他们绝不会贸然进攻,他们的总攻很可能是在明日上午。我们也同样要考虑敌人愚蠢的可能,即一经和我们交战就全力进攻,这样,我们在傍晚就将和他们大规模作战!”
战局变的太快,广大战士这几天就没有好好休息养精蓄锐过,杨明志非常无奈,只得命令战士们停止午休,为即将来临的大战做好万全准备!
然而,他的军事会议刚刚开完,正准备给巴尔岑发送“主动诱导”的命令,巴尔岑先一步,传来了侦察营和敌人交火的信息。
这信息非常露骨,他是明语通信,通信的价值并非巴尔岑说了什么,而是背景,充斥着枪声!
第1079章 小规模伏击战()
罗军第六师下属的一个步兵团正在旷野中吃午饭,然其所处的坏境相对凹陷,指示苏军的侦察兵就算是爬上了树,也难以觉察到一丝异常。
这支步兵团在其团长博维涅斯库的率领下,奉命追击逃窜的苏联游击旅。
这次追击战,因为德军中途宣布“奖荣誉留给罗马尼亚”,使得这次作战对于罗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清缴游击队,罗军官兵一开始是非常不屑的,随着战斗强大大大出乎其意料,因轻敌又遭遇无情打脸,歼灭这支数千人的游击队已经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支步兵团是距离敌人最近的部队,因为承担了最紧迫的追击任务。因为是仓促行动,普通士兵哪里带了那么多给养,更为糟糕的,他们的即食干粮非常有限!在经过几次遭遇战后,仅靠步兵团这一千九百人,根本无法击败敌人,反倒是步兵冲的太快,把步兵团运送粮食弹药的那三十多辆马车,给甩在了后面。
这便是步兵团行军磨蹭的原因!团长博维涅斯库本可以在5月18日就可以寻着敌人的脚步进入森林,奈何广大战士的粮食吃光了,消耗的子弹也还没来得及补充。再加上已是傍晚,全团不得不停顿下来,进行好好休整。
时间就这么进入了5月19日,在凌晨十分,博维涅斯库收到了师部的命令,即斯拉夫季奇居然被敌人占领了,罗军的任务也多了一个,必须夺回城市!
然罗军师长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