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6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饔锿ㄐ牛 �
女兵立刻扭过脑袋,手上的动作可没停下。她小声问道:“这……这可以吗?按照保密条例……不过,您是司令,如果您执意!”
“就明语通信吧!”说着,杨明志拎着板凳就凑了过来:“你要求对方让佩里娅来接听,我们会用中文通信,这保密性不亚于电码!”
这附近真的有德军的无线电监听员?这怎么可能!不但杨明志不相信有,专业的电报员们也不相信。只是保密规定应该执行,只有如此才绝对安全。
狄安娜立刻发去一组电码,精通翻译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瞬间明白了。
他猛地瞧瞧身边候着的电报员,将柳红秀拉到身边:“佩里娅!现在轮到你了!司令要和你明语通信!”
这一刻,女孩是受宠若惊的,她足够聪慧,深知自己应该做好一个通信媒介的作用。
柳红秀确实是一个媒介,她是电报员更是一个翻译员,杨明志将自己想想法直接以汉语说明,再由她翻译成俄语。考虑到这孩子从未经过正规翻译官的训练,杨明志也尽量把话说的通俗易懂。
好在这姑娘确实非常聪慧,将杨明志的话转述给了耶夫洛夫。
杨明志对铁匠村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第一:派遣归属于近卫师第三团的三个女兵营向米西渡口前进,使得其满编。
第二:基于罗马尼亚第六步兵师这个巨大威胁,整个游击共和国立刻进行战争动员。
第三:做好接收战俘和平民的工作,并立刻开始审讯。
第四:立刻向游击运动指挥部报捷,并询问第17游击旅的大致方位。
这些命令被参谋员一一记下,本就精神亢奋的耶夫洛夫,现在更加兴奋了。在他看来罗马尼亚人就是一群笨蛋,他们若是来战,基本等同于“千里送”。
耶夫洛夫还是非常理智的,他令柳红秀向司令回复全部遵命后,就立刻开始着手落实任务。
落实的第一步,正是赶在晚上八点,这个不算太晚的时间,向莫斯科方向发急电!
第1069章 五月十八日夜()
根据苏联对全国的时区划分,明斯克时间是比莫斯科时间晚上一个小时,当波诺马连科本人收到游击共和国的电报时,已经是莫斯科的晚上九点半。
时间是有些晚了,广大的莫斯科居民大部分是还是精神抖擞。在战阵爆发前夕,莫斯科人口突破了五百万,实乃苏联第一大城市。在保卫战中,莫斯科一口气撤离了一百多万人口。
也有一百多万市民,或是紧急加入红军,或者拿起铁铲铁锤,去挖掘战壕、修筑防御工事。
莫斯科的城区非常庞大,纵使一度拥有五百万人口,整个城市还是显得稀疏。保卫战之后,大量的人员结束疏散,他们纷纷回到城内的工厂,开始拼命的生产。
德军在进攻失败后,其空军也有过几次轰炸莫斯科的报复举动,但这种轰炸纯属出力不讨好,苏军在首都布设了大量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夜间防空气球更是升到了六千米高空!
德军的亨舍尔轰炸机是他们最好的,奈何这飞机的性能还是过于糟糕!渐渐的,这种报复性轰炸逐渐变成了“抗议示威”,他们对于莫斯科的袭扰可以忽略了。
和广大的工人一样兴奋的还有波诺马连科本人,他估摸着今天自己怕是整宿睡不着!
因为,新的战役将在5月19日,基辅时间凌晨两点准时爆发!在炮火准备结束后,五十万士兵展开进攻,到了凌晨四点半,太阳升起,他们和初升的太阳一起,向德军阵地发动庞大的总攻。
这场战役,即哈尔科夫进攻战役,这是苏军策划的1942年最大规模的战略反攻。
这次反攻的重点是拿下哈尔科夫这座交通枢纽、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按照苏军参谋部的计划,这次行动是,西南方面军、南部方面军和克里米亚方面军的联合行动。
固然战役的核心是拿下哈尔科夫,随着克里米亚的几十万苏军参与进攻联动,整个战略态势上,苏军的核心目的,完全变成了通过近四百公里上的大规模的进攻,从两个方向夹击,计划将顿巴斯盆地的德军包围,一口气吃掉。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战略,只要拿下哈尔科夫并稳固战线,这个战略就完成了一半。
当前,在整个苏联的高层没有谁是不乐观的,整个上半年,苏军的全线反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很明显,苏军在高歌猛进,德军却在节节败退,大部分将军和元帅都相信,只要红军继续进攻,在1943年的俄历圣诞节,绝对能将德国人赶出国境线!
波诺马连科对未来信心满满,他期待着铁木辛哥和他的西南方面军那几十万大军,能迅速取得胜利,为此,他还有酣睡的理由?
而且,他还有另一个不能酣睡的理由。即自己策划的第17游击旅攻打乌克兰城市哥罗德尼亚的作战是失败了,他深知懊恼也没有用,好在这支部队精华尚存,令其到普里佩特沼泽休整,接受来自游击共和国的给养,他们想必也能快速恢复实力。并且,那个别列科夫只要教会他们一些先进的游击战战法,游击旅的战斗力将大幅提升!
根据给予游击共和国的命令,他们派遣渡过第聂伯河的精锐部队,应该毕竟森林城市斯拉夫季奇了!拿下这里,守住它,再引导游击旅抵达城市即可。
在5月18日下午四点,波诺马连科收到了游击旅的电报,旅长汇报了两件事,一个是他们逼近森林了,另一个即罗马尼亚军穷追不舍的事实。
这一度让人有些紧张,波诺马连科寻思了一会儿。他本人是非常瞧不起这些纳粹仆从国的,对沼泽地的第63集团军又信心满满。他当即向旅长米罗什尼科命令:“你们尽快抵达森林,不要主动招惹那些罗马尼亚追兵。你们进入森林后暂且休息,明日,沼泽地的第63集团军将攻下斯拉夫季奇,在战斗打响后,你们立刻和他们会师即可。”
波诺马连科的如意算盘打得到,结果,来自游击共和国的电报突然传过来了。
他兴致勃勃的接过了电报员的稿子,惊得他手中的铁茶缸,直接掉在了地上。
在办公室内,一声爆喝传来:“这群人的速度是雷电吗?他们太快了!居然在六个小时前就解放了斯拉夫季奇?!他们怎么不早点报告!也让我早点高兴!”
现在的波诺马连科即兴奋,又有些遗憾。在他看来,若是别列科夫早上三个小时汇报,自己就不会发给米罗什尼科那样的命令。而会命令那人和他的疲惫不堪的游击旅战士,咬紧牙关,拼命的朝着斯拉夫季奇狂奔,若是那样,两军在天刚刚黑时就会师了!
为此,他立刻向游击共和国回传多条电报,最核心的正是这个。
“电令,第63集团军前线部队,驻守斯拉夫季奇城,并派出侦察部队向森林东部边缘前进,搜索进入森林的第17游击旅。”
这道电令来的非常迅速,耶夫洛夫欣喜若狂,命令也迅速传到了斯拉夫季奇的杨明志那里。
时间还不到晚上十点,纵使杨明志精力旺盛,他身体的疲惫还是驱使他昏昏欲睡。他趴在木桌上小憩,不一会儿就传来鼾声。
狄安娜和另外几位随军电报员就守在这前线指挥部里,彼此间约定好轮流值班,保证在任何时间都不会错过电报。
今日,她也算是经历了攻城战斗,精神上的疲惫让她昏昏欲睡。只要再坚持到晚上十一点就可以换班了!
她就静静的坐着,脑子里想些有趣的事,驱散无聊。
突然间,电报机滴滴的响起来,不但惊得她为之一振,也把打盹儿的杨明志警醒。
来自集团军指挥部的电报很快被翻译下来,内容令人震惊!
“真是不可思议,合着上级是希望游击旅打下这座城市,届时由姗姗来迟的我们和他们会师,并将人带过河?!这个波诺马连科,是太瞧得起他们了?还是希望这些游击旅战士最后能打个胜仗,让他们不难看?”
自言自语一番,杨明志立刻对卫兵们下达命令:“阿布拉姆,你带着人去各个部队营区,把军官们都叫到指挥部!我要召开紧急军事命令!”
阿布拉姆带着一众警卫员离开,杨明志也一改困窘的模样,他令狄安娜把电报机抱到一边,自己又将叠好的地图重新铺在桌子上。
很快,本已睡觉的团、营级指挥官匆匆赶来,他们刚刚坐好,杨明志就大声的宣布道:“同志们!我们刚刚收到了上级的命令!上级为我们提前解放斯拉夫季奇的壮举发来贺电,并告知我们,第17游击旅的同志们,已经在天黑之前抵达了森林边缘!上级命令我们,立刻找到他们,并将其带进城!”
顿时,军官们众说纷纭。
“他们来的太快了!我还以为我们要在明天才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明天?拉夫连季,我以为他们是后天才到。”
……
杨明志敲敲桌子:“大家请安静!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确定,游击旅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上级给我们下达了非常迫切的命令,就在今晚,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们!
不过,我们也不会是盲目的在森林中寻找。上级也一样给他们下达了命令,令游击旅沿着公路向西前进,我们也派出部队,沿着路向东走即可!
现在大家商量一下把,谁的部队愿意担当这个寻找和迎接的工作?”
话音刚落,巴尔岑想都不想的举手站起来:“让我来吧!搜索的工作我们本来就是专业的!”
“可是,侦察营的战士们,在今日的战斗中消耗了很大精力,你的战士们太疲惫了!”
“不!如果说疲惫,在坐的所有同志,乃至所有参与这次作战的同志,大家都是疲惫的!”巴尔岑拍着胸脯道:“司令,这个光荣的认为就交给我们吧!我会完完整整的将游击旅的同志带回来!”
“好吧!有劳你了!”
第1070章 游击旅进入森林()
第63集团军在这三天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第17游击旅,已经连续作战两周了!
这两周对于这支游击旅、对于米罗什尼科真是一场军事灾难。进攻哥罗德尼亚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根据地,这种想法最终被证明是痴心妄想,部队没能迅速击败城中德军,战斗拖延了一段时间因而被进击的敌人援军反攻。
后来的战斗俨然变成了一场屠杀!游击旅的根基过于浅薄,再者他们遭遇了德军、罗军的联合绞杀,又遭遇了恶劣暴雨天气的袭扰。他们开拓的游击区本有一万多军民,最终突出重围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米罗什尼科知晓没能逃出来的人的下场,他们都死了!而波诺马连科也知道了这等情况,并亲自将其定义为“拉提兹森林惨案”。
游击旅在突破罗军的防线后,就无可奈何的直奔第聂伯河畔的那片森林。要前往那里,必须通过一道长达三十公里的平原。说是平原,实则泥塘和溪流也是不少!
这个平原正是去年古德里安装甲部队南下的通路之一,德军如风卷残云一般浩浩荡荡通过这里,本就不多的乌克兰村长顺道被付之一炬。德军来的快,去的也快,他们对这一带村庄的破坏也间接导致了这一带农业价值的崩盘。
村民大部分被杀死了,活着的逃向大城市。大量的农田被抛荒,因为没有人再大规模的种植春小麦。
田地里满是杂草,去年来不及收获的小麦,新一茬简直成了野麦。尤其是土豆田,一些块根忍过了冬季,天气暖和,土豆长势喜人。
所以,游击旅通过这片平原,他们必须应付身后穷追不舍却也磨磨蹭蹭的罗马尼亚人。他们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自己的粮食有了着落。
游击旅的士兵在所谓的荒野中发现了土豆田,士兵徒手挖掘,愣是挖到了一连串有乒乓球大小的土豆,士兵也因此断言,这一片就是土豆田。
很多土豆还没有成熟,饥饿的游击旅战士们只想迅速填饱肚子,哪管它是否成熟!
他们找了大量树枝拢在一起点燃篝火,就把刚刚挖出的土豆放上去,只是烧了一会儿就迫不及待的拿下来,哪管它是否烧熟就狼吞虎咽的吃着。
游击旅的军粮几乎都是土豆,连续的战斗和突围,很多人的粮食几乎吃完!
近乎三千人,每人都吃了很多,有的士兵竟然吃了一钢盔的土豆,肚子鼓的像是扣上了一个铁锅。
因罗军追的紧,他们饱餐一顿没有丝毫的休息就开始继续赶路。
罗军的追击效率相当糟糕,尤其是他们的辎重马车和野战炮,在崎岖不平的旷野,其行动速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