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619部分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619部分

小说: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如是命令。

    如此,罗军就寻着第17游击旅的踪迹,开始向切尔尼戈夫西边的森林前进。

    罗马尼亚军队本就严重缺乏车辆,他们的物资运输几乎都靠骡马。大量的马车还在城市里,放跑了敌人的罗军,不得不以一现有不充分飞准备,和两条腿去追击。也因此,罗军不得不轻装前进,作战能力也随之下滑严重。

    他们的士兵大部分装备捷克步枪、机枪,也有一些士兵装备了罗马尼亚自行研制的冲锋枪。他们的基层士兵也都顶着德军的钢盔,军服也与其特别相似,乍看上去,这分明就是一支德军步兵部队!

    德军的行动通常是快速的,罗军却逊色很多。他们的士兵并不像是德国人有着所谓“建立大德意志”的热情,而是单纯的服从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国王米哈伊,对于安东内斯库集团把持国政,广大士兵并不关心,甚至也不关心这场关乎切身命运的战争是否合理。

    他们只想活着!等到德国人像许诺的那样,打败了苏联,罗马尼亚得到初基辅外的右岸乌克兰的广袤新领土,属于罗马尼亚的战争就结束了。

    罗军大大咧咧的追击。

    苏军第17游击旅旅长米罗什尼科非常清楚。他麾下还剩下接近三千人,其中有两千人携有武器,但粮食匮乏弹药消耗严重,部队正濒临崩溃,只有求生**支持着三千溃兵坚强的活着。

    游击旅损失了绝大部分辎重和人力资源,那些人当然是悲惨的命运都被敌人杀害。敌人这么做了,唯一的好处是坚定了活着的人的求生的信念。

    在为数不多的物资中,一台老旧的电报机还能使用。它仅仅有着两块电池,一样老旧的手摇发电机为其存续电力。

    他们在转战时就向上级求援,并得知援军已经在路上,这令全旅人员有了希望。

    撤退的目的地就是森林城市斯拉夫季奇,援军计划出动五千兵力,打下那里必然易如反掌!

    局势正是如此之微妙,在关键时刻,德军有意保存实力,把“荣誉”看似是拱手送给罗马尼亚人,他们就作壁上观,看着友军能和苏联的游击队打成怎样的结局。

    而斯拉夫季奇因为早早收到命令,这里的五百多人立刻开始了城防工作!

    这支由乌克兰人组成的警察营,他们穿着纯黑的制服,脑袋上顶着德军的钢盔,武器装备全是苏系的。

    德军步兵编制,基本是十个人伺候一挺通用机枪,除却机枪手,甚至是班长也手持步枪。这一糟糕的情况会在未来的各类巷战中有所改观,但是现在,德军的野战步兵依然是这种作战模式。

    德军是如此,乌克兰人的伪军情况就更糟了!他们是装备有机枪,缴获自苏军的47发弹盘的轻机枪,全营六个连,每个连仅仅装备一挺。剩下的五百多人都手持栓动步枪,这种糟糕的装备也注定了他们窳劣的战斗力。

    如此装备对付一般的刁民和装备更差劲的游击队还是绰绰有余的,若是面对数千杀红眼的家伙,这装备就太糟糕了!

    因此,警察营长瓦西里莫伊色内心极度忐忑,他收到了团长的命令,即不惜代价死守这座斯拉夫季奇。在问到是否有援军时,团长的回答颇为耐人寻味:“援兵是有的,罗马尼人进入森林,他们就是你们的援兵。所以,不管敌人怎样猖狂进攻,你们必须死守。”

    莫伊色果断认为,团长的命令是一种严重的警告,这命令是发自5月16日的,那一天正好是游击旅突围的日子。自这一天开始,莫伊色立刻开始城防建设,摆在他面前的是非常复杂的局势。他和麾下弟兄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挖掘战壕,对民房进行改造,并期待着敌人最好不要出现在这座城里,那些罗马尼亚人最好在中途消灭他们! 2k阅读网

第1054章 斯拉夫季奇城防建设() 
乌克兰人普遍不喜欢俄罗斯人,他们对于罗马尼亚人更不屑一顾。

    只是罗马尼亚人当前是站在德国阵营力,对于援军居然是罗马尼亚人这一事实,营长莫伊色自然是非常不满的。

    所以他在紧急的城防动员中,就对麾下五百多弟兄吼道:“俄国人是一群蠢货!罗马尼亚人更是蠢货!我们不要指望这群罗马尼亚人能增援我们,现在,守住这座城市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他的一番带着蔑视、鄙夷的煽动性的话,确实对拉动士气有所帮助。

    这支警察营有九个排,考虑到斯拉夫季奇是由十字大街为核心建立的小城市,他将五个排的兵力安排在外围,剩下四个排,则守在城市内。

    莫伊色推测,若是敌人真的存在,他们会在未来一周内出现,给予部队的时间非常短暂。面对着捉襟见肘的兵力,他果断命令城里的平民也参与城防。

    他完全不需要用枪口指着头的手段,逼迫平民帮他们挖战壕,而是晓以利害,所谓“我们都是乌克兰人,如若那些所谓的游击队,实际是匪徒的俄国人打过来,如果城破,所有人的乌克兰人都会被射杀”。这话在逻辑上站得住脚,令闻着毛骨悚然。

    这些乌克兰平民本就对苏联有着强烈的民怨,不论德国人怎样,他们现在都必须想办法保命!

    当前,整个斯拉夫季奇有着一千一百人,他们清一色是乌克兰人,所有的武器是五百多支步枪,和九挺机枪。平民也并非手无寸铁,他们将民房厨房的切肉尖刀,捆在一支木棍上,以此作为短矛。也有人将手榴弹别在腰里,他们作为掷弹兵存在。

    在一天之内,莫伊色从平民里招募了一百二十人的民兵,剩下的四百多人要么年龄太大太小,要么是女人,他们被安置在城内能找到的所有地下室内。

    城防建设就在5月17日全面开始了,也就是这天,杨明志率领的五千大军,开始在米西渡口大规模渡河。

    斯拉夫季奇毕竟距离最近河道的直线距离还有十公里,距离米西渡口直线距离更有近二十公里,警察营置身于纷乱嘈杂的城防施工现场,觉察不到远处的遭遇战也合情合理。

    杨明志担心大战炮艇打草惊蛇,确实是多虑的。但是结果他猜的很准确,斯拉夫季奇已经设防!

    民兵和警察营士兵就在城外挖掘散兵坑,更将很多民居,改造为堡垒。

    斯拉夫季奇的十字大街两侧,大部分是两层阁楼,这都是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考虑到可能会有的巷战,士兵就分散守在房屋内,就在窗户旁建立一个个射击阵位。

    除却大街两侧的坚固建筑,城市边缘区则是大量的木质房屋。这些木屋或在战火中化作一团火焰,自然没有士兵守在这里。

    仅仅是这点城防是不行的!莫伊色知道自己需要沙袋构筑掩体和路障,可惜那里有什么沙袋?这里有的是大量的木材,来不及运走的圆木立刻投入使用,它们被堆砌在十字大街的四个出口,在城外更是横七竖八的摆放很多,莫伊色寄希望以这种方式,干扰敌人的进攻。

    警察营的防线并非圆形,而是一个面对东北的巨大弧线,尤其是面相北边的防线,那里的兵力最充沛。

    仅仅如此,城防还是需要大量木材,很多士兵立刻拎着斧子和双人锯进入森林。

    他们无差别的砍伐城市周围的树木,让躺倒的大树组合成一条防线。

    莫伊色并没有接受过什么巷战训练,他只是开动脑筋,把能想到的阻挡敌人进攻的招数全部使出了。

    整个17日他们都在忙碌,到了夜晚,城防工作还在进行。

    其实那些不能作战的老弱妇孺可以逃命,莫伊色果断禁止。因为他并不清楚敌人到哪个位置了,或许他们已经进入森林。让老弱妇孺徒步走上四十公里到切尔尼戈夫这不切实际,再说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半路遇到俄国人?

    这些妇孺本身也不想走,他们太害怕那些苏联游击队,害怕自己的生命被他们抹杀!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既然已经和警察营的乌克兰族同胞是一个绳上的蚂蚱,索性尽可能的帮助他们。

    莫伊色颇有些欣慰,那些女人在为士兵做饭,甚至

    夜幕之下,斯拉夫季奇是一阵放纵欢愉的氛围,这和即将爆发的战斗格格不入。

    实际上,很多警察营官兵甚至相信上级是过分担心了,被打的溃逃的游击队还谈什么战斗力?他们若是来进攻这座城市,完全是抱着抢劫给养的目的。指望一群饥肠辘辘打过败仗的游击队攻下城市,至少基层官兵不信。

    营长莫伊色还算是冷静,见得城防工事在一天内就修的颇有起色,他忐忑的心也舒畅很多。

    他喝了些伏特加,又和一个他看中的女人同处一室,度过了一个欢愉夜晚。

    斯拉夫季奇,就平平安安的度过了5月18日的凌晨,莫伊色绝对想不到,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安稳的夜了。他更想不到,敌人不但另有其人,他们的战斗力完全颠覆了三观。

    随着新的一天到来,斯拉夫季奇的城防建设继续进行。扛着斧头的士兵和民兵进入森林,也有些巡逻兵试图走的更远些。

    这一带的森林有着寂静背后的热闹,这里存在一些野鹿,也有凶猛的棕熊出没。不管是鹿还是熊,它们都是鲜美的野味。

    另一方面,巴尔岑凌晨两点行动,他们要走过约莫十九公里的道路抵达斯拉夫季奇。夜幕下行军,他们的推进速度很慢,随着越来越靠近目标,部队也必须谨慎小心。

    非常糟糕的,拂晓前森林涌现的晨雾严重干扰了视野,巴尔岑不得不停顿下来,在翻开地图标注大概的新位置后,侦察营就只好依靠着指南针的导引前进。

    直线距离十九公里,巴尔岑估摸着自己理应走了十五公里。

    队伍持续又谨慎的行军四个小时,是该好好休整一下,尤其是吃饭。

    因为很快要打仗,士兵的伙食自然变成了高能量的干粮饼干粉。士兵都在以粗犷的方式吃饭,即一把饼干粉塞进嘴里,再就这水壶喝上几口,将口腔内搅拌了的甜腻浆糊咽下肚。

    饼干粉甜腻的让人上瘾,很多人根本是一口气吃掉了整整一袋,即五百克分量!按照配给标准,这一餐已经吃掉了一整天的分量!

    巴尔岑不以为意,他只希望自己的战士都吃好喝好,体力充沛才能打胜仗。

    他更是提醒道:“同志们!我们距离目标大致还有四公里!越往前就越危险,所有人提高警惕。”

    这是老生常谈的警告,广大精英士兵是不需要刻意鞭策,再说了,这浓雾也逼着士兵提高警惕!毕竟这是森林,鬼知道前面的黑影是大树树干、是熊出没,还是该死的敌人。

    在部队原地休息时,巴尔岑把托科夫叫道身边:“托科夫,你的连作为先锋,立刻以三角形阵型推进。我们大部队在你背后五百米处,一旦有情况当即汇报。”

    托科夫自然果断答应,他也额外提出疑问:“假若我们搜索时发现了落单的敌人,亦或者是敌人的搜索队。”

    “那就干掉他们!”巴尔岑果断回应。“记住,一旦遇到敌人切不可使用枪械,你要用匕首杀掉敌人,再留下一个活口,扭送到我这里来!”

    所以,侦察营在上午七点十分结束休息,此刻随着太阳升起晨雾消散了,托科夫在前开路,大部队紧随其后。

    他们行军的方向完全正确,继续前进很快就能抵达森林中的斯拉夫季奇。那座城市可以确定就由敌人掌控,上至巴尔岑,下至基层官兵,所有人睁大了双眼。 2k阅读网

第1055章 侦察营城外活动() 
托科夫连更是采取了战斗队形,他们依托着大树作为掩体,隐蔽的接近着目标。

    作为先锋的他非常小心,尤其是第一排的士兵,他们的侦查压力最大。

    松树林下有着大量草丛,微风吹过森林,树叶的沙沙声很好掩盖了人的脚步,同样也令侦查难度加大。

    优秀的侦察兵能在风声中辨别出其他声音,甚至还有人像是长了狗鼻子,能从青草和泥土的芳香中,嗅出弹药特有的硝烟味。

    锋线的一个士兵猛然间觉察到奇怪的气息,他立刻背靠大树做出了奇怪动作。

    不远处的托科夫非常意外,那个战士的手语正在说明:“我发现前面有人抽烟。”

    谁在抽烟?首先,侦察营的战士不会在武装侦查时吸烟,因为这是作死。

    唯一的可能就是敌人。

    托科夫立刻做出一连串手势,尤其做了割喉的动作。他示意:“先锋继续侦查,发现敌人直接斩首。”

    那么说,真的有敌人在抽烟?答案是肯定的。

    两个警察营的乌克兰士兵,奉命到森林中搜索。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