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588部分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588部分

小说: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冒烟,一根递给亲密部下拉夫连季。

    这份关心令拉夫连季感动不已,他吐着烟圈展示着自己的奇特技巧。军官这么玩儿,士兵就模仿,只是军官抽的是缴获的德国货,士兵则往往是从不知是哪里找来的干草充当烟叶,用破纸卷成所谓的马和烟吞云吐雾,这种行为和猛吸柴火堆的青烟没什么不同。好在空投物品里有烟叶,这可解决了一群士兵的需求。

    论到吃土豆,白俄罗斯有五花八门的手段,最返璞归真的就是烤土豆。

    篝火被点着,士兵用随身的匕首把土豆的外皮削掉,用细树枝穿起来,就在火苗上烤。也有的将土豆囫囵的扔在滚烫的火堆底部炙烤。

    看到士兵们是这样的吃午餐,背包里的那听牛肉罐头也就不用了,杨明志也给自己做好了土豆串,和士兵一道烤制起来……

    士兵通常是大胃口,大量的体能消耗迫使人必须吃多。在空投物资到来前,广大士兵就是依靠这些土豆过活。

    杨明志自制的土豆串基本烤熟,香味儿催人流口水。他在土豆上撒了点盐,就这么简单的吃掉。

    至于其他人,他们用木棍把埋在炙热的草木灰里的黑黢黢的团块拔出来,待其温度降低后,就轻轻叫外面的会擦掉,只留下核心的果实。这种烤土豆的手段,在前线士兵那里最为常见,毕竟在战壕中,水也是宝贵资源,怎么好意思浪费水资源去煮土豆?

    据说常吃烧烤会得癌症,当前说这些已经毫无意。杨明志吃了一串,还觉得不过瘾,被舔舐干净的木棍又被穿上了好几个切过皮的。

    吃罢了这野餐,挖掘工作很快就全部结束。这片仅有三千平米的田地收获颇丰,挖掘上来的土豆堆积如山。

    这些土豆普遍个头不大,胜在它数量极多,杨明志还不知道当地品种的淀粉含量,就冲着自己因为进食过量鼓起来的肚子,和旺盛的体力,他知道这些粮食真顶事!

    擦一把辛勤的汗水,杨明志知道更重要的事还在等着它。

    在大战结束后,苏联会有时间在农业上做工作,他们会发展机械化农业,诸如收获土豆的繁重工作,很多地区已经由机械代替。当前,人们还得使用古老的方法,一麻袋一麻袋的搬运呐!

    瞧瞧这小山一般的土豆堆,杨明志只觉得肩膀一阵酸痛,该做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搁。

    他高举着铲子,对着忙碌中的战士吼道:“同志们注意,我们现在就把马铃薯运出森林!不要再抽烟了,立刻行动!”

    这命令无人敢不听,吸到一般的烟果断掐了塞进衣兜,士兵们解开了他们的逃荒口袋,开始吧土豆拼命往里面装。

    杨明志擦一把汗水,大檐军帽早已放在了一边,他将一条毛巾系在头上,这在俄国人眼里,真像是俄国劳动妇女的打扮。总之,这么干后脑袋上的汗水不会再洗脸。

    他瞥了一眼周围,士兵们都开始着手装货,也包括拉夫连季。

    倒是那几个人,依旧拿着笔记本,钢笔在其上唰唰写着……

第九百九十六章 挖土豆(六)() 
“嘿!别尔斯基!你现在很闲吗?给我过来搬运!”

    杨明志的一阵后,打断了别尔斯基的工作。这次的挖掘工作他是一点也没参加,他恪守自己的任务,即拍摄照片和当场记述。在其笔记本上已经书写了大段文字,待回去后稍加整理就成文章了。

    别尔斯基是著名书记员,他不是所谓《诺夫戈梅利时报》的记者,其随行的那几个才是。当前的共青団支部没有自己的刊物,他们就在报纸上开辟一个版面,文章就在此发表。

    那个呼唤自己的人是集团军司令,别尔斯基只得收起纸笔,跑过去帮忙。

    短暂的时间,杨明志已经将自己的背包塞得满满当当,见得这年轻人就站在自己面前,他一阵批评。

    “你这个同志,挖地的时候没有你,吃饭的时候你很勤快,瞧瞧你的肚子,这次吃撑着了吧!”

    别尔斯基憨厚一笑:“司令,我可不是闲人,您今天的英勇事迹我都写下来了,等回去后我就写篇文章投稿!这实际就是我的任务!”

    “对!而且你还拍照!”说起这个,杨明志最捉摸不透,他掐着腰大声问道:“我记得咱们行动归来时,你的胶卷理应拍摄完毕!耶莲京娜说她给你的可是最后一卷!”

    “啊!您说这个?!”别尔斯基看看自己的傻瓜相机,爽快回应:“是这样,我的上司不知从哪个小木盒里有发现了两卷!她是弄混淆了,这两卷是没有拍摄过!所以她果断交给我,因为我目前也算是个编辑。”

    “我姑且信了你!怎么样,你现在就算给我拍了照咱们也洗不出来!这样你来浪费胶卷干什么?!”

    “可是,需要拍摄的还是要有的!”

    他说起了刚刚结束的战斗,那些血淋淋的景象已经化作了胶卷上的印记,就算现在不宜洗照片,待条件允许它们送到后方,自有人去洗。“我们共青団的任务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尽可能的记录这里发生的一切,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迹,我们需要些照片,这样我们的后代就会明白他们的父辈在这里的战斗和生活。尤其还有您,集团军司令别列科夫同志,战斗英姿和日常生活,后代需要知道这里还有一位伟大的国际主……”

    “够了!说这些大道理我比你在行!”杨明志不想听这番马屁,继续命令道:“我想今天发生了什么不需要你当场记录,现在给我搬运马铃薯!别让人觉得你是害怕劳累在用所谓的任务敷衍!”

    “我当然不怕苦!否则我脑子有病才冒死来到这儿。”

    这激将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杨明志笑嘻嘻的看着这位,开始在他装干粮的逃荒口袋里,塞入还夹杂着泥土的土豆。

    且说这个别尔斯基,几个月前耶莲京娜针对那些德国女护士搞了分明是违规的手段,她的手下很多接受了“分配”下来的德国女人,不少人是当天就发生关系。不论那个女人的这种恶趣味怎样,至少有了素质较高的男人保护,这些德国女人也就有了护身符,不用担心在行医的时候遭遇苦大仇深的苏联人偷袭。

    别尔斯基则直接以还有恋人为由拒绝了。

    其实这都是扯淡,他还是想找个苏联姑娘一起生活,比如说就在这诺夫戈梅利物色一个,只是现在还没和谁看对眼。这点小心思他埋在心里谁都不说,大部分时间就用于工作。

    ……

    林间的小路非常崎岖更不平整,这里原本是没有路的,将大树砍倒就有了路。长久以来,只有偶尔施肥的时候才有士兵进入这林中农田,把人畜粪便随意的泼洒后,就赶紧离开这恶臭之地。

    所以,这道路上长满了青草,那些土豆田倒是拔干净了杂草。

    杨明志和其他人一样,背着厚重的口袋,凭借着感觉,这负重足有五十公斤。作为一个体魄强硬的人,这点重量完全可以忍受,对于某些人就不行了。

    他注意到,这别尔斯基已经憋红了脸,硕大的背包似有千斤,压着他简直有四足爬行的趋势。

    “嘿!亲爱的,若是不行你就把包放下,我的战士会帮你背!”

    杨明志这是好言相劝,在这年轻人看来却像是嘲讽,也像是激励。

    此刻的别尔斯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他的司令比自己高大强壮不少,但在不以为着他就能陪着重物面不改色!实际上,司令确实表情平静,甚至还有心思和自己说话。

    别尔斯基猛地一震身子,肌肉绷的更紧了。他咬着牙说道:“我……我还能坚持!至少……我要把这些粮食背出去!”

    “嘿嘿,你太勉强了!我欣赏你的这份坚强,也好,你就努力背到外面的装卸场,然后好好休息吧!”

    “好……我会坚强!”

    “很好!你有了亲身体验也应该明白人民的艰辛,在你的文章上,搬运马铃薯的事可要好好写写!”

    “Да!”比尔斯基咬着牙最后说出这个词就在没有说话,他努力的跟随队伍前进。

    这林中的三千平米就是这个4。5个中国亩,土豆产量究竟有多少?只是那堆积成小山的土豆堆可是很壮观!

    杨明志捉摸着,自己这包大概在四十公斤,其他人大抵也是这种重量,所以这一趟运走两吨半的土豆是可以保证的。

    剩下的土豆还有很多,他估摸着还得在运一次,如此估算,这片田地能收获六七吨。

    考虑到几个月前那里还是标准的原始森林,短期改造成土豆田就能有如此收获实属不易,还要要求更高吗?何况这片田不是粮食主产区。

    好地皆在森林外,几片森林间隔的小平原,正是铁匠村最关键的粮食主产区。

    出了原始森林,背着厚重背包的一行人看到的正是一副田园牧歌的画卷,杨明志敏锐的发现田埂边多了一堆山丘——那是堆成金字塔的土豆!

    现在的叶甫根尼代替了拉夫连季的工作,他在主持第二团军垦田的收获。士兵们亦是像排雷一般,以线列阵弯着腰挖掘成大片的土豆田。

    他们的工作也已完毕,最关键的土豆运仓库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

    森林中钻出来挖掘队的消息立刻有士兵报告给正在简要统计的叶甫根尼,当他赶来时,杨明志已经下达了倾倒背包的命令……

第九百九十七章 挖土豆(七)() 
“司令同志!你们是第一支从森林里出来的队伍。怎么样?收成还好吧?!”

    杨明志白了一眼叶甫根尼,嘟囔道:“不怎么好!”

    “怎么?莫非是收成不好?”

    “不!是收成太好了!仅凭我们这一点人,把马铃薯全部运出来,这可要累断我的腰!”

    寒暄一阵,杨明志也不再废话,现在的他只有一个要求,即增派人手跟着他回到林子里的田地,把土豆都运出来。叶甫根尼不敢怠慢,他立刻组织人手……

    5月9日,理论上因为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天的功夫足够将规定收获的田地过一遍。铁匠村所有的牲畜被调动起来,只是强壮的牛都是集体农庄的,军队不宜调走。当前这里驻军能掌控的牲畜,就是一小撮驴子和大量卡车吉普。

    燃油是宝贵的,军队不想过多使用。由于军垦田的收获很大,指望一点驴车已经不行了,挖掘出的土豆必须马上运走。

    如此,卡车投入了运输。

    这些缴获的德军卡车皆有很大的车厢,其自重有两吨多,载重却可高达五吨。

    杨明志参与挖掘的那片森林田地的剩余土豆,经过紧急调集的二百人迅速给背了出去。

    自下午三点开始,两辆卡车开到了第二团的军垦天,大规模的土豆装运开始了。

    这种卖力气的活儿杨明志没有置之度外,他和战士们一道,将土豆再塞进背包,递给车上的士兵。那士兵将土豆倾倒后,又把空包扔下来。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模式效率不高,就干脆有人直接像是投掷铅球般,把拳头大的土豆直接扔了过去。

    工作了一会儿,杨明志发现自己确实过于疲惫了,他默默地的走到田埂变坐在黑土上,望着已经被翻烂的土地和破烂的土豆秧苗,无所谓周围的嘈杂,点上一根烟。

    拉夫连季和叶甫根尼是最关注他们老长官的,见其独坐一处就很自觉的凑了过去。

    猛然间,杨明志注意到自己身边坐下两个人,正是自己的老部下。

    一串烟圈从嘴里吐出,他打开了话匣子:“嘿!瞧瞧我们的收成,今天可真是一个丰收!”

    “当然!”叶甫根尼兴奋说道,“说实话,我都被巨量的收获吓倒了!这些土地大部分是浇灌过化肥的,或许就是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土豆有拳头大!”

    “这是好事!你们的军垦田是主力,这些马铃薯已经上了餐桌,以后所有战士都能大量进食填饱肚子,面包的份额要减少了!”

    叶甫根尼大度的叹道:“是啊!面包的滋味是好,这只能依赖上级空投!我们还是吃自己种出来的马铃薯吧!”

    “对!依靠别人,你永远是右倾投降主义!依靠自己才能工农武装割据!”

    杨明志这上纲上线的调侃,引得身边两人哈哈大笑,他的话也引起了别尔斯基的注意,这位共靑団支部的编辑立刻凑了过来。

    长官现在的想象在别尔斯基看来实在不堪,他可是集团军司令,军衔更是中将。可他现在的打扮俨然一个普通士兵,还是那种带有痞像的士兵。他的海魂衫已经沾满很多泥土,屁股坐在田埂无所谓肮脏,不和谐的大檐军帽还歪歪的带着,烟雾围绕其左右。

    在别尔斯基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