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说,福明不禁有些忌惮,契卡这群人从来做事比较野。在大清洗期间,这群人活脱脱的酷吏。
落到了地上,福明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这些逃出森林的家伙们。与其说他们是威风八面的苏联红军,不如说是一群游击队民兵。毕竟很多人的衣服破损掉,为了起码的整洁,不少战士换上了五花八门的服装。
杨明志要求他不要多看,既然要去师部就走快点。
这是一间较大的房子,房门旁边还挂着匾额,这些字母表示这里“集体农庄办公室”。军队进入了村庄,这里也就被军事接管了。
耶夫洛夫就在办公室内等着这个人,只见杨明志领着这家伙居然这么快就到了。
“报告师长,我发现了非常特殊的朋友!”
耶夫洛夫煞有其事的举起右手经历,接着态度立刻缓下来。“别列科夫,你就不用客气了。”
福明肚子里全是话,瞅准了耶夫洛夫放松的机会,他立刻自我介绍开来。
“你好同志,我是尼基塔·福明,师政委级政委,犹太人,共产党员,被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基尔波诺斯大将任命为沼泽地区苏军的联络人。”
他明确了自己的态度,这次前来意义非常明确,就是留在沼泽地,指导这里的苏军残余力量以及当地民兵组织战斗。
耶夫洛夫点点头,拉着杨明志一同自我介绍。
耶夫洛夫这里没什么问题,自师部人员几乎全部死于空袭,剩下的最高军衔着作为代理师长,这非常正常。问题就在杨明志这里,他除了自称彼得·别列科夫外,特别强调了自己是中国人这件事。
“中国人?你是中国人?我还以为你是鞑靼人!”福明非常吃惊,他突然想到出发之前司令对自己说的话。“据说你们的队伍里有一个中国人非常重要,难道那个人就是你?!”
杨明志肯定的回答:“正是我,或许是因为我发明的秘密武器令基尔波诺斯同志非常吃惊?”
福明的表情有些激动,这一切太神奇了,一个中国人出现在白俄罗斯,他还是制造武器的人才!这人其貌不扬,他能加入苏军一定非常的传奇。
杨明志继续说道;“我是中国人不假,但是现在我早已加入苏军。你刚才说自己是一名政委,很好,我们有着同样的信仰,也正是因为如此,苏军同意接纳我。因为我本就是****统帅下的一名士兵,在共产国际的范围下,我本就是你的中国同志,现在你我同为苏联红军。”
这么一说,似乎彼此之间的隔阂不存在,最后杨明志又补充了一句:“我们的队伍里有很多族裔,你是犹太人,我是中国人。法西斯对于我们这些人特别的仇恨,我们更要团结起来和他们战斗。”
福明点点头,他刚才确实没有意识到这个中国家伙也是个军官,现在他已经清楚了,这个近卫284师和汇报的并不一样。他们的师部一度崩溃,后来也是七拼八凑弄起来的。团长做代理师长,营长做代理副师长,督导民兵参战的契卡姑娘更是临时做了政委。
寒暄之后,福明将司令官的亲笔信送上了。
这是基尔波诺斯临时写的,命令沼泽地区的苏军残兵,此刻充当侦察兵,密切关注沼泽外围的德军动向。
因此此刻,德军对于苏军的乌克兰大包围正在进行时,基尔波诺斯已经准确的判断到了德军的意图。此刻右岸乌克兰的战斗最为关键,只要在这里击溃德军,他们的包围行动将受到巨大阻挠,甚至有失败的可能。
但是部队必须小心德国人的包抄,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方向,那里是通往高加索地区的必要通路,格罗兹尼和巴库油田,这对德国人是巨大的诱惑,也是苏军绝对不能丢的石油开采中心。
至于北部地区,德国人并非不可能从沼泽地杀进来。那里虽然地形恶劣,但库兹涅佐夫带着三万人穿越沼泽地,这就说明了敌人至少是步兵师,他们有可能通过沼泽直扑基辅。
因此,近卫284师的存在变得非常微妙。
“这是来自西南方面军的命令,我们隶属于西北方面军。此刻接受这个命令,是否表示,我们已经变更由西南方面军指挥?”耶夫洛夫问道。
“是,或者也不是。”福明的话有些模棱两可,毕竟他们的番号确实存在,正常的调度也得是军事委员会来做。因此他提出了这是合作,“你们距离布良斯克太远了,其他的西南方面军部队早早撤退,他们此刻还在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一线阻击德军。除非你们联络上他们,可是据我所知,你们应该是很努力的使用电台才和我们联络,至于联络到更远的地方,几乎不可能。”
杨明志耸耸肩,不由自主的拍拍福明的肩膀:“你说的不错,我临时造了一台人力发电机,这样才勉强保持电台的电力。因为我才特别希望你们用运输机送来汽油发电机。”
福明一愣,这个中国人还是个发明家?这真是个神奇的人物,为此这个家伙留在这里,真是把自己至身险境。“或许你应该和库兹涅佐夫一起离开,你是个很有天才的人物,在后方的兵工厂,我想你将大放异彩。”
杨明志摇摇头:“如果我愿意走我早就跟着走了。我的战友们在这里,我们损失的一万多战友长眠于此,我不愿意忍心抛弃他们离开。秘密武器已经送给了你们,这会大大提高我军反坦克的能力,这边是我对苏军最大的帮助了。”
福明耸耸肩,人都是有自己的追求,他也是自愿进入沼泽地并留下来的。
苏军的政委总是要身先士卒,他们要比普通士兵更勇敢。所有的政委都是老布尔什维克,思想觉悟崇高,不畏死亡。现在福明必须面对新的现实,留守沼泽的部队加上民兵,政委只有几个人,大多还是幸存的连级。
政工军人的损失异常惨重,这必然是因为他们总是身先士卒的原因。
很快,福明和耶莲京娜见了面,论起职务自然是福明级别高。他初来乍到,但是根据军队的原则,这个福明也应该充当高级人员。如此师政委很快由福明担当,副政委依旧是耶莲京娜。
既然是按照军队的政策,政委不干涉军队指挥,他们要把民兵和普通士兵的思想整顿好。
军队的日常调动,依旧由杨明志与耶夫洛夫负责。军官管军事,政委管生活,两家不矛盾。
福明在大家的陪同下参观了鲶鱼村的一切,包括依旧在完善搭建的营房,甚至包括杨明志的家。
只见这位别列科夫,他的小木屋外摆放着桌椅,这些都是士兵们亲手完成的。杨明志欢喜的指着桌子上的一些餐具:“这是我妻子制作的,就是刚才那个卫生员小姑娘。”
说到这福明想起来了,那很像个孩子,没想到居然是中国人。这里的很多事非常新奇,苏军士兵的土木建设能力可见一斑。
耶夫洛夫拍着胸脯自豪的向福明说明:“我们最初是来自远东,驻扎在森林中的步兵师,因为我们部队的灵魂依旧存在,在森林中生存,这是我们师的巨大优势。”
到了下午,士兵们由政委和下级军官维持秩序。到货的物资要先发给最弱的人,比如民兵和孩子。军装非常充裕,包括民兵在内都换上了新衣服。可惜这里并没有小号军装,让女兵们穿未免太大了。
最后,杨明志这里分到了两张毯子,这个可以充当被褥使得睡眠更舒服。杨桃也分到了一件军装,其实她的身高已经破位高挑了。裤子稍微长,同匕首隔断一些就凑合了。
部队紧急换装之后,士气似乎由恢复了一些。原本邋邋遢遢,穿着五花八门的形象不复存在。
就这样,福明到来之后,他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负责电台的通信。他声称,最近的驻扎在切诺比的两个师尚且还没有和德军激战,他们那里的物资充沛,已经有部队在向沼泽地运送物资。
这比空投来的高效多了,杨明志听了异常兴奋,现在,普里佩特沼泽地必将在未来成为更多苏军残部和民兵部队,乃至于普通民众的避难所。随着这里武装力量的恢复,部队甚至可以主动出击。
第六十一章 鲶鱼村的发展()
集体农庄是苏联特有的农村模式,既然到了苏联就必须按照苏联的生活方式生活。
政委重新掌管部队生活后,整个鲶鱼村亦是按照军事管制生活,所有的居民都要为军队出功出力。当然,村民有限的私有财产也要得到充分保护,公共财物则由军队保管。
关于未来的生产生活,部队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秩序,以适应这场战争。
杨明志没有提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这种过于超前的生产方式,他是一个聆听着,怎么种粮食还是大家商量着来。
福明是外来者,不便于对身处白俄罗斯的这些朋友说三道四。
其实大家的意见也很统一。继续按照斯大林定下的政策,集体农庄的生产照旧,现在增加一项军人屯垦。
“在冬季来临之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开垦一些土地。固然土地质量不怎样,它还是可以种土豆的。每一名士兵尽其所能砍伐树木开垦土地,每个连队都要有开垦指标。”杨明志如此建议。
“这样可行么?我们的战士很多是不会种地的。让他们翻松土地倒是没问题。”耶夫洛夫并不看好自己的战士们。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我们不能全部依赖友军的补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前几天咱们已经在开垦土地了,这次我们要全体动员。”
“机场呢?人们都开垦农田种土豆了,机场怎么办?”
杨明志拍拍脑门,进入沼泽以来部队在进行大量的土木建设,为的就是更快的把根据地建设好。人力资源太宝贵了,现在确实人手不够。杨明志无奈的说道:“尽量开垦吧,多种地,这样到了以后我们也更好过一些。”
鲶鱼村继续忙活,更多的人进入树林砍伐高大的杉树,大量的木材是极佳的建材,很多木质建筑在树林中拔地而起。杨明志很期待的大食堂也建设了多个,这样吃饭的问题,大伙就不必待在户外。
进入沼泽后还没有下过一场雨,战士们一点也不喜欢雨,尤其是在他们的宿舍建成前。下一场雨或许很快就到了,杨明志知道今年的秋季雨水会特别充沛,沼泽地这里情况或许更糟,必须做好防涝措施。所以战士们的宿舍大多建设在海拔高一点的树林中,不少战士已经在宿舍周围开垦了一小片土地,这用于种植一些萝卜之类的蔬菜。
时间已经进入八月份,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他在右岸乌克兰的战斗中指挥得当,德军在正面进攻基辅的战斗中损失很大。基辅方面也获得了一点喘息的机会,这下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加固防御,包括把后备兵力多向南方派出一部分,毕竟那里的德军攻势很猖狂。
乌克兰的战役结果究竟是怎样的,杨明志不敢说这次依旧是苏军的惨败,背负扰乱军心的罪责,自己可担待不起。
契卡姑娘耶莲京娜很注意军队的士气,她工作的时候就是一个女强人,只有夜里了,她才会展现出一丝女人味,说话也会温柔些。
傍晚,杨明志擦拭着自己的武器。波波沙冲锋枪,好枪需要保养,现在枪油比较充分。
不远处,一架运输机停着,因为机场已经修好。
经过战士们的不懈努力,很多人甚至也凌晨也在加固加长飞机跑道,正是这样加班加点的工作,重要的机场才能建成。
沼泽地出现了一个可以起降两三架运输机的机场,这个战略意义已经颇为重要。
“如果我们在沼泽地建立一个观察哨所,如若德军从那个方向进攻,我们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预警。”参谋向基尔波诺斯建议。
作为司令官的他当机立断,“就按你说的做。补给物资继续向那边送,再派遣一些政治委员,要保证沼泽守军的战斗力。我们甚至要送给他们一些重武器。”
一支二十人的特遣队登上了飞机,他们伴随着很多物资向沼泽地飞去。
这些人顺利抵达鲶鱼村,会议也刚刚结束。杨明志自己削着一块白萝卜,坐在木屋前的木墩上。
杨桃这姑娘正在搓洗衣服,她的铁盆也是随着军机运动来的,甚至他们还送来了一些肥皂。
“小桃,你不用太努力,当心累着身子。”杨明志关心道。
“不累!给丈夫洗衣服,应该的。”
杨明志耸耸肩,这么贤惠的妻子可遇不可求。她的分拣弹壳任务已经结束,这样女兵们又要开始训练了。
这段日子,切诺比的送货队抵达沼泽外围,鲶鱼村的村民用小船�